一种拖把头及应用该拖把头的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08207发布日期:2022-07-19 23:22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把头及应用该拖把头的拖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拖把头及应用该拖把头的拖把。


背景技术:

2.拖把是一种用来打扫的工具,通常是由拖把杆和拖把杆末端的拖把头组成,拖把头上安装有清洁件,利用清洁件对水的吸收力,可以擦干净地板上的污渍,从而实现清洁的作用。由于拖把头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状态,容易发霉并产生异味,所以要定期更换清洁件。
3.现有技术中,一般使用螺丝将清洁件将固定在拖把头上,再将拖把头螺纹连接于拖把杆上。这样不仅会大大降低拖把的组装效率,而且由于清洁件固定于拖把头上,更换清洁件时,需要将拖把头和清洁件一并更换。但拖把头的使用寿命往往比清洁件的使用寿命长,这样就会造成拖把的浪费。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申请人认为存在有容易造成拖把浪费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拖把的浪费,本技术提供一种拖把头及应用该拖把头的拖把。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拖把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拖把头,包括:
8.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用于安装清洁件的安装部以及用于限制清洁件脱落的限位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分别连接于所述安装部的两端;
9.锁紧件,用于将清洁件压紧于所述限位部,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限位部之间。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拖把头与清洁件时,将清洁件安装于安装部,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锁紧件能够将清洁件压紧于限位部,从而使清洁件夹紧于锁紧件与限位部之间,以实现清洁件的固定。相比于使用螺钉将清洁件固定于拖把头,本方案通过锁紧件与安装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锁紧件与安装件能够拆分,从而便于拖把头与清洁件的拆分,以使得可以重复利用拖把头,单独更换清洁件,从而减少拖把的浪费。
11.可选的,所述锁紧件包括锁紧套,所述锁紧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锁紧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以使得锁套将清洁件固定在安装部。当清洁件损坏时,只需将锁紧件从第一连接部拧下,便可将清洁件取下并更换新的清洁件。锁紧套与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清洁件的安装和拆除。
13.可选的,所述锁紧件还包括用于压紧清洁件的压紧套,所述压紧套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锁紧套压紧于压紧套,所述锁紧套和压紧套分体式设置。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该拖把头与清洁件时,先将清洁件安装于安装件的安装部,然后将压紧套套设于安装件的第一连接部,清洁件被压紧于压紧套与限位部之间,转动锁紧套,使锁紧套将压紧套与清洁件固定于安装件的第一连接部上,从而实现清洁件
与拖把头的组装。由于压紧套与锁紧套分体式设置,锁紧件转动时,压紧套能够保持不动,从而不会使压紧套与清洁件产生摩擦,相比于压紧套于锁紧套一体成型,本方案能够,降低锁紧套的转动阻力,减少压紧套对清洁件的磨损。
15.可选的,所述压紧套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限位结构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紧套与第一连接部通过限位结构连接,锁紧套通过转动螺纹连接于第一连接部时,对压紧套产生摩擦,由于限位结构的限制作用,压紧套不易随锁紧套转动,以使得限位结构限制压紧套和第一连接部的相对移动,使压紧套套设于第一连接部后不易与第一连接部产生相对位移,从而提高压紧套的安装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限制所述压紧套转动的限位块和用于与所述限位块形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周壁,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压紧套的内周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压紧套套设于安装件时,第一连接部的限位块位于压紧套的限位槽,与限位槽形成配合,以限制压紧套的转动,从而当压紧套受到锁紧套的摩擦力时,也不易转动,保证压紧套的安装稳定性,减少因压紧套转动而磨损清洁件。
19.可选的,所述安装件包括用于连接拖把杆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限位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限位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拖把杆的安装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拖把时,可以将拖把杆的一端安装于安装槽中,拖把杆与安装槽内壁产生的摩擦力,使得拖把杆与拖把头连接。本方案中安装槽的设置,便于拖把杆的安装,能够提高拖把头与拖把杆的连接效率。
21.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紧夹持拖把杆的夹持部,所述锁紧件包括用于使夹持部夹紧的抵压部,所述抵压部连接于所述锁紧套的一端,所述抵压部的内周壁抵紧所述夹持部的外周壁。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锁紧件与安装件连接时,拖把杆安装于安装槽中时,抵压部的内周面能够抵紧夹持部的外周壁,以使得夹持部夹紧拖把杆,从而提高拖把头与拖把杆的连接稳定性,使用拖把的过程中,拖把头不易与拖把杆脱离。
23.可选的,所述夹持部的外周设置有导向面,所述导向面沿着远离所述限位部的方向向靠近安装件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面的设置,使得夹持部远离限位部的横截面积小于夹持部靠近限位部的横截面积,从而便于使锁紧件从夹持部远离限位部的一端套设于安装件,提高安装件与锁紧件的组装效率。
25.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拖把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将拖把杆与拖把头的第二连接部螺纹连接,一方面,提高拖把杆与拖把头连接的牢固性;另一方面,拖把杆与托把头可拆卸连接,便于拖把杆与拖把头的拆装。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拖把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8.一种拖把,包括上述的拖把头。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拖把时,将清洁件安装于安装部,锁紧件将清洁件压紧于限位部,以使得清洁件夹紧于锁紧件与限位部之间。锁紧件与安装件可拆卸连接,便于
清洁件的固定安装,也便于清洁件与拖把头的拆卸,从而便于更换清洁件。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组装拖把头与清洁件时,将清洁件安装于安装部,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部,锁紧件能够将清洁件压紧于限位部,从而使清洁件夹紧于锁紧件与限位部之间,以实现清洁件的固定。相比于使用螺钉将清洁件固定于拖把头,本方案通过锁紧件与安装件的可拆卸连接,使得锁紧件与安装件能够拆分,从而便于拖把头与清洁件的拆分,以使得可以重复利用拖把头,单独更换清洁件,从而减少拖把的浪费;
32.2.锁紧套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一连接部,以使得锁套将清洁件固定在安装部。当清洁件损坏时,只需将锁紧件从第一连接部拧下,便可将清洁件取下并更换新的清洁件。锁紧套与第一连接部螺纹连接的方式,便于清洁件的安装和拆除;
33.3.压紧套与锁紧套分体式设置,锁紧件转动时,压紧套能够保持不动,从而不会使压紧套与清洁件产生摩擦,相比于压紧套于锁紧套一体成型,本方案能够,降低锁紧套的转动阻力,减少压紧套对清洁件的磨损。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安装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清洁件的结构示意图。
37.附图标记说明:
38.1、拖把头;11、安装件;111、第一连接部;1111、第一连接段; 1112、第二连接段;1113、限位块;112、安装部;113、限位部;114、第二连接部;1141、安装槽;115、夹持部;1151、缺口;1152、导向面;12、锁紧件;121、压紧套;1211、限位槽;122、锁紧套;123、抵压部;124、防滑凸起;2、清洁件;21、棉纱线束;22、固定带;22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3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拖把。参照图1,一种拖把,包括拖把头1和清洁件2,清洁件2安装于拖把头1。
41.参照图1和图2,拖把头1包括用于安装清洁件2的安装件11和用于将清洁件2锁紧于安装件11的锁紧件12。安装件11大体呈圆柱体设置,安装件11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第一连接部111、用于安装清洁件2的安装部112以及用于限制清洁件2脱落的限位部113,第一连接部111与限位部113分别连接于安装部112的两端。锁紧件12大体呈圆筒状设置,锁紧件12与第一连接部111可拆卸连接。锁紧件12包括用于压紧清洁件2的压紧套121和用于将压紧套121压紧于清洁件2的锁紧套122,压紧套121与锁紧套122均套设于安装件11。锁紧件12与安装件11连接时,清洁件2安装于安装件11的安装部112,安装部112位于第一连接部111与限位部113之间,压紧套121位于锁紧套122与限位部113之间,且清洁件2被压紧套121压紧于限位部113。
42.参照图2和图3,清洁件2包括多个长条状的棉纱线束21,棉纱线束2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带22,固定带22与棉纱线束21通过缝合固定连接。固定带22呈圆环状设置以具有安装
孔221,固定带22通过安装孔221套设于安装件11的安装部112,且固定带22夹紧于限位部113与压紧套121之间。
43.参照图2,锁紧套122和压紧套121分体式设置,锁紧套122与安装件11的第一连接部111螺纹连接。组装拖把头1与清洁件2时,先将清洁件2的固定带22套设于安装部112,然后将压紧套121套设于第一连接部111,清洁件2被压紧于压紧套121与限位部113之间。由于压紧套121与锁紧套122分体式设置,锁紧件12转动时,压紧套121能够保持不动,不会与清洁件2产生摩擦。锁紧套122将压紧套121与清洁件2固定于安装件11上,从而实现清洁件2与拖把头1的组装。
44.参照图2,限位部113大体呈圆环状设置,限位部113的外周面为圆弧过渡面。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棉纱线束21会下垂,并与限位部113的外周面产生摩擦,圆弧过渡面的设置,使得棉纱线束21不易与限位部113产生刮蹭,减少棉纱线束21的磨损,从而使清洁件2不易损坏。
45.参照图2,压紧套121具有供安装件11穿设的通孔,通孔两端的开口形状和大小相同,压紧套121靠近限位部113的端面面积大于远离限位部113的端面面积,以提高压紧套121与清洁件2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清洁件2安装的牢固性。
46.参照图2,压紧套121与第一连接部111通过限位结构连接。具体地,限位结构包括用于限制压紧套121转动的限位块1113和用于与限位块1113形成限位配合的限位槽1211,限位块1113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11的外周壁,限位槽1211设置于压紧套121的内周壁。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11包括第一连接段1111和第二连接段 1112,第一连接段1111连接于安装部112远离限位部113的一端,第二连接段1112连接于第一连接段1111远离安装部112的一端。限位块1113位于第一连接段1111的外周壁,限位槽1211沿通孔的内壁周向均布设置,且限位槽1211沿通孔的长度方向设置,限位块1113与限位槽121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第二连接段 1112的外周壁上设置有用于与锁紧套122连接的外螺纹。锁紧件12与安装件11连接时,第二连接段1112与锁紧套122螺纹连接,压紧套121套设于安装件11的第一连接段1111,限位块1113位于限位槽1211中,与限位槽1211形成限位配合,以限制压紧套121的转动,从而当压紧套121受到锁紧套122的摩擦力时,也不易转动,保证压紧套121安装的稳定性,减少因压紧套121转动而磨损清洁件2。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111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段1112的直径,限位槽1211位于第一连接段1111的外周壁,限位块1113位于压紧套121的内周壁,限位块1113能够安装于限位槽1211中,从而限制压紧套121相对于安装件11的转动。
47.参照图2,安装件11还包括用于连接拖把杆的第二连接部114,第二连接部114连接于第一连接部111远离限位部113的一侧,第二连接部114远离限位部113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安装拖把杆的安装槽114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14位于第二连接段 1112远离限位块1113的一侧,安装槽1141的开口呈圆形设置,为了使拖把杆能够更加稳定地安装于安装槽1141中,安装槽1141的槽底延伸至第一连接段1111,以提高安装槽1141的深度。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槽1141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与拖把杆螺纹连接的内螺纹,以使得拖把杆能够螺纹连接于安装槽1141中。
48.参照图2,第二连接部114远离限位部11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紧夹持拖把杆的夹持部115,夹持部115与第二连接部114一体成型,夹持部115具有与安装槽1141连通的开口。
夹持部115的开口周壁开设有若干缺口1151,安装件11具有中心轴线,中心轴线沿锁紧件12的长度方向设置,夹持部115能够向中心轴线方向收缩以夹紧拖把杆。夹持部115的外周设置有导向面1152,导向面1152沿着远离限位部113的方向向靠近安装件11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导向面1152的设置,便于锁紧套122从夹持部115远离限位部113的一端套设于安装件11。
49.参照图1和图2,锁紧件12还包括用于使夹持部115夹紧的抵压部123,抵压部123连接于锁紧套122的一端,抵压部123的内周壁沿着远离锁紧套122的方向向靠近安装件11中心轴线的方向倾斜,抵压部123的内周壁抵紧夹持部115的外周壁,以使得夹持部115与拖把杆连接时能够夹紧拖把杆,从而提高拖把头1与拖把杆的连接稳定性。
50.参照图1和图2,为了便于在拆装拖把头1时握持锁紧件12,锁紧件12的外壁设置有多个防滑凸起124。具体地,防滑凸起124呈长条状,且均布于锁紧套122与压紧套121的外周面,防滑凸起124沿锁紧件12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拆装拖把头1时,使用者可以手持压紧套121与锁紧套122的外壁以安装压紧套121与锁紧套122,防滑凸起124能够增加锁紧件12与使用者手部的摩擦,便于使用者组装或拆卸拖把头1,从而提高拖把头1的拆装效率。
5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拖把的实施原理为:组装拖把头1时,安装件11从夹持部115所在的一端穿过固定带22的安装孔221,并使固定带22套设于安装部112;压紧套121套设于安装件11的第一连接段1111,限位块1113安装于压紧套121对应的限位槽1211中;锁紧套122螺纹连接于第二连接段1112,锁紧件12的抵压部123将夹持部115抵压收紧。本实施例中,锁紧件12与安装件11螺纹连接,便于拖把头1与清洁件2的拆装,从而便于更换清洁件2,重复利用拖把头1,减少拖把的浪费。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