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水杯及其过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2790发布日期:2023-02-17 19:3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水杯及其过电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加热水杯及其过电结构。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的出行和工作时,人们往往会准备一个杯子,用于装水,从而随时补充水分。但由于个人原因或者天气原因,人们往往需要喝一定温度的水,此时普通的杯子则不能很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人们发明了一种电热的恒温杯,使人们能随时喝到自己所需温度的水。
3.中国专利cn201922486027.7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加热水杯,包括杯体和加热座,在杯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和第一导电片,在加热座上设置有第二导电片,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相接触即可实现加热水杯的通电。其不足之处在于杯体内只有一个第一导电片,当第一导电片误触电源的时候可能直接使杯体通电,从而可能造成杯体内的零部件损坏,甚至对使用者造成损伤。
4.现有的一些加热杯则为两个铜环嵌入杯体的安装方式,存在缺点如下:
5.1、其生产工艺难度较大,技术力不足的生产者实施起来较为困难,铜环与杯底装配成型的过程中,两个铜环的嵌入位置可能不够精确,两个铜环之间的同心度无法有效保证,两个铜环的水平度也需要特别注意,铜环的装配精度直接影响杯底与加热底座之间的通电效果;
6.2、铜环是装配入杯底的,基于装配的需求,铜环必须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便于装配,使得铜材料耗费较大,成本上升;多个零部件通常在最后再统一安装形成加热杯,如果某一安装步骤出错或者零部件尺寸出错,整个加热杯就变成废品。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热水杯及其过电结构。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9.一种加热水杯的过电结构,包括杯体,
10.所述杯体的底座内嵌装有第一线路板,第一线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裸露于杯体的下端部;
11.所述第一线路板是pcb板;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是设置在pcb板表面的镀层;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给杯体内的第二线路板或加热组件传导电流。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同心设置。
13.优选地,所述第一线路板表面布置有若干个通孔。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处的pcb板内外表面均设置有镀层,第一导电环的内外镀层之间导通电流,第二导电环的内外镀层之间导通电流。
15.优选地,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之间设置有分隔环,分隔环高于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
16.一种加热水杯,包括如上所述的过电结构;所述杯体下端部设置有安装腔,所述底座装入安装腔内并密封杯体的下端部;所述安装腔内设置有所述第二线路板,第二线路板控制杯体内的加热组件的工作,第二线路板上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同心设置。
17.优选地,还包括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包括:
18.壳体;以及
19.线路板,其安装在壳体内,用于连接外界电源;
20.还包括:
21.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活动设置在所述线路板上,用于作为电路的两极,且两者均为实心结构;以及
22.至少两个伸缩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上,用于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的复位。
23.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24.1、本实用新型将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作为杯体内电路的正负极接口,只有当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同时通电的时候,杯体内的加热组件以及线路板才能通电,进而提高杯体的安全性,防止杯体的底面的导电部分与电源误触就直接通电而对杯体或者人体造成损害。
25.2、本实用新型在pcb板上镀层形成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可以有效保证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之间位置的准确。采用成熟的镀层工艺生产也能更加简便,次品率更低。同时通过将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实现设置在pcb 板上也能使加热杯的生产形成模块化,使加热杯能够分成多个模块独立生产,之后再进行组装,防止某一部件不合格影响加热杯整体的组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良品率。
26.3、本实用新型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同心设置,从而使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相等。当杯体放置在加热底座上时,将杯体转动任意角度,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始终保持相对位置,保持加热水杯放置在加热底座上时通电的稳定性。
27.4、本实用新型第一线路板表面布置有若干个通孔,第一线路板以及其上的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安装在杯体的底座上时,底座至少部分伸入通孔,以实现底座与第一安装板之间的连接,以及增强第一线路板与杯体的底座之间的紧密性。
28.5、本实用新型通过分隔环防止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在线路板的外侧连通,进而防止加热水杯的电路因短路而烧毁。同时由于分隔环高于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以当杯体的底面放置在平面上时,分隔环会先触碰到平面或者平面上的物体,从而减少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所受到的磕碰与磨损。即能通过分隔环保护第一导电环和第二导电环。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杯体下端部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的剖视图。
32.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图。
33.图5为第一线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6为加热底座的爆炸图。
35.附图标记:1、过电结构;2、加热底座;3、杯体;4、底座;5、第一线路板;6、第一导电环;7、第二导电环;8、通孔;9、分隔环;10、安装腔;11、第二线路板;12、壳体;13、第三线路板;14、第一导电部;15、第二导电部; 16、伸缩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实施例1:
38.如图1-图4所示,一种加热水杯,包括一种过电结构1以及加热底座2。其中,过电结构1包括杯体3,杯体3的底座4内嵌装有第一线路板5,第一线路板5上设置有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 7裸露于杯体3的下端部,其中,所述第一线路板5是pcb板,所述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是设置在pcb板表面的镀层;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给杯体3内的第二线路板11或加热组件传导电流,从而使加热组件发热,实现对杯体3内水的加热。
39.从而将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作为杯体3内电路的正负极接口,只有当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同时通电的时候,杯体3内的加热组件以及线路板才能通电,进而提高杯体3的安全性,防止杯体3的底面的导电部分与电源误触就直接通电而对杯体3或者人体造成损害。
40.其中,现有的一些加热杯中,其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均为金属片,金属片直接嵌装在杯体3的底部。此种导电环直接嵌装在杯底的工艺难度较高,技术力不够的生产者采用该结构生产加热杯时,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之间的位置难以保持精确,如同心度可能出现问题,影响杯体3 与加热底座2之间的通电效果。
41.而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是设置在pcb板表面的镀层,然后将pcb板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安装在杯体3的底座4上。相对于嵌装工艺,本实施例中采用的在pcb板上的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在pcb板上镀层形成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可以有效保证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之间位置的准确,同时采用成熟的镀层工艺生产更加简便,次品率更低。
42.同时通过将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设置在pcb板上也能使加热杯的生产形成模块化,使加热杯能够分成多个模块独立生产,之后再进行组装,防止某一部件或生产步骤不合格影响加热杯整体的组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与良品率。
43.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同心设置,从而使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相等。当杯体3放置在加热底座2上时,将杯体3转动任意角度,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始终保持相对位置,保持加热水杯放置在加热底座2上时通电的稳定性。
44.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线路板5表面布置有若干个通孔8。从而增加线路板的通风性、透气性以及散热性。当第一线路板5上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通电时,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上的热量会传导至第一线路板5,然后第一线路板5上的热量能通过这若干个通孔8有效的导出,实现对散热性的增强。同时,将第一线路板5以及其上的第一导电环6
和第二导电环7 作为一个单独的模块安装在杯体3的底座4上时,底座4至少部分伸入通孔8,以实现底座4与第一安装板之间的连接,同时通孔8也能够增强第一线路板5 与杯体3的底座4之间的紧密性。
45.结合图3与图4,所述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处的pcb板内外表面均设置有镀层,第一导电环6的内外镀层之间导通电流,第二导电环7的内外镀层之间导通电流。从而通过内外镀层连通pcb板内侧的加热组件(或第二线路板11)与外侧的加热底座2,即加热组件或者第二线路板11能通过内外镀层实现与加热底座2的通电。
46.结合图2与图4,所述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之间设置有分隔环9,分隔环9高于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从而通过分隔环9防止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在线路板的外侧连通,进而防止加热水杯的电路因短路而烧毁。同时由于分隔环9高于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所以当杯体3 的底面放置在平面上时,分隔环9会先触碰到平面或者平面上的物体,从而减少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所受到的磕碰与磨损。即能通过分隔环9 保护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
47.结合图1与图4,所述杯体3下端部设置有安装腔10,所述底座4装入安装腔10内并密封杯体3的下端部,从而防止杂物进入杯体3内部,影响杯体3内零部件的使用。所述安装腔10内设置有所述第二线路板11,第二线路板11控制杯体3内的加热组件的工作,第二线路板11上的正极接入端和负极接入端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连接。
48.如图1所示,加热水杯除了杯体3外,还包括与杯体3相适配的加热底座2,加热底座2用于放置杯体3,以及连通电源与电热杯,从而使杯体3通电,实现对杯体3内水的加热。
49.如图6所示,加热底座2包括壳体12、第三线路板13、伸缩部16、第一导电部14与第二导电部15等。壳体12内设置有第三线路板13,第三线路板 13与外接电源相连通,用于传导以及控制电流。第三线路板13上设置有第一导电部14与第二导电部15,从而使电流在杯体3的流通有相应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即形成电路中的正负两极。同时导电部的数量可以超过两个,当安装的导电部的数量超过两个时,如果出现某一个导电部出现问题,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其他的导电部也能构成相应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保证电流的正常流通。
50.如图6所示,第一导电部14与第二导电部15均活动设置在第三线路板 13上,本实例优选为竖向移动,可以配合杯体3的重力自然被下压。并且第一导电与第二导电部15两者的一端伸出壳体12,与杯底的第一导电环6与第二导电环7活动接触,即导电部与导电环能随时分离或抵靠在一起。当导电部与杯体3的杯底相接触时,第三线路板13上的线路连通,即电热杯内的电路的两极连通,电流从外界经第三线路板13上的第一导电部14或第二导电部15传导至杯体3,从而使电热杯通电,进而加热杯体3体内的水,保持杯体3内水的温度。同时,第一导电环6与第二导电环7上还设置伸缩部16,伸缩部16用于将被杯体3向下压后的导电部复位至初始位置,即导电部未受到杯体3压力时,受力平衡的位置。
51.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导电部可以选择具有大部分导电性质的材料制成的零件,本实施例中优先为铜、银、金等具有良好导电性材料制成的金属柱,金属柱可以更进一步优选为实心铜柱,伸缩部16可以选用可以自动伸缩的一些零部件,本实施例中伸缩部16优选为弹性件,伸缩部16套设在所述导电部的柱面上,并且一端设置在所述导电部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三线路板 13上。从而当导电部被下压时,弹性件的一端随导电部一起被下压,另一端抵靠在第三线路板13上,从而使弹性件被压缩,同时当导电部不在下压后,也能自动回
弹,完成复位。
52.实施例2:
5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杯体3的底座4内嵌装有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裸露于杯体 3的下端部,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给杯体3内的第二线路板11或加热组件传导电流。相较与实施例1中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设置在第一线路板5上,本实施例的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直接嵌装在杯体3 的底座4内,无需第一线路板5,生产成本更低,且生产者安装时可直接将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安装在杯体3的底面,无需先将第一导电环6和第二导电环7安装在第一线路板5上,省略了一步生产步骤,安装更加快捷。
5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