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28526发布日期:2022-08-31 06:2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吸尘工具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2.吸尘器是用于日常清洁的必备工具,其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
3.目前常见的吸尘器主要通过气流发生装置和旋风分离装置相配合实现吸尘功能,通过气流发生装置产生负压吸力将尘屑吸入尘杯内,通过旋风分离装置实现空气与尘屑的分离,空气从吸尘器内排出,尘屑留在尘杯内。
4.但是采用旋风分离的方式进行吸尘时,吸入尘杯内的尘屑会在旋风分离装置的作用下不断在尘杯内离心旋转,当尘杯内尘屑较多时,会有部分灰尘从出风位置逸散出来,虽然出风位置通常会增加过滤网等过滤耗材,但是需要经常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以保证吸尘效果,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旋风分离式吸尘器需要经常清理或更换滤材而比较麻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吸尘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吸尘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吸尘器,包括尘杯组件,所述尘杯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分离腔室的杯壳、设置于所述杯壳内的旋风分离装置、连接于所述杯壳底部的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气流发生装置,所述机壳上设有排风口,所述分离腔室与所述排风口连通;
8.集尘组件,所述集尘组件安装于所述杯壳的侧部且形成集尘腔室,所述集尘腔室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
9.吸嘴组件,所述吸嘴组件安装于所述杯壳的侧部且形成吸气通道,所述吸气通道与所述分离腔室连通;
10.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安装于所述杯壳上且用于握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尘屑被吸入分离腔室内后,在旋风分离装置的作用下在分离腔室内贴着杯壳的内壁离心旋转,旋转过程中,当尘屑旋转到集尘腔室与分离腔室连通的部位时,尘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进入集尘腔室内,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沉落至集尘腔室底部,使吸尘过程中吸入的尘屑集中储存于集尘腔室内,大大减少了吸尘过程中分离腔室内的尘屑量,降低了灰尘逸散的可能性,吸尘器排气位置可不用安装滤材,节省成本,也免去了清理或者更换滤材的操作,使用更方便,并且由于吸尘过程中分离腔室内的尘屑量很少,也有利于减少吸力的损耗,提高了尘屑的吸附清理效果。
12.另外,传统的吸尘器难以对液体进行清理,当液体进入尘杯后在不断的离心旋转下会进入气流发生装置等电路组件,且滤材难以对液体进行阻挡,很容易造成吸尘器损坏,而本技术吸尘器能够很好地对液体进行清理,液体进入分离腔室后同样会在离心旋转的过
程中进入集尘腔室内,大大减少了分离腔室内液体的残留,降低了吸尘器浸水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吸尘器可同时对固体液体进行处理,适用性强,使用结束后直接从集尘腔室将固液垃圾排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13.可选的,所述集尘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杯壳侧壁上的集尘壳和安装于所述集尘壳上的封盖,所述集尘壳的内腔为所述集尘腔室,所述集尘壳上设有集污口,所述集尘腔室与所述分离腔室通过所述集污口连通,所述集尘壳上设有排污口,所述封盖用于密封所述排污口。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入分离腔室的尘屑在经过集污口时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集尘腔室,结束后,打开封盖即可将集尘腔室内的尘屑通过排污口清理掉,使用方便。
15.可选的,所述集污口底部的水平高度不超过所述分离腔室底部的水平高度。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集污口底部的水平高度不超过分离腔室底部的水平高度,即集污口底部边缘的水平高度不超过分离腔室底部最低处的水平高度,因此尘屑在分离腔室内旋转时,位于分离腔室底部的尘屑不会受到集尘壳侧壁的阻挡,使尘屑在旋转过程中更容易进入集尘腔室内,有效减少了尘屑在分离腔室内的残留,便于将尘屑集中在集尘腔室内以便于清理。
17.可选的,所述分离腔室底部的水平高度由远离所述集污口一侧向靠近所述集污口的一侧逐渐降低。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分离腔室的底面形成朝集污口向下倾斜的斜面,在清理液体结束后,分离腔室内可能残留的少量液体会自动流向集尘腔室,从而有效降低了分离腔室内残留液体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封盖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封盖与所述排污口的连接处进行密封的密封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条的设置能够提高封盖对排污口的密封效果,降低了集尘腔室内尘屑和液体泄漏的可能性。
21.可选的,所述吸嘴组件包括吸尘管和连接于所述杯壳的连接管,所述吸尘管与所述连接管可拆卸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规格的吸尘管,如长管、短管、硬管、软管或具有不同吸嘴形状的吸尘管,适用性强,并且吸尘管与连接管的可拆卸连接也便于在使用结束后将吸尘管拆下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23.可选的,所述杯壳与所述机壳可拆卸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壳与机壳的可拆卸连接便于在使用结束后将杯壳拆下进行清理。
25.可选的,所述手柄组件包括用于与所述杯壳连接的把手和设置于所述把手内且用于向所述气流发生装置供电的电源。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源安装于把手内使电源远离吸尘器的吸尘工作区域,降低了尘屑和液体对电源侵蚀的可能性,有利于对电源进行保护,同时也可将开关等操作按钮安装于把手上以便进行控制。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通过设置与分离腔室连通且分离的集尘腔室,当尘屑被吸入分离腔室内后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进入集尘腔室内集中收集,大大减少了吸尘过程中分离腔室内的尘屑量,降低了灰尘逸散的可能性,吸尘器排气位置可不用安装滤材,节省成本,也免去了清理或者更换滤材的操作,使用更方便,并且由于吸尘过程中分离腔室内的尘屑量很少,也有利于减少吸力的损耗,提高了尘屑的吸附清理效果,另外本技术吸尘器可同时对固体液体进行处理,适用性强,使用结束后直接从集尘腔室将固液垃圾排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29.2.通过将集污口底部的水平高度设置为不超过分离腔室底部的水平高度,因此位于分离腔室底部的尘屑在进入集尘腔室时不会受到集尘壳侧壁的阻挡,使尘屑在旋转过程中更容易进入集尘腔室内,有效减少了尘屑在分离腔室内的残留,便于将尘屑集中在集尘腔室内以便于清理。
30.3.通过将吸尘管与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在实际使用时根据需求更换不同规格的吸尘管,适用性强,并且也便于在使用结束后将吸尘管拆下进行清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整体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爆炸示意图;
3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底部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尘器的剖面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杯壳;11、分离腔室;12、旋风分离装置;13、杯盖;2、机壳;21、气流发生装置;22、排风口;3、集尘壳;31、集尘腔室;32、集污口;33、排污口;34、封盖;341、密封条;41、吸尘管;42、连接管;43、吸气通道;51、把手;52、电源;53、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吸尘器。参照图1,吸尘器包括用于分离尘屑与空气的尘杯组件、用于收集尘屑的集尘组件、用于吸取尘屑的吸嘴组件、以及用于握持的手柄组件。
38.参照图2,尘杯组件包括内部具有分离腔室11的杯壳1、安装于杯壳1内的旋风分离装置12、连接于杯壳1底部的机壳2以及固定安装于机壳2内的气流发生装置21,机壳2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22,分离腔室11与排风口22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气流发生装置21指的是能够产生负压吸力的组件,旋风分离装置12是用于实现尘屑与空气分离的组件,气流发生装置21、旋风分离装置12以及旋风分离原理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其中,旋风分离装置12可以为单锥结构,也可以为多锥结构,本实施例中,旋风分离装置12采用单锥结构。此外,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尘杯组件用于手持吸尘器为示例,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用于其他种类的吸尘器上,例如还可以用于地推式吸尘器上。
39.参照图2和图3,集尘组件包括固定安装于杯壳1侧壁上的集尘壳3和铰接于集尘壳3底部的封盖34,集尘壳3的底部与机壳2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高度,集尘壳3的内腔为集尘
腔室31。集尘壳3的侧壁上设有集污口32,集尘腔室31与分离腔室11通过集污口32连通。
40.参照图3,集尘壳3的底部设有排污口33,封盖34用于密封排污口33,封盖34内侧粘接有密封条341以提高封盖34对排污口33的密封效果。
41.参照图2,吸嘴组件包括吸尘管41和横向固定连接于杯壳1的连接管42,吸尘管41可拆卸连接于连接管42,以便于在实际使用时根据需求更换如长管、短管、硬管、软管等不同规格的吸尘管41或具有不同吸嘴形状的吸尘管41。吸尘管41与连接管42共同形成吸气通道43,吸气通道43连通于分离腔室11。吸尘管41与连接管4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2.参照图2,手柄组件包括安装于杯壳1侧壁上以用于握持的把手51和安装于把手51内且用于向气流发生装置21供电的电源52。把手51上安装有用于控制气流发生装置21启停的开关53,开关53、电源52及气流发生装置21通过导线实现电连接,开关53安装于把手51上不仅集成度高,减小了吸尘器整体的体积以便于使用,而且也便于吸尘器的控制操作。并且电源52安装于把手51内使电源52远离吸尘器的吸尘工作区域,有利于对电源52进行保护。
43.参照图4,使用时,启动气流发生装置21,尘屑及液体等垃圾经吸气通道43进入分离腔室11,吸入分离腔室11的垃圾会在旋风分离装置12的作用下旋转,垃圾在经过集污口32时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集尘腔室31,结束后,打开封盖34即可将集尘腔室31内的垃圾通过排污口33清理掉。由于吸尘管41与连接管42可拆卸连接,使用结束后可将吸尘管41拆下进行清理。
44.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杯壳1与机壳2可拆卸连接,杯壳1的顶部开口并铰接有用于密封的杯盖13,使用结束后可将杯壳1拆下进行清理。杯壳1与机壳2的连接方式可以是但不局限于卡扣连接、螺纹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45.参照图4,为了更容易使垃圾进入集尘腔室31,集污口32底部的水平高度不超过分离腔室11底部的水平高度,本实施例中,集污口32底部边缘的水平高度与分离腔室11底部最低处的水平高度一致,因此尘屑在分离腔室11内旋转时,位于分离腔室11底部的尘屑不会受到集尘壳3侧壁的阻挡,使尘屑在旋转过程中更容易进入集尘腔室31内,有效减少了尘屑在分离腔室11内的残留。
46.为了更好地对液体进行处理,分离腔室11底部的水平高度由远离集污口32一侧向靠近集污口32的一侧逐渐降低以形成朝集污口32向下倾斜的斜面。在清理液体结束后,分离腔室11内可能残留的少量液体会自动流向集尘腔室31,从而有效降低了分离腔室11内残留液体的可能性。
4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吸尘器的实施原理为:当尘屑被吸入分离腔室11内后,在旋风分离装置12的作用下在分离腔室11内贴着杯壳1的内壁离心旋转,旋转过程中,当尘屑旋转到集尘腔室31与分离腔室11连通的部位时,尘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会进入集尘腔室31内,然后在重力作用下沉落至集尘腔室31底部,使吸尘过程中吸入的尘屑集中储存于集尘腔室31内,大大减少了吸尘过程中分离腔室11内的尘屑量,降低了灰尘逸散的可能性,吸尘器排气位置可不用安装滤材,节省成本,也免去了清理或者更换滤材的操作,使用更方便,并且由于吸尘过程中分离腔室11内的尘屑量很少,也有利于减少吸力的损耗,提高了尘屑的吸附清理效果。另外本技术吸尘器能够很好地对液体进行清理,液体进入分离腔室11后同样会在离心旋转的过程中进入集尘腔室31内,大大减少了分离腔室11内液体的残留,降低了
液体进入分离腔室11后在不断的离心旋转下进入气流发生装置21等电路组件而导致吸尘器浸水损坏的可能性。本技术吸尘器可同时对固体液体进行处理,适用性强,使用结束后直接从集尘腔室31将固液垃圾排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