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0313发布日期:2022-12-02 22:5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


背景技术:

2.市面上的料理机,大多配有蒸锅,通过上蒸下煮,一锅多菜来节省烹饪时间,但是在蒸菜的过程中,由于在蒸煮过程中蒸笼里面产生的冷凝水会回流到下方的加热容器50中,导致加热容器50内的食物与蒸笼里面的食物串味,影响用户体验。
3.为此急需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
5.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包括蒸笼本体,在所述蒸笼本体内设有蒸隔,所述蒸隔上方的蒸笼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蒸盘,所述蒸笼本体上方盖合有蒸盖;
6.所述蒸笼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蒸汽流通孔,所述蒸汽流通孔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环,所述蒸隔的下端面与所述导流环的上端面贴合,所述蒸隔与所述蒸笼本体内底面之间形成蒸汽流通腔,在所述导流环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用于将所述蒸汽流通腔与所述蒸汽流通孔连通的通槽,所述导流环外侧的蒸隔上均布有第一通孔,所述蒸盘上均布有第二通孔。
7.作为优选地,所述蒸隔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凸环,所述定位凸环插接在所述导流环的外侧。
8.作为优选地,所述蒸隔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支撑在所述蒸笼本体的内底面上。
9.作为优选地,所述蒸隔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贯穿的提拉孔。
10.作为优选地,所述蒸笼本体的左右两侧上沿分别设有第一提手,在所述蒸盘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提手,所述第二提手抵靠在所述第一提手上。
11.作为优选地,所述导流环正上方的蒸隔以及蒸盘上分设有第一封闭区域以及第二封闭区域。
12.作为优选地,位于所述第二封闭区域的蒸盘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间隔环。
13.作为优选地,所述蒸盘的底端面为中级高边缘低的斜面设置。
14.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防止蒸隔上方的水蒸汽回流到加热容器内的优点,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包括蒸笼本体,在所述蒸笼本体内设有蒸隔,所述蒸隔上方的蒸笼本体内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蒸盘,所述蒸笼本体上方盖合有蒸盖,所述蒸笼本体的下端面上设有蒸汽流通孔,所述蒸汽流通孔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环,所述蒸隔的下端面与所述导流环的上端面贴合,所述蒸隔与所述蒸笼本体内底面之间形成蒸汽流通腔,在所述导流
环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用于将所述蒸汽流通腔与所述蒸汽流通孔连通的通槽,所述导流环外侧的蒸隔上均布有第一通孔,所述蒸盘上均布有第二通孔。也就是,通过将需要蒸煮的食物放置在蒸盘上,将蒸笼本体放置在加热容器的上方,通过加热容器加热水,形成水蒸汽然后从蒸汽流通孔经过通槽进入到蒸汽流通腔内,进入到蒸汽流通腔的蒸汽再依次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入到蒸盘上方实现蒸煮。向下回流到蒸笼本体内的冷凝水,通过向上凸起的导流环能防止冷凝水流回到加热容器内。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蒸笼本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蒸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1.参见图1-图5,一种防止串味的蒸笼结构,包括蒸笼本体10,在所述蒸笼本体10内设有蒸隔20,所述蒸隔20上方的蒸笼本体10内设有用于放置食物的蒸盘30,所述蒸笼本体10上方盖合有蒸盖40;
22.所述蒸笼本体10的下端面上设有蒸汽流通孔150,所述蒸汽流通孔150内设有向上延伸的导流环110,所述蒸隔20的下端面与所述导流环110的上端面贴合,所述蒸隔20与所述蒸笼本体10内底面之间形成蒸汽流通腔100,在所述导流环110的上端面上设有向下凹陷用于将所述蒸汽流通腔100与所述蒸汽流通孔150连通的通槽120,所述导流环110外侧的蒸隔20上均布有第一通孔210,所述蒸盘30上均布有第二通孔310。
2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需要蒸煮的食物放置在蒸盘上,将蒸笼本体放置在加热容器的上方,通过加热容器加热水,形成水蒸汽然后从蒸汽流通孔经过通槽进入到蒸汽流通腔内,进入到蒸汽流通腔的蒸汽再依次从第一通孔、第二通孔进入到蒸盘上方实现蒸煮。向下回流到蒸笼本体内的冷凝水,通过向上凸起的导流环能防止冷凝水流回到加热容器50内。
24.参见图1,所述蒸隔20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定位凸环230,所述定位凸环230插接在所述导流环110的外侧。定位凸环230的作用是能保持蒸隔20放置的稳定性,结构简单,符合使用所需。
25.参见图1及图2,所述蒸隔20的下端面上设有多个支撑脚220,所述支撑脚220支撑在所述蒸笼本体10的内底面上。从而保证蒸隔20的稳定性,防止倾斜会导致冷凝水从蒸汽流通孔回流到加热容器内。
26.参见图4,所述蒸隔20上左右对称设有两个贯穿的提拉孔240。提拉孔240的设置,方便用户取放蒸隔20。
27.参见图1至图4,所述蒸笼本体10的左右两侧上沿分别设有第一提手140,在所述蒸盘3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提手330,所述第二提手330抵靠在所述第一提手140上。整体结构简单,符合使用所需。
28.所述导流环110正上方的蒸隔20以及蒸盘30上分设有第一封闭区域250以及第二封闭区域300。
29.参见图3,位于所述第二封闭区域300的蒸盘30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间隔环340。能有效的隔绝向下回流的冷凝水,对冷凝水导流使其快速滴落到蒸隔20上。
30.参见图3,所述蒸盘30的底端面为中级高边缘低的斜面设置。能有效的将回流的冷凝水导流,然后使冷凝水从第二通孔向下回流。
31.本实用新型中,参见图5,向上箭头的为蒸汽流动方向的示意,向下箭头的为冷凝水回流轨迹的示意,最终冷凝水收集在蒸笼本体10内。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