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尘杯组件及吸尘设备。
背景技术:2.吸尘器是一种人类生活以及工业生产中所广泛使用的清洁设备。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然后通过外部的吸尘管来吸取尘屑。
3.尘杯是吸尘器的关键部件,吸尘器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地刷将空气和垃圾的混合物吸入尘杯,空气和垃圾的混合物经过尘杯内的分离装置分离后,垃圾存留在尘杯中,空气从电机的排风口排出。
4.由于需要不定期的清理尘杯中的垃圾,因此尘杯组件常被设计成相对主机容易拆卸的机构,易拆卸的多组件尘杯组件结构不牢固,多组件的尘杯组件通常为旋风锥、尘杯、尘杯中管三件相配,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发生松脱,不仅影响吸尘器的吸尘效率,同时给消费者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而且成本高,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尘杯组件及吸尘设备,能够减少制造和装配的麻烦,节约成本,并且使结构更加可靠。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尘杯组件,尘杯组件包括旋风锥、导流管和分离筒,所述分离筒与所述导流管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处设有第一夹持件;所述旋风锥位于所述分离筒内,所述旋风锥的下端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卡紧件,所述旋风锥套设在所述导流管上,并且所述卡紧件进入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第一夹持件锁紧。
7.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管的上部穿入所述分离筒内,所述导流管的外壁上与所述安装口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夹持件;并且所述卡紧件进入所述安装口内与所述第二夹持件锁紧。
8.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管径小于所述第二管段的管径,所述第一管段位于所述分离筒内,所述旋风锥套设于所述第一管段上。
9.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夹持件从所述安装口向所述导流管的下部延伸;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形成凸肩,所述第二夹持件的前端与所述凸肩相连,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末端向所述第一夹持件倾斜。
10.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凸肩处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导流管的外壁和所述旋风锥的内壁紧密接触。
11.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卡紧件具有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抵,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二表面相抵。
12.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表面的下端具有突出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下端面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突出部内;所述第一表面的上端具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上端设有凹台,所述限位部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凹台内。
13.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表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所述第二夹持件的末端与所述加强筋相抵触。
14.在一个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筒一侧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导流管的末端为出气端,所述旋风锥通过所述开口与所述导流管连通形成导流通道;分离筒和所述导流管为一体成型结构。
15.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吸尘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述的尘杯组件。
16.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尘杯组件,尘杯组件包括旋风锥、导流管和分离筒,分离筒与导流管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安装口处设有第一夹持件;通过设计第一夹持件将旋风锥与导流管和分离筒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尘杯组件的结构更牢靠。同时旋风锥位于分离筒内,旋风锥的下端具有开口,开口处设有卡紧件,旋风锥套设在导流管上,卡紧件进入安装口内与第一夹持件锁紧,进而将旋风锥通过卡紧件与导流管和分离筒固定连接,使得装配更简单。
1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尘杯组件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分离筒和导流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旋风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中的附图标记:1-旋风锥,2-导流管,3-分离筒,4-安装口,5-密封件,20-出气端,30-进气口,41-第一夹持件,42-第二夹持件,410-凹台,10-开口,11-卡紧件,21-第一管段,22-第二管段,23-凸肩,111-第一表面,112-第二表面,1110-突出部,1111-限位部,1120-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
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吸尘器包括吸尘器主机和与吸尘器主机相连的尘杯组件,尘杯组件包括尘杯、旋风锥以及尘杯盖,吸尘器主机的进气口与尘杯连通,旋风锥为侧壁具有通孔的筒状结构件,旋风锥位于尘杯内,旋风锥的外壁面上还设有凸出的挡尘件,挡尘件将尘杯和旋风锥之间的空间分隔为相连通旋风腔和集尘腔。
29.吸尘器主机启动后,带尘空气经进气口进入尘杯内,带尘空气绕旋风锥转动并进行尘气分离。其中,灰尘在离心力作用下甩向尘杯的内壁面,并沿尘杯的内壁面掉落至尘集尘腔内,挡尘件可避免集尘腔内的灰尘在气流的带动下扬尘。而尘气分离后的气体则可经由通孔进入旋风锥内部,然后重新排放到空气中。吸尘器主机停机后,打开尘杯盖,即可清理堆积在尘杯盖处的灰尘。然而由于需要不定期的清理尘杯中的垃圾,因此尘杯组件常被设计成相对主机容易拆卸的多组件机构,易拆卸多组件结构的尘杯组件不牢固,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发生松脱,不仅影响吸尘器的吸尘效率,同时给消费者造成不好的使用体验,而且成本高,工艺复杂。
30.为解决上述提到的多组件装配的尘杯组件不牢固,在使用过程中易于发生松脱,不仅影响吸尘器的吸尘效率,而且成本高,工艺复杂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尘杯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尘杯组件包括旋风锥1、导流管2和分离筒3,分离筒3与导流管2的连接处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口4,每个安装口4处设有第一夹持件41,旋风锥1位于分离筒3内,旋风锥1的下端具有开口10,开口10处设有卡紧件11,旋风锥1套设在导流管2上,并且卡紧件11进入安装口4内与第一夹持件41锁紧。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如图3和图4所示,导流管2的上部穿入分离筒3内,导流管2的外壁上与安装口4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二夹持件42;并且卡紧件11进入安装口4内与第二夹持件42锁紧。通过设计第一夹持件41和第二夹持件42将旋风锥1与导流管2和分离筒3进行固定连接,使得尘杯组件的结构更牢靠;同时旋风锥1通过卡紧件11与导流管2和分离筒3连接处的至少一个安装口4通过锁紧固定,使得旋风锥1与尘杯组件的装配和拆卸更为简单方便。更进一步地,安装口4的个数为4个,且安装口4沿周向均匀布置于分离筒3与导流管2的连接处,同样,旋风锥1的开口10处沿周向均匀设有与安装口4相对的设置有4个卡紧件11,通过卡紧件11伸入安装口4中进行锁紧固定,可对旋风锥1的周向进行均匀固定,增加尘杯组件结构的可靠性。
32.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管2包括第一管段21和第二管段22,第一管段21的管径小于第二管段22的管径,第一管段21位于分离筒3内,旋风锥1套设于第一管段21上。第一夹持件41从安装口4向导流管2的下部延伸;第一管段21与第二管段22之间形成凸肩23,第二夹持件42的前端与凸肩23相连,第二夹持件42的末端向第一夹持件41倾斜。凸肩23处设有密封件5,密封件5与导流管2的外壁和旋风锥1的内壁紧密接触。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通过将导流管2的第一管段21伸入所述分离筒3,旋风锥1套设于第一管段21上,可以更好的使通过旋风锥1进行尘气分离后的干净空气通过导流管2导出;而且第一管段21的管径小于第二管段22的管径,进而在第一管段21与第二管段22之间形成凸肩23,当旋风锥1套设于第一管段21上时,旋风锥1的开口10恰好位于凸肩23处,从而可以更好的搭载旋风锥1,使结构更加稳定。同时在凸肩23处设有密封件5,密封件5与导流管2的外壁和旋风锥1的内壁紧密接触,避免了尘杯内的灰尘从旋风锥1进入导流管2内。
34.如图4所示,卡紧件11具有第一表面111和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第一夹持件41与第一表面111相抵,第二夹持件42与第二表面112相抵。第一表面111的下端具有突出部1110,第一夹持件41的下端面至少部分容纳于突出部1110内;第一表面111的上端具有限位部1111,第一夹持件41的上端设有凹台410,限位部1111至少部分容纳于凹台410内。第二表面112上设有至少两个加强筋1120,第二夹持件42的末端与加强筋1120相抵触。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卡紧件11可以为卡扣,卡紧件11具有第一表面111和与第一表面111相对的第二表面112,第一表面111的上端具有限位部1111,第一表面111的下端具有突出部1110,第一夹持件41的上端设有凹台410,限位部1111容纳于凹台410内,第一夹持件41的下端面至容纳于突出部1110内;同时,卡紧件11的第二表面具有加强筋1120,第二夹持件42的末端与加强筋1120相抵触。因此通过凹台410对于卡紧件11上部的限制、第一夹持件41的下端面对于突出部1110的限制以及加强筋1120和第二夹持件42的紧密抵触配合,形成了对卡紧件11的轴向和周向固定,避免了卡紧件11的在安装口4内发生移动,从而保证了旋风锥1与导流管2和分离筒3的结构稳定性。
36.如图1和图3所示,分离筒3和导流管2为一体成型结构。分离筒3一侧开设有进气口30,导流管2的末端为出气端20,旋风锥1通过开口10与导流管2连通形成导流通道。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下,在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尘杯组件进行尘气分离的过程中,外界的带尘空气通过尘杯组件的进气口30进入分离筒3内,此时在旋风锥1处于工作状态下,带尘空气绕旋风锥1转动并进行尘气分离。经过旋风锥1的尘气分离后的干净气体则可经由旋风锥1的开口10进入导流管2,然后通过导流管2的出气端20重新排放到空气中。
38.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尘杯组件中旋风锥1与导流管2和分离筒3通过卡紧件11与第一夹持件41和第二夹持件42的紧密锁紧配合,结构简易可靠且成本低;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尘杯组件的吸尘设备,不仅减少了制造和装配的麻烦,而且结构更加简单可靠。
3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