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床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拆装的床架。
背景技术:2.床架是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起到承重支撑作用。因此,床架的特点通常要求是坚固、结实耐用。目前主要的床架类型为木质床架、金属床架和软包床架,其中木质床架和金属床架结实耐用,但舒适性一般且过于笨重;而软包床垫的舒适性好,但不耐脏且容易变形。同时,上述床垫的组装和拆卸都比较复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床架,所述床架的结构精简,便于快速拆装,装配难度降低且结构灵活。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便于拆装的床架,包括四条安装支脚和四根安装管,所述安装支脚上方的两侧分别向外突伸设置有连接凸块,四根安装管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凸块插接,四条安装支脚和四根安装管插接组装形成矩形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内框架,所述内框架和外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两个内框架相接处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腿;所述内框架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通过卡扣连接件与内框架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包括两根横向支撑管和两根纵向支撑管,两根横向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向支撑管的两端连接组装形成矩形内框架,所述内框架为一体成型。
7.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连接件包括卡扣本体,所述卡扣本体的一端底部向下凸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块,所述纵向支撑管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卡孔,所述卡接块卡设于对应的安装卡孔内。
8.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本体的另一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用于与支撑板插接。
9.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本体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部,所述防滑凸起部是由卡扣本体上端面的部分区域向上凸起形成。
10.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呈平板状,所述卡接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插接槽的数量为一个。
11.更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内设置有与纵向支撑管平行的纵杆,所述纵杆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支撑腿。
12.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呈弧形,所述卡接块和插接槽的数量均为两个。
1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块和安装管的截面形状均为d字形、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14.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靠近床头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靠背架,所述靠背架与内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拆装的床架,所通过在外框架内设置两个并排的内框架的结构设计得到所述床架的结构稳定且承重强度高,内框架和外框架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以及撑板与内框架之间采用卡扣连接件连接的设计使得床架便于拆卸,能够快速装配且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16.图1是实施例1所述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实施例1所述安装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实施例1所述卡扣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实施例1所述卡扣连接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实施例2所述床架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实施例2所述床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实施例2所述安装支脚的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实施例2所述卡扣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实施例2所述卡扣连接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为:1-安装支脚、11-连接凸块、2-安装管、3-内框架、31-横向支撑管、32-纵向支撑管、33-横杆、4-第一支撑腿、5-支撑板、6-卡扣连接件、61-卡扣本体、62-卡接块、 63-插接槽、64-防滑凸起部、7-纵杆、8-第二支撑腿、9-靠背架。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9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7.实施例1
28.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床架,包括四条安装支脚1和四根安装管2,所述安装支脚1上方的两侧分别向外突伸设置有连接凸块11,四根安装管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凸块11插接,四条安装支脚1和四根安装管2插接组装形成矩形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内框架3,所述内框架3和外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两个内框架3相接处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腿4;所述内框架3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通过卡扣连接件6与内框架3可拆卸连接。具体地,两个所述内框架3内均沿纵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两端均通过卡扣连接件6与内框架3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4的数量为两条。
29.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框架内设置两个并排的内框架3,内框架3内设置有均匀排列的若干支撑板5,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得到所述床架的结构精简,结实稳定且拆装容易,各部件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使得床架便于快速装配、操作简便。
30.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3包括两根横向支撑管31和两根纵向支撑管32,两根横向支撑管 3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向支撑管32的两端连接组装形成矩形内框架3,所述内框架3为一体成型。具体地,所述内框架3靠近床头的一端设置有横杆33。两个内框架3并排设置于外框架内,两个内框架3的相邻纵向支撑管32之间(即两个内框架相接处)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安装管2、横向支撑管31和纵向支撑管32均对应设置有若干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供
紧固件穿设进而使内框架3和外框架稳定连接。
31.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连接件6包括卡扣本体61,所述卡扣本体61的一端底部向下凸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块62,所述纵向支撑管32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卡孔,所述卡接块62 卡设于对应的安装卡孔内。通过卡接块62的设置将卡扣连接件6的一端直接与纵向支撑管32 卡接,安装方便且快捷。
32.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本体61的另一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插接槽63,所述插接槽63用于与支撑板5插接。通过插接槽63的设置使支撑板5与内框架3的连接稳定且装配方便。
33.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本体61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部64,所述防滑凸起部64是由卡扣本体61上端面的部分区域向上凸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部64是由卡扣本体61上端面的部分区域向上凸起形成的防滑凸条。该防滑凸起部64的设置能够防止或减少床垫与床架之间的移动。
3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5呈平板状,所述卡接块6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插接槽63的数量为一个。
35.更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3内设置有与纵向支撑管32平行的纵杆7,所述纵杆7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支撑腿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腿8的数量为一条,所述第二支撑腿8的设置能够加强床架整体的承重强度和结构稳定性。
3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块11和安装管2的截面形状均为d字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块11和安装管2的截面形状均为d字形,所述安装管2呈中空结构,所述安装支脚1的上端呈圆弧倒角。
37.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3靠近床头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靠背架9,所述靠背架9与内框架3 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靠背架9的设置便于加装床头垫或靠背枕,使床架功能更全面。
38.实施例2
39.如图5-9所示,一种便于拆装的床架,包括四条安装支脚1和四根安装管2,所述安装支脚1上方的两侧分别向外突伸设置有连接凸块11,四根安装管2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连接凸块11插接,四条安装支脚1和四根安装管2插接组装形成矩形外框架;所述外框架内设置有两个并排的内框架3,所述内框架3和外框架通过紧固件连接,两个内框架3相接处的下方设置有若干第一支撑腿4;所述内框架3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两端通过卡扣连接件6与内框架3可拆卸连接。
40.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3包括两根横向支撑管31和两根纵向支撑管32,两根横向支撑管 31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纵向支撑管32的两端连接组装形成矩形内框架3,所述内框架3为一体成型。具体地,所述内框架3靠近床头的一端设置有横杆33。两个内框架3并排设置于外框架内,两个内框架3的相邻纵向支撑管32之间(即两个内框架相接处)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安装管2、横向支撑管31和纵向支撑管32均对应设置有若干装配孔,所述装配孔用于供紧固件穿设进而使内框架3和外框架稳定连接。
41.进一步的,所述卡扣连接件6包括卡扣本体61,所述卡扣本体61的一端底部向下凸伸设置有至少一个卡接块62,所述纵向支撑管32的上端均设置有若干安装卡孔,所述卡接块62 卡设于对应的安装卡孔内。
42.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本体61的另一端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插接槽63,所述插接槽63用于与支撑板5插接。
43.进一步的,所述卡扣本体61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滑凸起部64,所述防滑凸起部64是由卡扣本体61上端面的部分区域向上凸起形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部64是由卡扣本体61上端面的部分区域向上凸起形成的防滑凸起颗粒。所述防滑凸起部64的设置有助于增强床垫与床架之间的摩擦。
44.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5呈弧形,所述卡接块62和插接槽63的数量均为两个。通过支撑板5的弧形设计能够增强床垫的通风透气性能。
4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凸块11和安装管2的截面形状均为d字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长方形或多边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凸块11和安装管2的截面形状均为三角形,所述安装管2呈中空结构,所述安装支脚1的上端面呈弧面。
46.进一步的,所述内框架3靠近床头一端的上方设置有靠背架9,所述靠背架9与内框架3 通过紧固件连接。
47.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