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浴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57461发布日期:2022-10-28 22:38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浴缸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浴缸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滑的浴缸。


背景技术: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里配置浴缸不再成为问题。另一方面,浴缸愈来愈成为享受生活的代名词。夏天可以沐浴在浴缸里降温,冬天可以舒舒服服的泡个热水澡驱寒,洗净一天的倦意。小孩子门还可以在浴缸里戏水,进而增进亲子感情。
3.但是浴缸的样式五花八门,光滑的浴缸容易使人们在浴缸内滑倒,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人们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浴缸的防滑性,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滑浴缸。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滑浴缸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防滑浴缸,包括缸体和底板,所述缸体呈环形,所述底板嵌于缸体内,且所述底板的外周和缸体内周密封,所述底板上设有多个第一凸块、多个第二凸块和多个第三凸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多种凸块,使得浴缸底板表面凹凸不平,凸块增大了人与浴缸底板的摩擦力,可以有效的防止滑倒。
8.优选的,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三凸块的高度,所述第一凸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所述第三凸块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块的高度。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体肌肤的各部位对各种刺激敏感程度不同。因而当人们进入浴缸时,不同高度的凸块不仅可以起到防滑效果,还可以满足肌肤各部位的舒适度。
10.优选的,所述底板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板、第二板和第三板,所述第一凸块设于第一板的上表面处,且所述第一凸块用于供手部抵靠,所述第二凸块设于第二板的上表面处,且所述第二凸块用于供腿部抵靠,所述第三凸块设于第三板的上表面处,且所述第三凸块用于供脚部抵靠;相邻所述第一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第一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第三凸块之间的间距,相邻所述第三凸块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第二凸块之间的间距。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凸块分别设置于不同区域。手部处有尺神经,在沐浴中,如若不小心触碰到手部尺神经处,可能会引起麻木,非常难受。所以将第一凸块之间的距离设置相对较远不仅可以防滑,还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设于第二板的第二凸块用于供腿部抵靠,能够有缓解腿部疲劳;而且人们站立于第二板的时候,也不易滑倒,能够有效保证人们的安全。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板设有坐位区和防滑区,所述第一凸块设于防滑区内。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第一凸块的防滑区可以防止滑动,而坐位区可以使人们直接入坐进行沐浴,以达到一个更好的沐浴体验。
14.优选的,所述坐位区设有第一槽,所述第一槽用于供臀部抵靠。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人们提供沐浴专坐,不仅具有一定的舒适性。而且当人们背部抵靠浴缸的缸体时,人们可能由于自身重力沿浴缸的长度方向发生滑动,第一槽能够有效的解决人们沿浴缸长度方向滑动的问题。
16.优选的,所述底板设有漏水口,所述漏水口至底板边缘的距离小于漏水口至底板中心的距离。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水口用于供下水器安装,将漏水口设于靠近底板边缘的区域,这样一来,可以为底板中央设置更多的凸块,以便于防滑。而且人们沐浴时,无论站立还是坐浴都很少到底板边缘,从而降低漏水口内的下水器受人体挤压的概率。
18.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内周下端设有第四凸块,所述第四凸块用于供腰部抵靠。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防止人们沿缸体靠近底板的方向滑动。除此之外,第四凸块可以给人们腰部一个抵靠,从而使沐浴更为舒适。
20.优选的,所述缸体的内周上端设有第五凸块,所述第五凸块用于供背部抵靠。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五凸块不仅可以防止人们沿缸体靠近底板的方向滑动,还可以对人们的背部进行按摩。
22.优选的,所述缸体的上端设有第六凸块,所述第六凸块用于供手部抵靠。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们沐浴和出浴时,可以通过用手按压第六凸块而保持重心稳定,不易摔倒。
24.优选的,所述第六凸块沿缸体周向等间隔设有多个。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手部与第六凸块的接触面积,无论人们如何进出浴缸,都有第六凸块用于供人们手部抵触,进而防止摔倒。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7.1.通过设置多种凸块组增大人与浴缸之间的摩擦,进而防止人们摔倒;
28.2.凸块组不仅能够防滑,还可以对人体肌肤起到按摩的作用;
29.3.第一槽的设置可以使人们沐浴时有着良好的沐浴体验。
附图说明
30.图1是一种防滑浴缸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2.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3.图4是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1、缸体;11、第四凸块;12、第五凸块;13、第六凸块;2、底板;21、第一板;211、第一凸块;212、坐位区;2121、第一槽;213、防滑区;22、第二板;221、第二凸块;222、漏水口;23、第三板;231、第三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参照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滑浴缸,包括缸体1和底板2。缸体1在水平面的投影呈环形,底板2嵌于缸体1内,且底板2的外周连接于缸体1的下端内周并密封。
37.底板2包括沿缸体1长度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板21、第二板22和第三板23,且第一板21、第二板22和第三板23的上表面平齐。
38.第一板21设有坐位区212和防滑区213。本实施例中,沿缸体1宽度方向上,坐位区212位于底板2的中间位置。防滑区213位环绕坐位区212设置。坐位区212设有第一槽2121,第一槽2121的槽底用于供臀部贴靠。第一槽2121朝向第二板22的槽壁与缸体1的内壁平齐,第一槽2121靠近第二板22的一侧呈扇形。防滑区213的上表面处间隔设有第一凸块211,且第一凸块211用于供手部抵靠。具体的,第一凸块211主要用于供手掌贴靠。如,人员手掌支撑于防滑区213的上表面处,以抬起臀部,进而调整姿势。
39.第二板22的上表面处设有第二凸块221,第二凸块221用于供腿部抵靠。其中,腿部主要指大腿和小腿。第二板22还设有漏水口222,漏水口222沿竖向贯穿第二板22,且沿缸体1的宽度方向上,漏水口222至第二板22边缘的距离小于漏水口222至第二板22中心的距离。
40.第三板23的上表面处设有第三凸块231,且第三凸块231用于供脚部抵靠。
41.参照图1,相邻第一凸块211之间的间距为l1,相邻第二凸块221之间的间距为l2,相邻第三凸块之间的间距为l3,并满足l1>l3>l2。本实施例中,沿缸体1长度方向上,相邻第一凸块211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二凸块221之间的间距,相邻第一凸块211之间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三凸块231之间的间距;同时,沿缸体1宽度方向上,相邻第一凸块211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第二凸块221之间的间距等于相邻第三凸块231之间的间距。
42.参照图2和图3,第一凸块211的高度小于第三凸块231的高度,第一凸块211的高度小于第二凸块221的高度,第三凸块231的高度小于第二凸块221的高度。第一凸块211、第二凸块221和第三凸块231均呈菱形并设有圆角。
43.参照图1,缸体1内周下端设有第四凸块11,且第四凸块11位于第一槽2121上方。第四凸块11用于供腰部抵靠。本实施例中,第四凸块11沿缸体1宽度方向的投影为弓形;且弓形中,弦贴合缸体1的内周。
44.参照图1和图4,缸体1内周上端设有第五凸块12,第五凸块12用于供背部抵靠。本实施例中,第五凸块12呈长条状,且第五凸块12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缸体1内周向上。同时,第五凸块12沿缸体1的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
45.参照图1,缸体1上端表面沿缸体1周向等间隔设有第六凸块13,第六凸块13呈半球状,且第六凸块13用于供手部抵靠。具体的,手部包括手臂和手掌。人员进出浴缸的过程中,手掌抓握缸体1的上端以稳定自身,此时,第六凸块13用于增大手掌与浴缸之间的摩擦力。人员坐于浴缸内时,手臂倚靠在缸体1的上端表面处,则第六凸块13用于对手臂进行按摩。
4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防滑浴缸的实施原理为:当人们准备进入浴缸时,用手部抵靠第六凸块13,增大手部与浴缸之间的摩擦,起到防手滑作用,以防止重心不稳而造成摔倒。进入浴缸后,也可以借助第六凸块13慢慢坐下。
47.人们坐入坐位区212的第一槽2121。背部抵靠于第五凸块12,腰部抵靠于第四凸块11。
48.舒展开腿之后,腿部位于第二板22。第二板22上表面的第二凸块221可以对腿部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
49.脚部位于第三板23时,设于第三板23上表面的凸块可以对脚部起到防滑作用。
50.综上,此浴缸不仅可以防止脚滑和手滑以保证人们的安全,还可以防止人们肌肤
抵靠浴缸内壁时造成的身体局部滑动。
5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