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6945发布日期:2022-12-17 11:58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午睡枕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午睡枕。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大部分上班群体和学生群体中午会有短暂的休息时间,大部分人会选择午睡以缓解疲劳,使得下午的工作和学习更加有效率。然而学校和办公室很难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所以很多人只能直接趴在桌子上枕着胳膊睡觉,这样不仅睡眠效果不好而且会压迫手部和眼部的神经,醒来时会出现胳膊酸麻等症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安全隐患。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午睡枕,以使人们在趴睡时更加舒适,然而大部分的午睡枕为一体成型,中央开设有一个可以容纳眼、鼻和口的通孔,下部开设有贯穿两侧的放置区,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不会压迫眼睛和手臂并能保证呼吸通畅。但是一体成型的午睡枕不能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身高的使用者的使用要求。
4.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式的午睡枕,通过在枕本体支撑额头的一侧下方设置充气囊,当需要进行角度和高度调节时对充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但是由于使用者的午休时间比较短,但无论是充气还是放气都需要时间,使得使用者的睡眠时间缩短,且操作复杂。现有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可调节式的午睡枕,该午睡枕包括枕本体、托盘、底盘、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其中枕本体设置于托盘上,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位于托盘和底盘之间的前后两端,第一调节组件和第二调节组件由螺杆螺母以及伸缩杆所组成,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操作方便的能够调节高度和角度的午睡枕。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午睡枕,包括:
8.枕本体,用于放置于待放置位上以支撑使用者的头部;以及
9.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垫和第二调节垫,第一调节垫和第二调节垫能够堆列或者平铺于枕本体的一端与待放置位之间,以调节枕本体与待放置位之间的角度。
10.作为优选地,调节组件还包括:
11.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调节垫与第二调节垫相连接。
12.作为优选地,调节组件还包括:
13.固定件,固定件被配置为将第一调节垫和第二调节垫锁定为堆列状态或者解锁。
14.作为优选地,固定件包括:
15.捆绑部,一端与第一调节垫连接;
16.第一固定部,设置于捆绑部的另一端;以及
17.第二固定部,与第二调节垫连接,第一固定部部可与第二固定部固定或者分离,以将第一调节垫和第二调节垫锁定为堆列状态或者解锁。
18.作为优选地,枕本体另一端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形成有下巴承托区。
19.作为优选地,枕本体另一端的下表面设有弧形的支撑面。
20.作为优选地,午睡枕还包括:
21.防滑件,设置于支撑面上,用于与待放置位相抵接。
22.作为优选地,枕本体下方向内凹陷形成贯穿枕本体两侧的放置区,以容纳使用者的手臂或者当午睡枕闲置时容纳调节组件。
23.作为优选地,枕本体上方开设有护眼槽。
24.作为优选地,护眼槽中央的枕本体上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与外界相连通。
2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垫和第二调节垫,第一调节垫和第二调节垫能够堆列或者平铺于枕本体的一端与待放置位之间,使得枕本体与待放置位之间的角度和枕本体支撑额头的高度可调,从而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选取舒适的高度及角度,操作方便快捷,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的结构示意图一;
27.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不同角度和高度的结构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的结构示意图二。
30.图中:
31.1、枕本体;2、调节组件;
32.11、防滑件;12、护眼槽;13、下巴承托区;14、透气孔;15、支撑面;16、放置区;
33.21、第一调节垫;22、第二调节垫;23、固定件;231、第二固定部;232、捆绑部;233、第一固定部;24、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3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
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7.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3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午睡枕,该午睡枕用于放置于待放置位上,在使用者伏案趴睡时,能够支撑使用者的头部,避免使用者将头部倚靠在手臂上压迫手臂,或者避免使用者直接将头部放置于硬质待放置位上造成不舒适感和颈椎前倾压迫神经。该午睡枕能够使得使用者获得更加舒适的睡姿,保证午睡的质量,从而消除使用者的疲惫感并使得使用者下午工作或者学习精力充沛。
39.市面上大多数的午睡枕为一体成型不能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节,使得使用者不能根据自身的身高进行调整,从而使得使用者不能获得舒适的睡姿而影响午睡质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两种可进行调节的午睡枕,一种为在午睡枕支撑额头的一侧下方设置有气囊,当使用者需要进行角度或者高度调节时,对气囊进行充气或者放气即可,但是由于使用者大多数的午休时间比较短,无论是充气还是放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使得使用者的睡眠时间缩短,并且操作复杂。另一种是在午睡枕下方设置螺杆螺母或者伸缩杆等机械结构,通过旋转螺母等方式来调节午睡枕的高度和角度,结构复杂,且成本高。
4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午睡枕包括枕本体1和调节组件2,其中枕本体1枕本体1放置于待放置位上,用以支撑使用者的头部。调节组件2包括第一调节垫21和第二调节垫22,第一调节垫21和第二调节垫22能够堆列或者平铺于枕本体1支撑额头的一端的下方与待放置位之间,以调节枕本体1与待放置位之间的角度和枕本体1支撑额头的高度。如图2(a)所示,当使用者身高比较矮或者感觉矮一些的午睡枕能获得更好的舒适感时使用者可以直接将枕本体1放置于待放置位上支撑头部进行午睡。如图2(b)所示,当使用者身高中等或者需要调节一定角度时,可以将第一调节垫21与第二调节垫22进行平铺放置于枕本体1支撑额头的一侧与待放置位之间,以使枕本体1获得合适角度和高度来支撑使用者的头部从而使得使用者获得最佳的舒适感。如图2(c)所示,当使用者的身高比较高或者需要更大的角度时,可以将第一调节垫21与第二调节垫22堆列在一起形成更高的调节垫放置于枕本体1支撑额头的一侧与待放置位之间,以支撑枕本体1,使枕本体1与待放置位之间的角度更大,枕本体1支撑额头的高度更高,从而满足使用者的需要,使得使用者获得更加舒适的睡姿而保证午休质量,增加使用体验。本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能够进行高度和角度的三挡调节,使得矮、中、高三种身高的使用者均能调节到适合自己的高度和角度,适用范围广。并且仅对两个调节垫进行平铺或者堆列就能达到午休枕的高度和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调节过程几乎不占用时间,使得使用者将更多的午休时间用于午睡,保证下午精力充沛。另外,结构简单,成本低。
41.进一步地,由于两个调节垫是分体式的设计,为了防止其中一个调节垫丢失,如图3所示,调节组件2还包括连接件24,连接件24一端与第一调节垫21的侧面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调节垫22的侧面相连接,使得第一调节垫21与第二调节垫22始终连在一起,避免其中一个丢失。为了使得两个调节垫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能够翻转堆列或者平铺,连接件24
的长度满足第一调节垫21与第二调节垫22堆列的要求。当两个调节垫平铺时,连接件24折叠于两个调节垫相靠近的两个侧面之间。当两个调节垫堆列时,连接件24展开位于两个调节垫的同一侧。可选地,连接件24可以为连接布,连接布的一端与第一调节垫21的侧面缝合,另一端与第二调节垫22的侧面缝合,结构简单,成本低。
4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调节组件2还包括固定件23,固定件23分别与第一调节垫21和第二调节件22相连接,固定件23被用为将第一调节垫21和第二调节垫22相锁定或者解锁。避免当两个调节垫堆列支撑于枕本体1支撑额头的一侧的下方时两个调节垫之间出现错位,而不能将枕本体1进行稳定的支撑,从而避免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
43.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固定件23包括捆绑部232、第一固定部233和第二固定部231,其中捆绑部232的一端与两个调节垫中的一个远离连接件24的侧面相连接,第一固定部233设置于捆绑部232的另一端,第二固定部231设置于两个调节垫中的另一个远离连接件24的侧面,第一固定部233可与第二固定部231固定或者分离。当两个调节垫堆列在一起时,使用者可将捆绑部232设有第一固定部233的一端拉到第二固定部231处,将第一固定部233与第二固定部231相固定,从而实现了两个调节垫在堆列时的锁定。当两个调节垫需要平铺时,使用者可将第一固定部233与第二固定部231分离,将其中一个调节垫相对于另一个调节垫翻转,即可实现第一调节垫21与第二调节垫22平铺在一起,操作简单快捷。可选地,捆绑部232可以为弹性带,弹性带的一端与两个调节垫中的一个远离连接件24的侧面相缝合,第一固定部233与第二固定部231均为魔术贴,其中一个魔术贴缝合于弹性带的另一端,另一个魔术贴缝合于两个调节垫中的另一个远离连接件24的侧面上,弹性带处于自然长度时两个魔术贴不能贴合,只有将弹性带拉长的情况下两个魔术贴才能贴合,从而使得两个调节垫堆列在一起时不会相对移位,从而更加稳定。当然,第一固定部233与第二固定部231也可以是纽扣和扣眼组合,也可以是两个吸铁石,只要能够实现第一固定部233与第二固定部231的固定和分离即可,在此本实施例不做具体的限定。
44.作为可选方案,第一调节垫21和第二调节垫22由切割棉材质制成,切割棉相对于记忆棉硬度更高,从而能够保证枕本体1相对于待放置位的角度以及枕本体1支撑头部的一侧相对于待放置位的高度的稳定性。
45.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午睡枕的高度和角度是可以调节的,所以为了使得枕本体1在待放置位上有更好的支撑,如图1所示,枕本体1的下方靠近支撑下巴的一侧设有有弧形的支撑面15,由于支撑面15是弧形的,所以无论枕本体1与待放置位之间的角度如何变化,都能保证枕本体1与待放置位之间最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获得稳定的支撑。
46.进一步地,由于使用者在伏案趴睡时整个上半身是向前倾的状态,所以在使用午睡枕时会给与午睡枕一个向前的推力,为了使得枕本体1放置于待放置位上时不会移动,如图1所示,午休枕还包括防滑件11,防滑件11设置于支撑面15上,并与待放置位相抵接,能够增大枕本体1与待放置位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午睡枕时,枕本体1不会相对待放置位移位,从而更加稳定。
47.市面上的午睡枕大多数为传统的枕头样式,虽然能够支撑头部,但是手臂无处安放,手臂放置于头顶时会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在午睡后出现手臂麻木的现象,手臂放在两侧不能使使用者获得舒适感。
48.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和图4所示,由于人们在趴睡时,手臂交叉放置于头下方
是比较舒适的,因此本实施例的枕本体1下方向设有内凹陷形成贯穿枕本体1两侧的放置区16,当使用者使用午睡枕时可以将手臂放置于放置区16,从而不会使手臂受到压迫并且能获得舒适的睡姿,避免午睡后手臂麻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另外,当午睡枕闲置时,调节组件2可以容纳进放置区16,使得午睡枕整体的体积更小,有利于午睡枕的收纳。
49.由于使用者在伏案趴睡时往往为面部朝下,所以若使用传统枕头样式的午睡枕会造成使用者呼吸不畅,并且眼睛会受到压迫而在午睡后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若长期使眼睛受到压迫会造成视力下降等危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的午睡枕在中央会开设有一个圆形的可容纳眼、鼻、口的通气孔,使得使用者在使用时能够保持呼吸通畅并且避免眼睛收到压迫,但是由于人的五官占据了面部的大部分面积,所以通气孔的会开的比较大,使得午睡枕用于支撑头部的面积变小,从而支撑强度不够,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为了使得午睡枕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现有技术的午睡枕的通气孔会开的比较小,从而不能完全避开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的眼睛受到压迫。
50.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4所示,枕本体1上方在支撑使用者眼睛的地方开设有贯穿午睡枕两侧的护眼槽12,护眼槽12能够在使用者使用午睡枕时避让使用者的眼睛,使得使用者的眼睛不会受到压迫,避免使用者午睡后短暂性的视力模糊。由于人的眼睛是呈水平分布的,因此横向开设的贯穿午睡枕两侧的护眼槽12能够满足不同眼距的使用者的使用要求,适用人群更广。
51.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护眼槽12中央的枕本体1上开设有贯穿枕本体1的透气孔14,透气孔14能够与外界相连通,使得使用者在使用午睡枕时保证呼吸通畅。具体地,透气孔14与放置区16相连通,由于放置区16是枕本体1向内凹陷并贯穿枕本体1左右两侧而形成的,所以枕本体1放置于待放置位上时空气可以经过枕本体1两侧的放置区16与透气孔14相连通,即使使用者在使用午睡枕时将手臂放置于放置区16内,由于使用者的手臂并不能完全将放置区16封堵,因此外界的空气还是可以通过放置区16进入透气孔14中,保证使用者的呼吸通畅。进一步地,由于人的口鼻位于眼睛中央的下方,所以透气孔14位于护眼槽12中央偏向支撑下巴一侧的枕本体1上,以充分容纳使用者的口鼻。另外,由于护眼槽12和透气孔14是根据人体五官的位置进行布局开设在枕本体1上的,所以在满足避让使用者的眼、口和鼻的基础上使得枕本体1的体积尽可能的小,以方便午睡枕的收纳。
52.由于使用者在使用午睡枕进行午睡时面部朝下,所以脖子会往前倾,以使整个面部均支撑于午睡枕上,脖子前倾会使得颈椎无法保持生理弧度,长此以往会造成颈椎曲度变直而压迫神经,造成午睡后头晕的现象。
5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4所示,枕本体1支撑下巴的一侧向上微微凸起形成有下巴承托区13,使用者在使用午睡枕时能够有效的支撑使用者的下巴,使得使用者下巴回缩,脖子不会过度前倾,从而保证颈椎始终保持生理弧度不变形,避免颈椎压迫神经,使得使用者午睡的舒适度,提高使用体验。
54.作为可选方案,枕本体1由记忆棉材质制成,记忆棉材质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和支撑性,使得枕本体1随着使用时长的增加不会变形,并且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
55.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
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