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5435发布日期:2022-10-14 22:17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的制作方法
一种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


背景技术:

2.无论是乘坐车辆抑或是工作等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有比较长的时间是需要坐着的,而部分座椅背后是不通风的,导致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身体后部与椅面紧密接触,接触部分空气无法流通,不利于汗液的排除,会使人体感到不舒服。
3.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通风靠背,通风靠背通常由编织的靠背和通风模块组成,通风模块缝合在靠背的背面。这种结构导致涡轮小风扇出来的风无法畅通无阻、均匀地从靠背正面出来,风在靠背里面出不来,导致整个产品的噪音非常大;而且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涡轮小风扇进风部也被座椅的织物遮挡,导致进风效率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通风靠背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状态下进出风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
5.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提供一种进出风模块,用于连接于通风靠背一端,为通风靠背提供吹风功能,所述进出风模块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风腔,所述风腔内设有风扇;
6.所述壳体组件上对应所述风腔分别开设有分列风腔不同侧面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一出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
7.优选地,壳体组件对应风腔还开设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二进风部与第一进风部位于风腔相对侧,所述第一出风部位于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之间。
8.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部朝远离风腔方向凸出或朝靠近风腔方向凹陷,并在所述第一进风部与壳体组件之间开设与风腔连通的环形间隙,形成第一进风口。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部端面上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通孔,形成第一进风口。
10.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部的端面上设有进风盖,所述通孔开设在进风盖上,所述进风盖的一面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的连接端,还设有围绕所述连接端设置的支撑齿;当所述进风盖盖设于所述第一进风部端面上后,所述支撑齿抵触所述第一进风部所在的壁面;所述壳体组件对应所述第一进风部的壁面为弧面,所述支撑齿的长度与所述弧面相适配。
11.优选地,所述第二进风部包括开设于所述壳体组件上的第二进风口和对应所述第二进风口设置的进风栅栏。
12.优选地,所述风腔内对应所述第一出风部设有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用以对从出风部出去的风进行加热或制冷。
13.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另一方案是提供一种通风靠背,包括如上所述的进出风模块,所述通风靠背包括基座,所述进出风模块连接于基座一端用于透过基座向外界吹
风。
14.优选地,所述基座包括骨架组件,所述进出风模块还包括设置于骨架中的风管,所述风管上设有第三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所述风管通过所述第三进风部与所述第一出风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出风部向外界吹风。
15.优选地,所述第二出风部包括出风嘴,所述出风嘴的截面积朝远离所述风管的方向逐渐减小。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具有以下优点:
17.1、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模块,用于连接于通风靠背一端,为通风靠背提供吹风功能,其特征在于:进出风模块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风腔,风腔内设有风扇;壳体组件上对应风腔分别开设分列风腔不同侧面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一出风部;第一进风部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可以理解的,通过让第一进风部以及第一出风部设置于风腔的不同侧面,使得进出风模块可以设置于靠背侧面;与将进出风模块设置于靠背的背面相比,此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进出风模块被完全遮挡,利于保证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而通过在第一进风部上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可以使得进出风模块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即使一个第一进风口被完全遮挡,也能通过位于不同角度的其他第一进风口来保证进出风模块可以顺利进风,从而保障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
18.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对应风腔还开设第二进风部,第二进风部与第一进风部位于风腔相对侧,第一出风部位于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之间。可以理解的,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同时进风,可以进一步保证本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19.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部朝远离风腔方向凸出或朝靠近风腔方向凹陷,并在第一进风部与壳体组件之间开设与风腔连通的环形间隙,形成第一进风口。可以理解的,通过凸起或凹陷的结构,让第一进风部的端面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高度差,为环形间隙提供设置空间,此设计使得即使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进风盖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也极难被遮挡,利于提高本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20.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部凸起端面上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通孔,形成第一进风口。可以理解的,第一进风口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利于丰富本进出风模块的结构多样性。
21.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部的端面上设有进风盖,通孔开设在进风盖上,进风盖的一面设有用于与第一进风口相连的连接端,还设有围绕连接端设置的支撑齿;当进风盖盖设于第一进风部端面上后,支撑齿抵触第一进风部所在的壁面;壳体组件对应第一进风部的壁面为弧面,支撑齿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支撑齿可以为进风盖提供支撑,避免进风盖应收外界挤压而偏移,导致影响进风效率;同时,支撑齿还能将环形间隙分隔为一个个小的进风口,从而避免将外界杂物吸入风腔内。
22.6、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对应第一进风部的壁面为弧面,支撑齿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呈弧面状的壁面可以更加贴合座椅以及使用者的背部,利于优化使用体验;而支撑齿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避免进风盖错误安装。
23.7、本实用新型的风腔内对应第一出风部设有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用以对从出风部出去的风进行加热或制冷。可以理解的,通过针对第一出风部设置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可以调节本进出风模块的出风温度,增加功能的多样性,使得进出风模块可以适用于更多
的应用场景,利于优化用户体验。
24.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风靠背,包括上述的进出风模块,通风靠背包括基座,进出风模块连接于基座一端用于透过基座向外界吹风。可以理解的,因为通风靠背包括上述的进出风模块,因此也具有与上述进出风模块一致的有益效果。
25.9、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包括骨架组件,进出风模块还包括设置于骨架中的风管,风管上设有第三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风管通过第三进风部与第一出风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出风部向外界吹风。可以理解的,通过将风管设置于与骨架中,利于增强通风靠背的结构稳定性。
26.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出风部包括出风嘴;出风嘴的截面积朝远离风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此设计利于提高通风靠背的出风风速,从而增强通风效果。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出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出风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出风模块的爆炸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出风模块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进出风模块之进风盖的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靠背的爆炸图。
34.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靠背之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35.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通风靠背部分区域的剖视图。
36.附图标识说明:
37.200、通风靠背;
38.10、基座;100、进出风模块;101、骨架组件;
39.20、接触层;201、第三出风部;
40.1、壳体组件;11、上盖;111、第一连接板;12、下盖;121、第二连接板;13、第一进风部;131、第一进风口;132、进风盖;1321、通孔;1322、连接端;1323、支撑齿;133、环形间隙;14、第一出风部;15、第二进风部;151、第二进风口;152、进风栅栏;16、风盖安装部;
41.2、风腔;3、风扇;
42.4、风管;41、第三进风部;42、第二出风部;421、出风嘴;43、过渡段;44、褶皱段;45、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45.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4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请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进出风模块100,用于连接于通风靠背200(参考图6)一端,为通风靠背200提供吹风功能,进出风模块100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内设有风腔2,风腔2内设有风扇3;壳体组件1上对应风腔2分别开设分列风腔2不同侧面的第一进风部13和第一出风部14;第一进风部13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131。
49.可以理解的,通过让第一进风部13以及第一出风部14设置于风腔2的不同侧面,使得进出风模块100可以设置于靠背侧面;与将进出风模块100设置于靠背的背面相比,此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进出风模块100被完全遮挡,利于保证进出风模块100的进风效率;而通过在第一进风部13上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131,可以使得进出风模块100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即使一个第一进风口131被完全遮挡,也能通过位于不同角度的其他第一进风口131来保证进出风模块100可以顺利进风,从而保障进出风模块100的进风效率。
50.可选的,壳体组件1上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进风部13,风腔2内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风扇3;对应每个风腔2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进风部13。
5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内设有三个风腔2,每个风腔2内设有一个风扇3,并且对应每个风腔2设置一个第一进风部13。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多个风腔2共用一个第一进风部13。
52.进一步的,壳体组件1包括相连的上盖11和下盖12,第一进风部13设于上盖11上,第一出风部14设于上盖11的侧壁和/或下盖12的侧壁上,可以理解,这里上盖11和下盖12的侧壁是指上盖11和下盖12相连后组成的侧壁。
53.请继续参阅图3和图4,上盖11的一面设有第一连接板111,下盖12对应第一连接板111设有第二连接板121,上盖11和下盖12盖合后通过第一连接板111和第二连接板121界定风腔2。也可以理解,上盖11和下盖12可以一起直接界定风腔2。
54.请结合图1至图3以及图5,第一进风部13朝远离风腔2方向凸出或朝靠近风腔方向
凹陷,并在第一进风部13与壳体组件1之间开设与风腔2连通的环形间隙133,形成第一进风口131。
55.可以理解的,通过凸起或凹陷的结构,让第一进风部13的端面与壳体组件1之间形成高度差,为环形间隙133提供设置空间,此设计使得即使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进风盖132与壳体组件1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133也极难被遮挡,利于提高本进出风模块100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56.进一步的,第一进风部13包括设置在第一进风部凸起或凹陷端面上的进风盖132,进风盖132上开设有与风腔2连通的通孔1321,形成第一进风口131。这样在第一进风部13的环形间隙133上形成的第一进风口131和在进风盖132上形成的第一进风口131就形成了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最大限度地提供更多的进风通道,而且不会因为被使用者背部挤压而被遮挡,提升进出风模块100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57.可以理解的,第一进风口131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利于丰富本进出风模块100的结构多样性。
58.请继续参阅图1、图3和图5,第一进风部13的端面上设有进风盖132,通孔1321开设在进风盖132上,进风盖132的一面设有用于与第一进风口131相连的连接端1322,还设有围绕连接端1322设置的支撑齿1323;当进风盖132盖设于第一进风部13端面上后,支撑齿1323抵触第一进风部13所在的壁面;壳体组件1对应第一进风部13的壁面为弧面,支撑齿1323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
59.可以理解的,支撑齿1323可以为进风盖132提供支撑,避免进风盖132应收外界挤压而偏移,导致影响进风效率;同时,支撑齿1323还能将环形间隙133分隔为一个个小的进风口,从而避免将外界杂物吸入风腔2内;而呈弧面状的壁面可以更加贴合座椅以及使用者的背部,利于优化使用体验;而支撑齿1323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避免进风盖132错误安装。
60.进一步的,上盖11上对应第一进风部13设有风盖安装部16,第一进风口131围绕风盖安装部16设置,进风盖132可通过连接端1322与风盖安装部16扣合,实现可拆卸连接。
61.请结合图3和图4,风扇3为涡轮风扇3,壳体组件1上与第一进风部13相对的侧面上设有第二进风部15,第二进风部15包括开设于壳体组件1上的第二进风口151和对应第一进风口131设置的进风栅栏152,进风栅栏152朝远离风腔2的位置凸出。
62.可以理解的,通过涡轮风扇3配合第一进风部13以及第二进风部15,可以进一步保证本进出风模块100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6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二进风部15设于下盖12上,并对应风腔2设置。
6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部14位于第一进风部13和第二进风部15之间。
65.进一步的,风腔2内对应第一出风部14设有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用以对从出风部出去的风进行加热或制冷。
66.可以理解的,通过针对第一出风部14设置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可以调节本进出风模块100的出风温度,增加功能的多样性,使得进出风模块100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利于优化用户体验。
67.可选的,对应不同的第一出风口可以设置相同或不同的温度控制模块。
68.进一步的,壳体组件1内还设有控制板,用于对进出风模块100进行控制。
69.请结合图6至图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风靠背200,包括如上的进出风模块100,通风靠背200包括基座10,进出风模块100连接于基座10一端用于透过基座10向外界吹风。
70.可以理解的,因为通风靠背200包括上述的进出风模块100,因此也具有与上述进出风模块100一致的有益效果。
71.进一步的,基座10包括骨架组件101,进出风模块100还包括设置于骨架中的风管4,风管4上设有第三进风部41和第二出风部42,风管4通过第三进风部41与第一出风部14连通,并通过第二出风部42向外界吹风。
72.可以理解的,通过将风管4设置于与骨架中,可以有效地避免风管4发生晃动,利于增强风管4的结构稳定性。
73.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风管4上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出风部42。
74.进一步的,所述通风靠背200还包括接触层20,接触层20位于骨架组件101一侧,为通风靠背200接触人体背部的一面。
75.进一步的,接触层20半包裹基座10。
76.具体的,接触层20半包裹基座10靠近人体背部的一面以及侧面。
77.进一步的,接触层20为柔性接触层20。可以理解的,此设计可以提高通风靠背200使用时的舒适度,利于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78.进一步的,进风盖132的支撑齿1323结构使其可以在于壳体组件1配合将接触层20夹紧的情况下,还能继续进风。
79.进一步的,接触层20上对应第二出风部42设有第三出风部201。可以理解的,通过第二出风部42与第三出风部201的匹配,可以避免出现漏风问题,确保风可以吹向人体背部。
80.进一步的,第二出风部42可以包括多个,为了让整个通风靠背200都能更好地均匀出风,相应的,第三出风部201也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出风部42上具有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出风口上的出风嘴421;出风嘴421的截面积朝远离风管4的方向逐渐减小,也即出风嘴421从远离接触层20向靠近接触层20方向逐渐减少。此设计利于提高通风靠背200的出风风速,从而增强通风效果。
81.请继续参阅图7和图8,第三进风部41的内壁与进出风模块100的第一出风部14内壁平滑过渡,此设计利于降低风阻,从而减小噪音,利于优化用户使用体验。
82.进一步的,风管4的第三进风部41到离他最近的第二出风部42之间设有厚度逐渐减小的过渡段43。此设计可以增大风压,还能压缩通风靠背200的整体厚度。
83.进一步的,骨架组件101可弯折设置;风管4为可随着骨架组件101弯折的柔性风管。
84.进一步的,风管4上设有褶皱段44以更好地配合骨架组件101的弯折。可以理解的,通过在风管4上设置褶皱段44可以有效地增强风管4的弯折性能,降低在使用过程中风管4被折断的概率。此外,褶皱段44还能在风管4弯折时降低弯折区域受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85.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风管4呈条状,第三进风部41设于风管4的一端,而第二出风部42沿风管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可以理解的,风管4的管身可以起到引导的作用,让风从
第三进风部41进入,并沿风管4的管身流动到各个第二出风部42处吹出,使得风不会乱串,可以有效地减小噪音。
86.进一步的,风管4包括间隔设置的褶皱段44和出风段,第二出风部42设于出风段上,并且风管4通过第二出风部42与骨架组件101固定连接。
87.进一步的,风管4通过出风段与骨架组件101相连。
88.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风管4的出风段上设有限位凸起45,骨架组件101上对应限位结构设有限位孔。
89.进一步的,风管4的第二出风部42设于出风段上。可以理解的,与骨架组件101直接相连的出风段稳定性更强,不易发生晃动,将第二出风部42设于出风段上利于保证风管出风的稳定性。
9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模块及通风靠背具有以下优点:
91.1、本实用新型的进出风模块,用于连接于通风靠背一端,为通风靠背提供吹风功能,其特征在于:进出风模块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内设有风腔,风腔内设有风扇;壳体组件上对应风腔分别开设分列风腔不同侧面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一出风部;第一进风部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可以理解的,通过让第一进风部以及第一出风部设置于风腔的不同侧面,使得进出风模块可以设置于靠背侧面;与将进出风模块设置于靠背的背面相比,此设计可以有效地避免进出风模块被完全遮挡,利于保证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而通过在第一进风部上形成至少两个成角度的第一进风口,可以使得进出风模块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即使一个第一进风口被完全遮挡,也能通过位于不同角度的其他第一进风口来保证进出风模块可以顺利进风,从而保障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
92.2、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对应风腔还开设第二进风部,第二进风部与第一进风部位于风腔相对侧,第一出风部位于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之间。可以理解的,通过相对设置的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同时进风,可以进一步保证本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93.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部朝远离风腔方向凸出或朝靠近风腔方向凹陷,并在第一进风部与壳体组件之间开设与风腔连通的环形间隙,形成第一进风口。可以理解的,通过凸起或凹陷的结构,让第一进风部的端面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高度差,为环形间隙提供设置空间,此设计使得即使在受使用者背部挤压的情况下,进风盖与壳体组件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也极难被遮挡,利于提高本进出风模块的进风效率和工作稳定性。
94.4、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部凸起端面上开设有与风腔连通的通孔,形成第一进风口。可以理解的,第一进风口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利于丰富本进出风模块的结构多样性。
95.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进风部的端面上设有进风盖,通孔开设在进风盖上,进风盖的一面设有用于与第一进风口相连的连接端,还设有围绕连接端设置的支撑齿;当进风盖盖设于第一进风部端面上后,支撑齿抵触第一进风部所在的壁面;壳体组件对应第一进风部的壁面为弧面,支撑齿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支撑齿可以为进风盖提供支撑,避免进风盖应收外界挤压而偏移,导致影响进风效率;同时,支撑齿还能将环形间隙分隔为一个个小的进风口,从而避免将外界杂物吸入风腔内。
96.6、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组件对应第一进风部的壁面为弧面,支撑齿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理解的,呈弧面状的壁面可以更加贴合座椅以及使用者的背部,利于优化使用体
验;而支撑齿的长度与弧面相适配可以避免进风盖错误安装。
97.7、本实用新型的风腔内对应第一出风部设有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用以对从出风部出去的风进行加热或制冷。可以理解的,通过针对第一出风部设置加热模块或制冷模块可以调节本进出风模块的出风温度,增加功能的多样性,使得进出风模块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利于优化用户体验。
98.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通风靠背,包括上述的进出风模块,通风靠背包括基座,进出风模块连接于基座一端用于透过基座向外界吹风。可以理解的,因为通风靠背包括上述的进出风模块,因此也具有与上述进出风模块一致的有益效果。
99.9、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包括骨架组件,进出风模块还包括设置于骨架中的风管,风管上设有第三进风部和第二出风部,风管通过第三进风部与第一出风部连通,并通过第二出风部向外界吹风。可以理解的,通过将风管设置于与骨架中,利于增强通风靠背的结构稳定性。
100.1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出风部包括出风嘴;出风嘴的截面积朝远离风管的方向逐渐减小。此设计利于提高通风靠背的出风风速,从而增强通风效果。
10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