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08104发布日期:2022-10-14 20:4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装饰复合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


背景技术:

2.复合门顾名思义,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主要材料做成的门。通用结构是内框架加门芯加饰面板,根据各部件的材质、做法决定各种性能、档次、价格。
3.实木复合门的门芯多以松木、杉木或进口填充材料等粘合而成,外贴密度板和实木木皮,经高温热压后制成,并用实木线条封边。一般高级的实木复合门,其门芯多为优质白松,表面则为实木单板。由于白松密度小、重量轻,且较容易控制含水率,因而成品门的重量都较轻,也不易变形、开裂。另外,实木复合门还具有保温、耐冲击、阻燃等特性,而且隔音效果同实木门基本相同。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一般装饰复合门在关闭时,复合门与门框的接触闭合位置,无法完全贴合,容易存在一定的缝隙,降低了装置的气密性,不利于提高装置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上述提到的闭合时无法完全贴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
6.本技术提供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包括墙体,所述墙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组,所述墙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门框,所述机组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方马达,所述方马达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方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所述机组的内壁远离所述方马达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尾轮;
8.所述皮带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皮带的外壁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架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轮组,所述第二连接架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吊轮组,所述第一吊轮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复合门,所述第二吊轮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复合门,所述门框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
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平移至闭合位置时,移动至定位杆的一端,通过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对定位杆一端施加的压力,带动转动杆通过转轴进行角度的转动,从而推动连接杆向外侧移动,带动压板贴近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处,便于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闭合时,减少连接处的缝隙,增强装置的气密性和密封性。
10.可选的,所述机组的内壁位于所述尾轮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止动器,所述机组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止动器。
1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控制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的
活动距离。
12.可选的,所述门框为l形结构,所述门框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门框以机组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
1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门框便于贴合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的闭合位置,便于进行装配使用,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施工安装。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复合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胶条,所述第一密封胶条的横截面为凹形结构,所述第二复合门的一侧靠近所述第一复合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胶条,所述第二密封胶条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密封胶条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在闭合时产生的缝隙,利于增强密封效果,同时便于减少在闭合时产生的碰撞和摩擦,便于减少噪音。
16.可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一端贯穿门框的外壁并延伸至转动杆的一端,所述转轴与转动杆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回力弹簧。
17.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杆通过转轴进行转动调节,从而带动定位杆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同时便于提高转动杆的回弹性,便于自动回位。
18.可选的,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为梯形结构,所述压块的外壁与第一复合门的外壁紧贴。
19.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复合门移动至压块外部位置,推动压块向内侧移动,同时带动定位杆进行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转轴带动转动杆进行转动。
20.可选的,所述压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压条,所述压板的一侧贯穿门框的外壁并延伸至连接杆的一端,所述密封压条的外壁与第一复合门的一侧紧贴。
21.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杆进行转动,带动连接杆和压板向外推动,使密封压条与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紧贴,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侧边的缝隙,增强装置的密封性。
22.可选的,所述门框的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杆,所述凹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贯穿弹簧的内壁并延伸至压板的一侧。
23.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伸缩杆和压板的连接,便于增强对压板的支撑性,同时通过弹簧便于增强压板的回弹性,利于增强对压板的压力,便于密封压条与第一复合门紧密贴合。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5.1.本技术通过第一密封胶条和第二密封胶条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在闭合时产生的缝隙,转动杆通过转轴进行转动,带动连接杆和压板向外推动,使密封压条与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紧贴,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在闭合式侧边的缝隙,增强装置的密封性,便于进行完全贴合关闭,提高了装置的气密性。
26.2.本技术通过转轴、转动杆、定位杆、压块、连接杆、压板和密封压条的相互配合使用,通过对压块施加压力带动定位杆和转动杆的一端向内侧移动,通过转轴使转动杆的另一端带动压板向外侧移动,使密封压条弹出,便于进行活动调节使用,便于在闭合时自动弹出进行密封,提高了装置的灵活性。
27.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伸缩杆和弹簧便于增强对压板的支撑性,同时通过弹簧便于增强压板的回弹性,利于增强对压板的压力,便于密封压条与第一复合门紧密贴合,便于提
高压板移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门框的俯剖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技术机组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技术的第一复合门和第二复合门连接结构示意图;
32.图5是本技术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3.图6是本技术整体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1、墙体;2、机组;3、门框;4、第一复合门;401、第一密封胶条;5、第二复合门;501、第二密封胶条;6、方马达;7、接线柱;8、开关;9、皮带;10、尾轮;11、第一止动器;12、第二止动器;13、第一连接架;14、第二连接架;15、第一吊轮组;16、第二吊轮组;17、转轴;18、转动杆;19、定位杆;20、压块;21、连接杆;22、压板;23、密封压条;24、凹槽;25、伸缩杆;2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3,本技术提供的气密型超低耗装饰复合门,包括墙体1,墙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机组2,墙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门框3,门框3为l形结构,门框3设置有两组,两组门框3以机组2的垂直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便于进行组装使用。机组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方马达6,方马达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接线柱7,接线柱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开关8。
38.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3,方马达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皮带9,机组2的内壁远离方马达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尾轮10,皮带9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连接架13,皮带9的外壁远离第一连接架13的一侧固定连接安装有第二连接架14,第一连接架13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一吊轮组15,第二连接架14的外壁固定安装有第二吊轮组16,第一吊轮组1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复合门4,第二吊轮组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复合门5,通过方马达6带动环形的皮带9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一吊轮组15和第二吊轮组16进行移动,便于带动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机组2的内壁位于尾轮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止动器11,机组2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止动器12,便于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控制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的活动距离。
39.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2和4,第一复合门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密封胶条401,第一密封胶条401的横截面为凹形结构,第二复合门5的一侧靠近第一复合门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胶条501,第二密封胶条501的形状大小与第一密封胶条401的形状大小均相互匹配,通过第一密封胶条401和第二密封胶条501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在闭合时产生的缝隙,利于增强密封效果,同时便于减少在闭合时产生的碰撞和摩擦,便于减少噪音。
40.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门框3的内壁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转轴17,转轴17的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8,转轴17位于转动杆18的垂直中心位置,转动杆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
定位杆19,定位杆19的一端贯穿门框3的外壁并延伸至转动杆18的一端,转轴17与转动杆18的接触位置设置有回力弹簧,转动杆18通过转轴17进行转动调节,从而带动定位杆19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调节,同时便于提高转动杆18的回弹性,便于自动回位。定位杆1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块20,压块20为梯形结构,压块20的外壁与第一复合门4的外壁紧贴,当第一复合门4移动至压块20外部位置,推动压块20向内侧移动,同时带动定位杆19进行水平方向移动,通过转轴17带动转动杆18进行转动。
41.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1,转动杆1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1,连接杆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2,压板2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密封压条23,压板22的一侧贯穿门框3的外壁并延伸至连接杆21的一端,密封压条23的外壁与第一复合门4的一侧紧贴,通过转动杆18进行转动,带动连接杆21和压板22向外推动,使密封压条23与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紧贴,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4侧边的缝隙,增强装置的密封性。
42.在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平移至闭合位置时,移动至定位杆19的一端,通过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对定位杆19一端施加的压力,带动转动杆18通过转轴17进行角度的转动,从而推动连接杆21向外侧移动,带动压板22贴近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处,便于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闭合时,减少连接处的缝隙,增强装置的气密性和密封性。
43.请参阅说明书附图图5和6,门框3的外壁开设有凹槽24,凹槽2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杆25,凹槽2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弹簧26,伸缩杆25的一端贯穿弹簧26的内壁并延伸至压板22的一侧,通过伸缩杆25和压板22的连接,便于增强对压板22的支撑性,同时通过弹簧26便于增强压板22的回弹性,利于增强对压板22的压力,便于密封压条23与第一复合门4紧密贴合。
44.工作原理:
45.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方马达6带动皮带9进行转动,第一吊轮组15和第二吊轮组16在机组2 内部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从而带动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进行开关闭合,当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进行闭合时,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移动至门框3的中心位置,同时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逐渐移动至压块20的外部,并推动压块20向内侧移动,压块20带动定位杆19向内移动,同时转动杆18的一端被定位杆19推动呈倾斜状态,以转轴17为中心进行转动,转动杆18的另一端带动连接杆21和压板22向外推动,使密封压条23与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紧贴,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4侧边的缝隙,增强装置的密封性。
46.当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打开时,压块20的外部失去压力,转轴17和转动杆18通过连接位置的回力弹簧,转动杆18回复至平行状态,同时带动连接杆21和压板22向内移动,使密封压条23向内侧移动一端距离,便于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进行打开,便于减少第一复合门4和第二复合门5在闭合式侧边的缝隙,增强装置的密封性,便于进行完全贴合关闭,提高了装置的气密性和实用性。
4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