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悬膜门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2232发布日期:2022-09-21 01:0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悬膜门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建筑领域的中空保温玻璃门窗,尤其涉及一种内悬膜门窗。


背景技术:

2.内悬膜门窗是在中空玻璃门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轻量化结构的节能门窗,其基本原理是在中空玻璃的内腔中,增加一层或多层透明的塑料薄膜,通过塑料薄膜将中空玻璃的内腔隔绝成多个相互独立的空间,以使玻璃门窗的内外温差无法实现对流,从而在减轻结构重量的同时具备优异的节能效果。
3.us 5237787 a公开了一种玻璃构件,其在两层玻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张紧绝缘膜,张紧绝缘膜通过弹簧元件将其张紧。弹簧元件分布在整个薄膜的周边,弹簧元件可以弹性地弯曲而跟随薄膜的形状变化。这些现有技术的内悬膜门窗,其薄膜的张紧需要在玻璃构件上安装设置多个张紧元件,同时这些张紧元件还要与薄膜之间产生张紧关系,使得玻璃门窗的安装和薄膜的张紧需要同步进行,安装过程十分繁琐,而且很容易产生褶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悬膜门窗,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内悬膜门窗,包括两层平行设置的中空的玻璃,两层玻璃之间的空腔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内悬膜,其中,所述内悬膜处于张紧状态设置在一个张紧框的内部,张紧框和其上张紧的内悬膜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安装在两层玻璃之间;张紧框的两侧通过间隔条粘接在两层玻璃之间;所述内悬膜为裁切掉四个角的矩形,内悬膜的四个边分别卷绕在四根卷轴上,四根卷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张紧装置安装在所述张紧框的内部;所述卷轴用于卷绕内悬膜的中部的截面为圆形,用于连接弹性张紧装置的两端的截面为方形。
6.优选地,所述张紧框包括夹持设置在内悬膜的两侧的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弹性张紧装置设置在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卡扣形成的空腔的内部。
7.优选地,所述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分别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环形内凸缘和第二环形内凸缘,第一环形内凸缘和第二环形内凸缘分别抵靠在内悬膜的两个侧面上。
8.优选地,第一环形内凸缘和第二环形内凸缘与内悬膜相抵靠的顶部安装有弹性密封条。
9.优选地,所述弹性张紧装置包括一个固定底座,固定底座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伸缩卡座,伸缩卡座和固定底座之间设置有弹簧。
10.优选地,固定底座包括一个抵顶弹簧的第一端的固定顶板,固定顶板的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固定导向板,固定导向板的底部弯折形成有安装板;固定顶板上形成有用于弹簧定位的定位螺孔;安装板上形成有安装螺孔。
11.优选地,伸缩卡座包括一个抵顶弹簧的第二端的活动顶板,活动顶板的底部向固
定顶板的一侧弯折形成有伸缩导向板,伸缩导向板穿过固定顶板的底部的导向口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有挂板,挂板的末端形成有回形钩板;卷轴的方形截面的末端不可转动地卡在由伸缩导向板、挂板以及回形钩板形成的凹形空间中。
12.优选地,固定导向板上形成有导向槽,活动顶板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突出部,突出部穿设在导向槽中并可沿导向槽前后运动。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内悬膜的四个边分别卷绕在四根卷轴上,可以在内悬膜的中部获得更大的张紧力,抵消了内悬膜的受热松弛,同时通过卷绕自然消除了褶皱,因而安装时只需要张紧卷轴的两端,降低了张紧操作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14.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15.图1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悬膜门窗的局部剖开示意图。
16.图2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张紧框的分解透视图。
17.图3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张紧框的局部放大分解示意图。
18.图4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弹性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显示的是根据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弹性张紧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
22.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内悬膜门窗,包括两层平行设置的中空的玻璃1,两层玻璃1之间的空腔内部设置有至少一层内悬膜2,内悬膜2处于张紧状态设置在一个张紧框3的内部,张紧框3和其上张紧的内悬膜2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安装在两层玻璃1之间,因而玻璃门窗安装时不需要考虑内悬膜的张紧问题,降低了安装的复杂性。
23.进一步地,在图示具体实施例中,张紧框3的两侧可以通过间隔条4粘接在两层玻璃1之间。例如,所述间隔条4可以采用现有的复合丁基铝隔条,间隔条4的两侧带有用于粘接的丁基胶,间隔条4的内部的中空结构中可以设置用于吸附水汽的分子筛。图示内悬膜门窗只设置有一层内悬膜2,根据需要,也可以通过增设张紧框3的方式变形为具有两层或多层内悬膜的结构。
24.内悬膜2由阻热隔绝效果较好的塑料薄膜制成,在中空玻璃之间需要张紧以保持光线平行透射避免视觉变形。
25.现有技术中的内悬膜的张紧操作十分繁琐,安装时需要将内悬膜的四个边分别夹持在很多弹性元件上,而且为了防止起皱,还需要局部反复调整张紧力。另外,内悬膜长期使用过程中反复热胀冷缩,张紧力差异会导致薄膜向局部位置挤压形成褶皱,这会影响玻璃门窗的通透性,观察室外的景物会因为折射而产生视觉变形。
2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2所示的张紧框3的分解透视图中可见,本技术的内悬膜2的四个边分别卷绕在四根卷轴21上,四根卷轴21的两端分别通过弹性张紧装置5安装在所述张紧框3的内部。
27.在图示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张紧内悬膜2的同时露出卷轴21的两端,内悬膜2为裁切掉四个角的矩形,从而使得内悬膜2的四个边越是靠近边缘位置的宽度越窄,因而卷绕在卷轴21上的时候,越是靠近卷轴21的中部,卷轴21上的内悬膜2的卷绕厚度越厚,而靠近卷轴21的两端的内悬膜的卷绕厚度越薄。也就是说,卷绕在卷轴21上的内悬膜2,大体上会形成中间粗两端细的纺锤形。因此,随着内悬膜2紧密卷绕在卷轴21上,内悬膜2的中间位置的张紧力会逐渐大于边角位置的张紧力,可以抵消中部悬空的内悬膜的热膨胀产生的薄膜延展松弛。同时,内悬膜2的卷绕边会倾向于向厚度更薄的两端延展,从而自然消除了薄膜局部挤压产生褶皱的现象。
28.为了便于卷轴21对内悬膜2的卷绕产生均衡的张紧力,优选卷轴21用于卷绕内悬膜2的中部的截面为圆形。另外,为了便于张紧之后连接在弹性张紧装置5上张紧力不会发生松弛,卷轴21用于连接弹性张紧装置5的两端的截面为方形,使得卷轴21不容易发生转动。
29.本技术通过将内悬膜的四个边分别卷绕在四根卷轴上,可以在内悬膜的中部获得更大的张紧力,抵消了内悬膜的受热松弛,同时通过卷绕自然消除了褶皱,因而安装在张紧框上的时候,只需要张紧卷轴的两端,不需要对内悬膜的周边每个点位逐一调整张紧力,大大降低了张紧操作的复杂程度。
30.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张紧框3包括夹持设置在内悬膜2的两侧的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弹性张紧装置5设置在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卡扣形成的空腔的内部。在图示具体实施例中,每根卷轴21对应设置有两个弹性张紧装置5,因而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的内部总共设置有八个弹性张紧装置5,由于视角遮挡的缘故,图2中只显示了六个弹性张紧装置5。每两个弹性张紧装置5为一组,通过一个角连接片6连接为一体,一起设置在张紧框3的角部位置。
31.第一框体31可以由四根型材拼接而成,例如如图3所示,其中显示了一个角部位置的两根型材的局部结构。四根型材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的方式连接为一体,或者可以通过角连接片6将相邻两根型材通过螺钉连接为一体。此时,角连接片6不但将角部位置的一组两个弹性张紧装置5连接为一体(通过焊接或者螺接等方式连接为一体),而且还可以将两根型材连接为一体。在图3所示具体实施例中,弹性张紧装置5被设置安装在了第一框体31上。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一个未显示的实施例中,弹性张紧装置5也可以设置安装在第二框体32上。
32.第二框体32可以由金属板材一体冲压而成,也可以由金属铸造或者塑料注塑一体成型,例如如图4所示。或者,第二框体32也可以跟第一框体31一样,由四根型材拼接而成。又或者,第一框体31也可以跟第二框体32一样,由金属或塑料一体形成。优选,用于安装弹性张紧装置5的框体采用金属型材拼接而成,使之可以具备更大的支撑强度以适应张紧操作;与之对应的,另一个框体可以采用金属或塑料一体成型件。
33.第二框体32可以如图1所示的那样,卡扣设置在第一框体31的内侧,或者在一个未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框体31也可以卡扣设置在第二框体32的内侧。另外,为了避免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意外分离,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的侧边还可以通过螺钉加固(图中显示有螺钉孔,未显示螺钉)。
34.如图3、4所示,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分别具有位置相对的第一环形内凸缘311
和第二环形内凸缘321,第一环形内凸缘311和第二环形内凸缘321分别抵靠在内悬膜2的两个侧面上(图1)。抵靠在内悬膜2的两个侧面上的第一环形内凸缘311和第二环形内凸缘321将内悬膜2夹持住,使得内悬膜2的两侧空腔不可连通第一框体31和第二框体32的内部,从而使得内悬膜2的两侧的空腔得到了较好的隔绝,避免了两侧空腔中的气流发生热交换。
35.进一步地,为了进一步提高隔绝效果,在一个未显示的实施例中,优选第一环形内凸缘311和第二环形内凸缘321与内悬膜2相抵靠的顶部安装有弹性密封条。
36.再进一步地,在图1所示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内凸缘311和第二环形内凸缘321的高度恰好可以使得内悬膜2处于平整的张紧状态,内悬膜2没有被第一环形内凸缘311或第二环形内凸缘321顶起。在另一个未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环形内凸缘311和第二环形内凸缘321的高度可以有所变化,例如用于安装弹性张紧装置5的第一框体31的第一环形内凸缘311的高度可以略微高一点,使得内悬膜2安装之后被第一环形内凸缘311顶起形成一个弯折角度,由此可以增加内悬膜2的张紧程度,同时提高了第一环形内凸缘311抵顶内悬膜2的密封效果。当然,在又一个未显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使第二环形内凸缘321的高度略微高一点,使得内悬膜2安装之后被第二环形内凸缘321顶起。
37.下面参照附图5-6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用于内悬膜门窗的弹性张紧装置的具体结构。如图所示,弹性张紧装置5包括一个固定底座51,固定底座51的下方设置有一个伸缩卡座52,伸缩卡座52和固定底座51之间设置有弹簧53。为了受力均衡,伸缩卡座52和固定底座51之间并排设置有两个弹簧53。
38.进一步地,固定底座51可以由金属板整体裁切弯折而成,包括一个抵顶弹簧53的第一端的固定顶板511,固定顶板511的两侧分别弯折形成有固定导向板512,固定导向板512的底部弯折形成有安装板513;固定顶板511上形成有用于弹簧53定位的定位螺孔5111;安装板513上形成有安装螺孔5131,整个弹性张紧装置5可以通过穿设在安装螺孔5131中的螺钉安装在张紧框3的内部。
39.对应于弹簧53的数量,固定顶板511上设置了两个定位螺孔5111,每个定位螺孔5111中设置有一个定位螺钉5112。定位螺钉5112穿过定位螺孔5111之后,其末端穿设在弹簧53的端部,使得弹簧53在压缩过程中不会脱离定位螺钉5112而失效。
40.伸缩卡座52也可以由金属板整体裁切弯折而成,包括一个抵顶弹簧53的第二端的活动顶板521,活动顶板521的底部向固定顶板511的一侧弯折形成有伸缩导向板522,伸缩导向板522穿过固定顶板511的底部的导向口5113的末端向上弯折形成有挂板523,挂板523的末端形成有回形钩板524;卷轴21的方形截面的末端不可转动地卡在由伸缩导向板522、挂板523以及回形钩板524形成的凹形空间中。
41.固定导向板512上形成有导向槽5121,活动顶板52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突出部5211,突出部5211穿设在导向槽5121中并可沿导向槽5121前后运动。
42.本技术的弹性张紧装置5组装时,先使伸缩卡座52偏转一定的角度,将突出部5211插入到导向槽5121中,然后将伸缩卡座52回正,在伸缩卡座52和固定底座51之间放入弹簧53,最后拧入定位螺钉5112将弹簧53的位置固定。固定底座51安装到张紧框3上之后,伸缩卡座52通过导向槽5121和导向口5113被限制在固定底座51的下方,伸缩卡座52只能沿着导向槽5121平行移动,可以对卷轴21的末端提供稳定的弹力作用。
43.卷轴21的末端为方形截面的结构,可以不转动地卡在伸缩导向板522、挂板523和
回形钩板524的凹形空间中,卡扣结构简单有效,操作十分方便。并且本技术的弹性张紧装置5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通过将弹簧53的压缩力转变成拉伸弹力,整个结构的弹性持续效力极高,可以终身免维护运转使用。
4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4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