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篮模块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7439发布日期:2022-10-19 00:1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碗篮模块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碗篮模块及洗碗机。


背景技术:

2.随着厨房电器的种类越来越多,厨房用于放置洗碗机的空间越来越小。消费者希望洗碗机体积减小的同时,还能够容纳同样多的餐具套数。洗碗机的碗篮模块用于装载餐具对其进行整理收纳、清洗或者消毒。餐具一般包括餐盘、面碗、饭碗、筷叉和小汤勺。为容纳各种类型的餐具,碗篮模块的占用空间往往较大,进而导致洗碗机的整体体积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碗篮模块及洗碗机,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碗篮模块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碗篮模块,包括:
5.上碗篮,所述上碗篮包括碗篮本体、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所述碗篮本体上下敞口,所述碗篮本体沿左右方向依次划分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高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托盘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一托盘沿左右方向依次划分为小汤勺区和筷叉区,所述第二托盘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部,所述第二托盘具有饭碗区;
6.下碗篮,所述下碗篮的上方敞口,所述下碗篮沿左右方向依次划分为餐盘区、面碗区和多功能区,所述餐盘区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内。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以上第一安装杆,所述第一托盘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杆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块。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托盘的后侧的所述第一安装块为第一悬挂块,所述第一悬挂块的底部具有孔径大于所述第一安装杆的直径的悬挂孔,位于所述第一托盘的前侧的所述第一安装块为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卡块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杆卡接配合的卡孔。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盘具有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的两个所述饭碗区,两个所述饭碗区之间的间隔形成大汤勺区。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托盘的前侧与相邻的所述饭碗区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饭勺的饭勺区。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碗篮还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多功能区的第一活动排,所述第一活动排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杆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多个第一支撑杆,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沿前后方向间隔分布,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安装于所述下碗篮的底部;
12.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立于所述多功能区,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的间隔用于放置饭碗;
13.所述第一转动杆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抵靠于所述多功能区的底部,以使所述多功能区能够放置马克杯。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餐盘区和所述下碗篮的后侧之间以及所述面碗区和所述下碗篮的后侧之间均具有间隔,并形成第一备用区。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碗区和所述下碗篮的前侧之间以及所述多功能区和所述下碗篮的前侧之间均具有间隔,并形成第二备用区。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碗篮模块还包括安装于所述下碗篮左右两侧的滑板,所述滑板的底部具有滑动支撑平面,所述滑动支撑平面从所述下碗篮的前侧延伸至所述下碗篮的后侧。
17.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包括内胆和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碗篮模块,所述上碗篮和所述下碗篮上下间隔地且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左右内侧壁。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碗篮模块的有益效果是:上碗篮的饭碗区和下碗篮的餐盘区左右错开,餐盘区的正上方是用于放置小汤勺的小汤勺区和用于放置筷叉的筷叉区,占用高度空间小,不影响位于下方的餐盘区摆放较高的餐盘;上碗篮的饭碗区和下碗篮的多功能区上下相对设置,第二容纳腔的底部相比第一容纳腔的底部更低,增大第二托盘的饭碗区的容纳高度,避免饭碗占用上碗篮的上方空间,且不影响多功能区的餐具摆放;如此,通过合理布局餐具摆放区域,上碗篮和下碗篮之间的间隔充分利用,上碗篮和下碗篮之间结构紧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碗篮模块的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使得洗碗机占地面积小、体积小巧。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洗碗机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的洗碗机的局部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碗篮模块的上碗篮的使用状态图;
23.图4为图3中的上碗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图4中的上碗篮的碗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4中的上碗篮的第一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6中的第一托盘的又一视角图;
27.图8为图4中的上碗篮的第二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图8中的上碗篮的第二托盘的又一视角图;
29.图10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碗篮模块的下碗篮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30.图11为图10中的下碗篮的结构示意图;
31.图1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碗篮模块的下碗篮的另一种使用状态图;
32.图13为图12中的下碗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1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碗篮模块的下碗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5为图14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35.图16为图14中的滑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37.10、内胆;11、支撑滑块;
38.20、外壳;
39.31、小汤勺;32、筷子;33、饭碗;34、大汤勺;35、饭勺;36、餐盘;37、面碗;38、马克杯;39、大尺寸餐具;
40.41、水杯;42、味碟;
41.100、上碗篮;110、碗篮本体;111、第一容纳腔;112、第二容纳腔;113、第一安装杆;114、第二安装杆;120、第一托盘;121、小汤勺区;122、筷叉区;123、第一安装块;124、悬挂孔;125、卡孔;126、第一支撑柱;127、第二支撑柱;128、第三支撑柱;130、第二托盘;131、饭碗区;132、大汤勺区;133、饭勺区;134、限位杆;135、第四支撑柱;136、第五支撑柱;137、第六支撑柱;138、第二安装块;
42.200、下碗篮;201、餐盘区;202、面碗区;203、多功能区;204、第一备用区;205、第二备用区;210、第一活动排;211、第一转动杆;212、第一支撑杆;213、卡扣;220、第二活动排;230、第三活动排;240、连接筋条;241、水平筋条;242、竖直筋条;
43.310、滑轨;320、支撑轮;
44.400、滑板;410、第一板件;411、滑动支撑平面;420、第二板件;430、第一卡块;440、第二卡块;450、限位块;460、第三卡块;461、卡合孔。
具体实施方式
4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6.在整个说明书中参考“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些实施例中”的短语出现在整个说明书的各个地方,并非所有的指代都是相同的实施例。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
4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本实施例中,竖直方向用z表示。在使用时,洗碗机一般竖直摆放,靠近用户的一侧为“前”,远离用户的一侧为“后”,前后方向用y表示;与前后方向位于同一水平面且相互垂直的方向为左右方向,用x表示。
50.现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洗碗机及其碗篮模块进行说明。
51.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洗碗机,包括内胆10和碗篮模块。碗篮模块包括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上下间隔地且滑动地设置于内胆10的左右内侧壁,以便于用户抽拉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从而在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中摆放餐具或取走餐具。
52.对洗碗机而言,碗篮模块的占用空间会影响内胆10的体积,进而影响洗碗机的体积。
53.具体地,洗碗机还包括外壳20。外壳20安装于内胆10的外部,以保护内胆10。
54.请参考图3至图5,上碗篮100包括碗篮本体110、第一托盘120和第二托盘130。碗篮本体110一般由金属丝编制而成,以便于制造。碗篮本体110上下敞口,碗篮本体110的上方敞口方便餐具的摆放和取出,碗篮本体110的底部用于安装第一托盘120和第二托盘130,其下方设置敞口,避免占用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之间的间隔空间,以使碗篮模块能够摆放更多的餐具且不增加占用空间。碗篮本体110沿左右方向x依次划分为第一容纳腔111和第二容纳腔112,第一容纳腔111的底部高于第二容纳腔112的底部。第一托盘120安装于第一容纳腔111的底部,第一托盘120沿左右方向x依次划分为小汤勺区121和筷叉区122,第二托盘130安装于第二容纳腔112的底部,第二托盘130具有饭碗区131。由于第二托盘130的安装位置低于第一托盘120的安装位置,第一托盘120用于容纳高度尺寸更小的小汤勺31和筷叉,第二托盘130能够容纳高度尺寸更大的饭碗33。请参考图1,第一托盘120和第二托盘130均摆放餐具后,餐具不会突出于或明显突出于碗篮本体110的顶部,避免占用上碗篮100的顶部空间,从而避免导致内胆10的内部高度尺寸增大,有利于保持洗碗机的体积小巧。
55.请参考图10和图11,下碗篮200的上方敞口,便于餐具的摆放和取出。下碗篮200沿左右方向x依次划分为餐盘区201、面碗区202和多功能区203,餐盘区201在竖直方向z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容纳腔111在竖直方向z的投影内。
56.本实施例中,结合图1、图3和图10,上碗篮100的饭碗区131和下碗篮200的餐盘区201左右错开,餐盘区201的正上方是用于放置小汤勺31的小汤勺区121和用于放置筷叉的筷叉区122,占用高度空间小。在碗篮模块高度一定的条件下,第一托盘120和下碗篮200之间的间隔可以尽可能地大,使得位于下方的餐盘区201能够摆放较高的餐盘36。上碗篮100的饭碗区131和下碗篮200的多功能区203上下相对设置,第二容纳腔112的底部相比第一容纳腔111的底部更低,增大第二托盘130的饭碗区131的容纳高度,避免饭碗33明显突出于上碗篮100而导致内胆10的高度尺寸增大,且不影响多功能区203的餐具摆放。如此,通过合理布局餐具摆放区域,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之间的间隔充分利用,上碗篮100和下碗篮200之间结构紧凑,使得洗碗机在容纳餐具数量及种类不变的情况下实现占地面积小、体积小巧。
57.下面介绍上碗篮100的详细结构。
58.图4为上碗篮10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上碗篮100的碗篮本体110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4和图5,第一容纳腔11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沿竖直方向z间隔分布的两个以
上第一安装杆113,第一托盘120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用于与第一安装杆113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安装块123。第一托盘120通过第一安装块123安装于不同高度的第一安装杆113,实现第一托盘120的安装高度可调。如此,用户通过调节第一托盘120的高度,改变第一托盘120与内胆10的顶部以及第一托盘120与位于下方的餐盘区201(参见图10)之间的间隔,便于第一托盘120的小汤勺区121和筷叉区122,以及下碗篮200的餐盘区201能够适应不同高度规格的餐具。
59.其中,第一容纳腔111的前后两侧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杆113同一高度,以使第一托盘120能够水平摆放。例如,第一容纳腔111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沿竖直方向z间隔分布的两个第一安装杆113,前后两侧位于下方的第一安装杆113高度相同,前后两侧位于上方的第一安装杆113高度相同。
60.第一托盘120的底部大致呈平面,以使第一托盘120和下碗篮200之间的间隔平整,便于利用,同时,简化了第一托盘120及上碗篮100的加工制造难度。
61.图6为第一托盘120的结构示意图,便于查看第一托盘120的前侧的结构。图7为第一托盘120的又一视角图,便于查看第一托盘120的后侧的结构。
62.请结合图6和图7,位于第一托盘120的后侧的第一安装块123为第一悬挂块,第一悬挂块的底部具有孔径大于第一安装杆113的直径的悬挂孔124。例如,悬挂孔124的孔径为第一安装杆113的直径的两倍。位于第一托盘120的前侧的第一安装块123为第一卡块430,第一卡块430的底部具有与第一安装杆113卡接配合的卡孔125,以卡紧固定第一安装杆113。可选地,卡孔125的直径自下而上先逐渐缩小再逐渐增大,以便于第一安装杆113卡入卡孔125内。
63.第一托盘120的后侧通过悬挂孔124悬挂在第一安装杆113上,安装及拆卸方便,无需精确对准。第一托盘120的前侧通过卡孔125卡紧固定在第一安装杆113上,提高第一托盘120的安装稳固性,且用户在使用时位于上碗篮100的前侧,能够方便地拆装第一卡块430。
64.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碗篮模块的上碗篮100的使用状态图。请参考图3、图6和图7,小汤勺31沿前后方向y摆放在小汤勺区121,筷子32沿前后方向y摆放在筷叉区122。第一托盘120设有竖立于小汤勺区121的第一支撑柱126和第二支撑柱127,以及设有竖立于筷叉区122的第三支撑柱128。第一支撑柱126为多排,多排第一支撑柱126沿前后方向y间隔分布,相邻两排第一支撑柱126之间的间隔约5cm~8cm,小于小汤勺31的长度。每排第一支撑柱126沿左右方向x间隔分布。第二支撑柱127与每排第一支撑柱126位于同一直线,且布置在中间排的第一支撑柱126中。一个第二支撑柱127位于每排第一支撑柱126中的两个第一支撑柱126之间、且靠近其中一个第一支撑柱126设置,以和临近的第一支撑柱126共同夹持小汤勺31的勺柄,便于小汤勺31竖立放置在小汤勺区121,方便清洗及收纳。第三支撑柱128为两组,且前后分布。每组第三支撑柱128沿左右方向x依次间隔分布。第一支撑柱126、第二支撑柱127和第三支撑柱128的高度依次减小。
65.其中,第一托盘120的底部镂空,以便排水。
66.图8为上碗篮100的第二托盘130的结构示意图,可查看第二托盘130的前侧结构。图9为上碗篮100的第二托盘130的又一视角图,卡查看第二托盘130的后侧结构。第二托盘130高度可调地安装于第二容纳腔112的前后两侧。
67.其中,第二托盘130可调节至高度与第一托盘120的高度齐平,从而第一托盘120和
第二托盘130形成一个大的摆放区域,便于放置大尺寸的餐具,例如汤盘。
68.类似第一托盘120,第二容纳腔112的前后两侧设有高度间隔分布的两个以上第二安装杆114,第二托盘130设有用于与第二安装杆114配合的第二安装块138。
69.可选地,第二安装块138的数量、结构和第一安装块123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说明。
70.请参阅图3,第二托盘130具有沿前后方向y间隔分布的两个饭碗区131。两个饭碗区131之间的间隔形成大汤勺区132,以摆放大汤勺34,丰富第二托盘130收纳餐具的种类,满足用户的多种餐具清洗的需求。
71.此外,第二托盘130的前侧与相邻的饭碗区131之间形成用于放置饭勺35的饭勺区133,便于饭勺35的清洗。
72.请一并结合图8和图9,第二托盘130底部镂空。第二托盘130的底部设有位于饭碗区131内的多组限位杆134,多组限位杆134沿左右方向x间隔分布。每组限位杆134呈“八”字形分布,以支撑饭碗33的侧部,实现饭碗33竖立放置。第二托盘130设有位于饭碗区131内的多组第四支撑柱135,每组第四支撑柱135与每组限位杆134一一对应。第四支撑柱135用于支撑饭碗33的底部。第四支撑柱135竖直设置,每个第四支撑柱135的底端靠近或连接于限位杆134靠近同组另一个限位杆134的一端端部。
73.第二托盘130的底部还设有位于大汤勺区132的第五支撑柱136。第五支撑柱136为两组,两组第五支撑柱136沿前后方向y间隔分布,两组第五支撑柱136之间的间隔用于容纳大汤勺34。
74.第二托盘130的底部还设有位于饭勺区133的第六支撑柱137。第六支撑柱137为多个,多个第六支撑柱137沿左右方向x间隔分布,第六支撑柱137和第二托盘130的前侧壁之间的间隔用于容纳饭勺35。
75.第五支撑柱136、第六支撑柱137和第四支撑柱135的高度依次减小。
76.本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3,碗篮模块还包括滑轨310和支撑轮320。支撑轮320用于安装于内胆10的左右内侧壁。滑轨310安装于碗篮本体110的左右两侧,滑轨310与支撑轮320滚动配合,以方便滑轨310能够抽拉。
77.下面介绍下碗篮200的具体结构。
78.请参考图11和图13,下碗篮200还包括转动安装于多功能区203的第一活动排210,第一活动排210包括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第一转动杆211和连接于第一转动杆211的多个第一支撑杆212,多个第一支撑杆212沿前后方向y间隔分布,第一转动杆211转动安装于下碗篮200的底部。
79.请参考图10和图11,第一转动杆211转动至第二位置时,多个第一支撑杆212抵靠于多功能区203的底部,以使多功能区203能够放置马克杯38。
80.请参考图12和图13,第一转动杆211转动至第一位置时,多个第一支撑杆212立于多功能区203,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杆212之间的间隔用于放置饭碗33。
81.如此,下碗篮200通过设置第一活动排210,其多功能区203既可以放置马克杯38,又可以放置饭碗33。一般地,马克杯38的使用频率低,单纯设置马克杯38的专用区域,使用频率不高,且导致碗篮模块的尺寸增大。第一活动排210的设置,提高了多功能区203的通用性。
82.具体地,第一活动排210还包括卡扣213。卡扣213安装于下碗篮200的底部。第一转
动杆211通过卡扣213转动安装于下碗篮200。
83.请结合图10和图11,下碗篮200安装有位于餐盘区201的第二活动排220。可选地,第二活动排220的结构与第一活动排210的结构相同。餐盘36能够竖立地抵靠于第二活动排220中。
84.此外,下碗篮200安装有位于面碗区202的第三活动排230。面碗37能够竖立地抵靠于第三活动排230中。
85.具体地,请参考图10,餐盘区201和下碗篮200的后侧之间以及面碗区202和下碗篮200的后侧之间均具有间隔,并形成第一备用区204。第一备用区204用于供大尺寸餐具39竖直放置。
86.具体地,面碗区202和下碗篮200的前侧之间以及多功能区203和下碗篮200的前侧之间均具有间隔,并形成第二备用区205。第二备用区205可用于放置水杯41和味碟42。其中,水杯41和味碟42均竖直摆放。
87.下面介绍滑板400的具体结构。
88.请参考图1、图2和图14,碗篮模块还包括安装于下碗篮200左右两侧的滑板400,滑板400的底部具有滑动支撑平面411,滑动支撑平面411从下碗篮200的前侧延伸至下碗篮200的后侧。相应地,内胆10的左右两侧壁设有支撑滑块11。
89.本实施例中,下碗篮200通过滑板400替代滚轮实现可抽拉地安装于内胆10。滑板400的结构相比滚轮简单,占用空间小,使得下碗篮200的两侧能更靠近内胆10的内壁,实现在不增大内胆10体积情况下,增加下碗篮200的收纳空间,能够装载更多的餐具。
90.此外,由于滑动支撑平面411从下碗篮200的前侧延伸至下碗篮200的后侧,从而支撑滑块11可以设置有缺口,缺口用于避让其他结构件,尤其是内胆10的底部需设置分水座、喷臂等较多结构件。支撑滑块11通过开设缺口实现避让结构件,避免支撑滑块11和下碗篮200通过上移实现避让,避免因下碗篮200上移而导致内胆10及洗碗机的体积增大。
91.在本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4至图16,滑板400包括第一板件410和第二板件420。第一板件410水平放置,第一板件410的底部具有滑动支撑平面411。第二板件420竖直设置,第二板件420连接于第一板件410远离下碗篮200的一侧侧壁。第一板件410和第二板件420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卡合结构,卡合结构可拆卸地卡接于下碗篮200的侧部。
92.其中,请结合图2,滑板400安装于下碗篮200的左右两侧的底部。在洗碗机中,下碗篮200的底部和内胆10的底部之间需要保留间隔用于下部喷臂的布置。下部喷臂布置在内胆10的底部中央,内胆10的底部和下碗篮200之间的两侧间隔刚好用于滑板400的安装以及设置支撑滑块11,不额外增加内胆10及洗碗机的体积。
93.此外,下碗篮200的左右两侧和内胆10的左右两侧间隔一个第一板件410,第一板件410的厚度一般为1mm-2mm,远小于滚轮的厚度,有利于增加下碗篮200的宽度,即保持内胆10的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下碗篮200的体积能进一步扩大,有利于碗篮模块装载更多的餐具套数。
94.具体地,请参阅图16,卡合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卡块430和第二卡块440。第一卡块430自第一板件41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第二卡块440设置于第二板件420的中部,第一卡块430和第二卡块440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卡块430和第二板件420之间的间隔。
95.具体地,请参阅图14至图16,卡块结构还包括限位块450。限位块450自第一板件
410的上表面向上延伸,限位块450和第一卡块430沿第一板件4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限位块450与第二板件420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对下碗篮200的侧部起到限位作用,进一步增强滑板400与下碗篮200之间的连接强度。
96.在本技术的又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6,卡合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板件420的第三卡块460。第三卡块460的中部具有竖直贯穿第三卡块460的卡合孔461,第三卡块460的侧部具有与卡合孔461连通的开口。下碗篮200的侧部能够通过开口卡入卡合孔461内,从而下碗篮200与滑板400可拆卸卡接。
97.具体地,第三卡块46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第三卡块460沿第二板件4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其中,至少存在两个第三卡块460的开口位于第三卡块460的不同侧面。下碗篮200的侧部卡入所有的第三卡块460后,需要从至少两个方向才能经开口脱离所有第三卡块460的卡合孔461,提高下碗篮200与滑板40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防止下碗篮200的侧部意外脱离第三卡块460的卡合孔461。
98.本实施例中,滑板400一体成型。例如,滑板400一体注塑成型。
99.在本技术的又一具体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4和图15,下碗篮200设有两个连接筋条240。两个连接筋条240位于下碗篮200的左右两侧。连接筋条240卡接于滑板400的卡块结构。
100.具体地,请参阅图15,连接筋条240包括水平筋条241和两个竖直筋条242。两个竖直筋条242分别连接于水平筋条241的两端。水平筋条241和竖直筋条242均与滑板400连接,提高下碗篮200与滑板400之间的连接强度。
101.例如,结合图14至图16,水平筋条241卡接于第一卡块430与第二板件420之间、以及卡接于限位块450与第二板件420之间,每一竖直筋条242卡接于对应的第三卡块460的卡合孔461内。
10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