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液机构和智能坐便盖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28975发布日期:2022-12-21 00:33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注液机构和智能坐便盖及智能马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液机构和智能坐便盖及智能马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智能马桶具有药洗功能,通过向其智能坐便盖内注入药液来实现,其注液过程是将药瓶内的药液输入到马桶的药液注入口内。现有的会采用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用气泵向药瓶内泵气,使药液受气压挤出。这种方法是停靠气压送液,送液量不稳定。另一种是在药瓶开口处连接转接件,转接件设置有吸管,吸管伸入药瓶内吸取药瓶内药液。但吸管底部无法完全接触药瓶的底部,因而药瓶内药液会有残留。再一种是刺穿药瓶的封闭口,插入针筒来抽取药瓶内药液,实现药液转移。但为了保证抽液顺利,需提供强大的吸力或者预设补气口来平衡压力。同时,这些方法都有共同的缺点就是要采用外来设备辅助注液,不仅使结构变得复杂、成本高,而且多个连接口的设置会使药瓶密封性差,药液容易受到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注液机构,无需额外补气,出液稳定、不残留,结构简单,且密封性好。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该注液机构的智能坐便盖。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设有该智能坐便盖的智能马桶。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注液机构,包括液瓶和瓶盖组件,所述液瓶包括可形变的瓶身和设于瓶身上的瓶颈,所述瓶颈设有瓶口;
7.所述瓶盖组件包括瓶盖和设于瓶盖内的活塞,所述瓶盖底部设有出液口,所述瓶颈通过所述瓶盖顶部安装于瓶盖内,且所述瓶口和出液口连通,所述活塞设于瓶口和出液口之间,所述活塞能受液瓶内液体的推动而封闭所述出液口。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瓶身由弹性材料制成;
9.或所述瓶身由塑料制成,所述瓶身壁厚为0.1-1mm。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瓶盖内设有连通的出液腔和连接腔,所述出液口设于出液腔的底壁,所述连接腔顶部开口;
11.所述瓶颈通过开口安装于连接腔内,且所述瓶口朝向出液口,所述活塞设于出液腔内。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瓶盖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出液腔内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包括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设有过液孔,所述瓶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过液孔连通,所述活塞穿设于过液孔上;
13.所述瓶盖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内设有接液腔,所述出液腔、连接腔和接液腔依
次连通。
14.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活塞包括封堵块和导液部,所述导液部穿设于过液孔上,所述瓶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导液部连通,所述封堵块能受液瓶内液体的推动而封闭所述出液口。
1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液部为导向柱,所述封堵块设于导向柱靠近出液口的端面上,所述导向柱上设有第一过液通道,所述瓶口和出液口通过所述第一过液通道连通;
16.所述过液孔和出液口的横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封堵块横截面面积,所述瓶口和出液口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向柱的高度。
1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限位件还包括导向筒,所述导向筒自过液孔的边沿向出液口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导向柱穿设于导向筒内;
18.所述导向柱由若干块筋块沿导向柱的周向间隔分布形成,相邻两块所述筋块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过液通道;
19.所述活塞、出液口和导向筒同轴设置。
20.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坐便盖,包括上盖板、基座和上述的注液机构,所述上盖板设有注液孔,所述基座安装于注液孔的下方,所述基座内设有与注液孔连通的注液通道;所述注液通道的注液口上设有顶起件,所述顶起件设有与注液通道连通的第二过液通道;
21.所述瓶盖通过注液孔安装于基座上,且所述顶起件插设于出液口上并推动活塞,以使活塞和瓶盖底部分离。
2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基座内侧壁设有卡块,所述瓶盖外侧壁设有卡槽,所述卡槽朝向瓶盖底部的一侧设有槽口,所述卡块通过槽口卡设于卡槽内。
2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马桶,所述智能马桶设有上述的智能坐便盖。
24.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液机构的液瓶采用可形变的瓶身,液泵对液瓶抽液时,随着瓶内液体减少,瓶内压力减弱,同时由于瓶内压强小于瓶外,使得瓶身受到大气压作用而被压缩,瓶内全部液体也因此而顺利地抽出,无需额外补气,出液稳定、不残留,结构简单;也减少了连接口,密封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倒置液瓶的方法,使出液口朝下并对接马桶上的注液孔进行注液,无需外来设备辅助注液。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瓶盖内设置活塞,活塞设于瓶口和出液口之间。在液瓶倒置时,液体会推动活塞往瓶盖上出液口方向移动,达到封闭出液口的目的,保证液瓶处于倒置状态时,液体不会渗漏,密封性好。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坐便器在基座的注液口上设置了顶起件,当瓶盖插入基座内时,顶起件对接出液口,并将活塞推开,使得出液口打开,液体可通过出液口流入到基座的注液通道内,实现注液。整个注液过程无需额外补气、无需外来设备辅助,出液稳定、不残留,且密封性好。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图1的剖视图;
29.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坐便盖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5的剖视图;
33.图7是图6的b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35.参见图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注液机构,包括液瓶和瓶盖3组件,所述液瓶包括可形变的瓶身1和设于瓶身1上的瓶颈2,所述瓶颈2设有瓶口21。
36.所述瓶盖3组件包括瓶盖3和设于瓶盖3内的活塞4,所述瓶盖3底部设有出液口31,所述瓶颈2通过所述瓶盖3顶部安装于瓶盖3内,且所述瓶口21和出液口31连通,所述活塞4设于瓶口21和出液口31之间,所述活塞4能受液瓶内液体的推动而封闭所述出液口31。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注液机构的液瓶采用可形变的瓶身1,液泵对液瓶抽液时,随着瓶内液体减少,瓶内压力减弱,同时由于瓶内压强小于瓶外,使得瓶身1受到大气压作用而被压缩,瓶内全部液体也因此而顺利地抽出,无需额外补气,出液稳定、不残留,结构简单;也减少了连接口,密封性好。本实用新型采用倒置液瓶的方法,使出液口31朝下并对接马桶上的注液孔进行注液,无需外来设备辅助注液。因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瓶盖3内设置活塞4,活塞4 设于瓶口21和出液口31之间。在液瓶倒置时,液体会推动活塞4往瓶盖3上出液口31方向移动,达到封闭出液口31的目的,保证液瓶处于倒置状态时,液体不会渗漏,密封性好。
38.优选地,所述活塞4由硅胶制成。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瓶身1包括了两种实施例:
40.所述瓶身1的第一种实施例是:所述瓶身1由弹性材料制成。第一种实施例的瓶身1在外力如大气压的作用下可收缩变形,去除外力后其可自动恢复原状。
41.优选地,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但不以此为限。
42.优选地,所述瓶身1呈波浪型。
43.所述瓶身1的第二种实施例是:所述瓶身1由塑料制成,所述瓶身1壁厚为0.1-1mm。第二种实施例的瓶身1同样在外力如大气压的作用下可收缩变形,去除外力后其可自动恢复原状。
44.优选地,所述塑料为pp或pe,但不以此为限。
45.优选地,所述瓶身1壁厚为0.3-0.8mm。更佳地,所述瓶身1壁厚为 0.4-0.6mm。更佳地,所述瓶身1壁厚为0.5mm。
46.优选地,所述瓶身1呈波浪型。
47.具体的,如图2-3所示,所述瓶盖3内设有连通的出液腔32和连接腔33,所述出液口31设于出液腔32的底壁,所述连接腔33顶部开口。所述瓶颈2通过开口安装于连接腔33内,
且所述瓶口21朝向出液口31,所述活塞4设于出液腔32内。所述瓶颈2设有外螺纹,所述连接腔33设有内螺纹,所述瓶颈2 和瓶盖3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实现螺纹连接。瓶盖3盖合在瓶口21上,注液时,将液瓶倒置,瓶口21朝下,液瓶内的液体通过瓶口21流入出液腔32内并推动活塞4向出液口31移动,从而封闭出液口31。那么,即使液瓶处于倒置状态且还没有安装在马桶上时,瓶内液体也不会倒出,密封效果好。
48.优选地,所述瓶盖3设有手持部34,所述手持部34内设有接液腔35,所述出液腔32、连接腔33和接液腔35依次连通。所述接液腔35顶部开口。手持部34的设置便于用户握紧注液机构进行注液等其他操作。而接液腔35的设置,可收集起从瓶颈2和瓶盖3之间的间隙渗漏出来的液体,避免液体外漏。更佳地,所述手持部34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瓶身1横截面面积。
49.进一步,如图3、7所示,所述瓶盖3组件还包括固定安装于出液腔32内的限位件5,所述限位件5包括支撑块51,所述支撑块51设有过液孔511,所述瓶口21和出液口31通过所述过液孔511连通,所述活塞4穿设于过液孔511 上。所述支撑块51和瓶盖3过盈配合。液瓶处于倒置状态时,液瓶内液体通过过液孔511流向出液口31,同时可推动活塞4封闭出液口31。过液孔511的设置可限制活塞4的移动范围,避免活塞4不能准确封闭出液口31。所述限位件 5优选由hdpe制成。
50.所述活塞4包括封堵块41和导液部,所述导液部穿设于过液孔511上,所述瓶口21和出液口31通过所述导液部连通,所述封堵块41能受液瓶内液体的推动而封闭所述出液口31。
51.具体的,如图3-4所示,所述导液部为导向柱42,所述封堵块41设于导向柱42靠近出液口31的端面上,所述导向柱42上设有第一过液通道421,所述瓶口21和出液口31通过所述第一过液通道421连通。导向柱42穿设于过液孔 511内,液体仍能通过第一过液通道421流向出液口31。导向柱42和过液孔511 的配合给活塞4的移动起到限位和导向的作用。其中,所述导向柱42由若干块筋块422沿导向柱42的周向间隔分布形成,相邻两块所述筋块422之间形成所述第一过液通道421。优选地,所述筋块422沿导向柱42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液体除了可以从过液孔511和导向柱42之间的间隙渡过之外,更多地是从第一过液通道421流过,不仅可保证抽液流量匀速流出,而且不容易使间隙堵塞。同时,导向柱42的设计可减少活塞4四周与支撑块51的摩擦,避免活塞4移动时卡滞。优选地,所述导向柱42横截面形状为十字型。
52.优选地,所述限位件5还包括导向筒52,所述导向筒52自过液孔511的边沿向出液口31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导向柱42穿设于导向筒52内。导向筒52 的设置进一步对活塞4即导向柱42起到导向的作用,保证其移动方向、不偏移。其中,所述活塞4、出液口31和导向筒52同轴设置。
53.为了保证活塞4不脱离支撑块51,保证穿设于过液孔511的状态,以及保证封堵块41有效地封闭出液口31,优选地,所述过液孔511和出液口31的横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封堵块41横截面面积,所述瓶口21和出液口31之间的距离小于导向柱42的高度。
54.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瓶盖3内侧壁于出液腔32和连接腔33的连接处设有第一限位台36,所述第一限位台36用于限制瓶颈2在瓶盖3内的安装位置。
55.优选地,如图3、7所示,所述出液腔32内侧壁设有第二限位台37,所述支撑块51和第二限位台37抵接。第二限位台37的设置可进一步限制限位件5 的安装位置,避免限位件5
受到液体作用而移动,保证限位件5的位置固定。
56.参见图6-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坐便盖,包括上盖板6、基座7和上述的注液机构,所述上盖板6设有注液孔(图中未示),所述基座7安装于注液孔的下方,所述基座7内设有与注液孔连通的注液通道71;所述注液通道71的注液口72上设有顶起件8,所述顶起件8设有与注液通道71连通的第二过液通道81。
57.所述瓶盖3通过注液孔安装于基座7上,且所述顶起件8插设于出液口31 上并推动活塞4,以使活塞4和瓶盖3底部分离。
5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智能坐便器在基座7的注液口72上设置了顶起件8,当瓶盖3插入基座7内时,顶起件8对接出液口31,并将活塞4推开,使得出液口31打开,液体可通过出液口31流入到基座7的注液通道71内,实现注液。整个注液过程无需额外补气、无需外来设备辅助,出液稳定、不残留,且密封性好。
59.需要说明的是,基座7和马桶内液泵连接,通过液泵抽液使液瓶内液体依次流经瓶口21、第一过液通道421、出液口31、第二过液通道81和注液通道 71,最后储存于马桶内的液箱中。注液机构安装在智能坐便盖时通过顶起件8 的作用便自动地打开出液口31,无需额外设置辅助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所述注液机构的具体结构如上所述,在此不再赘述。
60.优选地,如图1、7所示,所述基座7内侧壁设有卡块9,所述瓶盖3外侧壁设有卡槽10,所述卡槽10朝向瓶盖3底部的一侧设有槽口101,所述卡块9 通过槽口101卡设于卡槽10内。安装时,瓶盖3通过注液孔插入基座7内,同时卡块9对准槽口101嵌入卡槽10内,再旋转瓶盖3使卡块9进入卡槽10内一侧,瓶盖3将与卡槽10的上、下侧相抵以使瓶盖3无法拨出,结构简单,安装简单,成本低。
6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公开一种智能马桶,所述智能马桶设有上述的智能坐便盖。
6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注液机构和智能坐便盖及智能马桶,无需额外补气,出液稳定、不残留,结构简单,且密封性好。
63.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