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86103发布日期:2022-12-17 11:5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力锅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食物烹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锅。


背景技术:

2.当人们对食物进行烹饪,部分食物的烹饪条件需要有一定的压力。相关技术的压力锅,其锁合装置的解锁行程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压力烹饪装置,以缩短锁合装置的解锁行程。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压力锅,包括:
5.烹饪容器,形成有烹饪腔以及第一齿,所述第一齿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齿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间隔布置;
6.承压盖,盖设于所述烹饪腔;以及
7.锁合装置,具有锁合状态和解锁状态,所述锁合装置能够移动以使所述锁合装置在所述锁合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切换,所述锁合装置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齿,所述锁合装置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对应的第二齿,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一齿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齿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合,以使所述锁合装置将所述承压盖与所述烹饪容器锁合,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齿的投影区域外,以使所述锁合装置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解锁。
8.一实施例中,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一齿的投影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布置。
9.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容器形成有凹槽,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之间设置有所述凹槽,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凹槽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齿的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与所述凹槽的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之间间隔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 0.3mm,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10.一实施例中,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一齿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齿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为第一目标区域,每个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跨距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10mm。
11.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合装置包括:
12.上锁扣,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承压盖;
13.过渡部,连接在所述上锁扣的下方;以及
14.下锁扣,连接在所述过渡部的下方,所述第二齿形成于所述下锁扣,当所述锁合装
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二齿锁合于所述第一齿的下方。
15.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下锁扣与所述烹饪容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对应侧间隔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大于或等于0.3mm,所述第三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16.一实施例中,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下锁扣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烹饪容器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为第二目标区域,每个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跨距为第四距离,所述四距离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四距离小于或等于10mm。
17.一实施例中,所述锁合装置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锁合装置相对布置,所述上锁扣包括:
18.上扣本体,连接在所述过渡部的上方,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上扣本体锁合于所述承压盖的上方;以及
19.连接件,与所述上扣本体连接,所述连接件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承压盖;
20.其中,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锁合装置中,其中一个所述锁合装置的连接件与另一个所述锁合装置的连接件连接。
21.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扣本体为上扣板,所述上扣板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设置,所述上扣板跨设于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所述下锁扣包括:
22.下扣板,位于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下扣板沿所述烹饪腔的周向设置,所述下扣板与所述过渡部连接;以及
23.齿锁部,位于所述下扣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齿锁部与所述过渡部连接,所述第二齿形成于所述齿锁部;
24.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上扣板、所述过渡部以及所述下扣板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锁合,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以及所述过渡部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锁合,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上扣板、所述过渡部以及所述下扣板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解锁,所述第一齿、所述第二齿以及所述过渡部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解锁。
25.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容器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方形。
26.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容器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方形,所述第一齿形成于所述长方形的短边对应的位置。
27.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齿,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锁合装置,每侧所述锁合装置跨设于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对应侧以及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当所述锁合装置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锁合装置在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锁合,所述锁合装置在所述烹饪腔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将所述承压盖和所述烹饪容器锁合。
28.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锅,当移动锁合装置进行解锁,只需要沿第一方向移动锁合装置使原来重合的第一齿的投影区域和第二齿的投影区域移动至使第二齿的投影区域位于第一齿的投影区域外,锁合装置的第二齿即能够从相邻两个第一齿之间向上移动使锁合装置脱离烹饪容器,解锁行程略大于第一齿的投影区域和第二齿的投影区域的重合区域沿
第一方向的距离,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将锁合装置移出整条边线的行程而言,本技术实施例的锁合装置的解锁行程较小。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爆炸图;
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力锅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为图2中的b向视图,图中所示锁合装置处于解锁状态;
32.图4为图3中位置c处的放大视图;
33.图5为图2中位置a-a处的剖视图,图中所示锁合装置处于解锁状态;
34.图6为图5中位置d处的放大视图;
35.图7为图2中的b向视图,图中所示锁合装置处于锁合状态;
36.图8为图7中位置e处的放大视图;
37.图9为为图2中位置a-a处的剖视图,图中所示锁合装置处于锁合状态;
38.图10图9中位置f处的放大视图;
39.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两个锁合装置中的其中一个锁合装置,图中所示锁合装置的连接件的长度较短;
40.图12为图11所示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上的示意图;
41.图13为图12中的g向视图;
42.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两个锁合装置中的另一个锁合装置,图中所示锁合装置的连接件的长度较长;
43.图15为图14所示结构在另一个视角上的示意图;
44.图16为图15中的h向视图;
45.图1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锅的结构示意图;
46.图18为图17所示外锅在另一个视角上的示意图;
47.图19为相关技术中的锁合装置在锁合状态下将承压盖和烹饪容器锁合的示意图;
48.图20为相关技术中的锁合装置在解锁状态下将承压盖和烹饪容器解锁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说明:烹饪容器1;烹饪腔11;第一齿12;凹槽13;长边14;短边15;内胆16;外锅17;承压盖2;锁合装置3;第二齿31;上锁扣32;上扣本体321;连接件322;驱动销3221;过渡部33;下锁扣34;下扣板341;齿锁部342;密封圈4;第一距离d1;第二距离d2;第三距离d3;第四距离 d4。
具体实施方式
5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技术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
51.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2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图2 为参考,图中箭头r1所示方向为上下方向。
52.作为本技术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相关技术中,锁合装置的解锁行程较长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到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53.相关技术中,压力锅通常包括承压盖、烹饪容器和锁合装置,烹饪容器形成有用于对食物进行烹饪的烹饪腔。当烹饪容器的相对两侧设置锁合装置,且锁合装置跨设于烹饪腔另外的相对两侧,由于锁合装置通常是沿两个锁合装置相对布置的方向移动,锁合装置位于烹饪容器的另外的相对两侧的部分需要移出较长的行程才能够将承压盖和烹饪容器解锁,操作不便。
54.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9和图20,图中烹饪容器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和承压盖2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均呈方形,烹饪腔11的方形投影区域的两条相对布置长边14对应位置处设置锁合装置3,两个锁合装置3相对布置,每个锁合装置3跨设于烹饪腔11的方形投影区域的两条相对布置短边15对应位置,但两个锁合装置3沿烹饪腔11的投影区域的两条长边14相对布置的方向移动,每个锁合装置3在短边15方向需要沿两条长边14相对布置的方向移出至与短边15脱离才能够将承压盖2与烹饪容器1解锁,解锁行程较长,操作不便。
55.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锅,请参阅图1~图3,压力锅包括烹饪容器1、承压盖2以及锁合装置3。烹饪容器1形成有烹饪腔11,承压盖2 盖设于烹饪腔11。锁合装置3具有锁合状态和解锁状态,锁合装置3能够移动以使锁合装置3在锁合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锁合装置3在锁合状态下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锁合,锁合装置3在解锁状态下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 1解锁。如此结构形式,通过锁合装置3对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进行锁合,使得烹饪容器1的烹饪腔11内的食物能够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进行烹饪,使烹饪的食物较为鲜美。烹饪完成后,可使锁合装置3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解锁,并将承压盖2从烹饪容器1分离开,烹饪完成的食物便能够从烹饪腔11中取出。
5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4、图7以及图8,烹饪容器1形成有第一齿12,所述第一齿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齿12沿所述烹饪腔11 的周向间隔布置。所述锁合装置3的移动方向为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齿12,所述锁合装置3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齿12对应的第二齿31,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至少部分地重合,以使所述锁合装置3将所述承压盖2 与所述烹饪容器1锁合,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外,以使所述锁合装置3将所述承压盖2 和所述烹饪容器1解锁。如此结构形式,当移动锁合装置3进行解锁,只需要沿第一方向移动锁合装置3使原来重合的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和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移动至使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位于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外,锁合装置3的第二齿31即能够从相邻两个第一齿12之间向上移动使锁合装置3脱离烹饪容器1,解锁行程略大于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和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的重合区域沿第一方向的距离,相对于相关技术中需要将锁合装置3移出整条边线的行程而言,本技术实施例的锁合装置3的解锁行程较小。
5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7以及图18,第一方向为图中箭头r2 所示的方向,第二方向为图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
58.一实施例中,压力锅可以为电压力锅。
5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4,图7和图8,以及图17和图18,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齿12,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锁合装置3,每侧所述锁合装置3跨设于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对应侧以及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锁合装置3在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将所述承压盖2和所述烹饪容器1锁合,所述锁合装置3在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将所述承压盖2和所述烹饪容器1锁合。如此结构形式,在烹饪容器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以及烹饪容器1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能够通过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两个锁合装置3 分别将烹饪容器1和承压盖2进行锁合,使得承压盖2的变形减小,降低了承压盖2在烹饪腔11内的压力的作用下从锁合装置3中脱出而被破坏的可能性,提高了压力锅的承压能力,且通过第一齿12和第二齿31的配合降低了锁合装置3的解锁行程。锁合装置3和承压盖2的受力较为均匀。
6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烹饪腔1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方形,方形的烹饪腔11能够制作出方形的食物,例如方形的蛋糕,方形的食物有利于进行切片取食。
6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方形主要是四条边线围成的形状,例如方形可以是四条边线依次连接围成的形状;例如方形可以是四条边线之间通过倒角过渡所围成的形状,倒角可以是倒圆角或倒边角;例如方形的四条边线可以是直线;例如方形的四条边线可以是弧线,弧线的弓高小于或等于10mm。弧线的两端点所连成的直线为弦线,弓高是指弧线上的点与弧线对应的弦线之间的最远距离。
6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烹饪腔1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方形,长方形的烹饪腔11便于对整条鱼或整条排骨等条状食物进行烹饪。
6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图8以及图18,烹饪容器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方形。如此结构形式,方形的烹饪容器1有利于通过较少的材料形成投影区域呈方形的烹饪腔11。
6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图8以及图18,烹饪容器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方形。如此结构形式,长方形的烹饪容器1有利于通过较少的材料形成投影区域呈长方形的烹饪腔11。
65.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图8以及图18,第一齿12形成于烹饪容器1的长方形投影区域的短边15对应的位置。如此结构形式,烹饪容器 1的长方形投影区域的短边15对应的位置处承受的压力较小,第一齿12形成于短边15对应的位置处,当第一齿12和第二齿31锁合,能够降低第一齿12 和第二齿31在烹饪腔11的压力作用下被破坏的可能性。
6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4、图7、图8以及图18,烹饪容器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方形,第一齿12形成于烹饪容器1的长方形投影区域的短边15对应的位置,第一方向为烹饪容器1的长方形投影区域的两条长边14相对布置的方向,第二方向为烹饪容器1的长方形投影区域的两条短边15相对布置的方向。锁合装置3为两个,两个锁合装置3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每个锁合装置3跨设于烹饪腔11沿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长边14所在的位置以及烹饪腔11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短边15所在的位置。相对布置的两个锁合装置3 能够对投影区域呈长方形的烹饪容器1在两条长边14对应位置处以及两条短边 15对应位置处均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锁合,承压盖2的变形较小使得承压盖2从锁合装置3中脱出造成锁合装置3被破坏的可能性较小,承压盖2和锁合装置3的受力较为均匀。通过第一齿12和第二
齿31的配合,使得锁合装置 3的解锁行程略大于第一齿12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和第二齿3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即可,不需要将锁合装置3沿第一方向从短边15完全移开,减少了锁合装置3沿第一方向移动的解锁行程。
67.需要解释的是,长边14和短边15是相对概念,长方形的长边14的长度大于短边15的长度。
68.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4、图7、图8以及图18,所述烹饪腔 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至少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齿12,每侧第一齿12的数量为多个,每侧多个第一齿12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
6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交替布置。如此结构形式,能够沿第一方向上布置较多的第一齿12 和第二齿31,有利于提高压力锅的承压能力。
7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烹饪容器1形成有凹槽1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12之间设置有所述凹槽13,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3 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凹槽13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与所述凹槽13的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之间间隔第一距离d1,所述第一距离d1大于或等于0.3mm,所述第一距离d1小于或等于3mm。如此结构形式,第一距离d1的大小较为合适,使得锁合装置3 在解锁状态下,第二齿31能够较为顺利地从相邻两个第一齿12之间向上移出,有利于锁合装置3顺利地与烹饪容器1脱离。
71.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为第一目标区域,每个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跨距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距离d2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二距离d2小于或等于 10mm。如此结构形式,当锁合装置3处于锁合状态,第二距离d2的大小较为合适,使得第二齿31能够较为牢固地将第一齿12锁合,防止锁合装置3脱离烹饪容器1。
7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以及图9~图16,锁合装置3包括上锁扣32、过渡部33以及下锁扣34。上锁扣32可移动地安装地承压盖2。过渡部33 连接在上锁扣32的下方。下锁扣34连接在所述过渡部33的下方,所述第二齿 31形成于所述下锁扣34,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二齿 31锁合于所述第一齿12的下方。如此结构形式,上锁扣32可移动地安装于承压盖2,过渡部33与上锁扣32连接,下锁扣34与过渡部33连接,使得锁合装置3整体上是安装在承压盖2上,当承压盖2与烹饪容器1分离,锁合装置3随着承压盖2一起与锁合装置3分离,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形成于下锁扣34的第二齿31锁合于所述第一齿12的下方,使得锁合装置 3能够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锁合,防止锁合装置3向上脱离烹饪容器1。通过上锁扣32和下锁扣34的夹持,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锁合在上锁扣32 和下锁扣34之间。
73.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下锁扣34与所述烹饪容器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对应侧间隔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三距离d3大于或等于0.3mm,所述第三距离d3小于或等于3mm。如此结构形式,第三距离d3较为合适,使得下锁扣34与烹饪容器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错开,下锁扣34不再锁合烹饪容器1沿第一方向的
相对两侧,下锁扣34能够与烹饪容器1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两侧分离。
7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所述烹饪容器1形成有凹槽1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齿12之间设置有所述凹槽13,沿上下方向投影,当所述锁合装置3 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凹槽13的投影区域内,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与所述凹槽13的投影区域的轮廓线之间间隔第一距离d1,所述第一距离d1大于或等于0.3mm,所述第一距离d1小于或等于3mm。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下锁扣34与所述烹饪容器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对应侧间隔第三距离d3,所述第三距离d3大于或等于0.3mm,所述第三距离d3小于或等于3mm。
75.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下锁扣34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烹饪容器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为第二目标区域,每个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跨距为第四距离d4,所述四距离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四距离d4小于或等于 10mm。如此结构形式,当锁合装置3处于锁合状态,第四距离d4的大小较为合适,使得下锁扣34能够将烹饪容器1沿第一方向的对应侧较为牢固锁合。
7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0,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第一齿12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齿31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为第一目标区域,每个所述第一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跨距为第二距离d2,所述第二距离d2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二距离d2小于或等于10mm。当所述锁合装置 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下锁扣34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烹饪容器1 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重合的区域为第二目标区域,每个所述第二目标区域沿所述第一方向的跨距为第四距离d4,所述四距离大于或等于2mm,所述第四距离d4小于或等于10mm。
7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5、图6、图9以及图10,所述锁合装置3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锁合装置3相对布置,所述上锁扣32 包括上扣本体321以及连接件322。上扣本体321连接在所述过渡部33的上方,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上扣本体321锁合于所述承压盖2 的上方。连接件322与所述上扣本体321连接,所述连接件322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承压盖2。其中,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所述锁合装置3中,其中一个所述锁合装置3的连接件322与另一个所述锁合装置3的连接件322连接。如此结构形式,相对布置的两个锁合装置3对应的两个连接件322相互连接,能够降低两个连接件322随承压盖2变形而翘起的程度,有利于较为顺利地移动两个连接件322以顺利地实现锁合装置3在锁合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完成开盖和合盖。
78.一实施例中,压力锅还包括驱动件,可以通过驱动件驱动两个锁合装置3 的相连件相互靠近或远离。
7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以及图11~图16,驱动件驱动两个锁合装置3 的连接件322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连接件322带动锁合装置3整体移动。
80.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以及图11~图16,每个连接件322上均设置有驱动销3221,驱动件驱动连接件322上的驱动销3221移动从而带动连接件322 移动。
81.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6,两个锁合装置3的连接件322的长度不相等,两个锁合装置3的连接件322相互搭接。
82.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图16,其中一个连接件322的长度为d5,另一个连接件
322的长度为d6,d5小于d6。
83.需要说明的是,两个锁合装置3的连接件322相互搭接,两个锁合装置3 的连接件322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部分重合。
84.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3,以及图11~图16,所述上扣本体321为上扣板,所述上扣板沿所述烹饪腔11的周向设置,所述上扣板跨设于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下锁扣34包括下扣板341和齿锁部342。下扣板341位于所述烹饪腔11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下扣板341沿所述烹饪腔11的周向设置,所述下扣板341与所述过渡部33连接。齿锁部342位于所述下扣板341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端,所述齿锁部342与所述过渡部33 连接,所述第二齿31形成于所述齿锁部342。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锁合状态,所述上扣板、所述过渡部33以及所述下扣板341将所述承压盖2和所述烹饪容器1锁合,所述第一齿12、所述第二齿31以及所述过渡部33将所述承压盖2和所述烹饪容器1锁合,当所述锁合装置3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所述上扣板、所述过渡部33以及所述下扣板341将所述承压盖2和所述烹饪容器1 解锁,所述第一齿12、所述第二齿31以及所述过渡部33将所述承压盖2和所述烹饪容器1解锁。如此结构形式,每个锁合装置3通过上扣板和下扣板341 在烹饪腔11沿第一方向的对应侧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锁合,有利于提高锁合装置3的承压能力,每个锁合装置3在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通过上扣板和第二齿31将烹饪容器1的第一齿12与承压盖2锁合,既提高了锁合装置3的承压能力又缩短了锁合装置3的解锁行程。
85.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7,当锁合装置3处于锁合状态,上扣板锁合于承压盖2的上方,上扣板跨设于承压盖2沿第一方向的一侧以及承压盖2沿第二方向的相对两侧。
86.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图7以及图18,烹饪容器1沿上下方向的投影区域为长方形,上扣板和下扣板341用于在烹饪容器1的投影区域呈长方形的长边14位置处将承压盖2与烹饪容器1锁合,第一齿12和第二齿31 位于烹饪容器1的投影区域呈长方形的两侧短边15位置处,并通过上扣板和第二齿31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的第一齿12锁合。长边14对应位置处长度较长,承受的压力较大,通过板状的上扣板和下扣板341在长边14位置处将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锁合有利于提高承压能力。
87.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烹饪容器1包括外锅17以及安装于外锅17内的内胆16,烹饪腔11形成于内胆16。其中,第一齿12形成于外锅17。
88.一实施例中,第一齿12可以形成于内胆16。
89.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图6、图9以及图10,压力锅还包括密封圈4,承压盖2和烹饪容器1通过密封圈4密封。
90.本技术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9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