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5845发布日期:2023-02-17 20:3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为椅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其改进之处是将现有技术中具有腰托功能的椅子改造成一种结构更简约、护腰功能更好、坐感更舒适、适用人群更广、生产成本更可控的带肋托椅子。


背景技术:

2.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包括以下现有技术:“一种折叠式护腰椅”(参见申请号为200820012646.1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护腰椅”(参见申请号为kr1020150109360的韩国专利)、“用于保护腰的椅子”(参见申请号为kr2020160005641的韩国专利),以及与护腰椅有关的其他现有技术(以下统称现有技术方案)。
3.现有技术方案虽采用了肋托或其他护腰技术手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与缺点。
4.第一,就传统的护腰椅(如人体工程学椅)而言,该等技术方案中的椅背对于腰部的支撑仅限于对后背部分肋骨及腰部的支撑,对于侧面及前面部分的肋骨几乎没有提供支撑,因此使得该护腰椅的护腰功能较为有限。
5.第二,就含有环状肋托的护腰椅而言,即以上所列三份专利文献所述技术方案中,不同程度存在结构不够简约、使用方式不够便捷、调节机构较为复杂、坐感不够舒适、生产成本较高、适用人群有限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其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更简约、护腰效果更好、坐感更舒适、适用人群更广、生产成本更可控的带肋托椅子。
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在整体构思上有以下考虑。
8.首先,椅子的结构应尽量简单简约,用尽可能少的部件实现所追求的有益效果。
9.其次,椅子的全部护腰部件能够对人体腰部实现360度“环抱”式支撑,大大增加对人体腰部的支撑力,进而减少对腰椎间盘组织的压力。
10.再者,对肋托角度及松紧度的调整需较为便捷,避免用户因操作繁琐而不愿使用。
11.第四,肋托部件的增加应和现有技术中人体工程学椅实现无缝对接,使得肋托与传统椅背上的腰托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对腰部的支撑作用。
12.第五,肋托的设计、制造、安装需考虑成本,不能因成本过高影响其市场接受度。
13.最后,椅子需面向广大从事脑力劳动的办公人士以及其他市场需求,而非仅面对医疗机构或有腰部疾病的特殊人群。
1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包括椅脚腿、椅座、椅背、左右两个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左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右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右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两个肋托通过设置在所述肋托前端上或靠近前端位置的连接带相互连接,以调整并固定所述两个肋托前端的距离以及所述肋托与椅背的夹角;当普通身材的成年用户坐在所述椅子上,并将所述连接带连接且收紧后,所述两
个肋托对所述用户左右两侧肋骨的下半部分提供支撑;当所述肋托与所述椅背90度垂直时,在与所述椅背平行方向上,所述肋托朝所述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在不受挤压状态下的切面基本呈d形或d形的水平翻转图形;所述两个肋托含有骨架与弹性材料和/或软性材料。为避免歧义,“所述用户左右两侧肋骨”应指人体中心线两边的大部分肋骨,而非左右“最边侧”的那一小部分肋骨。
15.所述椅脚腿通常包括用于支撑椅子的腿部以及和地面接触的椅脚,其数量、形状、功能(如能否升降、能否转动、有无滑轮等)种类繁多,现有技术方案中已有详细记载,并已被实际运用于椅子的生产实践,且并非本实用新型发明点及发明构思所在,此处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多种椅脚腿,其较优实施方式包括具有升降、转动功能以及带有滑轮的椅脚腿。
16.所述椅座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椅座,特别是人体工程学椅的椅座并无实质区别。需特别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肋托在枢转过程中,不能受到椅座(即坐面)的阻碍。故所述椅座相关技术手段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17.所述椅背还可含有头枕,以减轻对颈椎的压力。为确保所述肋托能够牢固地安装在椅背两侧,所述椅背两侧必须有能够受力的部件,例如:不锈钢或强度符合需求的合金边条,以便在该部件上安装铰链,进而能够与所述肋托枢转连接,并能承受正常人体坐下后,肋骨部分传导过来的压力。另需澄清的是,所述椅背“两侧”并非限定于椅背的“最边侧”,铰链的具体安装位置可能会向椅背中央移动适当距离,以取得更好的枢转与支撑效果。故所述椅背相关技术手段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18.所述铰链的数量可以一边一个,也可以是一边两个甚至多个,其具体数量取决于铰链本身的尺寸、承重系数、以及目标人群的平均身高(如欧美人的身高较高,肋托高度需相应增加,由此可能影响铰链数量)。该技术原理与门和门框所需铰链数量实质相同。此外,铰链的类型也有多种,所述铰链属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19.所述连接带并不限于软性材料(如布料、化纤材料等)制成的带状物,也可以是由其他材料(如金属)制成的具有连接、固定、牵拉功能的其他等同部件,如用不锈钢制成的可调节松紧的牵拉钩,或者是片状的尼龙扣等。较优实施方式之一类似于飞机座椅上使用的安全带,其锁扣、调节松紧、解扣操作均较为便捷,且带子不易变形,使用寿命较长。此外,所述连接带与肋托的结合点应位于肋托的前端上,或靠近前端的合适位置处,以使得所述连接带与肋托的牵拉效果达到最佳。所述结合点处可采用缝合或其他常规结合手段。为提升结合点的牢固程度,连接带可进一步穿过肋托的外表面,与肋托内部的金属骨架进行固定。该技术手段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20.所述普通身材的成年用户是指,身高、腰围、臀围等关键尺寸介于正常成年人数值范围之内的人士。所述用户的肋骨从上至下分为1-12号肋骨,其任意一侧纵向形成一条弧线;其中,上半部的1-6号肋骨构成的弧线朝斜上方,故椅子无法对其提供任何支撑,而下半部的7-12号肋骨构成的弧线朝斜下方,由此使得肋托可对该部分肋骨提供支撑力。故将所述连接带连接且收紧后,两个肋托会紧紧“环抱”住所述用户的左右两侧及前面部分肋骨,使得所述两个肋托对所述用户下半部分肋骨提供大面积、较为均匀的支撑。至于具体的松紧程度,取决于用户个体感受与喜好,以及使用时长。例如,用户长时间使用后,其肋骨接触部分可能有轻微压迫不适感,故会适度放松连接带。
21.当所述肋托与所述椅背90度垂直时,是指所述肋托的前端朝前状态下与椅背的垂直。在与所述椅背平行方向上,所述肋托朝所述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在不受挤压状态下的切面基本呈d形或d形的水平翻转图形,是指大部分所述肋托横切面,与大写字母d形状相似,而非严格一致。之所以采用d形设计,是因d形中右侧弧线的上半部分与肋骨下半部分贴合度较好,而下半部分弧线形成的空间则方便容纳用户的臀部与大腿根部,否则臀部与大腿根部会受到长时间挤压,导致血液流动不畅。所述肋托朝所述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是指本实用新型仅关注所述凸出部分的形状,对所述d形中竖条另一侧部分是否有切面在所不问,如o形等,虽然厂家一般不会这样设计。
22.所述两个肋托含有弹性材料和/或软性材料,是指在所述肋托中的相应部位,尤其是与人体肋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和/或软性材料,使得两侧肋托夹紧人体肋骨时,既有较高的舒适度,又能保持支撑力,起到护腰功能。该材料的选择与沙发中对应材料(即与人体接触部分、起到包裹作用的材料)的选择较为相似。所述弹性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是选择沙发领域与床垫领域常用的高回弹聚氨酯泡沫;所述软性材料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可以是纯棉材质的衬垫。如有防螨需求,还可加入天然乳胶材料。
23.为使得所述肋托能够安装铰链并与椅背边侧进行枢转连接,同时提高肋托支撑力和使用寿命,还需在肋托中设置不锈钢或强度达标的合金骨架,骨架的形状及尺寸应与所述肋托基本匹配,并按照适当比例缩小,以便在外层设置充足的弹性材料和/或软性材料。为增加骨架的牢固度,优选实施方式应采用焊接方式制造骨架,以确保其整体刚性。生产者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具体的骨架材料。此外,肋托上沿的宽度可适当加宽,以便同时起到扶手作用。该部分技术内容已属本领域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24.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可以得到以下有益效果。
25.第一,本实用新型结构较为简约,与传统人体工程学椅相比,结构上变化不复杂,仅是对椅背边侧进行适应性改造(以安装铰链),同时在两侧增设用于托肋、护腰的部件即可,该部件还兼具扶手功能。属典型的“小投入、高产出”技术改进,具有较高边际效应。
26.第二,由于能够形成360度环抱效果,所述肋托与传统椅背上的腰托共同作用,使得所述椅子对人体腰部的支撑作用大大增加,加之与人体肋骨及腰部接触的部件均是软性或弹性材料,使得用户的坐感较为舒适,可长时间使用。
27.第三,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与传统椅子相比变化不大,使得所述椅子的适用人群较广,并不限于医疗结构或有腰椎疾病的特殊人群,而是可广泛用于办公室、会议室、电影院、家庭书房、学校、交通工具、商业网点等各种环境,其潜在市场需求较高。
28.第四,较简洁的结构设计,可与现有技术中人体工程学椅的制造工艺无缝衔接,且因去除了现有技术方案中使用电机、轨道等部件控制肋托部件升降、移动等过度设计,使得所述椅子的生产成本可控,进而使得其市场接受度较高。
附图说明
2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30.附图1是所述椅子。部件1是头枕,部件2是椅背,部件3是肋托(具体是右侧肋托,其对面为左侧肋托),部件4是铰链,部件5是连接带,部件6是椅座,部件7是椅脚腿(包括上方的支撑杆和下方的圆形椅脚)。
31.附图2是所述连接带被解开、左侧肋托朝外折45度的所述椅子状态。以此说明所述肋托可沿着所述椅背边侧进行枢转,具体的枢转方向是朝外侧。
32.附图3是所述连接带被解开、左侧肋托朝外折45度、右侧肋托朝内折40度的椅子状态(此时右侧肋托已基本枢转到极限状态,肋托与椅背在铰链处相互挤压,不能继续内折,否则会导致铰链及肋托内部骨架变形损坏)。以此说明所述肋托可沿着所述椅背边侧进行枢转,具体的枢转方向是一个朝外侧,一个朝内测。此时可看见右侧肋托上的所述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附图1-3所示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是:一种带有肋托的椅子,包括椅脚腿、椅座、椅背、左右两个肋托,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左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右侧肋托与所述椅背右侧通过铰链枢转连接;所述两个肋托通过设置在所述肋托前端上的连接带相互连接,以调整并固定所述两个肋托前端的距离以及所述肋托与椅背的夹角;当普通身材的成年用户坐在所述椅子上,并将所述连接带连接且收紧后,所述两个肋托对所述用户左右两侧肋骨的下半部分提供支撑;当所述肋托与所述椅背90度垂直时,在与所述椅背平行方向上,所述肋托朝所述椅座方向的凸出部分在不受挤压状态下的切面基本呈d形和d形的水平翻转图形;所述两个肋托内设不锈钢骨架,内部含有高回弹聚氨酯泡沫,外部为人造皮革与牛皮,黑色部分为人造皮革,白色部分为牛皮。
34.本实用新型所述其他技术特征在本说明书中均有清楚的文字记载,且易于理解,故不再另行通过具体实施方式予以赘述或通过附图逐个予以展现。需特别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有大量技术内容属本领域现有技术,在相关技术文献中均有详细记载,且生产实践中已有大量运用,故本说明书对该等现有技术手段不再重复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结构简约、全方位护腰、坐感舒适、操作便捷、目标人群广泛、生产成本可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