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坐姿校正的智能座椅

文档序号:31980288发布日期:2022-10-29 03:1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坐姿校正的智能座椅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坐姿校正的智能座椅。


背景技术:

2.不良的坐姿是诱发腰/颈椎疾病的元凶,使用正确的坐姿工作生活,能够放松肌肉,畅通血液循环,改善脊椎健康,保持骨盆曲线,对于长期伏案研究的办公人员和学生十分有益。可预防青少年近视、胸驼背、脊椎侧弯,减轻坐姿不适,提高学习注意力;预防中老年人腰椎、颈椎间盘突出,缓解脊椎间盘突出病情和疼痛。
3.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矫正椅均是利用束缚带等部件对人体的腰部或头部进行捆绑约束,使身体维持在笔直的状态以达到正确的坐姿。但是此种方式在使用前需要依次的将部件连接在身体上,操作起来较为麻烦,并且此种固定的约束的使用方式会令操作者感到不适,体验感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坐姿校正的智能座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操作麻烦、约束部件多而导致的使用体验感差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坐姿校正的智能座椅,包括椅背,在所述椅背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发射端与人体头部齐平,所述椅背上还设置有推进矫正装置;
7.所述推进矫正装置包括电机、驱动齿轮,齿槽套筒、推进杆以及扶正板,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椅背上,且所述电机与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齿轮同轴连接,所述驱动齿轮啮合连接有齿槽套筒,所述齿槽套筒的两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椅背上,所述齿槽套筒的内部通过螺纹咬合的方式连接有推进杆,所述推进杆贯穿所述椅背并在所述推进杆的端部安装有扶正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椅背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推进矫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其中,所述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空腔内壁上,所述驱动齿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所述驱动齿轮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齿槽套筒的两端面转动连接在所述空腔的内壁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伸缩杆安装在所述椅背的顶部,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伸缩杆伸缩后位置的锁珠结构。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椅背的侧面设置有突出边框,所述扶正板在完全缩回后其表面与所述突出边框齐平。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内设置有定时反转程序用于驱动所述电机反转将伸出的所述扶正板收回。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实时监控使用者的坐姿
是否规范,若存在不规范坐姿则立即通过推进矫正装置来辅助患者调整坐姿。坐姿的监控持续、调整实时,对于不规范坐姿的矫正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另外,本装置在使用前及使用中均不需要繁琐的准备工作,操作简单便捷,并且无需生硬的束缚装置对人体进行约束,使得使用过程更加舒适,用户的体验感更好。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9.1、椅背;2、红外测距传感器;3、推进矫正装置;4、电机;5、驱动齿轮;6、齿槽套筒;7、推进杆;8、扶正板;9、空腔;10、伸缩杆;11、突出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坐姿校正的智能座椅。现代社会中,人们在端坐时,常常会由于体力不支或自律性差而导致低头弯腰,从而出现坐姿不规范。而不规范的坐姿长此以往就容易诱发腰/颈椎疾病的发生。因此,市面上出现坐姿校正的座椅。
22.但是传统的调整患者坐姿的座椅一般都是通过束缚部件对人体进行约束,通过将人体连接固定到椅背1上,来达到防止使用者弯腰低头。然而此种设备约束感强,准备工作多,使用不方便也不够舒适,因此,针对这一问题设置本装置来用于监控使用者的不良坐姿以及校正使用者的不良坐姿。
23.本装置包括椅背1,在椅背1上设置有红外测距传感器2,红外测距传感器2的发射端与人体头部齐平,椅背上还设置有推进矫正装置3。
24.推进矫正装置3包括电机4、驱动齿轮5,齿槽套筒6、推进杆7以及扶正板8,电机4固定安装在椅背1上,且电机4与红外测距传感器2电性连接,电机4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5同轴连接,驱动齿轮5啮合连接有齿槽套筒6,齿槽套筒6的两端面转动连接在椅背1上,齿槽套筒6的内部通过螺纹咬合的方式连接有推进杆7,推进杆7贯穿椅1背并在推进杆7的端部安装有扶正板8。
25.椅背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推进矫正装置3设置在空腔9内,其中,电机4固定安装在空腔9内壁上,驱动齿轮5通过连接杆安装在空腔9的内壁上,驱动齿轮5与连接杆转动连
接,齿槽套筒6的两端面转动连接在空腔9的内壁上。
26.本装置通过红外测距传感器2监控其发射端到使用者头部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患者使用存在不规范坐姿的问题。因为使用者出现不良坐姿时,如弯腰、低头,其头部到椅背1的距离都会发生改变。因此在使用前可以在红外测距传感器2内设置好固定距离,当红外测距传感器2实时测量的距离大于此设置的标准距离,那么红外测距传感器2立即工作,发射信号给电机4,通过电机4的带动使得推进矫正装置3工作,来辅助使用时调整坐姿。
27.在实际使用时,由于使用者会专心沉浸在学习或工作中,其低头或弯腰的动作常常不自觉的发生。因此红外测距传感器2的内部可不设置蜂鸣报警后报警灯,防止突然的报警对使用者造成惊吓,破坏用户体验。
28.当红外测距传感器2检测到实际距离与标准距离不符合时,只需要发射信号给电机4,通过电机4的带动使得推进矫正装置3工作即可。
29.当电机4接收到信号开始转动时,其会带动驱动齿轮5转动,进而带动与驱动齿轮5啮合连接的齿槽套筒6的转动,而齿槽套筒6被限制在空腔9内,且其两端与空腔9内壁转动连接,因此齿槽套筒6会在空腔9内旋转。而推进杆7又通过螺纹咬合的方式与齿槽套筒6连接,所以齿槽套筒6的转动会使得推进杆7在齿槽套筒6内前后移动,从而使得扶正板8移动以提醒用户坐姿不正确以及辅助用户调整坐姿。
30.当扶正板8移动至用户背部时,用户需要以扶正板8为标准参照,自主调整背部或头部与扶正板贴紧摆正,以达到调整用户坐姿的目的。
31.另外,如图1所示,红外测距传感器2通过伸缩杆10安装在椅背1的顶部,伸缩杆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伸缩杆10伸缩后位置的锁珠结构。
32.伸缩杆10可调整红外测距传感器2的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高体型的用户,使得装置的使用灵活性更好。其中锁珠结构为现有技术中的成熟结构,其工作原理类似于雨伞伞杆上的突出锁珠,通过锁珠在伞杆上的突出与落下,来对伸缩杆10的伸缩长度进行锁定。
33.电机4内设置有定时反转程序用于驱动电机4反转将伸出的扶正板8收回。当推进杆7伸出辅助用户调整姿势后,电机4内部的定时反装程序启动,使得电机4的输出轴自动回转,此时驱动齿轮5与齿槽套筒6匀回转,由此带动推进杆7缩回,带动扶正板8一起缩回,使得装置使用更加方便,智能化程度更高。另外也在座椅的面板上设置缩回按钮,令按钮与电机4连接,通过用户按下按钮后扶正板8缩回,也能达到相同目的。
34.在椅背1的侧面设置有突出边框11,扶正板8在完全缩回后其表面与突出边框11齐平。
35.当扶正板8缩回时,其直接缩回至突出边框11内,与椅背1保持齐平,使得扶正板8与椅背1之间没有间隙,以对装置进行保护。
36.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