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46220发布日期:2022-10-18 23:52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窗帘驱动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窗帘自动驱动开合技术领域,具体是窗帘驱动器。


背景技术:

2.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3.在于2022年05月17日、申请号为202221184590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申请了一种窗帘驱动器。但是由于罗马杆为柱形管状结构,表面光滑,窗帘驱动器在行进过程中容易出现打滑。还有就是对于本装置作用于罗马杆的使用方法经过试验,申请号为202221184590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的方法(如说明书附图图9所示)运行不流畅,如说明书附图图9所示a箭头所示滑动件推着窗帘导圈(如说明书附图图8中b所示)运行时不流畅。所以经过改进后使用如说明书附图图8所示的方法,经过试验后运行更流畅,连接挂钩直接勾住窗帘导圈(如说明书附图图8中b所示),去掉不必要的a箭头所示滑动件。
4.但是随着窗帘的开合,窗帘导圈与罗马杆之间的夹角也改变了,所以需要连接挂钩也能随之适应性转动,由于申请号为202221184590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用连接件总成内部设置了限制连接挂钩转动的限转槽,连接挂钩的长杆上设有扁平部,扁平部置于限转槽内完成长杆的限制转动,所以需要将限制转动的结构删除以适应上述新的使用方法。而且限制转动的结构也导致通用连接件内部结构较为复杂,零件多,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窗帘驱动器,它采用新的使用方法使用在罗马杆上经过试验后运行更流畅。配合的进行结构改进:驱动轮形状改进、驱动轮的圆周轮面上设置受压可形变的软橡胶轮面;将通用连接件总成内限制连接挂钩转动的的结构删除来适应使用在罗马杆上的新的使用方法。
6.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窗帘驱动器,包括外机壳、内部驱动件、驱动轮;所述外机壳两侧可上下调节设有通用连接件总成;所述内部驱动件驱动驱动轮的转动。所述驱动轮的圆周轮面上设置一层受压可形变的软橡胶轮面。所述软橡胶轮面外侧设置防滑凹槽。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为凹弧面轮,相对应的软橡胶轮面也应与凹弧面轮轮面形状相适应。
8.所述通用连接件总成的外壳可上下调节设置在外机壳两侧,所述外壳内设有长杆,所述长杆顶部穿出外壳设有连接挂钩,所述长杆底部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顶部的长杆上套有压力弹簧;所述外壳内部的上方设有与长杆直径相适应的上方导向槽,所述外壳内部的下方设有与导向柱直径相适应的下方导向槽;所述压力弹簧顶部紧靠上方导向槽最下方,通过上方导向槽最下方对压力弹簧进行位置限位。
9.所述外机壳的两侧设有竖向滑动腔和止位机构;所述外壳与竖向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用于外壳竖向位置调节的按压开关,所述止位机构实现外壳在竖向滑
动腔滑动调节后的位置止位固定;通过按压按压开关实现止位机构脱离止位位置。
10.所述外壳内腔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外侧设有开关安装窗;开关安装窗位于上方导向槽与下方导向槽之间;所述按压开关位于开关安装窗内,所述复位弹簧套在按压开关背侧的限位柱上;所述按压开关上下方向上设有与导向柱相适应的导向槽。
11.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通过卡扣可拆卸卡接。
12.所述止位机构为阶梯齿卡位机构,所述外机壳侧部设有卡位腔,所述卡位腔上设有按键滑孔,所述按压开关的按键部沿着按键滑孔移动,所述按键滑孔两侧设有第一阶梯卡位齿,所述按压开关两侧设有与第一阶梯卡位齿相适应的第二阶梯卡位齿;通过按压按压开关实现第一阶梯卡位齿与第二阶梯卡位齿的分离,实现止位机构脱离止位位置;通过不再按压按压开关,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将按压开关复位,实现第一阶梯卡位齿与第二阶梯卡位齿再次接触限位啮合,实现止位机构恢复止位位置。
13.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装置采用新的使用方法(如说明书附图图8所示)使用在罗马杆上经过试验后运行更流畅。本实用新型技术为配合新使用方法进行的结构改进:
15.驱动轮形状改进:驱动轮为凹弧面轮,驱动轮的圆周轮面上设置受压可形变的软橡胶轮面,相对应的软橡胶轮面也应与凹弧面轮轮面形状相适应。罗马杆为管状结构,对应的凹弧面轮与罗马杆周面相适应,由于压力弹簧的弹力,使凹弧面轮上的软橡胶轮面与罗马杆周面接触时被紧压在罗马杆周面,软橡胶轮面紧压后形变,增大了与轮面之间的摩擦力,运行时不打滑。凹弧面轮于罗马杆周面相适应从而增大了接触面积,避免运行时的脱轨。
16.将通用连接件总成内限制连接挂钩转动的的结构删除来适应使用在罗马杆上的新的使用方法:如说明书附图图8所示,随着窗帘的开合,窗帘导圈与罗马杆之间的夹角也改变了,所以需要连接挂钩也能随之适应性转动,由于申请号为202221184590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用连接件总成内部设置了限制连接挂钩转动的限转槽,连接挂钩的长杆上设有扁平部,扁平部置于限转槽内完成长杆的限制转动,所以本专利将限制转动的结构删除以适应上述新的使用方法。而且限制转动的结构删除后,通用连接件内部结构更加简单,零件少,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17.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非凹弧面轮时结构示意图。
18.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凹弧面轮结构示意图。
19.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非凹弧面轮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20.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驱动轮非凹弧面轮时内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21.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通用连接件总成去掉前壳时结构示意图。
22.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通用连接件总成去掉前壳和按压开关时结构示意图。
23.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通用连接件总成去掉后壳时结构示意图。
24.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25.附图9是前代产品使用状态图。
26.附图中所示标号:
27.1、外机壳;2、内部驱动件;3、驱动轮;4、通用连接件总成;5、软橡胶轮面;6、防滑凹槽;7、凹弧面轮;8、外壳;9、长杆;10、连接挂钩;11、导向柱;12、压力弹簧;13、上方导向槽;14、下方导向槽;15、竖向滑动腔;16、按压开关;17、复位弹簧;18、开关安装窗;19、限位柱;20、导向槽;21、前壳;22、后壳;23、卡扣;24、卡位腔;25、按键滑孔;26、按键部;27、第一阶梯卡位齿;28、第二阶梯卡位齿。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限定的范围。
29.本实用新型所述是窗帘驱动器,主体结构包括外机壳1、内部驱动件2、驱动轮3;所述外机壳1两侧可上下调节设有通用连接件总成4;所述内部驱动件2驱动驱动轮3的转动。所述驱动轮3的圆周轮面上设置一层受压可形变的软橡胶轮面5。由于压力弹簧12的弹力,驱动轮3上的软橡胶轮面5与罗马杆周面接触时被紧压在罗马杆周面,软橡胶轮面5紧压后形变,增大了与轮面之间的摩擦力,运行时不打滑。为了进一步防止运行时打滑,所述软橡胶轮面5外侧设置防滑凹槽6。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3为凹弧面轮7,相对应的软橡胶轮面5也应与凹弧面轮7轮面形状相适应。驱动轮3为凹弧面轮7,驱动轮3的圆周轮面上设置受压可形变的软橡胶轮面5,相对应的软橡胶轮面5也应与凹弧面轮7轮面形状相适应。罗马杆为管状结构,对应的凹弧面轮7与罗马杆周面相适应,由于压力弹簧12的弹力,使凹弧面轮7上的软橡胶轮面5与罗马杆周面接触时被紧压在罗马杆周面,软橡胶轮面5紧压后形变,增大了与轮面之间的摩擦力,运行时不打滑。凹弧面轮7于罗马杆周面相适应从而增大了接触面积,避免运行时的脱轨。
30.所述通用连接件总成4的外壳8可上下调节设置在外机壳1两侧,所述外壳8内设有长杆9,所述长杆9顶部穿出外壳8设有连接挂钩10,所述长杆9底部设有导向柱11,所述导向柱11顶部的长杆9上套有压力弹簧12;所述外壳8内部的上方设有与长杆9直径相适应的上方导向槽13,所述外壳8内部的下方设有与导向柱11直径相适应的下方导向槽14;所述压力弹簧12顶部紧靠上方导向槽13最下方,通过上方导向槽13最下方对压力弹簧12进行位置限位。长杆9上方在上方导向槽13内可上下滑动,也可转动,长杆9底部的导向柱11在下方导向槽14内可上下滑动,也可转动。由于申请号为202221184590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通用连接件总成4内部设置了限制连接挂钩10转动的限转槽,连接挂钩10的长杆9上设有扁平部,扁平部置于限转槽内完成长杆9的限制转动。所以本专利将2022211845904的实用新型专利中限制转动的结构删除、采用该段上文描述的技术以适应使用在罗马杆上的新的使用方法。如说明书附图图8所示,随着窗帘的开合,窗帘导圈与罗马杆之间的夹角也改变了,所以需要连接挂钩10也能随之适应性转动,所以本专利才进行了上述适应性改进,而且改进后通用连接件内部结构更加简单,零件少,减少成本。
31.所述外机壳1的两侧设有竖向滑动腔15和止位机构;所述外壳8包括前壳21和后壳22,所述前壳21和后壳22之间通过卡扣23可拆卸卡接。所述外壳8与竖向滑动腔15滑动连接,外壳8可以沿着竖向滑动腔15竖向调节至合适高度,此过程中连接挂钩10也会跟随着调
节;所述外壳8上设有用于外壳8竖向位置调节的按压开关16,通过按压按压开关16来控制止位机构处在非止位状态,从而进一步进行外壳8沿着竖向滑动腔15竖向调节至合适高度;通过松开按压开关16来控制止位机构恢复止位状态,保证调节后的位置固定。即:所述止位机构实现外壳8在竖向滑动腔15滑动调节后的位置止位固定;通过按压按压开关16实现止位机构脱离止位位置。松开按压开关16来控制止位机构恢复止位状态,就需要一定的恢复力驱动按压开关16复位,因此,如说明书附图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外壳8内腔设有复位弹簧17,所述外壳8外侧设有开关安装窗18;开关安装窗18位于上方导向槽13与下方导向槽14之间;所述按压开关16位于开关安装窗18内,所述复位弹簧17套在按压开关16背侧的限位柱19上;按压按压开关168时复位弹簧17被压缩蓄力,松开按压开关16时,在复位弹簧17弹力的作用下复位。
32.所述按压开关16上下方向上设有与导向柱11相适应的导向槽20,导向柱11上移至按压开关16处时也保证良好的导向性,避免卡住。
33.所述止位机构为阶梯齿卡位机构,所述外机壳1侧部设有卡位腔24,所述卡位腔24上设有按键滑孔25,所述按压开关16的按键部26沿着按键滑孔25移动,所述按键滑孔25两侧设有第一阶梯卡位齿27,所述按压开关16两侧设有与第一阶梯卡位齿27相适应的第二阶梯卡位齿28;通过按压按压开关16实现第一阶梯卡位齿27与第二阶梯卡位齿28的分离,实现止位机构脱离止位位置;通过不再按压按压开关16,在复位弹簧17的作用下,实现将按压开关16复位,实现第一阶梯卡位齿27与第二阶梯卡位齿28再次接触限位啮合,实现止位机构恢复止位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