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气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4673发布日期:2023-02-14 14:1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气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床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气床。


背景技术:

2.在公告号为cn21340553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床罩的充气床,包括由上片、下片与侧围围合而成的充气体以及罩设于上片表面的床罩,上片外周侧边沿一体延伸有裙边带,床罩临近开口面的内周侧面处与裙边带的外侧面之间配合设置有拉链,上片上还设置有舒适隔层,床罩包覆于舒适隔层外侧。
3.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充气床,其为了提升人体躺卧在充气床表面上时的柔软舒适度,同时也为了降低床面使用者的翻身动作对充气床体内部气压的影响,提升充气床的稳定性,选择在充气床体与床罩之间铺设一层舒适层。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保证舒适层的柔软度和对翻身动作所产生振动的吸收效果,舒适层通常保持有一定的厚度,舒适层厚度增大了其体积并降低了其可形变程度,使得在如进行包装运输或者床体清理时,对舒适层进行折叠或收卷的收纳动作较为费劲,靠蛮力强行折叠或收卷可能对具有一定厚度的舒适层造成结构上的破坏,从而影响了充气床整体的使用舒适度。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床,其具有舒适层方便收纳,且保证充气床使用舒适的优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充气床,包括由上片、下片与侧围围合而成的充气体,以及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上片表面的床罩,所述充气体与床罩之间铺设有第一舒适层,所述第一舒适层位于上片表面,所述床罩内成型有夹层并填充铺设有第二舒适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组装充气床时,先根据个人需要对充气体充气至合适软硬度,再将第一舒适层铺设于充气体上表面,最后将床罩盖于第一舒适层上与充气体可拆卸连接完成组装。人体躺卧于充气床上时,第一舒适层与床罩夹层内的第二舒适层用于提供柔软舒适的触感。由于提供柔软触感的舒适层一分为二,二者作用效果上相互增强,结构上相互独立,相对于具有相同柔软触感的单一舒适层,其厚度更薄,在保证共同提供的舒适触感的同时,方便收纳运输或者对充气床进行清洁作业时进行卷曲,从而在保证充气床整体的使用舒适度的同时,也方便了舒适层的收纳清洁等动作。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体与床罩上设置有相配合的拉链,所述充气体与床罩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床罩通过拉链的设计实现与充气体的可拆卸链接,保证二者连接后位置与状态稳定的同时,也保证在组装或者拆卸床罩时动作的便捷性。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床罩上的拉链设置于床罩的下表面周侧沿,且所
述床罩与拉链的连接处外侧顶边缘还设置有包边。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边用于遮挡拉链位置,提升充气床整体美观度的同时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与提升使用舒适度的作用,避免使用者在床面上触碰到拉链产生异物感。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包边内填充有泡沫条。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泡沫条用于进一步提升对床罩的拉链部分的阻隔效果,进一步提升床面的美观与舒适感。
1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舒适层包括软绵层与支撑棉层,且所述第一舒适层外侧设有布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软绵层与支撑棉层两种不同软硬度的层结构构成第一舒适层,保证第一舒适层的柔软性同时也使其具有一定的支撑力度与结构刚性,保证其铺设在充气体表面时的平整状态。而第一舒适层外侧套设布套使得第一舒适层可单独作为一完整的布层结构,方便第一舒适层的铺设、清洗与晾晒等使用动作。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布套包括顶层布料与底层防滑布料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套的底层防滑布料成型有若干凸起,使得第一舒适层铺设在充气体表面后的位置与状态更加稳定,不易受人体在床面上的动作而发生位移影响床面卧趟时的平整触感。
1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体上的拉链设置于所述上片与侧围位于充气体上表面的焊接边一侧的外边缘处。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充气体上的拉链设置于焊接边一侧,保证充气体与拉链连接位置稳定性的同时避免连接结构对充气体的气密性造成影响,保证了充气体与床罩连接结构的稳定与使用寿命。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充气体上的拉链的链齿朝向充气床底部水平连续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链的链齿朝向床底,使得床罩与充气体连接部位的连接面朝下,提升床罩在充气体表面上的覆盖遮挡效果,也进一步隔离床面上的人体与拉链而保证使用舒适性。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1)通过床罩的夹层内设置第二舒适层与床面铺设的第一舒适层共同提供柔软触感,保证舒适度的同时方便收卷进行运输清洗等收纳动作;
25.(2)通过拉链的设置在保证使用状态稳定的同时方便对充气体于床罩的组装与拆卸动作;
26.(3)通过包边与泡沫条的设置提升充气床表面的使用舒适性与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30.附图标记:1、上片;2、下片;3、侧围;4、充气体;41、拉带;5、床罩;51、包边;52、泡沫
条;6、第一舒适层;61、软绵层;62、支撑棉层;63、布套;631、顶层布料;632、底层防滑布料;7、第二舒适层;8、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2.于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充气床,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由上片1、下片2与侧围3围合而成的充气体4,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上片1表面的床罩5。充气体4与床罩5之间铺设有第一舒适层6,所述第一舒适层6位于上片1表面,结合图3,所述床罩5内成型有夹层并填充铺设有第二舒适层7,第一舒适层6与第二舒适层7结构相互独立,共同提供柔软触感以提升床面的舒适度。
33.如图2、图3所示,上片1、下片2与侧围3通过高周波焊接构成气密的充气体4,充气体4内部设有拉带41使其充气后呈立方体状。充气体4与床罩5上车缝有相配合的拉链8以实现可拆卸连接。充气体4上的拉链8车缝于上片1与侧围3位于充气体4上表面的焊接边一侧的外边缘处,本实施例中的拉链8车缝于焊接边外侧临近侧围3的一面上,且拉链8的链齿朝向充气体4底部一侧向下水平连续设置。
34.如图2、图3所示,第一舒适层6大小与充气体4表面相匹配,第一舒适层6包括上下层叠的软绵层61与支撑棉层62,软绵层61选用纤维棉,支撑棉层62选用硬质棉。第一舒适层6外侧设有布套63,布套63包括顶层布料631与底层防滑布料632,顶层布料631与第一舒适层6绗缝再与底层防滑布料632车缝成型。床罩5为与充气体4表面相匹配的矩形布层,床罩5由针织布料与纤维棉以及梭织布料绗缝而成,床罩5上的拉链8车缝于床罩5的下表面周侧沿,且床罩5与拉链8的车缝处外侧顶边缘还车缝有包边51,包边51内填充有泡沫条52。
3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有益效果如下:组装充气床时,先根据个人需要对充气体4充气至合适软硬度,再将第一舒适层6铺设于充气体4上表面,最后将床罩5盖于第一舒适层6上,并通过拉链8与充气体4完成连接组装。人体躺卧于充气床上时,第一舒适层6与床罩5夹层内的第二舒适层7用于提供柔软舒适的触感。由于提供柔软触感的舒适层一分为二,二者作用效果上相互增强,结构上相互独立,二者相对于具有相近柔软触感的单一舒适层,其厚度更薄,在保证共同提供的舒适触感的同时,方便收纳运输或者对充气床进行清洁作业时进行卷曲,从而在保证充气床整体的使用舒适度的同时,也方便了舒适层的收纳清洁等动作需求。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