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环式速热电蒸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6270发布日期:2022-11-18 21:1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环式速热电蒸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出水量可控且快速加热产生蒸汽的电蒸炉。


背景技术:

2.电蒸炉作为一种电烹饪厨具,主要依靠将水箱内的水经电加热形成蒸汽后,再通过蒸汽对锅内厨具进行烹饪,近年来电蒸炉因其加热快速且加热均匀的特点。目前,市场上的电蒸炉基本上是通过直接加水到蒸锅内,再进行加热从而形成蒸汽。这种电蒸炉在使用时会把整个锅内的水全部加热,这种情况会造成加热效率慢,出蒸汽的时间久的问题,用户体验差。
3.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4181443u公开了电蒸炉,该电蒸炉包括用以支持于桌面的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盛水器、架设在盛水器上的蒸笼格和蒸笼盖、及设置在底座内的电磁加热装置,底座形成四周与底部封闭的容纳腔,盛水器放置于容纳腔内,所述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大致平行于盛水器下表面的电磁线圈与设置于电磁线圈下侧的磁条,底座上设有处于电磁线圈上侧的微晶玻璃板,微晶玻璃板完整覆盖于电磁线圈的上侧。该专利无法对盛水器内的水进行定量控制,蒸汽速度较慢。
4.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快速加热、蒸汽速度快、蒸汽量高的电蒸炉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沉环式速热电蒸炉,该电蒸炉通过设置带有磁阀开关的u型管道连通储水槽、隔水件,由控制电路控制磁阀开关开闭,以实现定量加水,且在隔水件内形成快速加热区,以提高蒸汽速度和蒸汽量。其具有结构简单、智能控制出水量的优点。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快速加热的电蒸炉,包括电蒸炉本体、隔水件、电磁阀组件、发热组件和控制电路;所述电蒸炉本体内设有内衬,所述发热组件设于内衬中部最低位,所述隔水件环绕发热组件安装在内衬底部,与电蒸炉本体形成连接;所述隔水件外侧的空间形成环绕内侧发热组件的储水槽;控制电路设于内衬下方空间;
8.所述隔水件包括水通道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加热区,加热区上方设有蒸汽通道,加热区下方为所述发热组件;
9.所述内衬底部设有两个通孔,分别为进水口、出水口;其中,所述进水口位于隔水件内,与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位于隔水件外,与储水槽连通;
10.所述电磁阀组件包括管道、位于管道内的磁阀开关;管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出水口连接,以使储水槽与隔水件相连通;
11.述控制电路配置为与发热组件、电磁阀组件连接;其中,控制电路控制发热组件加
热,以及控制磁阀开关的开/闭,以实现控制管道的连通/闭合。
12.优选地,所述管道为u型管道。
13.具体的,当控制电路控制磁阀开关通电时,位于u型管道内的磁阀开关打开,此时u型管道连通,水流自储水槽的出水口经管道流至进水口,进而进入隔水件内;由隔水件的水通道进入到加热区,并控制发热组件发热,以使隔水件内的水分蒸发,通过蒸汽通道向上排出。当流至隔水件内的水量达到预设目标时,控制电路控制磁阀开关断电闭合,此时水流被磁阀开关阻隔,无法继续流向隔水件,完成定量加水。定量加水的控制,能够实现水分蒸发速度的调节,当需要快速加热蒸发时,除了调节发热组件外,还可以通过每次在隔水件的加热区加入少量水,实现快速蒸发。
14.以上的,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均设于内衬的底面,所述电磁阀组件设于内衬下方空间。
15.具体的,由于进水口、出水口均设置在内衬的底面,故电磁阀组件设置在内衬的下方;u型管道呈竖直放置,两端分别接进水口、出水口;该结构整体较为简单。
16.以上的,所述隔水件整体形状呈水瓢状,其中,水瓢的主体部分为隔水件的主体部,水瓢的把手部分为隔水件的水通道;所述水通道与主体部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水流通过的通道。
17.具体的,隔水件的设计,使得内衬的空间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其中,隔水件外部的空间为用于储水的储水槽,其作用与传统电蒸炉的水箱相同;而隔水件内部空间则主要作为用来对水集中加热的空间。通过将隔水件设计为水瓢状,利用水通道快速将来自储水槽的水引流至主体部的加热区,再对其进行快速加热蒸发。该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电蒸炉,无需设置多个隔层来实现储水、加热等,避免多层隔层结构的繁杂设计。只需设置一个内衬,再利用隔水件的结构,以及u型管道的连通,来实现定量加水、快速加热蒸发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优点。
18.以上的,所述主体部呈圆柱状,圆柱内的空间形成为加热区;所述主体部上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蒸汽通道。
19.具体的,将圆柱内的空间形成用于水加热蒸发的加热区,有利于实现在围闭的空间内蒸汽快速聚拢,使电蒸炉的效果更好。而主体部上方设有开口以形成蒸汽通道,可以使围聚在主体部内的蒸汽向上蒸发。
20.以上的,所述主体部外周设有一圈沿主体部外凸的环形配合件,所述环形配合件用于与内衬形成连接。
21.以上的,所述内衬设有用于与隔水件配合的定位槽。
22.具体的,通过在主体部外周设有环形配合件和定位槽,实现隔水件与内衬的快速连接与拆卸,便于用户拆卸清洁。
23.优选地,所述隔水件与内衬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
24.具体的,密封圈的设计,可以使隔水件与内衬的连接处具有密封性,避免内衬的储水槽的水进入隔水件内。
25.优选地,所述电磁阀组件的磁阀开关替换为电机开关,电机开关配置为通过电机驱动磁阀开关开/闭。
26.优选地,所述内衬下方空间设置为用于放置控制电路和电磁阀组件的腔体,且该
腔体为封闭空间;所述电磁阀组件固定连接于内衬下侧底面。
27.以上的,所述管道与进水口、出水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28.具体的,密封件的设计,可以保证进水口、出水口与u型管道的连接处不会泄水,避免水进入控制电路所在的腔体内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电蒸炉的安全性能。
29.优选地,所述密封件为硅胶o型圈。
30.优选地,所述u型管道与进水口、出水口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
31.优选地,所述磁阀开关与u型管道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圈。
32.以上的,所述发热组件包括发热片和密封硅胶。
33.具体的,密封硅胶的作用,在于避免内衬的水流向内衬下方的空间,避免水进入电路区域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机器的安全性。
34.优选地,所述电蒸炉本体上还设有控制面板。
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快速加热的电蒸炉,其通过设置带有磁阀开关的u型管道连通储水槽、隔水件,由控制电路控制磁阀开关开闭,以实现定量加水,且在隔水件内形成快速加热区,以提高蒸汽速度和蒸汽量。其具有结构简单、智能控制出水量、蒸汽速度快、蒸汽量高等优点,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3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9.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40.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的斜对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4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的隔水件结构示意图;
42.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蒸炉的电磁阀组件结构示意图。
43.附图标记说明
44.1电蒸炉本体,2隔水件,3电磁阀组件,4发热组件,5控制面板;11内衬,11a储水槽,11b定位槽,111进水口,112出水口,21水通道,22主体部,23环形配合件;
45.31u型管道,311连接筋,312密封件;32磁阀门,321密封圈;33电机;41密封硅胶。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47.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环式速热电蒸炉,包括电蒸炉本体1、隔水件2、电磁阀组件3、发热组件4、控制面板5和控制电路;所述电蒸炉本体1内设有内衬11,所述发热组件4设于内衬11中部最低位,所述隔水件2环绕发热组件4安装在内衬11底部,与电蒸炉本体1形成连接;所述隔水件2外侧的空间形成环绕内侧发热组件的储水槽11a;控制电路设于内衬11下方空间;
48.所述隔水件2包括水通道21和主体部22;所述主体部22设有加热区,加热区上方设有蒸汽通道24,加热区下方为所述发热组件4;
49.所述内衬底部设有两个通孔,分别为进水口111、出水口112;其中,所述进水口111
位于隔水件2内,与水通道21连通;所述出水口112位于隔水件2外,与储水槽11连通;具体的,所述进水口111、出水口112均设于内衬11的底面,所述电磁阀组件3设于内衬11下方空间。
50.所述电磁阀组件3包括u型管道31、位于u型管道31内的磁阀门32和电机33;u型管道31的两端分别与进水口111、出水口112连接,以使储水槽11a与隔水件2相连通;所述电机33与磁阀门32、控制电路连接,电机33配置为驱动磁阀门32开闭。所述内衬11下方空间设置为用于放置控制电路、发热组件4和电磁阀组件3的腔体,且该腔体为封闭空间;所述电磁阀组件3固定连接于内衬11下侧底面,具体为通过在u型管道31的侧壁上设计连接筋311进行固定。
51.所述控制电路配置为与发热组件4、电磁阀组件3连接;其中,控制电路控制发热组件4加热,以及控制磁阀门32的开/闭,以实现控制u型管道31的连通/闭合。
52.由于进水口111、出水口112均设置在内衬11的底面,故电磁阀组件3设置在内衬11的下方;u型管道31呈竖直放置,两端分别接进水口111、出水口112;该结构整体较为简单。应当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水口111也可以设置在隔水件的侧壁上或隔水件的任意位置,只要是能进水至隔水件的开口或通孔即可。管道亦可以是其他形状。
53.具体的,当控制电路控制磁阀门32通电时,位于u型管道31内的磁阀门32打开,此时u型管道31连通,水流自储水槽11a的出水口112经管道流至进水口111,进而进入隔水件2内;由隔水件2的水通道21进入到加热区,并控制发热组件4发热,以使隔水件2内的水分蒸发,通过蒸汽通道24向上排出。当流至隔水件2内的水量达到预设目标时,控制电路控制磁阀门32断电闭合,此时水流被磁阀门32阻隔,无法继续流向隔水件2,完成定量加水。定量加水的控制,能够实现水分蒸发速度的调节,当需要快速加热蒸发时,除了调节发热组件4外,还可以通过每次在隔水件2的加热区加入少量水,实现快速蒸发。
5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水件2整体形状呈水瓢状,其中,水瓢的主体部22分为隔水件2的主体部22,水瓢的把手部分为隔水件2的水通道21;所述水通道21与主体部22的连接处设有用于水流通过的通道。应当说明的是,隔水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水通道可以设置在主体部内,也可以设置为沿主体部外周面向外延伸;例如,隔水件可以圆形状,圆形状的整体为主体部,在主体部内设置水通道,该水通道与主体部连通。又如,隔水件整体可以是任意形状,比如矩形状、不规则形状、或三角形状等;而设置在主体部内或主体部外的水通道可以是狭长的条状,也可以是柱状,或任意可以将水聚拢流动的形状,使得水流可以经水通道释放至主体部内。
55.具体的,隔水件2的设计,使得内衬11的空间被分割为两个部分;其中,隔水件2外部的空间为用于储水的储水槽11a,其作用与传统电蒸炉的水箱相同;而隔水件2内部空间则主要作为用来对水集中加热的空间。通过将隔水件2设计为水瓢状,利用水通道21快速将来自储水槽11a的水引流至主体部22的加热区,再对其进行快速加热蒸发。该结构有别于传统的电蒸炉,无需设置多个隔层来实现储水、加热等,避免多层隔层结构的繁杂设计。只需设置一个内衬11,再利用隔水件2的结构,以及u型管道31的连通,来实现定量加水、快速加热蒸发的功能,具有结构简单、安装便捷的优点。
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2呈圆柱状,圆柱内的空间形成为加热区;所述主体部22上方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形成蒸汽通道。将圆柱内的空间形成用于水加热蒸发的加热区,
有利于实现在围闭的空间内蒸汽快速聚拢,使电蒸炉的效果更好。而主体部22上方设有开口以形成蒸汽通道,可以使围聚在主体部22内的蒸汽向上蒸发。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22外周设有一圈沿主体部22外凸的环形配合件,所述环形配合件用于与内衬11形成连接;所述内衬11设有用于与隔水件2配合的定位槽11b。通过在主体部22外周设有环形配合件和定位槽,实现隔水件2与内衬11的快速连接与拆卸,便于用户拆卸清洁。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隔水件2与内衬11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密封圈的设计,可以使隔水件2与内衬11的连接处具有密封性,避免内衬11的储水槽11a的水进入隔水件2内。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道31与进水口111、出水口112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312,密封件312为硅胶o型圈。密封件的设计,可以保证进水口111、出水口112与u型管道31的连接处不会泄水,避免水进入控制电路所在的腔体内所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提高电蒸炉的安全性能。
6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u型管道31与进水口111、出水口112以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所述磁阀门32与u型管道31的接触面设有密封圈321;所述发热组件4包括发热片和密封硅胶41。密封硅胶的作用,在于避免内衬11的水流向内衬11下方的空间,避免水进入电路区域而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高机器的安全性。
61.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