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水分离茶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67433发布日期:2022-10-19 10:54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水分离茶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棒,特别是涉及一种茶水分离茶棒。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泡茶时分离茶叶和茶水的装置主要是过滤网,茶水在茶壶中浸泡好后,在盛放茶水的容器上部放置滤网,茶壶中的茶水经过滤网过滤后,流入到滤网下部的容器中,此种方式虽然能够完成茶叶与茶水的分离,但操作十分不便。
3.为解决此问题,申请号为200520128859.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泡茶棒,该泡茶棒包括一表面设有若干小孔的中空棒体和固定于该棒体上的手柄,呈纺锤形或球形的棒体由两个套筒套合而成,茶叶放置在套合后的中空棒体中,手柄远离棒体的一端设置有呈钩状的手柄端部,泡茶时将手柄端部钩在茶杯边缘,棒体伸入到容器中即可完成茶叶的浸泡,使用此种泡茶棒泡茶时,虽然操作方便,但容易出现因两个套筒之间套合不牢固,导致泡茶时,上下套筒套筒脱开,茶叶散落到容器中,导致茶叶和茶水分离失败的问题;而且棒体为纺锤形或球形,在容器中浸泡时,热水需从棒体表面的孔中一点点浸入内部,泡茶时间长,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4.申请号为201120087117.x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由半球形的上壳体和半球形的下壳体组成的茶球,上壳体的一端连接有顶杆,顶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顶帽,顶杆外部套设有支杆,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通过螺钉或过盈套接的方式连接,此种方式虽然解决了泡茶时上下套筒之间脱离,茶叶散落到容器中,导致茶叶和茶水分离失败的问题,但仍然存在泡茶时间长的问题。
5.综上可知,现有的茶棒虽然解决了茶叶和茶水分离不便的问题,但由于棒体或茶球的表面为曲面,棒体或茶球在热水中转动时,被搅动的热水仅会沿着棒体或茶球的表面流动,而不会加快热水浸入棒体或茶球内部的速度,热水仍需一点点的通过棒体或茶球表面的小孔渗透到其内部,泡茶时间较长,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水分离茶棒,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与手柄连接的包括迎水平面和非迎水平面的扁平茶篓,在茶篓内设置放茶叶的中空腔体,迎水平面上设置若干个贯穿中空腔体的滤水孔,使茶棒在盛有热水的茶杯中转动时,茶篓的迎水面带动茶杯中的水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热水的运动速度,加速运动的热水与迎水平面接触时,热水在惯性力和茶篓内外压差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进入中空腔体中,提高了热水进入茶篓的速度,缩短了泡茶时间,使得该茶棒能够适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水分离茶棒,包括手柄和与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的茶篓,所述茶篓为包括迎水平面和非迎水平面的扁平结构,所述茶篓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茶叶的中空腔体,所述迎水平面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中空腔体的滤水孔。
9.优选地,所述滤水孔的轴向垂直于所述迎水平面。
10.优选地,所述茶篓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迎水平面。
11.优选地,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迎水平面之间相互平行。
12.优选地,两个所述迎水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茶篓其他相对表面之间距离。
13.优选地,所述茶篓包括上茶篓和固定连接在所述上茶篓上的下茶篓,紧贴所述上茶篓迎水平面的内部和紧贴所述下茶篓迎水平面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
14.优选地,所述手柄为细长的柱体结构。
15.优选地,所述柱体结构为圆柱体。
16.优选地,所述茶篓和所述手柄均为塑料材质。
17.优选地,所述茶水分离茶棒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茶篓外部的茶棒盖,所述茶棒盖包括盖合在所述上茶篓外部的上茶棒盖和盖合在所述下茶篓外部的下茶棒盖,所述上茶棒盖和所述下茶棒盖之间卡接固定。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扁平的茶篓上设置迎水平面,使得茶篓带动茶杯中的热水运动时,运动的热水在与迎水平面接触后,在惯性力和茶篓内外压差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到中空腔体内与茶叶充分接触,相比于仅利用茶篓内外压差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加快了热水进入中空腔体的速度,缩短了泡茶时间,能够适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20.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茶篓上设置位置相对的两个迎水平面,泡茶时热水分别通过茶篓两侧的迎水平面进入到茶篓内部,对茶篓两侧的茶叶同时进行浸泡,相对于热水仅从茶篓单侧进入的方式,进一步缩短了泡茶时间。
21.3、本实用新型采用滤水孔垂直设置在迎水平面上的方式,缩短了热水从迎水平面进入中空腔体的路径,减小了热水进入中空腔体所用的时间,提高了茶水浸泡效率,同时,垂直于迎水平面的滤水孔,使得热水的运动方向与滤水孔的方向保持一致,减小了滤水孔的侧壁对热水的阻挡,使得热水能够顺畅的进入中空腔体,提高单位时间内进入中空腔体的热水体积,使得茶叶得到充分的浸泡,提高茶水浸泡质量。
22.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紧贴上茶篓迎水平面的内部和紧贴下茶篓迎水平面的内部均设置滤网,在茶篓的两侧进行茶水分离,能够更加有效的防止茶篓内细小的茶叶残渣通过茶篓迎水平面上的滤水孔进入到茶杯内,保持茶水的清澈,进一步提高茶水分离的效果。
23.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茶篓外部设置茶棒盖,泡完茶后,将茶篓放置在茶棒盖中保存,能够避免细菌、灰尘等杂物落入到茶篓表面,污染茶篓,保持茶篓的干净、卫生,同时也能避免了将茶棒随手放在桌面上弄脏桌面或四处寻找放置茶棒的装置所带来的不便。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茶棒总成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茶棒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茶棒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a-a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其中,1、茶棒盖;2、茶棒;3、手柄;4、茶篓;41、上茶篓;42、下茶篓;5、迎水平面;6、非迎水平面;7、中空腔体;8、滤水孔;9、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水分离茶棒,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设置与手柄连接的包括迎水平面和非迎水平面的扁平茶篓,在茶篓内设置放茶叶的中空腔体,迎水平面上设置若干个贯穿中空腔体的滤水孔,使茶棒在盛有热水的茶杯中转动时,茶篓的迎水面带动茶杯中的水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加速热水的运动速度,加速运动的热水与迎水平面接触时,热水在惯性力和茶篓内外压差的双重作用下,加速进入中空腔体中,提高了热水进入茶篓的速度,缩短了泡茶时间,使得该茶棒能够适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
3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4.如图1至3所示,一种茶水分离茶棒,包括茶棒盖1和位于茶棒盖1内的茶棒2,茶棒2包括供手抓握的手柄3和承装茶叶的茶篓4,手柄3为细长的柱体结构,手柄3的形状可以是圆柱体,也可以是长方体、棱柱等,为方便握持,本实用新型优选手柄3为细长的圆柱体结构,茶篓4为包括迎水平面5和非迎水平面6的扁平结构,茶篓4内部设置有放置茶叶的中空腔体7,迎水平面5上设置有若干个滤水孔8,迎水平面5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在茶篓4两相对的位置上分别设置一个,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茶篓4上设置两个位置相对的迎水平面5,两个迎水平面5可以相对平行设置,也可以相对倾斜设置,为确保热水能够对中空腔体7内所有的茶叶充分浸泡,本实用新型中优选,茶篓4上的两个迎水平面5平行设置。
35.茶篓4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正方体或长方体等柱体结构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优选茶篓4为扁平的圆柱体结构,中空腔体7的形状优选与茶篓4的形状相同,茶篓4各处的壁厚相等,使得热水能够同时从位于迎水平面5各个位置的滤水孔8进入中空腔体7,提高茶叶的浸泡效率;在确保茶篓4中的茶叶能够满足单次饮用的情况下,两迎水平面5之间的距离要尽可能的小,以使从茶篓4两侧进入中空腔体7的热水能够与中空腔体7中所有的茶叶充分接触,在不延长浸泡时间的情况下,茶篓4内部的茶叶能够得到充足的浸泡,提高茶水的浸泡效率和茶水的浓度,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圆柱体上下两个圆形平面之间的距离为8-10mm,茶篓4的材质优选为塑料材质,与茶篓4的材质相同,手柄3的材料也为塑料材质。
36.滤水孔8均匀的分布在迎水平面5上,且滤水孔8贯穿中空腔体7,滤水孔8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菱形等各种形状,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滤水孔8为圆形,滤水孔8的大小要适中,既要确保热水能够进入到中空腔体7,又要确保中空腔体7中的茶叶不会通过滤水孔8进入到茶水中,本实用新型优选滤水孔8的直径大小为0.8-1mm,为确保热水能够顺利的通过
滤水孔8进入到中空腔体7,本实用新型优选滤水孔8垂直于迎水平面5,缩短热水从迎水平面5进入中空腔体7的路径,减小滤水孔8的侧壁对热水的阻挡,使得热水能够顺畅的进入中空腔体7。
37.如图2至5所示,茶篓4包括上茶篓41和盖合在上茶篓41上的下茶篓42,上茶篓41和下茶篓42可以是两个大小相同的圆柱体,也可以设计为不等大的两个圆柱体,且上茶篓41小,下茶篓42大,当上茶篓41和下茶篓42等大时,下茶篓42中放置大小、形状与上茶篓41、下茶篓42相同的茶饼,避免放置散装茶叶时茶篓4中茶叶的量小于单次泡茶所需的最佳茶叶量,使得泡出的茶叶味道过于淡;当下茶篓42的体积大于上茶篓41的体积时,下茶篓42中既可以放置形状与上茶篓41、下茶篓42相同的茶饼,也可以放置散装的茶叶。为提高上茶篓41和下茶篓4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避免茶棒2旋转时上茶篓41与下茶篓42脱离,上茶篓41和下茶篓42之间可以采用螺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38.为进一步提高茶水的分离效果,紧贴上茶篓41迎水平面5的内部和紧贴下茶篓42迎水平面5的内部均设置有滤网9,滤网9的材质可以是316不锈钢,也可以是食物硅胶材质,在上茶篓41和下茶篓42的内表面均设置滤网9,在茶篓4的两侧形成双重过滤,更加有效的防止茶叶通过滤水孔8进入到茶水中,保持茶水的清澈,提高茶水分离效果。
39.如图1所示,在茶棒2的外部设置有塑料材质的茶棒盖1,茶棒盖1包括盖合在上茶篓41外部的上茶棒盖和盖合在下茶篓42外部的下茶棒盖,上茶棒盖和下茶棒盖之间卡接固定,茶棒盖1的形状与茶棒2的形状相同,茶棒盖1的尺寸略大于茶棒2,泡完茶后,将茶棒2放置在茶棒盖1中保存,能够避免细菌、灰尘等杂物落入到茶篓4表面,污染茶篓4,保持茶篓4的干净、卫生,同时也能避免了将茶棒2随手放在桌面上弄脏桌面或四处寻找放置茶棒2的装置所带来的不便。
40.使用时:打开茶棒盖1取出茶棒2,将茶棒2放入到装有热水的茶杯中,手握手柄3旋转茶棒2,茶篓4搅动茶杯中的热水做离心运动,加快了热水的运动速度,加速运动的热水流动到茶篓4上的迎水平面5时,热水在惯性力的作用下加速穿过迎水平面5上的滤水孔8,进入到中空腔体7内,与中空腔体7中的茶叶充分接触,同时在茶篓4内部没有充满热水时,茶篓4内部的压力小于茶杯中热水的压力,在压差的作用下,茶杯中的热水也会缓慢的浸入到茶篓4内部,即本实用新型的热水在惯性力和压差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到中空腔体7内,加快了热水进入中空腔体7的速度;由于热水的运动方向与茶篓4的迎水平面5相互垂直,因此设置滤水孔8垂直于迎水平面5,一方面缩短了滤水孔8的长度,减小了热水从迎水平面5进入中空腔体7的路径,进一步提高了热水的进入速度,另一方面使得滤水孔8的方向与热水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热水能够顺畅的通过滤水孔8进入到中空腔体7内,提高了单位时间内进入中空腔体7的热水体积,使得茶叶得到充分的浸泡,提高茶水浸泡效率和浸泡质量;在茶篓4上设置相对平行的两个迎水平面5,使得热水同时从茶篓4两侧进入中空腔体7,相对于从热水仅从单侧进入的方式,进一步缩短了热水进入时间;另外,在确保茶篓4内盛装的茶叶能够满足单次饮用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缩短两迎水平面5之间的距离,使得从茶篓4两侧进入中空腔体7的热水能够与中空腔体7中所有的茶叶充分接触,在不延长浸泡时间的情况下,中空腔体7内部的茶叶均能够得到充分的浸泡,进一步提高茶水的浸泡效率。
41.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
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