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2.现有的烹饪装置,如空气炸锅,一般存在三种加热方式:上置式加热,即将加热件和风扇设于锅盖,以实现热风循环加热;下置式加热,即将加热件和风扇设于锅体,以实现热风循环加热;混合式加热,即同时在锅盖和锅体内设加热件和风扇,以实现热风循环加热。与加热件设置于锅盖,热风下引的过程中可以直面炸篮中的食物不同,将加热件下置时,热风上引流动路径中会遇到诸如保温罩、内胆、炸篮等多种“障碍物”,避障的过程中风流的方向多次发生转换,沿程阻力损失也逐渐加大,从而引发热风流动的多取向性而出现紊流、沿程阻力损失增加等现象,进而导致热风能量减少、风速降低等缺陷,最终整个烹饪过程热效率降低,烹饪时长延长或者预设烹饪时长内出现食物受热不均以及不熟的现象。
3.而且,现有技术中的炸篮一般有两种结构造型:一种是封闭式炸篮,即炸篮的侧壁是封闭式结构,炸篮的上部开口,对于下置式加热的空气炸锅而言,热风通过炸篮与内胆之间的风道经上部开口进入炸篮,该进风方式使得位于炸篮上部的食物受热多,位于炸篮下部的食物受热少,整个烹饪过程食物受热不一致,部分区域烤焦而部分区域甚至还不熟,影响食物口感和用户体验;一种是开放式炸篮,即在炸篮的侧壁开孔、上部亦开口,对于下置式加热的空气炸锅而言,热风通过炸篮与内胆之间的风道经炸篮的侧壁开孔和上部开口分别进入炸篮,以期达到立体式的加热效果,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即便是在炸篮的侧壁开孔,但是热风上行的过程中因相应的风道设计导致热风围绕炸篮的侧壁打转,从炸篮的侧壁开孔进入炸篮内部的风流过少,热风流动性不好,亦存在加热食物不均匀,口感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烹饪装置,包括保温罩,所述保温罩内设有加热件、位于加热件上方的增压罩、及位于增压罩内的炸篮,所述增压罩设有第一进风孔,所述炸篮的侧壁设有第二进风孔,所述增压罩与所述炸篮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孔和所述第二进风孔的第一风道,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处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围绕所述炸篮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导流叶片,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为若干个导流通道。
7.本技术中的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8.所述保温罩与所述增压罩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一进风孔的第二风道、与所述加热件之间形成第三风道,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处的导风环,所述导风环的内壁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风凸块,所述导风凸块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多个与所述第一进风孔连通的导风增压通道。
9.所述导流通道与所述导风增压通道的数量相同,且一个所述导流通道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导风增压通道。
10.所述导流通道的数量大于所述导风增压通道的数量,一个所述导风增压通道对应连通多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通道。
11.多个所述导风凸块围绕所述导风环的中轴线呈螺旋布置,以使气流经过所述导风增压通道时形成螺旋气流;和/或,所述导风凸块具有与所述导风环固连的固定端以及远离所述固定端的自由端,所述导风凸块具有自所述固定端的底部向所述自由端的顶部呈弧形过渡的螺旋曲面。
12.所述导流件为与所述炸篮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导流叶片成型于所述炸篮的侧壁的外表面且朝向所述增压罩的侧壁延伸以与所述增压罩的侧壁抵接。
13.所述导流件为与所述增压罩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导流件成型于所述增压罩的侧壁的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炸篮的侧壁延伸以与所述炸篮的侧壁抵接。
14.所述炸篮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炸篮的侧壁固连的第一外翻边,所述第一外翻边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进风孔,所述第三进风孔与所述导流通道连通。
15.所述炸篮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外翻边固连的第二外翻边,所述第二外翻边搭载于所述增压罩。
16.所述炸篮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炸篮的侧壁固连的外翻边,所述外翻边搭载于所述增压罩。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风道处增设具有围绕炸篮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导流叶片的导流件,能够将增压罩与炸篮之间的第一风道分隔为若干个导流通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一风道沿炸篮的周向完全贯通的技术方案而言,从第一进风孔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能够经导流件的引导顺利的从第二进风孔进入炸篮,避免热风围绕炸篮的侧壁打转;同时,本技术中的单个导流通道的体积相对减小,压力随之增加,从而提升了热风在单个导流通道内的流动性,使热风能够高效地通过第二进风孔进入炸篮的内部,提升了热效率,使食物在预设的烹饪时长内能够充分受热。而且,单个第二进风孔的截面积小于整个第一风道的截面积,本技术通过导流件将第一风道分隔为若干个导流通道,从而减小了单个第二进风孔与导流通道之间的截面积差异,使得热风经第一进风孔、导流通道向第二进风孔流动的过程中,风流路径的截面积波动减小,降低了因压力突变导致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愉悦了用户体验。
19.此外,多个导流通道能够对热风进行分流,不仅提升了进风效率,而且能够使热风自炸篮周向的不同部位进入炸篮内部,以实现对炸篮内部食物的均匀加热,提升食物的烹饪口感。
20.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保温罩与增压罩之间的第二风道处增设有导风环,通过在导风环的内壁设置多个导风凸块,能够将第二风道分隔为多个与第一进风孔连通的导风增压通道。导风环的设置能够对自所述第二风道向所述第一进风孔流动的风形成导流,使其有序地流向第一进风孔,降低热风在保温罩内壁和增压罩的接合位置处发生紊流和碰撞回流的现象,使热风能够集中向第一进风孔流动,增加热风的进风量,保证热效率。而且导风环内导风凸块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风道进行划分,将其分隔为多个导风增压
通道,相较于现有的第二风道在周向方向相互贯通的结构而言,单个导风增压通道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气体的流动速率,提升了热风的进风效率,使热气流能够高效地流入增压罩的烹饪腔内,热效率得以提高,烹饪腔内的食物充分受热,口感更佳。
2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单个第一进风孔的截面积小于整个第二风道的截面积,本实施方式通过导风凸块将第二风道划分为多个导风增压通道,从而减小了单个第一进风孔与单个导风增压通道之间的截面积差异,使得热风在经第三风道、导风增压通道向第一进风孔流动的过程中,风流路径的截面积的变化减小,降低了因压力突变导致的空气扰动而形成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22.此外,第二风道处的导风增压通道与第一风道处的导流通道对应连通,实现了对热风的分流,热风在经导风增压通道加速后进入导流通道进一步实现加速,提升了热风的流动性能,使热风能够快速、高效地通过第二进风孔进入炸篮的内部,大幅提升了热效率。
23.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流叶片成型于炸篮的侧壁的外表面且朝向增压罩的侧壁延伸以与所述增压罩的侧壁抵接,从而将相邻两个导流通道在炸篮的周向上得以分隔,降低了热风在相邻两个导流通道之间相互窜动而造成混流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因混流所导致的热风能量的耗散,保证了单个导流通道内热风流动的有序性,实现热风的快速流动。
24.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炸篮的外侧成型所述导流叶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炸篮的结构强度,使其承载能力得以加强,可以薄型化炸篮的侧壁,使热风在第一风道内时即可通过炸篮侧壁的热传导对食物进行加热,与吹进炸篮内部的热风一起,形成对食物的立体式加热,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
25.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流件成型于增压罩的侧壁的内表面且朝向炸篮的侧壁延伸以与炸篮的侧壁抵接,从而将相邻两个导流通道在炸篮的周向上得以分隔,降低了热风在相邻两个导流通道之间相互窜动而造成混流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因混流所导致的热风能量的耗散,保证了单个导流通道内热风流动的有序性,实现热风的快速流动。
26.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型于增压罩的导流件能够对炸篮形成径向限位,减少其沿增压罩径向方向的晃动量,保证各个导流通道的体积的一致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受热的均匀性。
27.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炸篮的上部设有与炸篮的侧壁固连的第一外翻边,第一外翻边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导流通道连通的第三进风孔,从而实现了自炸篮的上部进风,其与通过第二进风孔的进风方式相配合,实现了对炸篮内食物的立体循环加热,使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夹生。而且,由于热风有向上流动的特性,这样设置可以使部分上行的热风冲击在第三进风孔之间的间隔部位上并形成反弹,迫使部分热风改变方向从第二进风孔进入炸篮,增加了第二进风孔的进风量,从而提高了食物顶部和侧部受热的均衡性。
28.更进一步地,炸篮的上部设有与第一外翻边固连的第二外翻边,第二外翻边搭载于增压罩,从而实现了对炸篮的支撑定位,省却了在炸篮下部设置相应的支撑结构。而且第二外翻边搭载于增压罩,两者配合以降低自两者之间逃逸的热风量,提升热风自导流通道进入第二进风孔的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附图说明
2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0.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锅体的剖示图;
31.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保温罩、加热件、增压罩、导风环、及炸篮的装配剖示图一;
32.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保温罩、加热件、增压罩、导风环、及炸篮的爆炸图;
33.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保温罩、加热件、增压罩、导风环、及炸篮的装配剖示图二;
34.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炸篮的立体图一;
35.图6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炸篮的立体图二;
36.图7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导风环的立体图;
37.图8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所述导风环的剖视图。
38.其中,
39.1.炸篮、11.第二进风孔、12.第一外翻边、13.第二外翻边、14.导流叶片、15.第三进风孔;
40.2.增压罩、21.第一进风孔;
41.3.导风环、31.导风凸块、32.固定端、33.自由端;
42.4.保温罩;
43.5.加热件;
44.6.导流通道;
45.7.导风增压通道;
46.8.第三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47.为了更清楚地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9.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52.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烹饪装置,包括保温罩4,所述保温罩4内设有加热件5、位于加热件5上方的增压罩2、及位于增压罩2内的炸篮1,所述增压罩2设有第一进风孔21,所述炸篮1的侧壁设有第二进风孔11,所述增压罩2与所述炸篮1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进风孔21和所述第二进风孔11的第一风道,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风道处的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围绕所述炸篮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导流叶片14,以将所述第一风道分隔为若干个导流通道6。
5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风道处增设具有围绕炸篮1周向间隔布置的若干个导流叶片14的导流件,能够将增压罩2与炸篮1之间的第一风道分隔为若干个导流通道6,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第一风道沿炸篮的周向完全贯通的技术方案而言,从第一进风孔21进入第一风道的热风能够经导流件的引导顺利的从第二进风孔11进入炸篮,避免热风围绕炸篮1的侧壁打转;同时,本技术中的单个导流通道6的体积相对减小,压力随之增加,从而提升了热风在单个导流通道6内的流动性,使热风能够高效地通过第二进风孔11进入炸篮1的内部,提升了热效率,使食物在预设的烹饪时长内能够充分受热。而且,单个第二进风孔11的截面积小于整个第一风道的截面积,本技术通过导流件将第一风道分隔为若干个导流通道6,从而减小了单个第二进风孔11与导流通道6之间的截面积差异,使得热风经第一进风孔21、导流通道6向第二进风孔11流动的过程中,风流路径的截面积波动减小,降低了因压力突变导致的空气动力性噪声,愉悦了用户体验。
54.此外,多个导流通道能够对热风进行分流,不仅提升了进风效率,而且能够使热风自炸篮1周向的不同部位进入炸篮1内部,以实现对炸篮1内部食物的均匀加热,提升食物的烹饪口感。
55.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锅体及用于打开或盖合所述锅体的锅盖,所述保温罩4、所述加热件5设置于所述锅体内,本技术对于所述锅盖是否设置加热件和风扇不做具体限定:在一个示例中,所述锅盖不设加热件和风扇,热风循环的主要功能部件来自于所述锅体的加热件5和位于加热件5下方的风扇,从而实现下置式加热;在另一个示例中,所述锅盖设有加热件和风扇,从而实现了上置式和下置式的混合加热方式。
56.本技术对于所述增压罩2能否自所述锅体取放亦不做限定,而作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增压罩2能够自所述锅体取放,以便于用户对增压罩2进行清洗。更进一步地,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能够自所述锅体取放的内胆,与所述增压罩2具有第一进风孔21不同,内胆的底壁和侧壁均不开孔,其形成有上部敞口的烹饪腔,以使其具备烹饪米饭、汤汁等功能,即当择一选取增压罩2或内胆放入锅体内时,所述烹饪装置将具备不同的烹饪功
能。当然,对于功能集成性较高的烹饪装置,还可以使其进一步具备两个锅盖(其中一个锅盖为普通锅盖,另一个锅盖具备承压功能)或具备可取放的承压盖,以使烹饪装置具备空炸、普通饭煲、压力煲等烹饪功能。
57.本技术对于所述导流件的设置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其可以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58.实施方式一:所述导流件、所述炸篮1和所述增压罩2分体成型,所述炸篮1和/或所述增压罩2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导流件的安装位,或者所述导流件夹持固定于所述炸篮1和所述增压罩2之间。
59.实施方式二: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导流件为与所述炸篮1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导流叶片14成型于所述炸篮1的侧壁的外表面且朝向所述增压罩2的侧壁延伸以与所述增压罩2的侧壁抵接,从而将相邻两个导流通道6在炸篮1的周向上得以分隔,降低了热风在相邻两个导流通道6之间相互窜动而造成混流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因混流所导致的热风能量的耗散,保证了单个导流通道6内热风流动的有序性,实现热风的快速流动。
60.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炸篮1的外侧成型所述导流叶片1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炸篮1的结构强度,使其承载能力得以加强,可以薄型化炸篮1的侧壁,使热风在第一风道内时即可通过炸篮1侧壁的热传导对食物进行加热,与吹进炸篮1内部的热风一起,形成对食物的立体式加热,提升食物的烹饪效果。
61.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流叶片14是在加工所述炸篮1的过程中由所述炸篮1的内侧向外冲切折弯所述炸篮1的侧壁形成,在形成所述导流叶片14的同时形成所述第二进风孔11。该加工工艺易于实现,制作效率高,成本低。
62.实施方式三:所述导流件为与所述增压罩2一体成型的结构,所述导流件成型于所述增压罩2的侧壁的内表面且朝向所述炸篮1的侧壁延伸以与所述炸篮1的侧壁抵接,从而将相邻两个导流通道6在炸篮1的周向上得以分隔,降低了热风在相邻两个导流通道6之间相互窜动而造成混流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因混流所导致的热风能量的耗散,保证了单个导流通道6内热风流动的有序性,实现热风的快速流动。
6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成型于增压罩2的导流件能够对炸篮1形成径向限位,减少其沿增压罩2径向方向的晃动量,保证各个导流通道6的体积的一致性,从而有助于提升受热的均匀性。
6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所述保温罩4与所述增压罩2之间形成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一进风孔21的第二风道、与所述加热件5之间形成第三风道8,所述烹饪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风道处的导风环3,所述导风环3的内壁设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导风凸块31,所述导风凸块31将所述第二风道分隔为多个与所述第一进风孔21连通的导风增压通道7。导风环3的设置能够对自所述第二风道向所述第一进风孔21流动的风形成导流,使其有序地流向第一进风孔21,降低热风在保温罩4内壁和增压罩2的接合位置处发生紊流和碰撞回流的现象,使热风能够集中向第一进风孔21流动,增加热风的进风量,保证热效率。而且导风环3内导风凸块31的设置,能够对第二风道进行划分,将其分隔为多个导风增压通道7,相较于现有的第二风道在周向方向相互贯通的结构而言,单个导风增压通道7的体积减小,压力增大,从而增加了气体的流动速率,提升了热风的进风效率,使热气流能够高效地流入增压罩2的烹饪腔内,热效率得以提高,烹饪腔内的食物充
分受热,口感更佳。
65.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单个第一进风孔21的截面积小于整个第二风道的截面积,本实施方式通过导风凸块31将第二风道划分为多个导风增压通道7,从而减小了单个第一进风孔21与单个导风增压通道7之间的截面积差异,使得热风在经第三风道8、导风增压通道7向第一进风孔21流动的过程中,风流路径的截面积的变化减小,降低了因压力突变导致的空气扰动而形成的噪声,提升了用户体验。
66.此外,第二风道处的导风增压通道7与第一风道处的导流通道6对应连通,实现了对热风的分流,热风在经导风增压通道7加速后进入导流通道6进一步实现加速,提升了热风的流动性能,使热风能够快速、高效地通过第二进风孔11进入炸篮1的内部,大幅提升了热效率。
67.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流通道6与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的数量相同,且一个所述导流通道6对应连通一个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即所述导流叶片14的数量与导风凸块31的数量相等且在竖直方向上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使经一个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进入所述增压罩2内的热风能够对应流入一个所述导流通道6,避免一个导风增压通道7内的风分流进入两个甚至多个所述导流通道6,而造成热风的分散,降低热风的流速。本实施例中导流通道6与导风增压通道7一一对应,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持热风的最大流速,并使其均匀地流向所述炸篮1的内部,提升加热效率。此外,相较于所述导流叶片14的数量小于所述导风凸块31的数量,以使导流通道6的数量小于导风增压通道7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施方式能够避免相邻两个甚至多个导风增压通道7内的热风共同向一个所述导流通道6供给,并在导流通道6内发生混流的现象发生,从而避免了因混流所带来的热风因碰撞而造成的动能的损失和噪声的增加,提升了热风的进风效率,降低了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68.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所述导流通道6的数量大于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的数量,一个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对应连通多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通道6。即所述导流叶片14的数量多于所述导风凸块31的数量,以使经一个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进入所述增压罩2内的热风能够对应流入多个相邻的所述导流通道6,一方面,单个导流通道6的体积相较于单个导风增压通道7的体积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缩小,从而有助于进入导流通道6内的热风在压力作用下实现进一步地加速,提升热风进入炸篮1的效率,另一方面,为方便取放食物以及方便对炸篮1进行清洗,作为优选,炸篮1可取放地置于增压罩2,因此使用过程中,炸篮1需要反复取出和放入,对于上述实施例中导流叶片14与导风凸块31一一对应的实施例而言,在将炸篮1放入增压罩2时需要用户施以足够的注意力或者需要设置相应的引导结构才能实现炸篮1放置后一个导风增压通道7恰巧对应一个所述导流通道6的烹饪状态,但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因所述导流叶片14的数量多于所述导风凸块31的数量,因此在放置炸篮1时,即便用户不施加一定的注意力或者不设相应的引导结构,也能够使得炸篮1放置后至少一个导流通道6能够与导风增压通道7对应连通,以提升该处的热风进风效率。
69.作为本实施方式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7所示,多个所述导风凸块31围绕所述导风环3的中轴线呈螺旋布置,以使气流经过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时形成螺旋气流;和/或,如图8所示,所述导风凸块31具有与所述导风环3固连的固定端32以及远离所述固定端32的自由端33,所述导风凸块31具有自所述固定端32的底部向所述自由端33的顶部呈弧形过渡的螺旋曲面。
70.多个所述导风凸块31绕所述导风环3呈螺旋布置,以使热风经过导风增压通道7时形成螺旋气流,避免因碰撞而产生紊流,不仅降低了气体噪声,而且降低了气体流动过程中的沿程阻力损失,有助于热风的快速流动和能量的保持,且导风凸块31螺旋布置的方式能够引导气流在导风增压通道7处产生旋转涡流,提升了进风效率,方便快速进风,有助于提升热效率。此外,热风以旋转涡流的方式自第一进风孔21流入增压罩2的烹饪腔,其能够在运动初期保持旋转的流动方式,从而便于热风在烹饪腔内的迅速、有序扩散,尤其是在烹饪腔内炸篮1底部的旋转流动能够对炸篮1内食物进行均匀加热,保证食物的烹饪效果和口感。而且旋转涡流能够通过所述导流通道6的进一步引导,快速进入炸篮1的内部,并在炸篮1的内部旋转扩散,实现对食物的立体式加热,提升食物的烹饪口感。
71.所述导风凸块31具有自其固定端32的底部向其自由端33的顶部呈弧形过渡的螺旋曲面,能够实现对热风的引导使其尽可能地向上流动以尽可能多地覆盖第一进风孔21,保证单个第一进风孔21单位时间内的进风量,更进一步地,螺旋曲面的旋向与位于加热件5下方的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使得热风自第三风道8向第二风道流动时的旋向相同,避免反向流动带来的热风回流,引导气流能够按照预设的流动轨迹顺畅流动,形成旋转涡流,提升进风效率。而且,经所述导风增压通道7形成的旋风涡流在进入所述增压罩2的内部后能够依然保持旋风涡流的惯性,从而能够快速进入所述导流通道6,并经所述导流通道6的进一步引导,快速进入炸篮1的内部,并在炸篮1的内部旋转扩散,实现对食物的立体式加热,提升食物的烹饪口感。
72.本技术对于所述炸篮1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其可以采用下述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
73.实施方式一: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炸篮1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炸篮1的侧壁固连的第一外翻边12,所述第一外翻边12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个第三进风孔15,所述第三进风孔15与所述导流通道6连通,从而实现了自炸篮1的上部进风,其与通过第二进风孔11的进风方式相配合,实现了对炸篮1内食物的立体循环加热,使受热更加均匀,避免夹生。而且,由于热风有向上流动的特性,这样设置可以使部分上行的热风冲击在第三进风孔15之间的间隔部位上并形成反弹,迫使部分热风改变方向从第二进风孔11进入炸篮,增加了第二进风孔11的进风量,从而提高了食物顶部和侧部受热的均衡性。
74.所述第一外翻边12具有非开孔区域和设有所述第三进风孔15的开孔区域,作为优选,所述导流叶片14的上部与所述第一外翻边12的非开孔区域抵接,以避免相邻两个所述导流通道6在周向上相互连通,而造成热风的混流,进一步提升热风的进风效率。
75.更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炸篮1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外翻边12固连的第二外翻边13,所述第二外翻边13搭载于所述增压罩2,从而实现了对炸篮1的支撑定位,省却了在炸篮1下部设置相应的支撑结构(当然,本技术也并不排除在所述炸篮1的底部设置相应的支撑结构以实现炸篮1的支撑定位的技术方案)。而且第二外翻边13搭载于增压罩2,两者配合以降低自两者之间逃逸的热风量,提升热风自导流通道6进入第二进风孔11的风量,从而进一步提升热效率。
76.实施方式二:与上述实施方式一设有具有第三进风孔15的第一外翻边12不同,本实施方式,所述炸篮1的上部设有与所述炸篮1的侧壁固连的外翻边,该外翻边未设置进风孔,所述外翻边搭载于所述增压罩2,以实现对炸篮1的支撑定位以及降低自炸篮1与增压罩
2的配合处逃逸的热风量。
77.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78.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