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沙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
背景技术:2.床一般在卧室、宿舍、病房、旅馆等场所使用,指供睡觉用的支具。以木材、不锈钢等金属为材料,以床头床尾、床腿、床板床垫、左右折叠护挡、静音脚轮、一体餐桌、置物架为组件,采用冲孔、装配、焊接、压铆、除锈、喷塑等工艺。通常用以满足人类日常睡觉起居的器具,具有阻燃、防鼠、防蛀、耐用、简约美观、易清洁、移动方便等特点。人的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1]。经过千百年的不断演化和改进设计,在满足常人睡觉的基础上,装上配套床垫、气垫、医疗康复设备、尿袋挂钩,也增加了一些就餐、电动起背、定时翻身、移动行走、站立、接尿、坐躺、取暖降温等其它功能,即可满足常人睡觉,也可满足儿童、重度病人、残障人士、老年人、医院病人、在家医疗康复、学习生活、办公应急等各种需要。
[0003]
目前来说,床主要是用作休息使用的,还具有以下问题:1、床一般占用的空间较大,但很多床并不具备储物的能力,会浪费了大量的空间;2、也有部分床可以进行储物,但是其在支撑起床板架时,是将一侧向上翻折,无法保证床垫的稳定,在其取放物品时,还需先将床垫上的物品放下或者在事后再重新整理,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0004]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的左端设有床头,所述床体的上端设有床板架,所述床体与所述床板架围出有储物腔,所述储物腔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第一气缸,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床板架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床体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床体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床板架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保持平行,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一气缸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铰接。
[0007]
优选地,所述储物腔的底部设有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一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储物腔的1/2偏左的位置,所述床板架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床板架的1/2偏右的位置,所述床板架的左端设有第三铰接座,所述第三铰接座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铰接,所述储物腔的右端设有第四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座铰接。
[0008]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加固杆和第二加固杆,所述第一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固定连接。
[0009]
优选地,所述床板架的下端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床板架的四周设置,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储物腔的内侧壁触接。
[0010]
优选地,所述储物腔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横纵交错形成若干储物格仓。
[0011]
优选地,所述床板架上设有若干透气条孔,所述透气条孔用于加强透气性。
[0012]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其有益效果在于,其能够在床体和床板架之间进行储物,可以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同时,其在取放物品时,气缸收缩带动平行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向上转动,从而带动床板架保持水平地向上移动,不会打乱床板架上端的床垫和其他物品,更加实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收起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储物格仓的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标记包括:100、床头;200、床体;210、储物腔;220、第一铰接座;230、第四铰接座;240、第一连接杆;241、第一加固杆;250、第二连接杆;251、第二加固杆;260、第一气缸;270、隔板;271、储物格仓;300、床板架;310、透气孔;320、第三铰接座;330、第四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0019]
参见附图的图1-4,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收起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收起状态的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的储物格仓271的结构示意图。
[0020]
优选实施例。
[002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包括床体200,所述床体200的左端设有床头100,所述床体200的上端设有床板架300,所述床体200与所述床板架300围出有储物腔210,所述储物腔210的前后两端均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240、第二连接杆250和第一气缸260,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左端与所述床板架300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右端与所述床体200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右端与所述床体200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左端与所述床板架300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40和所述第二连接杆250保持平行,所述第一气缸26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左端铰接,所述第一气缸26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右端铰接。所述第一气缸260收缩,则所述第一连接杆240和第二连接杆250均向右翻转,则所述床板架300向上移动,由于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第二连接杆250、所述床体200和所述床板架300形成了平行四边形的结构,则所述床板架300在移动时始终保持水平的状态,即可在取放物品时,保证所述床板架300上端的床垫和其他物品不需要提前移开,也不需要在事后重新整理,更加方便实用。
[0022]
优选地,所述储物腔210的底部设有第一铰接座220,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右端与
所述第一铰接座220铰接,所述第一铰接座220设置于所述储物腔210的1/2偏左的位置,所述床板架300的下端设有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左端与所述第二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二铰接座设置于所述床板架300的1/2偏右的位置,所述床板架300的左端设有第三铰接座320,所述第三铰接座320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左端铰接,所述储物腔210的右端设有第四铰接座330,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右端与所述第四铰接座330铰接。所述第一铰接座220、第二铰接座、第三铰接座320和第四铰接座330形成了由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第二连接杆250、所述床体200和所述床板架300形成的平行四边形的结构的支撑点,确保所述床板架300转动的稳定性。
[0023]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加固杆241和第二加固杆251,所述第一加固杆241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杆251的两端分别与两端的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杆241可以加强所述第一连接杆240的稳定性,第二加固杆251可以加强所述第二连接杆250的稳定性,确保所述床板架300的支撑能力。
[0024]
优选地,所述床板架300的下端设有若干固定块,所述固定块靠近所述床板架300的四周设置,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储物腔210的内侧壁触接。所述固定块卡在所述储物腔210的内侧壁,可以避免用户在休息时再所述床体200上引起的振动,可以避免所述床板架300晃动,并且能保护所述第一气缸260不会晃动折弯受损。
[0025]
优选地,所述床板架300上设有若干透气条孔,所述透气条孔用于加强透气性,确保放置在所述床板架300上端的床垫的透气性,有利于保护卫生安全。
[0026]
第一实施例。
[0027]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可储物的智能电动床,与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所述储物腔210内设有若干隔板270,所述隔板270横纵交错形成若干储物格仓271。
[0028]
本实施例与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可以实现对物品的分类储藏,更加便于管理,而上述优选实施例则可以放置更大的整体。
[0029]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涉及的床头100、床体200和床板架300、床垫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新型点所在,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0030]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