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4172发布日期:2023-01-20 14:5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过滤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总地涉及清洁工具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过滤组件。


背景技术:

2.吸尘器、洗地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清洁的常用工具。吸尘器、洗地机分别具有尘桶和安装在尘桶内的过滤组件,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支架和安装在过滤支架上的第一过滤件、第二过滤件。其中,第一过滤件可以是带有网孔的滤网。吸尘器、洗地机在吸尘后,第一过滤件的网孔往往会有很多灰尘或其他垃圾堵塞在网孔上。网孔被垃圾堵塞后,会影响气流的通过性,极大影响机器的吸尘性能,这时需要用户从尘桶中取出过滤组件,将过滤组件中的第二过滤件(如hepa组件、过滤棉等)取出后,才能进一步清理网孔,操作较麻烦。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过滤组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5.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组件,所述过滤组件包括:
6.过滤支架,所述过滤支架具有通风腔室,所述过滤支架的外表面具有连通至所述通风腔室的第一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至所述过滤支架的长度方向的端部,所述进风口设置至所述过滤支架的侧部,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游;
7.第一过滤件,所述第一过滤件活动地设置至所述过滤支架并设置于所述进风口,以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能够在遮盖所述进风口的关闭位置和脱离所述进风口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8.第二过滤件,所述第二过滤件连接至所述第一出风口。
9.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过滤支架。
10.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过滤支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第一过滤件和所述过滤支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所述磁性件对应的导磁件,所述磁性件或所述导磁件间隔设置在所述进风口的周边;或者
11.所述第一过滤件通过卡扣连接至所述过滤支架;或者
12.所述第一过滤件通过螺钉连接至所述过滤支架。
13.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绕枢转轴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过滤支架。
14.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一端和所述过滤支架中的一个设置有枢转轴,所述第一过滤件的一端和所述过滤支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枢转轴的枢转卡口,当所述枢转轴卡接于所述枢转卡口内时,所述第一过滤件能够绕所述枢转轴的轴线相对于所述过滤支架枢转。
15.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过滤支架中的一个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和所述过滤支架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导磁件或磁性件,以使得所述第一过滤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滤支架接近时磁性连接。
16.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朝向垂直于所述过滤支架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过滤件构造为具有通风孔的圆弧形板件,所述圆弧形板件的中心线平行于所述过滤支架的长度方向,且位于关闭位置的所述圆弧形板件的凹面朝向所述通风腔室的内部。
17.可选地,所述枢转轴位于所述圆弧形板件的周向的一端,且所述枢转轴的轴线平行于所述过滤支架的长度方向。
18.可选地,所述进风口的朝向平行于所述过滤支架的长度方向且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朝向相反,所述第一过滤件构造为具有通风孔的槽型件,所述槽型件的槽口与所述进风口适配,位于关闭位置的所述槽型件的槽口指向所述通风腔室的内部,所述槽型件的槽底和/或槽壁设置所述通风孔。
19.可选地,所述过滤组件还包括:
20.盖体,所述盖体连接至所述过滤支架的第一端端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过滤件的外部,所述盖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应布置的第二出风口。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包括具有通风腔室的过滤支架,过滤支架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出风口和进风口,进风口处设置第一过滤件,第一出风口处设置第二过滤件,由于第一过滤件与过滤支架活动连接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一过滤件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过滤件能够遮盖进风口并对通过进风口的空气进行过滤,当第一过滤件位于打开位置时,此时第一过滤件脱离进风口,以便对第一过滤件的堵塞物进行清理,有助于简化清洁步骤和增大清理第一过滤件所需的操作空间,进而提高清理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还有利于提高清理效果。由于在对第一过滤件进行清理时,可以不用拆卸第二过滤件,从而能够节约清理第一过滤件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
附图说明
2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23.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具有过滤组件的尘杯装置的爆炸立体视图;
24.图2为图1所示的过滤组件的一个立体视图;
25.图3为图1中的ⅰ部分的放大视图;
26.图4为图1所示的过滤组件的另一个立体视图;
27.图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在拆解第一过滤件时的立体视图;
28.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过滤组件的立体视图;
29.图7为图6所示的过滤组件在拆解第一过滤件时的立体视图;
30.图8为图6和图7中所示的过滤组件中的过滤支架的一个立体视图;
31.图9为图6和图7中所示的过滤组件中的过滤支架的另一个立体视图;以及
32.图10为图6和图7中所示的过滤组件中的第一过滤件的立体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
34.100:过滤支架
ꢀꢀꢀꢀꢀꢀꢀꢀꢀꢀꢀꢀꢀꢀꢀ
101:进风口
35.102:第一出风口
ꢀꢀꢀꢀꢀꢀꢀꢀꢀꢀꢀꢀꢀꢀ
103:枢转卡口
36.110:第一过滤件
ꢀꢀꢀꢀꢀꢀꢀꢀꢀꢀꢀꢀꢀꢀ
111:通风孔
37.112:枢转轴
ꢀꢀꢀꢀꢀꢀꢀꢀꢀꢀꢀꢀꢀꢀꢀꢀꢀꢀ
120:第二过滤件
38.130:盖体
ꢀꢀꢀꢀꢀꢀꢀꢀꢀꢀꢀꢀꢀꢀꢀꢀꢀꢀꢀꢀ
131:第二出风口
39.200:过滤支架
ꢀꢀꢀꢀꢀꢀꢀꢀꢀꢀꢀꢀꢀꢀꢀꢀ
201:进风口
40.203:第一安装槽
ꢀꢀꢀꢀꢀꢀꢀꢀꢀꢀꢀꢀꢀꢀ
210:第一过滤件
41.211:通风孔
ꢀꢀꢀꢀꢀꢀꢀꢀꢀꢀꢀꢀꢀꢀꢀꢀꢀꢀ
212:第二安装槽
42.300:过滤支架
ꢀꢀꢀꢀꢀꢀꢀꢀꢀꢀꢀꢀꢀꢀꢀꢀ
301:进风口
43.303:第一安装槽
ꢀꢀꢀꢀꢀꢀꢀꢀꢀꢀꢀꢀꢀꢀ
310:第一过滤件
44.311:通风孔
ꢀꢀꢀꢀꢀꢀꢀꢀꢀꢀꢀꢀꢀꢀꢀꢀꢀꢀ
312:第二安装槽
45.400:尘杯
ꢀꢀꢀꢀꢀꢀꢀꢀꢀꢀꢀꢀꢀꢀꢀꢀꢀꢀꢀꢀ
401:杯口
46.402:抽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47.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48.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4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过滤组件。如图1至图10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包括过滤支架100、第一过滤件110、以及第二过滤件120。其中,过滤支架100的内部具有通风腔室。过滤支架100的外表面具有连通至通风腔室的第一出风口102和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位于进风口101的下游,当过滤组件使用时,风经由进风口101进入通风腔室,并从第一出风口102移出通风腔室。第一出风口102设置至过滤支架100的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进风口101设置至过滤支架100的侧部。第一过滤件110活动地设置至过滤支架100并设置于进风口101,以使得第一过滤件110能够在遮盖进风口101的关闭位置和脱离进风口101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第二过滤件120连接至第一出风口102。在不移除第二过滤件120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第一过滤件110移动至打开位置,使得第一过滤件110的上游表面和下游表面都处于能够被清理的状态,方便对第一过滤件110上的堵塞物进行清理。
5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包括具有通风腔室的过滤支架100,过滤支架100的外表面上具有第一出风口102和进风口101,进风口101处设置第一过滤件110,第一出风口102处设置第二过滤件120,由于第一过滤件110与过滤支架100活动连接并能够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第一过滤件110位于关闭位置时,第一过滤件110能够遮盖进风口101并对通过进风口101的空气进行过滤,当第一过滤件110位于打开位置时,此时第一过滤件110脱离进风口101,以便对第一过滤件110的堵塞物进行清理,有助于增大清理第一过滤
件110所需的操作空间,进而提高清理操作的灵活性和效率,还有利于提高清理效果。由于在对第一过滤件110进行清理时,可以不用拆卸第二过滤件120,从而能够节约清理第一过滤件110所需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清理效率。
51.过滤支架100具有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参阅图1至图4,过滤支架100的第一端端部设置第一出风口102,过滤支架100的第二端构造为用于对脏污进行气液分离的挡板,避免液体/固体垃圾进入尘杯后直接朝向进风口101运动。挡板的具体构造可以参照现有技术中的挡板进行实施。
52.参阅图1至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的第一个实施方式。第一过滤件110绕枢转轴112可枢转地连接至过滤支架100。采用枢转的方式将第一过滤件110与过滤支架100连接,能够方便打开第一过滤件110以对第一过滤件110实施清理。而且,不用将第一过滤件110从过滤支架100上取下来,操作较为方便。
53.参阅图1至图4,例如,第一过滤件110的一端和过滤支架100中的一个设置有枢转轴112。第一过滤件110的一端和过滤支架100中的另一个设置有枢转卡口103以卡接枢转轴112。其中,枢转卡口103与枢转轴112卡接配合,即,在枢转轴112卡入枢转卡口103内之后,若要将枢转轴112移出枢转卡口103,需要施加一定的作用力。当枢转轴112卡接于枢转卡口103内时,第一过滤件110能够绕枢转轴112的轴线相对于过滤支架100枢转。
54.参阅图1至图4,第一过滤件110的另一端和过滤支架100中的一个设置设置有磁性件,第一过滤件110的另一端和过滤支架100中的另一个设置有导磁件,以使得第一过滤件110的另一端在接近过滤支架100时磁性连接。
55.可以理解的是,作为第一过滤件110的另一端和过滤支架100的连接方式的变形,第一过滤件110的另一端可以通过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至过滤支架100。
56.参阅图1至图5,此外,进风口101的朝向可以垂直于过滤支架100的长度方向。第一过滤件110构造为具有通风孔111的圆弧形板件。圆弧形板件的中心线平行于过滤支架100的长度方向,且位于关闭位置的圆弧形板件的凹面朝向通风腔室的内部。其中,将进风口101的朝向设置成垂直于过滤支架100的长度方向,有利于根据需要增大进风口101的面积,因为进风口101可以沿着过滤支架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另外,通过将第一过滤件110构造成圆弧形板件,且位于关闭位置的圆弧形板件的凹面朝向通风腔室的内部,有利于增大第一过滤件110的表面积,还能够降低过滤物在第一过滤件110表面积聚的几率。
57.参阅图1至图4,进一步地,枢转轴112位于圆弧形板件的周向的一端,且枢转轴112的轴线平行于过滤支架100的长度方向。与将枢转轴112设置在圆弧形板件的中部相比,通过将枢转轴112设置在圆弧形板件的周向的一端,可以在打开进风口101时,能够将圆弧形板件移至进风口101的外部,进而能够为圆弧形板件的清理操作提供更大的空间,能更加方便清理,也有利于提高清理效果。
58.参阅图1至图10,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组件还包括盖体130。盖体130连接至过滤支架100的第一端端部且位于第二过滤件120的外部。盖体130具有与第一出风口102对应布置的第二出风口131。第二出风口131位于第二过滤件120的下游。通过设置盖体130,能够将第二过滤件120限制在过滤支架100与盖体130之间。盖体130上的第二出风口131可以是用来与风机的抽吸通道相连的接口。
59.参阅图5至图10,第一过滤件110可拆卸地连接至过滤支架100。在第一过滤件110
与过滤支架100连接的情况下,第一过滤件110即位于关闭位置;在第一过滤件110从过滤支架100上拆卸后即可脱离过滤支架100并移至打开位置。此处的打开位置也就是使得进风口101裸露时的第一过滤件110的位置。
60.例如,第一过滤件110和过滤支架100中的一个设置有磁性件。第一过滤件110和过滤支架100中的另一个设置有与磁性件对应的导磁件。磁性件或者导磁件间隔设置在进风口101的周边。以过滤支架100设置磁性件且第一过滤件110上设置导磁件为例,磁性件在进风口101的周边的外表面沿进风口101的周向间隔设置两个以上,导磁件的数目与磁性件相同且两者的位置一一对应。第一过滤件110和过滤支架100通过磁性件与导磁件的磁性相吸而实现连接,拆装方便。
61.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支架200上的进风口201的朝向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进风口101朝向相同。第一过滤件210的构造可以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一过滤件110相同。其他相同之处在此不再赘述。本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区别在于:过滤支架200上沿进风口201的周边设置第一安装槽203。第一安装槽203内装设有磁性件。第一过滤件210设置通风孔211和第二安装槽212,第二安装槽212内装设有导磁件。第一安装槽203的位置与第二安装槽212的位置对应。第一过滤件210通过导磁件与过滤支架200上的磁性件相吸而实现可拆卸地连接。其中,磁性件可以构造为磁铁,导磁件可以构造为铁片或者铁块。
62.参阅图6至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过滤支架300上沿进风口301的周边设置第一安装槽303。第一安装槽303内装设有磁性件。第一过滤件310设置通风孔和第二安装槽312,第二安装槽312内装设有导磁件。第一安装槽303的位置与第二安装槽312的位置对应。第一过滤件310通过导磁件与过滤支架300上的磁性件相吸而实现可拆卸地连接。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相比,相同之处不再过多赘述,本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进风口301的朝向平行于过滤支架300的长度方向且与第一出风口的朝向相反。第一过滤件310构造为具有通风孔311的槽型件。槽型件的槽口与进风口301适配。位于关闭位置的槽型件的槽口指向通风腔室的内部。槽型件的槽底和槽壁均设置通风孔311。
63.由于进风口301的朝向平行于过滤支架300的长度方向且与第一出风口的朝向相反,则进风口301的大小将受限于过滤支架300的横截面的大小。而选择将第一过滤件310构造为槽型件,并在槽型件的槽底和槽壁上都设置通风孔311,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第一过滤件310的过滤面积,从而提高过滤效率。
64.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进风口的朝向可以与第三种实施方式相同,同时,第一过滤件的构造可以与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相同。
65.在第一过滤件与过滤支架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中,第一过滤件可以通过磁吸以外的方式(例如,打螺丝或卡扣)与过滤支架连接在一起。第一过滤件可单独拆下,直接冲洗清理。
66.第一过滤件的构造和第一过滤件与过滤支架的连接关系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列举的情形。
67.第一过滤件可以是金属过滤网或者带有网孔的孔板,第二过滤件可以是hepa滤网。
68.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尘杯装置,尘杯装置包括尘杯400和上述
的过滤组件。尘杯400具有杯口401和抽风口402。杯口401和抽风口402分别位于尘杯400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两端部。过滤支架的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可拆卸地连接至尘杯400的杯口401。当过滤支架连接至尘杯400时,过滤支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容置于尘杯400内。
69.其中,过滤支架的第一端与杯口401之间可以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需要说明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抽吸效果,过滤支架与尘杯400的连接处需要满足相应的密封要求,具体密封措施可以参照现有技术的进行实施。
70.使用时,过滤支架放置在尘杯400中。当垃圾装满尘杯400后,可将过滤支架从尘杯400中取出,并将尘杯400中的垃圾倒出。然后,用户可以打开第一过滤件(转动打开或者拆卸下来),直接清理第一过滤件的内外壁上的脏污,而不需要先拆卸盖体130、再取出第二过滤件,才能清理第一过滤件的内壁上的脏污。从而极大地简化了用户的清理第一过滤件的步骤。
7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尘杯装置,通过应用上述的过滤组件,在实施对第一过滤件上的堵塞物进行清理时,只要将过滤支架取出并打开第一过滤件,即可对第一过滤件实施清洁操作,无需拆卸第二过滤件,从而使得第一过滤件的清理操作更加灵活方便,有助于提高过滤组件的清洁效率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72.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73.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