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清洁电动拖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2622发布日期:2022-12-21 01:15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清洁电动拖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清洁工具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自清洁电动拖把。


背景技术:

2.目前家用清洁工具已经逐渐向电动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其中电动拖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家用电动清洁工具。常见的电动拖把结构一般是通过驱动电机带动拖布或擦拭物往复运动清洁地面,使用时间较长后拖布或擦拭物会沾黏毛发、纸屑或其他垃圾,需要对拖布或擦拭物进行清洗,较传统的方式是将拖布或擦拭物拆卸后手动清洗,电动拖把的拖布或擦拭物往往较一般拖把更大更厚不易手动脱水,因此拖布或擦拭物的拆卸清洗不仅不方便而且很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不需拆卸清洗的自清洁电动拖把,实现了电动拖把自动完成对拖布或擦拭物上的垃圾清理和清洗后的脱水。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5.一种自清洁电动拖把,包括活动连接的拖把杆和拖把头,所述拖把头包括壳体、电机组件、传动组件、履带擦拭物、垃圾收集装置和刮板;所述履带擦拭物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电机组件工作时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履带擦拭物转动;所述壳体上设有垃圾收集装置和刮板,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盒和垃圾收集辊,所述垃圾收集辊与所述擦拭物接触并随履带擦拭物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刮板由壳体朝所述履带擦拭物的方向伸出以刮除水分,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和所述刮板分别完成所述电动拖把的垃圾自动清理和自动脱水,实现了自清洁功能。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设置在所述垃圾收集辊的下游。电动拖把的电机组件转动时可以驱动履带擦拭物转动,通过垃圾收集辊将履带擦拭物上的沾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将垃圾及时收集进入垃圾盒中,电动拖把完成清洗后,驱动擦拭物转动可实现利用刮板对履带擦拭物进行脱水,形成先进行垃圾收集再进行刮水的自清洁过程。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由壳体向所述履带擦拭物倾斜伸出,所述刮板的倾斜方向与所述履带擦拭物转动的切向相反,更利于刮除水分。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刮板投影至所述壳体上的区域为刮水口,所述刮水口内设有多个肋板,由刮板刮除的水分从刮水口流出。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盒面向履带擦拭物的一面设有缺口,所述垃圾收集辊转动设置在所述垃圾盒内并且其滚动面从所述缺口伸出后与所述擦拭物接触,所述垃圾收集辊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设置凸起是为了加强垃圾收集辊对履带擦拭物上垃圾的清除能力。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盒包括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壁面和所述第二壁面之间形成所述缺口,第一壁面向垃圾盒内部先上升再下降形成坡面。
垃圾随着垃圾收集辊进入垃圾盒后随着垃圾增多会逐渐被推过坡面或者通过倾斜拖把使垃圾从坡面越过,越过坡面后的垃圾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无法再次反向越过坡面从垃圾盒的缺口中漏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垃圾收集辊的轴线与第一壁面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第二壁面之间的距离。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所述主动辊轴呈空心结构且所述电机组件设置在所述主动辊轴的内部,所述电机组件的输出轴与所述主动辊轴的轴线重合并驱动所述主动辊轴转动;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拖把头的两端并将所述履带擦拭物拉紧,通过所述主动辊轴在所述电机组件驱动下带动所述履带擦拭物转动。所述驱动电机从主动辊轴的内部直接驱动所述主动辊轴减少了传动零件的数量,节省了拖把头上的安装空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传动带,所述传动带呈履带式且套设在所述主动辊轴和从动辊轴的外周形成传动连接,所述履带擦拭物设置在所述传动带的外周。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拖把头还包括支架,所述主动辊轴和所述从动辊轴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支架固定,所述第二端为输出轴且与所述主动辊轴固定连接驱动所述主动辊轴转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罩壳端盖、电机罩壳、电机,所述电机组件的第一端为罩壳端盖,所述罩壳端盖整体呈空心台阶柱形,且所述罩壳端盖的一端呈非圆形并嵌入所述支架中,所述罩壳端盖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罩壳扣合,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罩壳端盖与所述电机罩壳扣合的空间内。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自清洁电动拖把将垃圾自动清理和履带擦拭物自动脱水功能基于一身,不再需要对拖把头的履带擦拭物进行拆卸清洗,同时通过电机组件和传动组件的布置,减少了传动零件的设置,节省空间,便于实现拖把头的扁平化和小型化。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整体结构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拖把的爆炸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头的局部透视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垃圾收集装置的结构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拖把头中主动辊轴处的剖视图;
22.图6-7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罩壳的结构图;
23.图8-9是本实用新型的滚筒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5.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
26.一种自清洁电动拖把,包括活动连接的拖把杆1和拖把头2,拖把头2包括壳体3、电机组件4、传动组件、履带擦拭物6、垃圾收集装置7和刮板8;拖把杆1与壳体3活动连接,一般为通过万向节可转动连接,便于清洁时操作的便捷性。
27.履带擦拭物6至少部分设置于壳体3内,且电机组件4工作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履带擦拭物6转动;在本实施例中,履带擦拭物6逆时针转动,壳体3罩设在履带擦拭物6的上方,使履带擦拭物6的上半部分位于壳体3内,履带擦拭物6的下半部分露出壳体3以使其在清洁底面时与地面接触。
28.电机组件4驱动履带擦拭物6的转动,可以在清洁过程中使履带擦拭物6处于转动状态,提升地面的擦拭效果,也可以在清洁过程中使履带擦拭物6处于静止状态,形成手动清洁的模式,待履带擦拭物6与地面接触的一侧被污染影响清洁效果时,此时启动电机使擦拭物转动,使原来擦拭物上与地面接触的部分脱离地面,而使其他清洁部分转动至与地面接触,从而继续清洁,减少擦拭物的清洁次数。
29.壳体3上设有垃圾收集装置7和刮板8,垃圾收集装置7包括垃圾盒9和垃圾收集辊10,垃圾收集辊10与履带擦拭物6接触并随履带擦拭物6的转动而转动;刮板8由壳体3朝履带擦拭物6的方向伸出以刮除水分,垃圾收集装置7和刮板8分别完成电动拖把的垃圾自动清理和自动脱水,实现了自清洁功能。
30.刮板8设置在垃圾收集辊10的下游。电动拖把的电机组件4转动时可以驱动履带擦拭物6转动,通过垃圾收集辊10将履带擦拭物6上的沾的垃圾进行清理并将垃圾及时收集进入垃圾盒9中,电动拖把完成清洗后,驱动擦拭物转动可实现利用刮板8对履带擦拭物6进行脱水,形成先进行垃圾收集再进行刮水的自清洁过程。
31.刮板8由壳体3向履带擦拭物6倾斜伸出,刮板8的倾斜方向与履带擦拭物6转动的切向相反,更利于刮除水分,在本实施例中,如附图所示,刮板8由壳体3朝履带擦拭物6向右方倾斜,而与刮板8接触的履带擦拭物6的运动方向向左,二者的方向相反。
32.刮板8投影至壳体3上的区域为刮水口11,刮水口11内设有多个肋板12,肋板12面向履带擦拭物6的侧呈台阶状,由刮板8刮除的水分从刮水口11流出。
33.垃圾盒9面向履带擦拭物6的一面设有缺口13,垃圾收集辊10转动设置在垃圾盒9内并且其滚动面从缺口13伸出后与擦拭物接触,垃圾收集辊10与擦拭物接触并随擦拭物的转动而转动,使垃圾收集辊10在滚动的过程中将擦拭物上的垃圾带走送入垃圾盒9中,垃圾收集辊10的表面设有若干凸起。设置凸起是为了加强垃圾收集辊10对履带擦拭物6上垃圾的清除能力。具体的,凸起可以使柱状、球状、尖刺状、刮条等形状,便于将毛发等垃圾从擦拭物上分离。
34.垃圾盒9包括第一壁面14和第二壁面15,第一壁面14和第二壁面15之间形成缺口13,第一壁面14向垃圾盒9内部先上升再下降形成坡面。垃圾随着垃圾收集辊10进入垃圾盒9后随着垃圾增多会逐渐被推过坡面或者通过倾斜拖把使垃圾从坡面越过,越过坡面后的垃圾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无法再次反向越过坡面从垃圾盒9的缺口13中漏出。
35.垃圾收集辊10的轴线与第一壁面14之间的距离小于其与第二壁面15之间的距离,便于垃圾的有效收集。
36.传动组件包括主动辊轴17和从动辊轴18,主动辊轴17呈空心结构且电机组件4设
置在主动辊轴17的内部,电机组件4的输出轴19与主动辊轴17的轴线重合并驱动主动辊轴17转动;主动辊轴17和从动辊轴18分别转动安装在拖把头2的两端并将履带擦拭物6拉紧,通过主动辊轴17在电机组件4驱动下带动履带擦拭物6转动。驱动电机从主动辊轴17的内部直接驱动主动辊轴17减少了传动零件的数量,节省了拖把头2上的安装空间。
37.拖把头2中还包括传动带16,传动带16呈履带式且套设在主动辊轴17和从动辊轴18的外周形成传动连接,履带擦拭物6设置在传动带16的外周,具体到本实施例,传动带16的外周设有倒刺,擦拭物通过倒刺勾连在传动带16的外周,防止擦拭物的脱落。
38.拖把头2还包括支架20,主动辊轴17和从动辊轴18安装在支架20上,支架20与壳体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电机组件4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与支架20固定,第二端为输出轴19且与主动辊轴17固定连接驱动主动辊轴17转动,主动辊轴17与第一端之间通过轴承径向间隔。
39.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主动辊轴17在与输出轴19连接的方向出现摇摆,还增加了径向轴承21,径向轴承21安装在输出轴19的外表面与支架20之间。
40.电机组件4包括罩壳端盖22、电机罩壳23、电机24,电机组件4的第一端为罩壳端盖22,罩壳端盖22整体呈空心台阶柱形,且罩壳端盖22的一端呈非圆形并嵌入支架20中,从而使罩壳端盖22与支架20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罩壳端盖22的另一端与电机罩壳23扣合,电机24安装在罩壳端盖22与电机罩壳23扣合的空间内。
41.电机24与电机罩壳2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罩壳端盖22上设有周向间隔的止转部25,电机罩壳23上设有与止转部25形状相对应的止转缺口26,止转部25嵌入止转缺口26。由于罩壳端盖22与支架20不发生相对转动,通过止转部25和止转缺口26的配合使电机罩壳23与罩壳端盖22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电机与电机罩壳23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因此整个电机组件4不会与支架20间发生相对转动。
42.罩壳端盖22的止转部25的径向内侧设有凸缘27,凸缘27伸入电机罩壳23中,凸缘27限制电机的轴向位移。
43.主动辊轴17包括辊轴端盖28和滚筒29,辊轴端盖28与滚筒29扣合,电机组件4安装在辊轴端盖28和滚筒29扣合形成的空间内。
44.辊轴端盖28与罩壳端盖22设置在同侧,滚筒29与电机罩壳23设置在同侧,辊轴端盖28与罩壳端盖22间通过轴承径向间隔并且辊轴端盖28上设有供罩壳端盖22非圆形一端穿过的通孔,使罩壳端盖22穿过辊轴端盖28并嵌入支架20,滚筒29与电机罩壳23间通过轴承径向间隔。
45.滚筒29上设有供输出轴19穿过并周向固定的驱动孔30,输出轴19穿过驱动孔30带动滚筒29转动,滚筒29上设有凸出部31,辊轴端盖28上设有与凸出部31相对应的传动缺口32,凸出部31嵌入传动缺口32带动辊轴端盖28转动。
46.在电机发生转动时,由于整个电机组件4与支架20间不发生相对转动,因此保证了电机组件4的稳定,输出轴19驱动滚筒29进行转动,有传动缺口32和凸出部31的存在使辊轴端盖28与滚筒29一起转动,主动辊轴17转动后驱动履带擦拭物6运动,从动辊轴18在履带擦拭物6的带动下进行跟随转动,实现了整个履带擦拭物6绕主动辊轴17和从动辊轴18运动进行擦拭。
47.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
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