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煮饭机配置的多料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9753发布日期:2022-11-30 01:44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煮饭机配置的多料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煮饭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煮饭机配置的多料仓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煮饭方式大都是采用电饭煲煮饭,需要煮饭时,人工将米从米桶舀出后经过淘洗,再放入电饭煲内胆内并加入适量清水进行煮饭。对于舀米和淘洗的工作都需要人工进行,没有实现自动化。在如今生活节奏较高的时代,每天需要安排特定的人员准时去完成煮饭的工作,浪费了人们很多时间,尤其是对于餐饮行业或职工、学生饭堂等场所来说,每天煮饭的次数多,煮饭的量也比较大,人工操作带来很多不便。
3.因此,自动煮饭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的自动煮饭机,一般通过配置的料仓存储米或豆类等食材,并在需要进行烹煮时,将定量的食材倾倒入内胆中。然而,当烹饪需要多种食材的饭时,因为一般只配置有一个料仓,因此只能将各类食材混合在料仓中,这种方式不便于控制各食材的用量,存在一定的随机性。
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自动煮饭机配置的多料仓结构。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全自动煮饭机配置的多料仓结构,包括: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转动量斗组件、套设于所述转动量斗组件外侧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方的若干料仓,所述转动量斗组件上设置有若干量斗,所述壳体的底部对应量斗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料仓的底部对应量斗设置有料仓出料通道,所述料仓出料通道连接至壳体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转动量斗组件转动并分别与出料口与料仓出料通道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料仓出料通道与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内壁设置有密封软垫,所述密封软垫包围于料仓出料通道旁侧,所述密封软垫贴紧于转动量斗组件表面。
8.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软垫采用软胶材质、海绵或毛刷制作而成。
9.进一步地,不同量斗朝向的角度方向不同。
10.进一步地,不同所述料仓的料仓出料通道对应同一量斗。
11.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的丝杆、以及套设于所述丝杆上的丝杆螺母,所述转动量斗组件与丝杆螺母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设置有若干光杆,所述光杆插入到转动量斗组件内,所述第一电机通过光杆驱动转动量斗组件转动,所述第二电机通过丝杆与丝杆螺母驱动转动量斗组件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12.进一步地,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料仓总出口,所述料仓总出口为漏斗状结构。
13.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料仓,在每个料仓中装盛不同的食材,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动量斗组件进行转动,从而将量斗移动至与料仓出料通道或出料口对应的位置,以此实现食材的计量与出料,保证每种食材的用量控制,满足多食材烹调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量斗处的截面示意图。
16.图3为不同料仓共用同一量斗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不同料仓共用同一量斗的工作流程图。
18.图5为配置有往复移动功能的结构示意图一。
19.图6为配置有往复移动功能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1.请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煮饭机配置的多料仓结构,包括:第一电机1、与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连接的转动量斗组件2、套设于所述转动量斗组件2外侧的壳体3、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3上方的若干料仓4。所述转动量斗组件2上设置有若干量斗21。所述壳体3的底部对应量斗21设置有出料口31。所述料仓4的底部对应量斗21设置有料仓出料通道41,料仓出料通道41连接至壳体3的内部空间。所述第一电机1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转动并分别与出料口31与料仓出料通道41连通。工作时,第一电机1启动,使得转动量斗组件2在第一电机1的驱动下进行转动,从而将量斗21转动至与料仓出料通道41连通的位置处,料仓4中的食材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下落,从而填满量斗21。然后第一电机1启动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旋转,使得量斗21与料仓出料通道41错开,从而通过转动量斗组件2的主体部分对料仓出料通道41进行封闭。然后量斗21移动至出料口31对应位置,在重力的作用下,将量斗21内的食材通过出料口落入到料仓总出口,继而落入到煮饭机内,实现倒米或豆子等食材的过程。通过设置多个料仓4,并且分别通过量斗21进行食材的计量与移载,从而完成多料仓4、多食材物料的供料要求,保证每种食材的用量。
22.所述料仓出料通道41与壳体3固定连接,所述壳体3内壁设置有密封软垫32,所述密封软垫包围于料仓出料通道41旁侧,所述密封软垫32贴紧于转动量斗组件表面2。所述密封软垫32采用软胶材质、海绵或毛刷制作而成。在旋转装卸食材物料的过程中,旋转量斗2的量斗21与料仓出料通道41错位并关闭料仓出料通道41时,通过密封软垫32在交汇处对食材物料进行阻挡,因密封软垫32较软,因此不会在密封软垫32与量斗21的错位交会处对食材物料进行剪断,同时可以避免食材物料漏进壳体3与转动量斗组件2之间的夹缝中,有效地关闭料仓出料通道41。
23.如果不采用密封软垫32,则在壳体3与转动量斗组件2之间会存在夹缝间隙,无法起到很好的关闭料仓出料通道41的作用,容易导致食材物料的漏出。而且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转动时,量斗21与料仓出料通道41容易强硬地将交汇处的食材物料剪断,而剪断食材物料的部位容易磨损变形,严重时会影响转动量斗组件2的旋转运动。
24.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量斗21朝向的角度方向不同,从而将不同的食材物料分别倾倒入自动煮饭机中,避免多种食材一起落下时导致通道口堵塞而影响出料的效果。
25.请参阅图3、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同所述料仓4的料仓出料通道41对应同一量斗21。需要加入第一料仓4中的食材时,第一电机1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转动,将量斗21移动至第一料仓4的料仓出料通道41对应位置,并停留一定时间,从而将第一料仓4中的食材填充到量斗21中。然后第一电机1反向运转,使得量斗21朝向出料口31,从而将量斗21中的食材通过出料口31倾倒至煮饭机中。需要加入第二料仓4中的食材时,第一电机1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转动,将量斗21移动至第二料仓4的料仓出料通道41对应位置,并停留一定时间,从而将第二料仓4中的食材填充到量斗21中。然后第一电机1反向运转,使得量斗21朝向出料口31,从而将量斗21中的食材通过出料口31倾倒至煮饭机中。通过采用同一量斗21从不同的料仓4中进行食材的移载出料,减少系统整体的体积,避免占用太多的空间,同时满足不同食材的进料需求。
26.请参阅图5、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第二电机5、与所述第二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的丝杆51、以及套设于所述丝杆51上的丝杆螺母52,所述转动量斗组件2与丝杆螺母52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联轴器11,所述联轴器11上设置有若干光杆12,所述光杆12插入到转动量斗组件2内,所述第一电机1通过光杆12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转动,所述第二电机5通过丝杆51与丝杆螺母52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往复直线运动。
2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机1启动时,驱动联轴器11进行旋转,从而使得设置于联轴器11上的光杆12绕着第一电机1的输出轴进行圆周运动,以此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转动,便于将量斗21转动至与料仓出料通道41或出料口31对应的位置处。第二电机5启动时,驱动丝杆51进行旋转,从而驱使丝杆螺母52带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往复移动,从而将量斗21移动至不同料仓4的料仓出料通道41的对应位置,以此实现不同料仓4所对应的食材的供料需求。当第二电机5驱动转动量斗组件2进行往复移动时,转动量斗组件2沿着光杆12运动以保证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并且可以满足移动后的转动需求。
28.所述出料口31的下方设置有料仓总出口6,所述料仓总出口6为漏斗状结构。从各出料口31中落下的食材物料,会在通过料仓总出口6流入到煮饭机的内胆中,使得食材物料的落入位置统一,可以避免食材在下落过程中掉落到内胆之外,对煮饭机内的其他机构造成影响。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料仓,在每个料仓中装盛不同的食材,并通过第一电机驱动转动量斗组件进行转动,从而将量斗移动至与料仓出料通道或出料口对应的位置,以此实现食材的计量与出料,保证每种食材的用量控制,满足多食材烹调的使用需求。
30.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