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笼及洗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6191发布日期:2023-02-24 22:3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筷笼,其特征在于,包括:筷笼本体(1),用于盛放餐具;提手(2),高于所述筷笼本体(1)的上边缘设置,所述提手(2)包括第一提手杆(21)和第二提手杆(22),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第一端与所述筷笼本体(1)的第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筷笼本体(1)的第二侧连接,且所述第一提手杆(21)和所述第二提手杆(22)中的至少一个与所述筷笼本体(1)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杆(21)为直杆,所述第二提手杆(22)为l形杆,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二端与所述筷笼本体(1)的第二侧可拆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筷笼本体(1)上设有卡口(13),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二端凸设有卡块(23),所述卡块(23)能卡接于所述卡口(13)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筷笼本体(1)沿所述筷笼本体(1)的高度方向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13)沿所述筷笼本体(1)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卡块(23)能沿所述卡口(13)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第一端设有滑块,所述筷笼本体(1)上沿其高度方向延伸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筷笼本体(1)的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提手杆(21)置于所述第一凹槽(14)内,且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表面与所述筷笼本体(1)的表面平齐;所述筷笼本体(1)的所述第二侧设有第二凹槽(15),所述第二提手杆(22)置于所述第二凹槽(15)内,且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表面与所述筷笼本体(1)的表面平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一端中的一个设有铰接槽(24),所述第一提手杆(21)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提手杆(22)的第一端中的另一个设有铰接轴(25),所述铰接轴(25)铰接于所述铰接槽(24)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槽(24)设有两个,所述铰接轴(25)对应设有两个,所述铰接槽(24)上设有供所述铰接轴(25)卡入所述铰接槽(24)内的开口(241),且两个所述铰接槽(24)的所述开口(241)方向相反。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筷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筷笼本体(1)的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卡接口(16)和卡接扣(17),且所述第一侧的所述卡接口(16)与所述第二侧的所述卡接扣(17)对应设置,所述第一侧的所述卡接扣(17)与所述第二侧的卡接口(16)对应设置。10.洗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筷笼。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碗机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筷笼及洗碗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筷笼,在筷笼本体上设置提手,以便于取放筷笼于洗碗机内;提手分体设置,提手包括第一提手杆和第二提手杆,第二提手杆的第一端与第一提手杆的第二端铰接,第二提手杆的第二端与筷笼本体可拆卸连接,拆卸第二提手杆的第二端,向上旋转第二提手杆,即可升高提手的高度,便于用户移动筷笼本体,且便于用户取放餐具于筷笼本体上;在需要将筷笼放置于洗碗机内时,向下旋转第二提手杆,并将第二提手杆的第二端固定于筷笼本体上,提手在该状态下,设计时可以减小提手距离筷笼本体上部边缘的间距,在将筷笼放置于洗碗机内时不会过多占用洗碗机的内部空间。于洗碗机内时不会过多占用洗碗机的内部空间。于洗碗机内时不会过多占用洗碗机的内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侯静茹 董祥玉 耿庆峰 蒋日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洗碗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3/2/23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