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9827发布日期:2023-01-12 20:0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


背景技术:

2.架空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基坑土石方开挖阶段,人员上下基坑通常采用软绳梯,利用软绳梯上下绳梯期间软绳梯会晃荡,增加作业人员上下基坑时的劳动力损耗。而且,软绳梯通常是贴在基坑的坑壁上,因此,在上下基坑时,人员脚尖会抵触在坑壁上,上下基坑十分不方便。
3.因此,如何提升爬梯的稳定性,以方便作业人员上下基坑、降低作业人员在上下基坑时的劳动力损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以提高作业人员上下基坑时的稳定性,降低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劳动力损耗。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包括多节爬梯标准节,多节爬梯标准节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以形成爬梯主体;
6.还包括一节爬梯固定节,所述爬梯固定节设置在所述爬梯主体的顶端并与对应的所述爬梯标准节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爬梯固定节能够固定在基坑外的用于安装该组合式爬梯的安装件上。
7.优选的,所述爬梯标准节包括两根标准节梯柱和设置在两根标准节梯柱之间的多个踏步;
8.两根所述标准节梯柱沿它们的长度方向均固定有用于支撑在基坑的坑壁上的多个支腿。
9.优选的,所述支腿包括横杆和竖杆;
10.所述横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标准节梯柱固定连接,所述竖杆与所述横杆远离所述标准节梯柱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与基坑的坑壁相抵触。
11.优选的,两根所述标准节梯柱的顶部笔直延伸形成笔直连接部,所述笔直连接部设置有螺栓通孔;
12.两根所述标准节梯柱的底部渐缩延伸形成渐缩连接部,所述渐缩连接部设置有螺栓通孔;
13.上一标准节梯柱的所述渐缩连接部与下一标准节梯柱的所述笔直连接部搭接后穿过外置螺栓固定。
14.优选的,所述爬梯固定节包括两根固定节梯柱和设置在两根固定节梯柱之间踏步;
15.两个所述固定节梯柱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锚杆,所述锚杆能够铆接固定在基坑外的用于安装该组合式爬梯的安装件上。
16.优选的,所述锚杆的末端具有铆孔,基坑外的用于安装该组合式爬梯的安装件为安装柱,所述锚杆通过其末端的铆孔锚固在所述安装柱上。
17.优选的,两根所述固定节梯柱也固定有用于支撑在基坑的坑壁上的支腿。
18.优选的,两根所述固定节立柱的底部也渐缩延伸形成渐缩连接部并设置螺栓通孔,固定节立柱的渐缩连接部与最上端的所述标准节梯柱的笔直连接部搭接后穿过外置螺栓固定。
19.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0.该基坑用组合式爬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爬梯固定节固定在基坑外的安装件上,由多个爬梯标准节组成的爬梯主体则伸入基坑内供人员上下基坑用。由于爬梯固定节固定在基坑外的安装件上,并且由爬梯标准节组成的爬梯主体与爬梯固定节刚性连接,因此,在人员上下基坑过程中,梯子稳定性较好,不会像传统软绳梯一样出现晃荡的情形,从而降低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劳动力损耗。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选择爬梯标准节的数量,从而满足不同开挖深度基坑使用。并且,爬梯由爬梯固定节和多节爬梯标准节可拆卸连接组成,零件尺寸小,运输便捷。
附图说明
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坑用组合式爬梯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准节的主视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准节的右视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节的主视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节的右视图;
27.附图标号
28.1-标准节;2-固定节;3-标准节立柱;4-踏步;5-支腿;6-横杆;7-竖杆;8-笔直连接部;9-螺栓通孔;10-渐缩连接部;11-固定节立柱;12-锚杆;13
‑ꢀ
铆孔。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以提高作业人员上下基坑时的稳定性,降低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劳动力损耗。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见图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基坑用组合式爬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准节1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标准节1的右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节2的主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节2的右视图。
3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坑用组合式爬梯,包括多节爬梯标准节1,多节爬梯标准节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以形成爬梯主体。该基坑用组合式
爬梯还包括一节爬梯固定节2,爬梯固定节2 设置在爬梯主体的顶端并与对应的爬梯标准节1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爬梯固定节2能够固定在基坑外的用于安装该组合式爬梯的安装件上。
33.该基坑用组合式爬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爬梯固定节2固定在基坑外的安装件上,由多个爬梯标准节1组成的爬梯主体则伸入基坑内供人员上下基坑用。由于爬梯固定节2固定在基坑外的安装件上,并且由爬梯标准节1组成的爬梯主体与爬梯固定节2刚性连接,因此,在人员上下基坑过程中,梯子稳定性较好,不会像传统软绳梯一样出现晃荡的情形,从而降低作业人员上下基坑的劳动力损耗。另外,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基坑的开挖深度选择爬梯标准节1的数量,从而满足不同开挖深度基坑使用。并且,爬梯由爬梯固定节和多节爬梯标准节可拆卸连接组成,零件尺寸小,运输便捷。
34.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爬梯标准节1包括两根标准节梯柱3和设置在两根标准节梯柱3之间的多个踏步4。两根标准节梯柱3沿它们的长度方向均固定有用于支撑在基坑的坑壁上的多个支腿5。爬梯主体通过支撑腿4 支撑在基坑的坑壁上,使得爬梯主体与基坑的坑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这样一来方便人员上下基坑踩踏踏步4时,脚不会与基坑的坑壁抵触,爬梯方便。而传统的软绳梯贴在坑壁上,人员在上下过程中脚会与坑壁抵触,十分不便。
35.在一些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支腿5包括横杆6和竖杆7。横杆6的一端与对应的标准节梯柱3固定连接,竖杆7与横杆6远离标准节梯柱3的一端固定连接用以与基坑的坑壁相抵触。
36.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两根标准节梯柱3的顶部笔直延伸形成笔直连接部8,笔直连接部设置有螺栓通孔9。两根标准节梯柱3的底部渐缩延伸形成渐缩连接部10,渐缩连接部10也设置有螺栓通孔9。在安装时,上一标准节梯柱3的所述渐缩连接部10与下一标准节梯柱3的所述笔直连接部8 塔接后通过外置螺栓穿过二者的螺栓通孔固定,从而将上一标准节和下一标注节固定在一起。这样一来,爬梯主体组装和拆卸方便;并且爬梯主体整体没有突出标准节梯柱3的部位,避免了人员在上下爬梯过程中与爬梯突出的部位发生钩挂的情形。
37.如图1、图4和图5所示,在另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爬梯固定节包括两根固定节梯柱11和设置在两根固定节梯柱11之间踏步。两个固定节梯柱11的顶端均固定设置有锚杆12,锚杆能够铆接固定在基坑外的用于安装该组合式爬梯的安装件上。具体的,锚杆的末端具有铆孔13,基坑外的用于安装该组合式爬梯的安装件为安装柱。在实际使用时,该基坑用组合式爬梯,通过其固定节2上的锚杆12锚固在安装柱上,固定牢固。
38.优选的,两根固定节梯柱11也固定有用于支撑在基坑的坑壁上的支腿5。并且两根固定节立柱11的底部也渐缩延伸形成渐缩连接部10并设置螺栓通孔9。组装时,固定节立柱10的渐缩连接部10与最上端的标准节梯柱3的笔直连接部8搭接后穿过外置螺栓固定。则固定节2与标准节1安装和拆卸方便。
39.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40.应当理解,本技术中如若使用了“系统”、“装置”、“单元”和/或“模块”,仅是用于区分不同级别的不同组件、元件、部件、部分或装配的一种方法。然而,如果其他词语可实现相
同的目的,则可通过其他表达来替换该词语。
41.如本技术和权利要求书中所示,除非上下文明确提示例外情形,“一”、“一个”、“一种”和/或“该”等词并非特指单数,也可包括复数。一般说来,术语“包括”与“包含”仅提示包括已明确标识的步骤和元素,而这些步骤和元素不构成一个排它性的罗列,方法或者设备也可能包含其它的步骤或元素。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2.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 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43.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44.本技术中如若使用了流程图,则该流程图是用来说明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系统所执行的操作。应当理解的是,前面或后面操作不一定按照顺序来精确地执行。相反,可以按照倒序或同时处理各个步骤。同时,也可以将其他操作添加到这些过程中,或从这些过程移除某一步或数步操作。
45.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