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1546发布日期:2023-01-14 09:1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烹饪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物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测量食物载体温度的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达到减少热量消耗和隔绝温度的效果,烹饪电器的塑料外壳内还安装有隔热层,使用时,放置食材的载体或锅体放置于隔热层内进行加热烹饪。而为了实时监控锅体的温度并反应给控制器,会在隔热层处安装温度感应装置。温度感应装置一般由导热件(一般为铝材)和ntc组成,导热件直接与载体或锅体接触,ntc抵接于导热件下表面感应温度。
3.现有技术中,像电饭煲这类采用一个锅体就能完成烹饪,且不需要将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水或油分离的烹饪器具,其温度感应装置是直接安装在隔热盘底部的中心位置,并与锅体底部直接接触,锅体的温度会直接传递至温度感应装置。
4.但对于煎、烤这类在烹饪过程中需要漏油或接油的烹饪器具,若直接将温度感应装置抵接于食物载体底面中心位置,其可实施性很低,原因在于:食物载体的下方还设置有接油盘,若温度感应装置设置在隔热盘底部中心位置,一来会影响盛放食物空间,二来温度感应装置就会直接与接油盘底部抵接,而接油盘并不承载食物,且接油盘的重量小,放至温度感应装置上后,容易不稳定,需要额外增加限位结构。既降低了接油盘以及后续食物载体的稳定性,又需要额外增加辅助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温度感应装置的设置不影响盛放食物空间、同时不需要外加稳定结构的烹饪装置。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烹饪装置,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内、内部形成有烹饪空间的隔热盘,能放置进隔热盘的烹饪空间内的接油盘,以及能放置进隔热盘的烹饪空间内且位于接油盘上方的食物载体,隔热盘上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隔热盘内周壁形成有台阶面,该台阶面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安装台,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台中;所述接油盘的外周壁与所述台阶面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接触台面,接油盘放置进隔热盘的烹饪空间后,接触台面的下表面抵接在台阶面并与温度感应装置上表面接触,食物载体放置于接油盘上与接油盘导热接触。
7.采用上述方案,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接油盘下方,可以避免脏污和明火;温度感应装置不需要设置在底部中心位置,不影响盛放食物空间,同时不需要外加稳定结构;隔热盘内周壁做了台阶面之后,食物载体放置于接触台面上,食物载体和接油盘之间的空间不仅可以储存油水,还可通过热气,可以更好透热风,加热食物;另外,内周壁安装在周侧边可以方便接线安装。
8.再者,设置台阶面和接触台面之后,使用时,食物载体直接放置于接触台面上,接触台面又与台阶面直接抵接,食物载体上的温度会直接且快速地传导至温度感应装置,确
保了温度感应的速度和精度。
9.为了增加台阶面对接油盘的支撑面积,提高接油盘的安装稳定性,优选地,隔热盘内周壁的台阶面绕隔热盘内周壁一圈设置,对应的,所述接油盘的外周壁的接触台面也绕接油盘外周壁一圈设置。
10.优选地,所述接油盘的侧壁向上弯折使得外周壁形成所述接触台面,同时接油盘在接触台面对应的内周壁形成用于承载食物载体的托载面。
11.为了减少隔热盘对接油盘的导热,保证温度反馈的进行,同时将接油盘进行定位安装,优选地,温度感应装置突出台阶面设置,接油盘在与温度感应装置对应位置上向上凸起形成第一嵌槽,温度感应装置突出的部分位于第一嵌槽内。
12.为了保持接油盘和食物载体的水平放置以及接油盘的定位安装,优选地,所述隔热盘的台阶面上还凸出设置有至少一个辅助块,所述接油盘对应辅助块的位置上设置有向上凹陷的凹槽。
13.优选地,所述辅助块设有多个,辅助块均匀分布于台阶面上,辅助块上表面和温度感应装置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食物载体放置于接油盘上时,接油盘的下表面与辅助块和温度感应装置的上表面抵接。
14.优选地,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包括导热件、温度传感器及与导热件连接的调节组件,导热件能在调节组件作用下相对活动,在食物载体放置于接油盘,接油盘与导热件接触后,由于食物载体的压力,导热件的位置会根据食物载体调整,确保与接油盘的接触面积。
15.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杆、弹簧、外壳和安装件,其中导热件安装在外壳的上侧面,所述安装杆上端连接在导热件的下表面,下端从外壳的下表面从穿出并通过所述安装件固定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弹簧设置在外壳内部且套设在安装杆上,外壳至少有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为软质材料。当所述温度感应装置受到食物载体压力后,所述外壳发生形变,同时所述弹簧被压缩,使得导热件向下运动,提高导热件在接油盘上的抵接程度,确保导热件与接油盘的接触。
16.为了导热件与调节组件安装连接,温度感应装置和安装台安装连接,优选地,所述外壳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导热件的第一安装孔,所述外壳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导热件四周侧壁面上向内开设有第二嵌槽,第一安装孔的四边插接于第二嵌槽中,第二嵌槽水平方向的开设深度大于第一安装孔进入第二嵌槽的长度;所述安装杆从第二安装孔穿出所述外壳的下表面,所述安装杆下表面向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安装件为螺纹连接于所述内螺纹孔的螺栓,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孔径大于安装杆直径且小于螺栓头部的直径。第二嵌槽水平方向的开设深度大于第一安装孔进入第二嵌槽的长度,使得导热件可以在外壳不动的情况下在水平面上进行移动,同时外壳可以很好的固定在导热件上;安装杆的下端部插入安装台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与内螺纹孔的连接即可将温度感应装置和安装台固定在一起,同时螺栓的头部可以承托外壳上的第二安装孔,同时确保安装杆和导热件可以在第二安装孔内移动
17.优选地,所述弹簧上端与导热件下表面抵接,弹簧下端与外壳下表面内壁面抵接;所述外壳内部、第二安装孔周围设置有一圈为弹簧提供限位的挡筋。
18.为了温度感应装置和安装台安装连接更牢固,优选地,所述外壳下表面的外壁面、第二安装孔周围设置有一圈突筋,所述突筋与外壳之间形成有卡接安装台的卡槽。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温度感应装置设置在隔热盘周侧的台阶面上,不影响接油盘、食物载体和食物的盛放空间,同时不需要外加稳定结构;温度感应装置设置在接油盘下方,可以避免脏污和明火;做了台阶面之后,食物载体和接油盘之间的空间可通过热气,可以更好透热风,加热食物;且温度感应装置安装在周侧边可以方便接线安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底座部分的部分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烹饪装置底座部分的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隔热盘和接油盘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感应装置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感应装置的剖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感应装置与安装台安装连接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7.如图1、2、6所示的烹饪装置,包括底座1,机头(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底座1 内、内部形成有烹饪空间的隔热盘2,能放置进隔热盘2的烹饪空间内的接油盘3,以及能放置进隔热盘2的烹饪空间内且位于接油盘上方的食物载体4,隔热盘2上设置有温度感应装置5;机头结构采用常规结构,机头铰接在底座一侧,机头内设有加热组件。
28.参见图3、4、6,隔热盘2内周壁形成有一圈台阶面21,该台阶面21上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安装台22,温度感应装置5安装于安装台22中;在台阶面21对应的位置,接油盘3的侧壁向上弯折使得外周壁形成接触台面31,同时接油盘3在接触台面31对应的内周壁形成用于承载食物载体4的托载面;接油盘3放置进隔热盘2的烹饪空间后,接触台面31的下表面抵接在台阶面21并与温度感应装置5上表面接触,食物载体4放置于接油盘3上与接油盘3导热接触。
29.为了减少隔热盘对接油盘的导热,本装置中只让隔热盘与接油盘之间进行有限位点的接触。具体地,温度感应装置5突出台阶面21设置,隔热盘2的台阶面21上均匀分布两个凸出设置的辅助块23,对应地,接油盘3向上凸起形成容纳温度感应装置5突出部分的第一嵌槽32,且向上凹陷形成容纳辅助块23的凹槽33,如图2所示;辅助块23 上表面和温度感应装置5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食物载体4放置于接油盘3上时,接油盘3的下表面仅仅与辅助块23和温度感应装置5的上表面抵接,减少了隔热盘与接油盘的接触面积。
30.本实施例中的温度感应装置5包括导热件51及与导热件51连接的调节组件,导热件51能在调节组件作用下相对活动,在食物载体4放置于接油盘3,接油盘3与导热件 51接触后,由于食物载体4的压力,导热件51的位置会根据食物载体4调整,确保与接油盘3的接触面积;此外导热件51下表面固定有托盘53,托盘53上固定有热敏电阻 54,热敏电阻54与导热件51下表面抵接,热敏电阻54两端电连接有导线并连接电源和控制器。
31.如图5所示,调节组件包括安装杆521、弹簧522、上半部分为软质材料的外壳520 和将温度感应装置5安装在安装台22中的安装件523;其中外壳520上表面开设有用于连接
导热件51的第一安装孔5201,外壳520下表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202和第三安装孔5203。热敏电阻54两端的导线通过第二安装孔5202引出。当然,外壳520也可以整体为软质材料制成。
32.为了让外壳520的第一安装孔5201与导热件51连接,导热件51四周侧壁面上向内开设有第二嵌槽511,第一安装孔5201的四边插接于第二嵌槽511中,第二嵌槽511 水平方向的开设深度大于第一安装孔5201进入第二嵌槽511的长度,使得导热件51可以在外壳520不动的情况下在水平面上进行移动,同时外壳520很好地固定在导热件51 上。
33.为了让温度感应装置5和安装台22安装连接,安装杆521设置在导热件51的下表面且从第二安装孔5202穿出外壳520的下表面,且安装杆521下端部穿过安装台22上的第一穿孔221,安装杆521下表面向上开设有内螺纹孔,本实施例中的安装件523,即螺栓连接于内螺纹孔,在满足第二安装孔5202的孔径大于安装杆521直径且小于螺栓头部的直径的情况下,温度感应装置5固定在安装台22上,如图5所示。
34.此外,弹簧522设置在外壳520内部且套设在安装杆521上,弹簧522上端与导热件51下表面抵接,弹簧522下端与外壳520下表面内壁面抵接;外壳520内部、第二安装孔5202周围设置有一圈为弹簧522提供限位的挡筋5204。同时外壳520下表面的外壁面、第二安装孔5202周围设置有一圈突筋5205,突筋5205与外壳520之间形成有卡接安装台22的卡槽5206。
35.本实施例中温度感应装置5的安装过程如下:温度感应装置5上的突筋5205和安装杆521穿过安装台22上的第一穿孔221,此时第三安装孔5203连通第二穿孔222、卡槽5206卡接安装台22,再将螺栓旋进内螺纹孔,使得温度感应装置5安装于安装台 22上;图5中示意图片为外壳520下半部分位于安装台22中,除此之外,还可将外壳 520部分上半部分也放在安装台22中,只要确保导热件51上表面位于台阶面21以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