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07014发布日期:2023-03-01 00:0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百叶风阀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


背景技术:

2.屏蔽门是指在站台上以玻璃幕墙的方式包围地铁站台与列车上落空间,列车到达时,再开启玻璃幕墙上电动门供乘客上下列车,而在屏蔽门的使用中,为了提高屏蔽门的通风效率与提高屏蔽门的使用性能,往往会通过设置电动百叶风阀来进行控制操作。
3.但是现有的电动百叶风阀在使用时出现拆卸安装灵活性较低的问题,导致在需要对风阀进行拆卸操作时,由于对风阀的拆卸灵活性较低,使得对风阀的更换效率低下,以及,现有的电动百叶风阀在使用时出现屏蔽门通风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屏蔽门在日常使用时,由于缺乏电动百叶风阀的设置,使得屏蔽门通风的效率与使用的性能下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拆卸安装灵活性较低与屏蔽门通风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包括地铁主体和设置在地铁主体外壁的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包括竖向滑动组件和横向滑动组件;
6.所述竖向滑动组件包括升降杆和固定槽,所述地铁主体的外壁设置有装饰主体,所述装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所述装饰主体的外壁与升降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固定槽;
7.所述横向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滑柱和第一限位槽,所述升降杆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滑柱,所述升降杆的外壁与升降杆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
8.优选的,所述地铁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轨道主体,所述地铁主体的外壁设置有门体,所述门体的顶部安装有阀体,所述装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槽柱,所述槽柱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阀体的外壁设置有叶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阀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槽柱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连接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槽内壁滑动连接的卡块,所述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装饰主体底部固定连接的弹簧。
9.优选的,所述升降杆通过控制按钮与固定槽之间构成升降结构。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滑柱通过升降杆与第一限位槽之间构成滑动结构,所述卡块与连接滑柱之间为一体式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连接滑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连接滑柱的位置分布关于阀体的中心轴相对称。
12.优选的,所述固定柱的外壁轮廓与槽柱的内壁轮廓之间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阀体通过卡槽和卡块与装饰主体之间构成固定结构。
14.优选的,所述弹簧的外壁轮廓与第二限位槽的内壁轮廓相适配。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滑柱运动的结构设计,当需要对阀体进行拆卸操作时,安装人员可以按动控制按钮通过连接滑柱的运动来带动阀体与装饰主体之间进行松动的情况,进而起到对阀体进行灵活拆卸的作用,控制按钮的驱动带动升降杆沿固定槽的内壁滑动,升降杆的运动通过第一限位槽的作用带动与连接滑柱外壁固定连接的卡块在弹簧的作用下从卡槽内滑出,卡块的滑出,进而带动固定柱从槽柱的内壁滑出,以起到对阀体与装饰主体之间进行松动的作用,来实现对提高阀体拆卸灵活性的控制操作。
17.2.本实用新型通过阀体的设置,来起到通风季可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和列车的活塞通风效应,在保证公共区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可降低车站轨排风机和车站大系统的在通风季节的运行能耗,并在火灾工况下,屏蔽门顶箱百叶系统无需开启屏蔽门,提高了事故工况下人员逃生的安全性,避免了二次伤害,并通过槽柱与固定柱之间的紧密贴合设置,来起到提高阀体与装饰主体之间连接密封性的作用,提高风阀的气密性,来实现对降低车厢内部噪音的控制操作。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阀体与装饰主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一的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连接滑柱运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二的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卡块与卡槽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地铁主体;2、轨道主体;3、门体;4、阀体;5、装饰主体;6、槽柱;7、第一限位槽;8、第二限位槽;9、叶体;10、控制器;11、固定柱;12、卡槽;13、卡块;14、弹簧;15、升降杆;16、控制按钮;17、固定槽;18、连接滑柱。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一
26.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地铁屏蔽门电动百叶风阀,包括地铁主体1和设置在地铁主体1外壁的卡合机构,卡合机构包括竖向滑动组件和横向滑动组件;
27.竖向滑动组件包括升降杆15和固定槽17,地铁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装饰主体5,装
饰主体5的外壁设置有升降杆15,升降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钮16,装饰主体5的外壁与升降杆15的连接部位开设有固定槽17;
28.横向滑动组件包括连接滑柱18和第一限位槽7,升降杆15的外壁滑动连接有连接滑柱18,升降杆15的外壁与升降杆15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限位槽7。
29.升降杆15通过控制按钮16与固定槽17之间构成升降结构;工作时,控制按钮16的驱动带动升降杆15沿固定槽17的内壁滑动,实现对连接滑柱18运动的控制操作。
30.连接滑柱18通过升降杆15与第一限位槽7之间构成滑动结构,卡块13与连接滑柱18之间为一体式连接;工作时,升降杆15的运动带动连接滑柱18沿第一限位槽7的内壁滑动,实现对卡块13运动的控制操作。
31.连接滑柱18设置有两组,两组连接滑柱18的位置分布关于阀体4的中心轴相对称;工作时,通过设置两组位置分布关于阀体4中心轴相对称的连接滑柱18,来实现两组卡块13进行同步运动的控制操作。
32.实施例二
33.请参阅图4所示,对比实施例一,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地铁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轨道主体2,地铁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门体3,门体3的顶部安装有阀体4,装饰主体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槽柱6,槽柱6的外壁开设有第二限位槽8,阀体4的外壁设置有叶体9,阀体4的内部设置有控制器10,阀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槽柱6内壁滑动连接的固定柱11,固定柱11的外壁开设有卡槽12,连接滑柱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卡槽12内壁滑动连接的卡块13,卡块13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与装饰主体5底部固定连接的弹簧14,有利于通过阀体4的设置,来起到通风季可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和列车的活塞通风效应,在保证公共区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可降低车站轨排风机和车站大系统的在通风季节的运行能耗,并在火灾工况下,屏蔽门顶箱百叶系统无需开启屏蔽门,提高了事故工况下人员逃生的安全性,避免了二次伤害,并通过槽柱6与固定柱11之间的紧密贴合设置,来起到提高阀体4与装饰主体5之间连接密封性的作用,提高风阀的气密性,来实现对降低车厢内部噪音的控制操作。
34.固定柱11的外壁轮廓与槽柱6的内壁轮廓之间相适配;工作时,通过固定柱11的外壁轮廓与槽柱6的内壁轮廓之间相适配的设置,来实现对提高阀体4与装饰主体5之间连接密封性的控制操作。
35.阀体4通过卡槽12和卡块13与装饰主体5之间构成固定结构;工作时,卡块13从卡槽12的内壁滑动带哦都阀体4与装饰主体5进行拆卸运动,实现对提高阀体4拆卸灵活性的控制操作。
36.弹簧14的外壁轮廓与第二限位槽8的内壁轮廓相适配;工作时,通过弹簧14的外壁轮廓与第二限位槽8的内壁轮廓相适配的设置,来实现对提高弹簧14稳定性的控制操作。
37.工作原理,首先,当需要对阀体4进行拆卸操作时,安装人员可以按动控制按钮16通过连接滑柱18的运动来带动阀体4与装饰主体5之间进行松动的情况,进而起到对阀体4进行灵活拆卸的作用,控制按钮16的驱动带动升降杆15沿固定槽17的内壁滑动,升降杆15的运动通过第一限位槽7的作用带动与连接滑柱18外壁固定连接的卡块13在弹簧14的作用下从卡槽12内滑出,卡块13的滑出,进而带动固定柱11从槽柱6的内壁滑出,以起到对阀体4与装饰主体5之间进行松动的作用,来实现对提高阀体4拆卸灵活性的控制操作。
38.最后,通过阀体4的设置,来起到通风季可充分利用室外自然冷源和列车的活塞通
风效应,在保证公共区环境舒适度的前提下,可降低车站轨排风机和车站大系统的在通风季节的运行能耗,并在火灾工况下,屏蔽门顶箱百叶系统无需开启屏蔽门,提高了事故工况下人员逃生的安全性,避免了二次伤害,并通过槽柱6与固定柱11之间的紧密贴合设置,来起到提高阀体4与装饰主体5之间连接密封性的作用,提高风阀的气密性,来实现对降低车厢内部噪音的控制操作。
3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