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2527发布日期:2023-01-14 06:4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茶水分离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杯,尤其涉及一种茶水分离杯。


背景技术:

2.杯盖和滤网是泡茶杯上必备的结构,通过滤网对茶水进行过滤,避免使用者饮水时茶叶进入口中,为了避免茶叶始终浸泡在水里,许多泡茶杯的滤网都安装在杯盖上,使用时,使用者首先将滤网从杯盖上拆卸,而后将茶叶放入滤网中,最后将滤网安装的杯盖上进行泡茶,从而实现茶水分离。
3.如公开号为cn214016975u的一种茶水分离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盖包括外盖、顶盖和滤网,外盖与杯体口部可拆卸的密封连接,外盖中心开有上下贯通的通槽,外盖的通槽底部设有向内凸出的安装凸环,滤网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凸环处。
4.上述结构的茶水分离杯,其在饮水时,只能通过将杯盖取下才能进行饮水,饮水方式单一,该种饮水方式在开盖时必须使用双手进行开盖,操作不便,且杯盖在取下的过程中,滤网也一同取下,滤网里面难免会留有一些水,则这些水便会滴落到桌面或人身上。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两种饮水方式、操作方便的茶水分离杯。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茶水分离杯,包括杯身、茶叶仓和杯盖,所述杯盖上开设有饮水口,并且杯盖上还设有用于封堵饮水口的翻盖,所述茶叶仓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所述茶叶仓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杯身的顶部,所述杯盖螺纹连接在茶叶仓的顶部;
7.所述茶叶仓内设有第一滤网,所述杯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杯盖盖设在茶叶仓上后,所述第一滤网与第二滤网之间形成上下可通水的储茶腔;
8.第一种状态,所述茶叶仓连接在杯身上,所述杯盖连接在茶叶仓上,打开翻盖,所述杯身的水可通过茶叶仓的内腔从饮水口流出;
9.第二种状态,所述茶叶仓连接在杯身上,所述杯盖连接在茶叶仓上,将茶叶仓从杯身上取下,直接通过杯身饮水。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滤网设在茶叶仓内且位于茶叶仓靠下端位置。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滤网向下凸起使其整体的形状呈圆弧状。
12.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滤网与茶叶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13.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滤网可拆卸的连接在杯盖的底部。
1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二滤网的外圈向上延伸设有螺纹连接部,所述杯盖的底端设有密封套,所述第二滤网通过螺纹连接部连接在密封套上。
1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茶叶仓的上端设有与杯盖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茶叶仓的下端设有与杯身相适配的内螺纹。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第一种饮水方式:将茶叶仓从杯身上取下,直接通过杯身饮水;第二种饮水方式,打开翻盖,杯身的水可通过茶叶仓的内腔从饮水口流出;具有两种饮水方式,保留了传统的开盖饮水的方式,通过翻盖饮水时,单手即可打开翻盖进行饮水,不方便双手操作时也能实现饮水,操作方便,且通过翻盖饮水无需取下杯盖,便不会出现水滴落在桌面或人身上的情况。
附图说明
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爆炸图;
20.图3为图1的剖视图;
21.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茶叶仓的示意图一;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茶叶仓的示意图二;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二滤网的示意图。
25.图中:1、杯身;2、茶叶仓;21、第一滤网;23、外螺纹;24、内螺纹;25、装饰套;3、杯盖;31、饮水口;32、第二滤网;321、连接部;33、密封套;34、显示屏;35、温度传感器;4、翻盖。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7.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28.茶水分离杯,包括杯身1、茶叶仓2和杯盖3,茶叶仓2的底端螺纹连接在杯身1的顶部,杯盖3螺纹连接在茶叶仓2的顶部。
29.茶叶仓2的顶部设有与杯盖3相适配的外螺纹23,杯盖3通过外螺纹23连接在茶叶仓2上,茶叶仓2的下端设有与杯身1相适配的内螺纹24,茶叶仓2通过内螺纹24连接在杯身1上。
30.杯盖3上开设有饮水口31,并且杯盖3上还设有用于封堵饮水口31的翻盖4。
31.杯盖3上设有温度检测装置,温度检测装置包括显示屏34和温度传感器35,温度传感器35可以检测杯内水的温度,然后将温度信息提供至显示屏34,显示屏34位于杯盖3的顶面上,使用者可以清楚的了解杯内水的温度,防止饮水时烫伤。
32.茶叶仓2上还套设有装饰套25,使水杯更加美观。
33.茶叶仓2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开口,即茶叶仓2可以连通杯身1和杯盖3,使杯身1内的水可以经过茶叶仓2从饮水口31流出。
34.茶叶仓2内设有第一滤网21,第一滤网21设在茶叶仓2内且位于茶叶仓2靠下端位置,使茶叶仓2的上端部分形成放置茶叶用的空间。
35.第一滤网21与茶叶仓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36.第一滤网21向下凸起使其整体的形状呈圆弧状,这样可以防止茶叶将第一滤网21的网孔堵塞。
37.杯盖3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滤网32,第二滤网32可拆卸的连接在杯盖3的底部,拆装方便,方便清洗。
38.第二滤网32的外圈向上延伸设有螺纹连接部321,杯盖3的底端设有密封套33,第二滤网32通过螺纹连接部连接在密封套33上。
39.杯盖3盖设在茶叶仓2上后,第一滤网21与第二滤网32之间形成上下可通水的储茶腔,茶叶仓2内放置茶叶,且储茶腔内的茶叶会被第一滤网21和第二滤网32阻隔,使其始终留在储茶腔内,而水则可以从第一滤网21的网孔和第二滤网32网孔流过。
40.当需要加水时,旋下茶叶仓2,将热水倒入杯身1内,当需要加茶叶时,旋下杯盖3,将茶叶从茶叶仓2的顶部开口置入茶叶仓2内。
41.第一种状态,茶叶仓2连接在杯身1上,杯盖3连接在茶叶仓2上,打开翻盖4,杯身1的水可通过茶叶仓2的内腔从饮水口31流出。
42.第二种状态,茶叶仓2连接在杯身1上,杯盖3连接在茶叶仓2上,将茶叶仓2从杯身1上取下,直接通过杯身1饮水。
43.使用时,先旋下杯盖3,将茶叶倒入茶叶仓2内,然后旋上杯盖3,接着旋下茶叶仓2,将热水倒入杯身1内,然后将茶叶仓2旋上杯身1,将整个水杯倒置,使热水从第一滤网流入茶叶仓2内,进行泡茶,静置一段时间后,泡茶完成,即可将水杯正置,实现茶水分离;
44.当需要饮水时,具有两种饮水方式,第一种,可以打开翻盖4,然后通过饮水口31进行饮水,杯身1内的水会通过茶叶仓2然后从饮水口31流出,通过饮水口31直接饮水,也可以通过饮水口31将水倒出到其他杯子内饮水,通过饮水口31倒水,饮水口31比杯身的顶部开口小,水不会倒出杯外;第二种,旋下茶叶仓2,直接通过杯身1进行饮水。
45.上述步骤中,也可以先将热水倒入杯身1内,然后再将茶叶倒入茶叶仓2。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茶水分离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