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18299发布日期:2023-03-10 23:0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椅子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家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椅子。


背景技术:

2.家居指的是家庭装修、家具配置、电器摆放等一系列和居室有关的甚至包括地理位置都属于家居范畴。
3.椅子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家里有客人、亲戚来访时,都会将椅子搬出,提供休息处,市场的椅子大多功能较为单一,不具有放置茶水的位置,往往需要准备一张茶几来供客人放置茶水杯,但是客人较多时,需要起身走动去茶几处来放置和拿去茶水杯,较为麻烦,故而提出一种组合式椅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合式椅子,具备便于放置物品等优点,解决了市场的椅子大多功能较为单一,不具有放置茶水的位置,往往需要准备一张茶几来供客人放置茶水杯,但是客人较多时,需要起身走动去茶几处来放置和拿去茶水杯,较为麻烦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椅子,包括两个座椅,所述座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左方所述座椅的右侧铰接有第一延长板,右方所述座椅的左侧铰接有第二延长板,所述第一延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延长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板卡接的卡接组件,所述座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靠垫。
6.所述卡接组件包括与第二延长板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套接于伸缩杆外表面的弹簧,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板卡接的卡接杆。
7.通过上述方案,弹簧对卡接杆起到了弹性复位的作用,在拼接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时,转动第二延长板的过程中向右按压支撑板,使得卡接杆相对于安装板向右运动,不会与连接板发生碰撞,定位后,松开支撑板,弹簧的复位作用使得卡接杆与连接板卡接,保持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的固定,便于放置物品。
8.进一步,所述第一延长板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延长板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
9.通过上述方案,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设置对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的拼接起到了定位作用,同时能够使得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的表面较为平整,放置物品更加方便。
10.进一步,所述伸缩杆包括与安装板左侧固定连接的空心杆,所述空心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右侧固定连接的实心杆。
11.通过上述方案,伸缩杆的设置对支撑板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小了弹簧发生弯曲形
变的可能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12.进一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开设有与卡接杆相适配的卡槽。
13.通过上述方案,当卡接杆位于卡槽中时,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不会转动,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14.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座椅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靠垫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动杆,所述座椅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对应滑动杆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所述旋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
15.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转动把手来带动旋转轴的转动,使得滑块和两侧的连接杆上升或者下降,进而控制靠垫的高度,能够适配不同的使用者。
16.进一步,所述旋转轴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滑块的内腔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17.进一步,所述座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所述旋转轴的底部位于外壳的内腔。
18.通过上述方案,外壳的设置能够减小外界杂质将旋转轴与滑块的螺纹连接处卡死,同时更加美观。
19.进一步,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相适配的长条滑槽。
20.通过上述方案,长条滑槽为连接杆上下运动的通道,同时限制了滑块的转动,使得旋转轴转动时,滑块不会跟随转动,而是进行上下运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该组合式椅子,使用时,将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进行拼接,通过卡接组件与连接板的卡接,将第一延长板和第二延长板进行固定,即可供使用者放置物品,无需使用时收纳方便,整体结构实现了组合式椅子便于放置物品的目的,节省空间。
23.2、该组合式椅子,通过调节组件的设置能够调节靠垫的高度,适配不同的使用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结构卡接组件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结构调节组件的示意图。
27.图中:1、座椅;2、支架;3、第一延长板;31、第一安装槽;4、第二延长板;41、第二安装槽;5、连接板;51、卡槽;6、卡接组件;61、安装板;62、伸缩杆;621、空心杆;622、实心杆;63、支撑板;64、弹簧;65、卡接杆;7、调节组件;71、套筒;72、滑动杆;73、旋转轴;74、滑块;75、连接杆;76、把手;77、外壳;771、长条滑槽;8、靠垫。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9.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组合式椅子,包括两个座椅1,座椅1的底部固
定连接有支架2,左方座椅1的右侧铰接有第一延长板3,右方座椅1的左侧铰接有第二延长板4,第一延长板3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安装槽31,第二延长板4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31相适配的第二安装槽41;第一安装槽31和第二安装槽41的设置对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的拼接起到了定位作用,同时能够使得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的表面较为平整,放置物品更加方便。
30.第一延长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第二延长板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板5卡接的卡接组件6,座椅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调节组件7,调节组件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靠垫8。
31.卡接组件6包括与第二延长板4底部固定连接的安装板61,安装板6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杆62,伸缩杆6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63,支撑板63与安装板61之间固定连接有套接于伸缩杆62外表面的弹簧64,伸缩杆62包括与安装板61左侧固定连接的空心杆621,空心杆62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支撑板63右侧固定连接的实心杆622;伸缩杆62的设置对支撑板63起到了限位作用,减小了弹簧64发生弯曲形变的可能性,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2.支撑板6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与连接板5卡接的卡接杆65,连接板5的右侧开设有与卡接杆65相适配的卡槽51;当卡接杆65位于卡槽51中时,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不会转动,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3.本实施例中的,弹簧64对卡接杆65起到了弹性复位的作用,在拼接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时,转动第二延长板4的过程中向右按压支撑板63,使得卡接杆65相对于安装板61向右运动,不会与连接板5发生碰撞,定位后,松开支撑板63,弹簧64的复位作用使得卡接杆65与连接板5卡接,保持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的固定,便于放置物品。
34.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7包括与座椅1顶部固定连接的两个套筒71,套筒7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与靠垫8底部固定连接的滑动杆72,座椅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旋转轴73,旋转轴7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滑块74,滑块7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对应滑动杆72固定连接的连接杆75,旋转轴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76。
35.座椅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外壳77,旋转轴73的底部位于外壳77的内腔,外壳77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与连接杆75相适配的长条滑槽771;外壳77的设置能够减小外界杂质将旋转轴73与滑块74的螺纹连接处卡死,同时更加美观,长条滑槽771为连接杆75上下运动的通道,同时限制了滑块74的转动,使得旋转轴73转动时,滑块74不会跟随转动,而是进行上下运动。
36.本实施例中的,通过转动把手76来带动旋转轴73的转动,使得滑块74和两侧的连接杆75上升或者下降,进而控制靠垫8的高度,能够适配不同的使用者。
37.需要说明的是,旋转轴73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滑块74的内腔开设有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
38.上述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39.(1)使用时,转动第一延长板3至水平状态,再转动第二延长板4至与第一延长板3拼接,向右拉动支撑板63使得弹簧64被压缩,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定位后,松开支撑板63,在弹簧64的弹性作用下,卡接杆65运动至卡槽51中,与连接板5卡接,即可保持第一延长板3和第二延长板4的固定,可以用于放置物品,无需使用时,拉动支撑板63使得卡接杆65与连接板5分离即可;需要调节靠垫8高度时,转动把手76带动旋转轴73的转动,即可使得滑
块74进行上下运动,通过连接杆75和滑动杆72的传动即可带动靠垫8进行升降;整体结构实现了组合式椅子便于放置物品的目的,节省空间,当客人较多时,可以利用第一延长板3、第二延长板4放置茶水杯,尽量避免频繁起身走动去茶几处来放置和拿去茶水杯所带来的麻烦。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4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