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7714发布日期:2023-06-08 15:3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


背景技术:

1、现有的电热水瓶通常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包括底盖、中层以及设置于底盖与中层之间的金属外壳,为了保护电热水瓶在运输中免受磕碰,通常在瓶体的外侧设置有紧贴于瓶体的防护件以及设置于防护件外侧的箱体;但是将防护件完全紧贴于瓶体,在运输的过程中,如果防护件受到撞击时,容易将撞击力通过紧贴于瓶体的防护件传递至瓶体上,进而导致金属外壳受撞击产生变形凹陷的情况,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用以解决现有电热水瓶与外侧的防护件紧贴导致受到撞击时防护件将撞击力传递给金属外壳导致金属外壳产生变形凹陷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包装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中以支撑电热水瓶的防护件,电热水瓶包括瓶体和瓶盖,瓶体包括底盖、中层、设于底盖与中层之间的金属外壳,防护件包括上支撑部、一体连接的防护部和下支撑部,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分别贴合于底盖和中层以对电热水瓶轴向限位,防护部的内侧面设有避空槽以与金属外壳之间形成避空间隙。

3、本技术通过将防护部的内侧面设置有避空槽以使防护件与金属外壳之间形成有避让空隙,当防护部受到外力撞击时,防护部受力产生变形,避空间隙给防护部提供了变形的空间,进而避免了当防护部与金属外壳紧贴时防护部受外力撞击导致向靠近金属外壳一侧产生形变进而使金属外壳出现凹陷的情况,以使电热水瓶在运输过程中不会由于受到外力撞击产生凹陷的情况,保护了金属外壳的完整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将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分别贴合于底盖和中层,以使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对电热水瓶进行轴向的限位,由于底盖和中层为硬质的塑料,因此不会轻易产生变形,进而将上支撑部与下支撑部贴合于底盖和中层,能够避免电热水瓶在防护件内出现位移导致电热水瓶与防护件之间出现撞击的情况,提升了电热水瓶定位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使电热水瓶的限位更加牢固,避免电热水瓶由于撞击导致金属外壳出现凹陷的情况,保证了电热水瓶外观的美观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避空间隙为s,满足5mm≤s≤10mm。

5、通过将避空间隙s设置为满足5mm≤s≤10mm,避免避空间隙过小,当防护部受外力撞击向内产生变形时,向内凹陷的防护部与金属外壳产生接触依旧能够将防护部所受到的外力传递给金属外壳进而无法使避空间隙能够有效避免防护部受到外力撞击的情况,同时避免避空间隙过大,当防护部受外力冲击较大,防护部形变的量超过防护部屈服极限时,防护部断裂进而导致无法继续保护电热水瓶的情况,以使防护件能够有效保护电热水瓶不受撞击产生变形的同时,还能够使防护件不会轻易损坏无法保护电热水瓶不受撞击,提升了防护件工作的可靠性。

6、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底盖具有用于与金属外壳连接的弧形的过渡面,下支撑部设有与过渡面弧度适配的支撑台面。

7、通过将底盖设置有与金属外壳连接的弧形过渡面,且下支撑部设置有与弧形过渡面适配的支撑台面,一方面,能够避免下支撑部与金属外壳的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的情况,进而避免下支撑部与金属外壳的连接处由于受力导致金属外壳此处发生变形的情况,提升了防护件工作的可靠性,另一方面,当电热水瓶与防护件进行装配时,相较于直角的结构,弧形过渡面给电热水瓶提供了导向的作用,进而更加方便装配,提升了装配效率。

8、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下支撑部与底盖之间的贴合部位的轴向高度h满足20mm≤h≤30mm。

9、通过将下支撑部与底盖之间贴合部位的轴向高度h设置为满足20mm≤h≤30mm,避免由于下支撑部与底盖之间贴合的部位的轴向高度过小,导致下支撑部与底盖之间的贴合的面积过小,进而无法有效避免防护件受外力撞击将收到的撞击力传递给金属外壳的情况,进一步减小了运输过程中金属外壳受外力冲击导致变形的情况;同时避免下支撑部与底盖之间贴合的部位的轴向高度过大,支撑部延伸至金属外壳导致防护件具有与金属外壳贴合的部分,当这一部分的防护件受到外力时,将无法通过避空间隙有效避免力的传递的情况,提升了防护件工作的可靠性。

10、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防护件包括呈半包围结构的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第一防护件与第二防护件围成定位腔,电热水瓶设置在定位腔中。

11、通过将防护件设置为呈半包围结构的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且第一防护件与第二防护件围成定位腔,当装配电热水瓶与防护件时,将第一防护件与第二防护件进行分离,并将电热水瓶放置于第一防护件或第二防护件的一侧的定位腔中,并将另外的第一防护件或第二防护件进行配合,半包围的结构增加了防护件的开口的面积,进而能够更加简便的将电热水瓶放置于定位腔内,避免在装配时由于操作不到导致电热水瓶与防护件出现磨损甚至是将防护件内部的结构摩擦掉落的情况,简化了装配的步骤,提升了装配效率。

12、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上支撑部与防护部一体连接。

13、通过将上支撑部与防护部设置为一体连接,以使上支撑部与防护部的连接更加紧密,避免出现上支撑部与防护部分离导致无法将电热水瓶进行限位以及保护的情况,同时,在装配时无需再将上支撑部与防护部进行固定连接,进而简化了装配时的步骤,提升了装配防护件与电热水瓶的效率。

14、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上支撑部与防护部分体连接,上支撑部通过箱体的上侧壁压紧在中层的上方。

15、通过将上支撑部与防护件设置为分体连接,当需要装配防护件与电热水瓶时,将上支撑部与防护部进行分离,并将电热水瓶放置于防护部内部,无需进行再次固定,通过箱体上侧壁便能给将上支撑部压紧,无需将防护件进行对位,降低了装配的难度,同时,还提升了装配效率。

16、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中层限定出盖合腔,瓶盖嵌装在盖合腔中,上支撑部覆盖中层以及瓶盖的上表面。

17、通过将上支撑部覆盖中层以及瓶盖的上表面,增加了上支撑部与电热水瓶的接触面积,进而使上支撑部对电热水瓶的限位效果更加明显,避免由于上支撑部与电热水瓶的接触面积过小导致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受力较大导致上支撑部对电热水瓶限位失效,进而电热水瓶在防护部内出现晃动甚至与防护件分离的情况,提升了防护件保护电热水瓶的可靠性。

18、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下支撑部为中部镂空的支撑台阶,支撑台阶支撑底盖的边缘且使底盖的中部裸露。

19、通过将下支撑部设置为中部镂空的支撑台阶,且支撑台阶支撑底盖的边缘并使底盖的中部裸露,支撑台阶能够有效的给底盖提供限位,进而使电热水瓶的限位更加可靠,同时镂空的支撑台阶减少了防护部所需要使用的材料,一方面降低了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减轻了电热水瓶整体的质量。

20、在一种带有包装箱的电热水瓶的优选的实现方式中,下支撑部覆盖底盖的底面。

21、通过将支撑部的底部设置为覆盖底盖的底面,以将电热水瓶完全与外界隔绝,更加有效的避免了电热水瓶遭受撞击的可能,同时,还能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的一些进入箱体的石子沙粒通过防护件的缝隙接触到电热水瓶进而对电热水瓶造成划伤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防护件保护电热水瓶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