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保健海绵枕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6092发布日期:2024-01-26 16: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保健海绵枕头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设备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保健海绵枕头。


背景技术:

1、枕头,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从现代医学研究上认识,人体的脊柱,从正面看是一条直线,但侧面看是具有四个生理弯曲的曲线。为保护颈部的正常生理弯曲,维持人们睡眠时正常的生理活动,睡觉时须采用枕头。

2、保健枕,顾名思义是指有一定保健作用,可以起到舒缓神经,镇静安神,保护颈椎等作用的健康型枕头。现有的保健枕一般设计为贴合颈椎和头部的结构,且枕内的填充物通常采用记忆海绵等材质,使得枕头的填充物也能时刻贴合颈椎和头部,为颈椎和头部提供可靠支撑。

3、现有的保健枕虽然有着更贴合颈椎和头部的结构和填充物,但当睡梦中的人们长期睡姿不良,仍有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颈椎疾病,特别是不具备完整行动能力的婴儿,若长期睡姿不良,可能导致出现偏头的情况,影响婴儿脑部的发育。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因长期睡姿不良,影响婴儿头部正常发育的情况,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保健海绵枕头。

2、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保健海绵枕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智能保健海绵枕头,包括枕套,所述枕套包括上表面;

4、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枕套内且一端面朝向上表面;

5、填充物,所述填充物设置在枕套内,且位于或部分位于固定板和上表面之间;

6、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位于枕套内,且包括多个轴线平行于固定板的支撑辊,所述支撑辊能够单独朝上表面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支撑辊移动;

7、检测件,所述检测件用于检测支撑辊受到的压力,并发出检测信息;

8、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能够接收检测件的检测信息,并且控制驱动组件运行,以驱动或止动支撑辊。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枕套内设置有固定板和若干轴线平行于固定板的支撑辊,以及控制模块,支撑辊位于固定板一侧,固定板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单个支撑辊运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驱动支撑辊朝靠近或远离上表面方向运动,且支撑辊上还设置有检测件,检测件用于检测支撑辊受到的压力,当人体特别是婴儿躺在枕头上时,头部由若干支撑辊提供支撑,当人体的头部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不动时,检测件将检测到的压力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向驱动组件发送指令,使得与人体头部相接触一侧的支撑辊由驱动组件驱动,做远离固定板的移动,同时另一侧的支撑辊由驱动组件驱动做靠近固定板的移动,人体头部随支撑辊的运动而移动,从而改变头部的朝向和与枕头接触的部位,减少婴儿头部因长时间处于同一个姿势,而造成偏头的情况,同时枕套内的其余空间由填充件充满,使得枕头柔软度适中,也使得枕头能更加贴合头部和颈部,为人体提供良好的睡眠质量。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源,所述第一驱动源包括能够朝向上表面方向往复移动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辊相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的第一驱动源,和垂直于固定板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支撑辊相连接,控制模块可向第一驱动源发送指令,使得第一驱动源通过第一连接杆驱动支撑辊做靠近或远离上表面的动作。

12、可选的,所述检测件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辊远离固定板一端的表面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当人体躺在枕头上时,头部与支撑辊上的压力传感器相接触,压力传感器向控制模块发送信号,使得控制模块能够随时监测头部的位置和状态,以便为调整头部的姿势作出判断。

14、可选的,所述上表面包括位于中部的头枕区、和位于头枕区一侧的颈枕区,所述头枕区到固定板的距离小于上表面其他区域到固定板的距离,若干所述支撑辊均匀分布于所述头枕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枕套设置有头枕区和颈枕区,头枕区到固定板的距离小于上表面其他区域到固定板的距离,使得枕头整体呈中间凹陷的形状,能够形成对头部的围挡,使得头部能够一直处于头枕区的凹陷部位,可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同时支撑辊均匀分布于头枕区,为头部提供良好支撑。

16、可选的,所述固定板在对应颈枕区的位置设置有颈部支撑组件,所述颈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驱动源设置于固定板,且包括能够朝向上表面方向往复移动的输出轴,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与第二驱动源的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件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在对应颈枕区的位置设置有颈部支撑组件,颈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源、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支撑件,第二驱动源同样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可向第二驱动源发送指令,使得第二驱动源可通过第二连接件驱动第二支撑件沿垂直于固定板平面方向,做靠近或远离上表面的运动,为颈部提供不同高度的支撑。

18、可选的,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固定板一端固定有磁铁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件远离固定板一端固定有磁铁件,磁铁件与人体接触,可为人体颈部穴位提供一定的磁疗效果,更有益于人体健康。

20、可选的,同一个所述支撑辊对应两组驱动组件,两组驱动组件分别靠近支撑辊两端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第一驱动源的输出轴和支撑辊铰接。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一个支撑辊对应两组驱动组件,且两组驱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支撑辊的两端,使得第一驱动源可通过第一连接杆分别驱动支撑辊的两端上升或下降,使得支撑辊更加贴合头部,为头部提供更好的支撑效果。

22、可选的,所述支撑辊设置有一组或平行的多组,且每组包括等间隔排布的多个所述支撑辊。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原本只有一组支撑辊的位置设置多组支撑辊,且多组支撑辊沿垂直于自身轴线对称分布,同样的,每个支撑辊的两端均设置有一组驱动组件,使得每个支撑辊的两端均能做靠近或远离固定板方向的运动,同时,婴儿的头部要小于成人,分成多组后的支撑辊可适应不同头部大小人群的使用,且可进行分区调整,使得支撑辊能够更加贴合头部轮廓。

24、可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两个音响,两个所述音响设置于头枕区相对的两侧。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音响,且分别位于头枕区相对的两侧,音响可为头部带来环绕立体声响,有效提高用户听觉感受。

26、可选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支撑辊一端设置有内置电源,所述内置电源和控制模块电连接。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远离支撑辊一端设置有内置电源,内置电源与控制电源电连接,使得内置电源可为枕头内的所有用电设备供电,内置电源可储存一定的电量,还可为内置电源进行充电,为各驱动源提供续航保障。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9、1.采用若干平行排列的支撑辊的结构,且第一驱动源可驱动支撑辊做靠近或远离固定板方向的运动,使得支撑辊的高度可调节,当人体头部位于正枕头上时,第一驱动源可驱动相对应的支撑辊运动,使得可通过支撑辊的运动自动调整头部的位置,减少婴儿因长时间保持同一个睡姿导致偏头的情况;

30、2.采用可分区调整高度的支撑辊结构,使得支撑辊可更加贴合人体头部,为头部提供更良好的支撑;

31、3.采用颈部可调节高度的结构,包括第二驱动源、第二连接件和第二支撑件,可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的颈部位置自动调整高度,为颈部提供良好支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