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3509发布日期:2023-08-25 01: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窗帘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具体涉及一种窗帘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升降百叶帘是众多窗帘中的一种,多用于办公场所。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升降百叶帘的升降均为手动控制,通过拉动与百叶帘转轴传动的窗帘绳(如拉绳),来实现百叶帘的开启和关闭。不过,手动拉动百叶帘升降的方式存在使用不便等问题。

2、为解决该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自动开合的百叶帘,通过在将驱动装置与百叶帘集成式安装,并将驱动装置外接电源,来实现百叶帘的自动升降。不过此方案只适用于百叶帘新装的用户,对于已经安装百叶帘的用户来说,需要将窗帘轨道整体拆卸并更换为电动窗帘专用的轨道才能实现百叶帘的电动升降,改造成本较高。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百叶帘自动升降方案存在的改造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窗帘控制装置,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包括:

2、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

3、第一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传动轮,第一窗帘绳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配合连接;

4、第二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传动轮,第二窗帘绳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配合连接。

5、上述窗帘控制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驱动模组和第二驱动模组,可以实现对百叶帘的自动控制,同时无需拆卸现有百叶帘,大幅改造降低成本。同时,设置两个驱动模组,可以实现一个装置同时与两个窗帘绳连接,实现多重控制,提高产品实用性。例如,可以分别控制两个百叶帘的升降、两个百叶帘的叶片角度、或者控制同一个百叶帘的升降和叶片角度。

6、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第一支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7、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轮呈筒状且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开口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

8、通过第一传动轮套设于第一电机,可以降低第一驱动模组的占用空间,实现产品结构紧凑化和小型化。

9、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或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或者

10、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

11、通过第一转轴抵接于壳体内壁或孔槽中,有利于提高第一传动轮的连接稳定性。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抵接在壳体内壁或孔槽中,可以减少第一转轴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12、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13、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传动轮呈筒状且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所述开口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

14、通过第二传动轮套设于第二电机,可以降低第二驱动模组的占用空间,实现产品结构紧凑化和小型化。

15、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或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或者

16、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

17、通过第二转轴抵接于壳体内壁或孔槽中,有利于提高第二传动轮的连接稳定性。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抵接在壳体内壁或孔槽中,可以减少第二转轴与壳体之间的摩擦,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18、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轮包括第一轮辋和防滑筒,所述防滑筒套设于所述轮辋,且所述防滑筒能够与窗帘拉绳配合连接;并且/或者

19、所述第二传动轮包括第二轮辋,所述第二轮辋的外周侧形成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能够与窗帘拉珠配合连接。

20、第一传动轮设置防滑筒,可以与窗帘拉绳配合,并提高连接稳定性,避免拉绳打滑。通过第二轮辋外周侧形成卡槽,可以利用卡槽与窗帘拉珠卡接,提高连接稳定性。

21、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窗帘绳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窗帘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配合连接。

22、通过第一窗帘绳和第二窗帘绳共用第二通孔,可以降低开模成本。

23、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第三侧盖,所述第一侧盖的下部和所述第二侧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盖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盖的上部且所述第三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的上部扣合连接,所述第三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围设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

24、通过第三侧盖枢转连接在第二侧盖且第三侧盖与第一侧盖围设形成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可以降低窗帘绳的安装难度,提高安装便利性。

25、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帘控制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安装在窗帘附近的待安装位置上,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26、通过设置安装座,壳体可拆卸地连接在安装座上,可以降低安装难度,同时方便对壳体进行拆卸维修。

27、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28、在上述窗帘控制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窗帘控制装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29、方案1.一种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控制装置包括:

30、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开设有通孔;

31、第一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一传动轮,第一窗帘绳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配合连接;

32、第二驱动模组,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的第二传动轮,第二窗帘绳能够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配合连接。

33、方案2.根据方案1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第一支架上形成有第一安装位,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位。

34、方案3.根据方案2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呈筒状且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所述开口端套设于所述第一电机。

35、方案4.根据方案3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或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或者

36、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

37、方案5.根据方案1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支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第二支架上形成有第二安装位,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位。

38、方案6.根据方案5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呈筒状且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所述开口端套设于所述第二电机。

39、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或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或者

40、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第二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二轴承抵接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或所述壳体内壁设置的孔槽中。

41、方案8.根据方案1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包括第一轮辋和防滑筒,所述防滑筒套设于所述轮辋,且所述防滑筒能够与窗帘拉绳配合连接;并且/或者

42、所述第二传动轮包括第二轮辋,所述第二轮辋的外周侧形成有多个卡槽,所述卡槽能够与窗帘拉珠配合连接。

43、方案9.根据方案1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部形成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窗帘绳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传动轮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窗帘绳穿过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二传动轮配合连接。

44、方案10.根据方案9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盖、第二侧盖和第三侧盖,所述第一侧盖的下部与所述第二侧盖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侧盖可枢转地连接于所述第二侧盖的上部且所述第三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的上部扣合连接,所述第三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围设形成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

45、方案11.根据方案1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控制装置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能够安装在窗帘附近的待安装位置上,所述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46、方案12.根据方案1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均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47、方案13.根据方案12所述的窗帘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帘控制装置还包括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主控板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