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体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9018发布日期:2023-08-18 05:30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盖体及容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液体容器,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及容器。


背景技术:

1、水壶作为一种用于盛放水的容器,在家庭中被广泛使用。

2、通常水壶包括容器主体和盖合于容器主体的盖体,盖体通常设置有相连通的进气口、容纳腔和排水口,以使容器主体内的水蒸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容纳腔内冷凝成液态水,液态水可以再从排水口排出盖体。

3、但现有技术中的排水口通常设置在盖体的侧壁或底壁,用户在操作盖体进行排水操作时,冷凝水不易从排水口排出,在容纳腔内残留的冷凝水较多,用户需多次进行排水操作,用户使用体验较差。此外,现有技术中水壶的用于封堵排水口的封堵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盖体及容器,排出盖体内的冷凝水的效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好。

2、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盖体,盖体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用于排出盖体内的冷凝水,排水口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置于盖体的底壁,第二部分设置于盖体的侧壁。

3、当用户需要排出盖体内的冷凝水时,用户可以先将盖体从容器主体移出,以使排水口可以处于打开的状态。由于盖体的底壁设置有排水口的第一部分,盖体的侧壁设置有排水口的第二部分,底壁的朝向和侧壁的朝向不同,使得第一部分的朝向和第二部分的朝向不同。因此,冷凝水能流动至盖体外部的方向可以是通过第一部分的方向,也可以是通过第二部分的方向,相比现有技术中单独在盖体底壁设置排水口或者单独在盖体侧壁设置排水口,本技术的排水口的开口方向较多,冷凝水能从盖体的内腔流动至盖体外部的方向也较多,使得冷凝水可以快速地从排水口流出,排水效率较高。其次,本技术中设置在底壁的第一部分和设置在侧壁的第二部分相连,用户在操作本技术盖体进行倒水操作时发生现有技术中冷凝水残留在未开口的盖体侧壁或残留在未开口的盖体底壁的可能性较低,即用户可以轻微地摆动盖体或者以较少的摆动次数将冷凝水从盖体内腔内排出至盖体的外部,不仅用户所需的操作强度较低,并且盖体内腔内残留的冷凝水较少,盖体不易滋生霉菌,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体设置有朝向盖体的内腔凹陷的凹槽,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设置于凹槽的内壁。

5、由于用于封堵盖体的排水口的封堵件设置在容器主体的内部,封堵件会相对于容器主体的内壁凸出。本技术在盖体设置有向内腔凹陷的凹槽,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均设置于凹槽的内壁。在盖体盖合于容器主体时,可以利用凹槽容纳封堵件的至少部分,从而在盖体与封堵件不发生结构干涉的情况下使封堵件能够封堵排水口。本技术中凹槽的设置使得盖体、容器主体和设置在容器主体的封堵件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无需将盖体整体缩小,即盖体的内腔的空间量仍较大,可以容纳较多的冷凝水,用户所需操作盖体排出冷凝水的操作次数较少,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体的底壁包括相连的第一底壁和第二底壁,第一底壁为凹槽的内壁的一部分,第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底壁,第二底壁中靠近第一底壁的一端低于第二底壁中背离第一底壁的一端。

7、第二底壁作为位于用于形成内腔的底部结构,即大部分的冷凝水积聚在第二底壁上,当第二底壁中靠近第一底壁的一端低于第二底壁中背离第一底壁的一端时,使得第二底壁相对于水平面倾斜并且使得冷凝水在重力作用下主要积蓄在第二底壁中靠近第一底壁的一端,即冷凝水主要积蓄在第二底壁中靠近排水口的一端,当排水口处于打开状态时,冷凝水可以快速地从排水口排出,冷凝水不易残留在第二底壁背离第一底壁的一端。因此,本技术的盖体的排水效率较高,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底壁所在平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底壁中背离第二底壁的一端高于第一底壁中靠近第二底壁的一端。

9、在该设置下,位于第一底壁的排水口的第一部分处于倾斜状态,并且使得第一部分的开口方向(垂直于第一部分所在平面的方向)倾斜,该方向均为便于用户操作盖体将冷凝水从盖体排出的方向,冷凝水不易残留在盖体的内壁,即用户可以轻微地摆动盖体或者以较少的摆动次数将冷凝水从盖体内腔内排出至盖体的外部,不仅用户所需的操作强度较低,并且盖体内腔内残留的冷凝水较少,盖体不易滋生霉菌,用户使用体验较好。

10、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容器,该容器包括容器主体和上述内容中的盖体,盖体能盖合于容器主体,以形成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本技术的容器包括上述关于盖体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容器还包括与容器主体连接的手柄,手柄的至少部分位于容器主体的内部且能封堵设置于盖体的排水口。

12、手柄与容器主体连接,手柄用于用户抓握,从而间接操作容器主体。手柄与容器主体连接,手柄的位于容器主体内的至少部分可以起到封堵盖体的排水口的作用,相比现有技术中容器需单独设置用于封堵排水口的封堵件,本技术的容器的结构更加简化,所需的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更加简化。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手柄包括柄体和支架,柄体通过支架与容器主体连接,支架的至少部分位于容器主体的内部,支架能封堵排水口。

14、柄体通过支架与容器主体连接,柄体用于用户的手部抓握,以间接操作容器主体。支架既可以起到将容器主体与柄体连接在一起的作用又可以起到封堵设置于盖体的排水口的作用,相比现有技术中容器需单独设置用于封堵排水口的封堵件,本技术的容器的结构更加简化,所需的生产过程和装配过程更加简化。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盖体设置有朝向盖体的内腔凹陷的凹槽,排水口设置于凹槽的内壁,支架包括凸起的配合部,配合部的至少部分能嵌入凹槽内并封堵排水口。

16、在将盖体盖合于容器主体时,配合部的至少部分能嵌入凹槽内并且与凹槽的内壁抵接,该设置使得配合部可以完成对排水口的封堵作用,冷凝水可以在盖体内积蓄。同时,该设置还可以使配合部对盖体沿自身周向的旋转运动起到限位作用。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配合部具有相连的第一覆盖面和第二覆盖面,第一覆盖面能覆盖排水口的第一部分,第二覆盖面能覆盖排水口的第二部分。

18、本技术通过覆盖设置实现对排水口的封堵,该覆盖设置使得对排水口的封堵操作方式较为简单,用户的操作难度较低,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好。

1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覆盖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覆盖面中靠近第二覆盖面的一端高于第一覆盖面中背离第二覆盖面的一端,和/或,第二覆盖面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第二覆盖面中背离第一覆盖面的一端相比第二覆盖面中靠近第一覆盖面的一端更靠近容器主体的外部。

20、当仅第一覆盖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时,第一覆盖面中靠近第二覆盖面的一端高于第一覆盖面中背离第二覆盖面的一端,相应地,设置于底壁的排水口的第一部分所在平面也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部分中靠近设置于盖体侧壁的排水口第二部分的一端也高于第一部分背离第二部分的一端。在该设置下,当盖体盖合于容器主体时,第一覆盖面和第一部分的配合是斜面配合,在重力作用下,第一覆盖面和第一部分具有自适应贴合的性质。因此,第一覆盖面总能覆盖第一部分,以完成对第一部分的封堵。

21、当仅第二覆盖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时,第二覆盖面中背离第一覆盖面的一端相比第二覆盖面中靠近第一覆盖面的一端更靠近容器主体的外部,相应地,设置在盖体侧壁的第二部分所在平面也相对于竖直面倾斜,且第二部分中靠近设置于盖体底壁的第一部分的一端相比第二部分背离第一部分的一端更靠近盖体外部。在该设置下,当盖体盖合于容器主体时,第二覆盖面和第二部分的配合是斜面配合,在重力作用下,第二覆盖面和第一部分具有自适应贴合的性质,因此,第二覆盖面总能覆盖第二部分,以完成对第二部分的封堵。

22、当第一覆盖面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覆盖面中靠近第二覆盖面的一端高于第一覆盖面中背离第二覆盖面的一端,相应地,设置于底壁的排水口的第一部分所在平面也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第一部分中靠近设置于盖体侧壁的排水口第二部分的一端也高于第一部分背离第二部分的一端。同时,第二覆盖面相对于竖直面倾斜,第二覆盖面中背离第一覆盖面的一端相比第二覆盖面中靠近第一覆盖面的一端更靠近容器主体的外部,相应地,设置在盖体侧壁的第二部分所在平面也相对于竖直面倾斜,且第二部分中靠近设置于盖体底壁的第一部分的一端相比第二部分背离第一部分的一端更靠近盖体外部。在该设置下,本技术的容器同时包括上述内容中关于第一覆盖面倾斜设置和第二覆盖面倾斜设置的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23、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