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擦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999发布日期:2023-10-28 16:25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擦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特别是涉及一种擦洗装置。


背景技术:

1、高层楼房窗户玻璃在脏污后,仅依赖人工进行擦洗,则通常只能实现室内表面的擦洗,而室外表面的擦洗不仅操作难度较大,而且安全性难以保证。

2、中国专利cn102920393b中公开了一种清洁机,其运动方式为:当欲移动清洁轮w2时,可使主动清洁轮w1实质上不转动,并使清洁轮w2沿一旋转方向d1旋转,以使清洁轮w2与连杆臂arm间产生一扭力(torque)t1,接着,通过扭力t1使连杆臂arm往相反于旋转方向d1的旋转方向d2摆动,驱动模组120的驱动装置122更施加一朝向旋转方向d2的扭力t2于清洁轮w1与连杆臂arm间,在清洁轮w2上施以扭力t1以让清洁轮w2旋转,依据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原理,此时连杆臂arm上会有反作用力,且反作用力的大小相当于扭力t1,如此一来,连杆臂arm便会往相反于清洁轮w2的旋转方向d1的旋转方向d2摆动,为了增加或减少连杆臂arm的总扭力tarm,在清洁轮w1上可施加一个与清洁轮w2同向或反向的扭力t2,此扭力t2还不足以让清洁轮w1克服静摩擦力而开始转动,如此能够让清洁轮w1实质上固定不动;通过控制清洁轮w1的扭力t2的大小与方向、清洁轮w2的扭力t1的大小与方向,可让清洁机前进或后退。

3、以上清洁机在移动过程中,完成一个清洁轮固定且另一个清洁轮摆动所需要的力的传递过程较为复杂,精确完成传力并前进的实现难度较大,尤其是其中固定的清洁轮与移动的清洁轮之间还通过连杆臂进行传力以完成移动的清洁轮的摆动,导致固定的清洁轮在移动的清洁轮的摆动带动下发生移动甚至坠落的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擦洗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行走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擦洗装置,包括保持体、第一吸附体、第二吸附体、负压发生装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二动力装置、控制器以及擦拭体;

4、所述擦拭体用于固定设于所述保持体上,且所述擦拭体用于擦拭待擦洗表面;

5、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能够滑动地设于所述保持体上,且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在所述保持体上的滑动能够被锁定,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动力装置能够为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在所述保持体上的滑动提供动力;

6、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一端开口,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能够滑动地设于所述保持体上,且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在所述保持体上的滑动能够被锁定,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能够为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在所述保持体上的滑动提供动力;

7、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用于固定设于所述保持体上,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用于与所述第一吸附体以及所述第二吸附体连通,所述负压发生装置能够抽吸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擦洗表面之间的空气并使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一端吸附固定于所述待擦洗表面上和/或抽吸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一端与所述待擦洗表面之间的空气并使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一端吸附固定于所述待擦洗表面上;

8、所述控制器用于固定设于所述保持体上,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负压发生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装置以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运行。

9、优选的,所述保持体为壳体,所述保持体上开设有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所述擦拭体用于固定设于所述保持体的第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动力装置、所述负压发生装置以及所述控制器均用于置于所述保持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用于置于所述保持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一端用于穿过所述第一导向槽并伸至所述保持体的外部,所述第一吸附体上的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的部分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用于置于所述保持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一端用于穿过所述第二导向槽并伸至所述保持体的外部,所述第二吸附体上的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内的部分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

10、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限位架;所述保持体上具有第一限位导轨以及第二限位导轨,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与所述第二限位导轨用于分别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与所述第二限位导轨互相平行或者位于两同心圆上,所述第一限位架的一端具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架的另一端具有第二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平行,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用于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导轨上,且所述第一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表面滑动,所述第二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第二限位导轨上的远离所述第一导向槽的表面滑动,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架上,且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第二端用于置于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之间。

11、优选的,所述保持体上具有第一齿条部,所述第一齿条部用于置于所述第一导向槽与所述第二限位导轨之间,且所述第一齿条部与所述第一限位导轨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导轨互相平行或位于三个同心圆上;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用于固定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架上,且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用于与所述第一齿条部啮合;所述第一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沿所述第一齿条部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吸附体沿所述第一导向槽滑动。

12、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限位架;所述保持体上具有第三限位导轨以及第四限位导轨,所述第三限位导轨与所述第四限位导轨用于分别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两侧,且所述第三限位导轨与所述第四限位导轨互相平行或者位于两同心圆上,所述第二限位架的一端具有第三限位凸起,所述第二限位架的另一端具有第四限位凸起,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第四限位凸起平行,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第四限位凸起用于分别卡接于所述第三限位导轨以及所述第四限位导轨上,且所述第三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第三限位导轨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表面滑动,所述第四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第四限位导轨上的远离所述第二导向槽的表面滑动,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用于固定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架上,且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第二端用于置于所述第三限位凸起与所述第四限位凸起之间。

13、优选的,所述保持体上具有第二齿条部,所述第二齿条部用于置于所述第二导向槽与所述第四限位导轨之间,且所述第二齿条部与所述第三限位导轨以及所述第四限位导轨互相平行或位于三个同心圆上;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用于固定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架上,且所述第二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用于与所述第二齿条部啮合;所述第二动力装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沿所述第二齿条部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二吸附体沿所述第二导向槽滑动。

14、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导气管以及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吸附体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一端用于与所述负压发生装置的进气口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二吸附体固定连接并连通。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气管上固定设有第一电磁阀,且所述第一电磁阀开启能够使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的外界连通;所述第二导气管上固定设有第二电磁阀,且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能够使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内部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外界连通;所述控制器用于与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通信连接,且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以及所述第二电磁阀运行。

16、优选的,所述第一吸附体为第一柔性吸附体,所述第二吸附体为第二柔性吸附体。

17、优选的,所述擦拭体上开设有第一避让槽以及第二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一吸附体的移动,所述第二避让槽用于避让所述第二吸附体的移动。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擦洗装置,设置负压发生装置抽吸第一吸附体的第一端与待擦洗表面之间的空气以使第一吸附体的第一端吸附于待擦洗表面上,设置负压发生装置抽吸第二吸附体的第一端与待擦洗表面之间的空气以使第二吸附体的第一端吸附于待擦洗表面上,设置第一吸附体与第二吸附体均能够吸附于待擦洗表面上,通过设置第一动力装置单独为第一吸附体相对于保持体的滑动提供动力,设置第二动力装置单独为第二吸附体相对于保持体的滑动提供动力,能够有效地实现第一吸附体在待擦洗表面上的吸附固定与第二吸附体在待擦洗表面上的吸附固定互不干扰、第一吸附体在待擦洗表面上的吸附固定与第二吸附体相对于保持体的滑动互不干扰以及第二吸附体在待擦洗表面上的吸附固定与第一吸附体相对于保持体的滑动互不干扰,能够有效地提高行走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固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