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净化基站以及扫拖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31926发布日期:2023-12-29 22: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污水净化基站以及扫拖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污水净化基站以及扫拖机器人。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清洁装置进入家庭,以便于人们的清洁工作,扫拖机器人作为清洁装置的一种,也越来越受家庭的欢迎。

2、扫拖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并拖过拖布组件进行擦地。

3、扫拖机器人基站是扫拖机器人的配套设备,能为扫拖机器人进行充电以及为扫拖机器人清洁擦布组件;而现有的基站一般通过设置清水箱和污水箱,利用清水箱内的水对扫拖机器人的擦布组件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污水抽取至污水箱中;故用户需要在清洁之前将清水箱中装入清水,在清洁之后倾倒污水箱内的污水;用户需要经常性的加清水和倒污水,十分麻烦,造成使用者时间的浪费;且较浪费水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水净化基站,其设置有通过化学和物理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并获取清水的处理水箱,使得水能够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用户加清水和倒污水的频率,使用方便且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且水的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水资源,节能环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扫拖机器人。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污水净化基站,其用于清洗清洁设备的擦洗组件,包括基站本体,所述基站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对清洁设备擦洗组件进行清洗的清洗部、以及用于对所述清洗部进行给水和排污的水箱部;所述水箱部包括用于为所述清洗部给水的清水箱、用于为所述清洗部排污并存放污水的污水箱、以及通过化学和物理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并获取清水的处理水箱;所述处理水箱的处理进水端和处理出水端分别与所述污水箱和清水箱连接。

4、采用上述结构,当清洁设备回站后,所述基站本体的清水箱为所述清水部供给清水,以对清洁设备的擦洗组件进行清洗;所述污水箱对所述清洗部清洗擦洗组件所产生的污水进行收集;所述污水箱内的污水通过所述处理水箱的处理进水端进入所述处理水箱中,所述处理水箱对污水进行化学、物理方式进行处理并将污水重新处理成清水,处理获得的清水通过所述处理出水端送至所述清水箱中以重新使用;上述结构,使得水能够循环重复使用,能够节省大量清水;同时可以避免用户倒污水,节约用户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5、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箱包括用于对水进行过滤处理的过滤室、用于对水进行混凝处理的混凝室、以及用于对是进行暂存的暂存室;所述过滤室、所述混凝室、所述暂存室依次连通,所述处理进水端位于所述过滤室中,所述处理出水端位于所述暂存室中。

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污水箱内的污水先进入所述过滤室中进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水在通过混凝室进行混凝操作,最后流至所述暂存室中,所述暂存室中的水最后流至所述清水箱中。

7、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室中设置有将其分隔成过滤室一部和过滤室二部的第一过滤结构,所述处理水箱的处理进水端位于所述过滤室一部。

8、采用上述结构,污水箱的污水先进入所述过滤室的过滤室一部中,并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结构流至所述过滤室的过滤室二部中,上述过程完成了对于污水的过滤处理;所述过滤室一部和过滤室二部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完全隔开,也可以为过滤室一部和过滤室二部只是部分隔开。

9、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室与所述过滤室二部与连通,冷凝剂释放装置的释放端延伸至所述混凝室中。

10、采用上述结构,位于所述过滤室二部中过滤后的水流至所述混凝室中,所述冷凝剂释放装置向所述混凝室中释放混凝剂,使得污水在混凝剂的作用下混凝。

11、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室与所述暂存室的连通处设置有第二过滤结构。

12、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混凝室中的水流至所述暂存室时,或被所述第二过滤结构过滤处理,以过滤掉混凝后污水中的悬浮物。

13、进一步地,所述暂存室中设置有将其分隔成暂存室一部和暂存室二部的吸附结构,所述暂存室一部与所述混凝是连通,所述处理出水端位于所述暂存室二部中。

1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混凝室的水通过所述第二过滤结构过滤后流至所述暂存室一部中,所述暂存室一部中的水会通过所述吸附结构流至所述暂存室二部中;所述吸附结构能够吸附水中残留的细微颗粒和悬浮物,最后通过所述处理出水端流至清水箱中。

15、进一步地,消毒液释放装置的释放端延伸至所述过滤室中。

1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消毒液释放装置会向所述过滤室中释放消毒液,以对污水进行消毒处理。

17、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基站包括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端处设置有第一进水管,且所述第一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污水箱中;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端处设置有第一出水管,且所述第一出水管延伸至所述过滤室一部形成为所述处理进水端。

18、采用上述结构,所述过滤室与所述污水箱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水泵、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实现连通;所述第一水泵工作以将所述污水箱中污水抽取至所述过滤室的一部中。

19、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基站包括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端处设置有第二进水管,且所述第二进水管延伸至所述过滤室二部中;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端处设置有第二出水管,且所述第二出水管延伸至所述混凝室中。

20、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混凝室与所述过滤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二水泵、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实现连通;所述第二水泵工作以将所述过滤室二部中的水抽取至所述混凝室中。

21、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净化基站包括第三水泵,所述第三水泵的进水端处设置有第三进水管,且所述第三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暂存室二部中;所述第三水泵的出水端处设置有第三出水管,且所述第三出水管延伸至所述清水箱中;所述第三进水管形成为所述处理出水端。

22、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清水箱与所述暂存室之间通过所述第三水泵、第三进水管、第三出水管实现连通;所述第三水泵工作以将所述暂存室二部中的水抽取至所述清水箱中。

23、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净化基站包括清水泵,所述清水泵的进水端处设置有清水进水管,且所述清水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清水箱中;所述清水泵的出水端处设置有清水出水管,且所述清水出水管延伸至所述清洗部中。

2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清水泵工作,以将所述清水箱中的清水抽取至所述清洗部中为清洁工作擦洗组件清洗提供清水。

25、进一步的,所述污水净化基站包括污水泵,所述污水泵的进水端处设置有污水进水管,且所述污水进水管延伸至所述清洗部中;所述污水泵的出水端处设置有污水出水管,且所述污水出水管延伸至所述污水箱中。

2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污水泵工作,以将所述清洗部中的污水抽取至所述污水箱中。

27、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水箱内设置有若干分隔板以将其内部划分出所述过滤室、所述混凝室、所述暂存室;所述过滤室和混凝室之间通过第二水泵连通,所述混凝室与所述暂存室之间的分隔板上设置有连通孔以使两者连通。

28、采用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处理水箱结构更加紧凑。

29、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室的底面高于所述暂存室底面;所述连通孔靠近所述混凝室的底部设置。

30、采用上述结构,便于所述混凝室中的水流至所述暂存室中。

3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在所述过滤室垂直方向上将其划分为所述过滤室一部和所述过滤室二部,且所述过滤室一部位于所述过滤室二部的上方。

32、采用上述结构,所述污水箱内的污水进入所述过滤室一部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所述过滤室二部流动。

3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呈过滤篮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包括过滤篮底、以及环绕所述过滤篮底设置的过滤篮壁,所述过滤篮底和/或过滤篮壁上设置有若干过滤孔。

34、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一结构呈过滤篮结构,以便于对颗粒进行收集,便于用户后续倾倒;具体的,所述第一过滤结构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过滤室中。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呈过滤层结构。

36、采用上述结构,所述第二过滤结构呈过滤层结构,以便于其能够贴合在所述分隔板表面,具体贴合在设置有所述连通孔的分隔板便面,且其能覆盖所述连通孔,以实现过滤。

37、进一步地,所述吸附结构在所述暂存室水平方向上将其划分为所述暂存室一部和所述暂存室二部。

38、采用上述结构,水从所述暂存室二部流至所述清水箱的过程中,暂存室二部的水会不断减少,所述暂存室一部的水就会不断流向所述暂存室二部中实现吸附。

39、一种扫拖机器人,包括具有擦洗组件的扫拖机器人本体、以及与所述扫拖机器人本体相匹配以为其清洗擦洗组件的基站,所述基站采用上述污水净化基站。

40、采用上述结构,所述基站能够对污水进行是处理以产生清水,使得水能够循环使用,节省大量清水;同时可以避免用户倒污水,节约用户时间,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41、当然,所述基站能够为所述扫拖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4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3、(1)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净化基站和扫拖机器人,其设置有通过化学和物理方式对污水进行处理并获取清水的处理水箱,使得水能够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用户加清水和倒污水的频率,使用方便且节约了使用者的时间;且水的重复使用避免浪费水资源,节能环保。

44、(2)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净化基站和扫拖机器人,其结构合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