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52650发布日期:2024-03-18 18:3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洗碗机,具体指一种用于清洗餐具、果蔬的清洗机。


背景技术:

1、洗碗机已经在家庭厨房中应用广泛。洗碗机中一般设置有用于喷射水柱的喷淋臂,在箱体底部设置下凹的回水区域,回水区域的顶部覆盖有过滤板,利用水泵将回水区域的水泵至过滤板之上的喷淋臂中,实现洗涤水的循环喷射。

2、采用开放式水泵为喷淋臂汲水,可以大大缩短回水路径,提高回水效率,且便于对水泵进行维护。但是,与采用封闭式水泵的洗碗机相比,由于采用开放式水泵的洗碗机需要将水泵安装在回水区域之内,受流体流动特性的影响,其对回水区域结构的要求更高。

3、授权公告开号为cn215838898u的《一种清洗机》(申请号:cn202023352193.7)披露了一种用于安装开放式水泵的水杯结构,为了满足清洗时候的喷淋水量,需要水泵保持有较大的回水流量;为了节约清洗成本,需要尽量减少洗涤用水量。但是,当洗涤用水量较少时,液面就会距离水泵进水口的距离较近,在水泵保持回水流量较大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吸空问题,导致水流起泡,进而导致功率及扬程下降,严重影响洗净度。

4、因此,对于目前的清洗机,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对不同液位深度的区域进行流量分配从而提高回水流量、降低洗涤用水量、避免吸空及水流起泡从而提高清洗效果的清洗机。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清洗机,包括内胆及设于内胆底部的水杯,所述水杯设置有下凹的回水区域,该回水区域的顶部覆盖有过滤板,所述回水区域中安装有水泵、集渣篮、加热件,所述回水区域中形成用于安装水泵的第一安装区、用于安装加热件的第二安装区、用于安装集渣篮的第三安装区,所述第二安装区、第一安装区、第三安装区的深度依次增大,所述水泵底部设置有朝向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布置的吸水口,且该吸水口对应第二安装区的面积小于对应第三安装区的面积。

4、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区具有相对于第一安装区抬高的安装面,所述第三安装区为相对于第一安装区下沉的集渣仓,所述水泵的底壁与第一安装区的内底壁之间形成吸水区域,所述的吸水口位于吸水区域边缘处且朝向安装面及集渣仓布置。将吸水口边缘尽量靠近安装面及集渣仓布置,可降低吸水高度,提高水流速度及压力,同时避免吸入气体。

5、优选地,所述泵壳的底壁设置有进水口及用于将来自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的回水向进水口处聚拢的挡水筋,所述挡水筋朝向吸水口呈半环抱方式布置。该结构有利于减少回水从水泵外侧直接参与回流,而是经由集渣篮、加热件处回流,兼顾更好的集渣效果及加热效率。

6、优选地,所述挡水筋自泵壳底壁向下延伸至回水区域的内底壁处,所述挡水筋包括相互衔接的中段、第一边段、第二边段,所述中段呈圆弧状且围绕与吸水口相对的进水口边缘布置,所述第一边段自中段的第一端向第一安装区的一直边部分倾斜,所述第二边段自中段的第二端向第一安装区的另一直边部分倾斜。该结构使回水在吸水区域呈向进水口聚拢的趋势,在提高回水效率的基础上,降低回水能量损失,以保持大的回水水压及扬程。

7、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三安装区的挡水筋自水泵底部向外延伸至集渣仓的顶部边缘处,相应的,所述水泵的底部边缘处设置有向集渣仓顶部边缘延伸且与其外侧的挡水筋相连接的挡板,该挡板与位于水泵之外的挡水筋共同围合出对应集渣仓的吸水通道。吸水通道将吸水口以较低的吸水高度延伸至集渣仓的顶部边缘处,在避免气体被吸入的同时,为集渣仓提供规整的吸水路径,提高水压及水流量,并降低水流能量损失。

8、优选地,装配完毕状态下,所述水泵的外边缘与回水区域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一间隙,所述吸水通道外侧的挡水筋与回水区域的内壁之间具有与第一间隙相连通的第二间隙,且该第二间隙与所述集渣仓顶部相连通。上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一方面由于宽度较窄,可以将从水泵外侧直接参与回流的水流量控制的较小,使不部分回水经由集渣篮、加热件处回流,兼顾更好的集渣效果及加热效率;另一方面,对应集渣仓处吸水口的回水流量很大,靠近回水区域的边缘处容易出现吸空现象,上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提供的较小水流量填补了该易吸空区域,即避免了吸空问题,又可以将间隙中的残渣等带入集渣仓中收集。

9、优选地,从俯视角度看,所述的水泵、集渣篮、加热件呈品字形结构布置,所述回水区域的侧壁围合在该品字形结构的外围,其中所述的水泵还设置有偏置的出水口且该出水口延伸至所述品字形结构的中央部位。优选地,所述的回水区域为转角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结构,该三角形结构的每个角部分别与其相邻的直边部分围合出第一安装区、第二安装区、第三安装区。现有清洗机的回水区域整体上呈类半圆状造型,考虑到喷淋臂需要相对于箱体居中布置才能更好的覆盖餐具清洗范围,需要将回水区域偏置在箱体底壁上,位于喷淋臂旁侧的集渣篮也在箱体底壁上偏置,在回水过程中,比较理想的效果是回水经集渣篮过滤残渣之后进入回水区域,再经开放式水泵位于回水区域中的吸水口被进一步汲入喷淋臂中,但是,由于集渣篮相对于箱体底壁偏置距离过大,导致回水在未流动至集渣篮处时就被进入回水区域中,集渣效果差,过滤板上容易存在残渣滞留问题。同时,现有清洗机的回水区域的结构决定了位于水泵旁侧的加热件也在箱体底壁上偏置,为了提高加热效率,需要使加热件之上具有相适应的回水面积,这就需要回水区域具有满足加热件、集渣篮安装要求的体积,导致回水腔的总体积难以做小,造成一定的水量浪费,影响清洗机的水效。本发明将回水区域设置为三角形结构,分别利用三角形结构的每个角部区域安装水泵、集渣篮、加热件,再通过水泵的偏置出水口的而将出水引导至三角形结构中央部位的余留空间处,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回水区域的空间,不仅大大减小了回水区域的体积,有利于节约每次的洗涤水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回水速度及水效;由于水泵不再占据清洗机底部的中央部位,集渣篮可以更加靠近清洗机底部的中央部位,有利于提高集渣效果。

10、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区与第一安装区、第三安装区在衔接处通过平滑的斜面过渡连接,该斜面的中部设置有自第二安装区沿集渣仓的顶部边缘向外探出凸块,该凸块伸入所述吸水口中并将吸水口分隔为对应集渣篮的第一吸水口、对应加热件的第二吸水口,所述第一吸水口的面积大于第二吸水口的面积。上述凸块一方面起到分流第一吸水口、第二吸水口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以支撑水泵,约束出水泵底部的吸水高度。

11、优选地,所述凸块位于回水区域的中央部位且对应水泵的出水口布置,所述水泵的底壁在对应出水口处承托在凸块上。该结构便于对水泵进行安装。

12、优选地,所述水泵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水泵的侧部设置有向品字形结构的中央部位螺旋延伸的第一流道及向回水区域的侧壁处螺旋延伸的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的末端形成所述的出水口,所述回水区域的侧壁上开有供第二流道的水输出的分水口。出水口处可连接底部喷淋臂,分水口可进一步通过导水管连接顶部喷淋臂。螺旋延伸的流道一方面将回水进行加压,另一方面第一流道在将回水甩出的过程中将出水口延伸至余留空间处,从而在水泵相对于清洗机底部偏置的情况下,将出水口相对于清洗机底部居中布置,满足底部喷淋臂居中布置的需求。

13、在本发明中,所述回水区域在内胆底部居中布置,所述水泵相对于内胆底壁的中心偏置,所述水泵的出水口对应内胆底部中央部位布置。上面所说的“回水区域在内胆底部居中布置”,是指回水区域的中心与内胆底壁的中心大致重叠,当然可以不是完全对齐,比如可以是:以内胆底壁的中心为圆心、直径为5~10mm形成圆形区域,回水区域的中心落在该圆形区域内即可;“水泵相对于内胆底壁的中心偏置”指的是水泵中心落在上述圆形区域之外。

14、优选地,所述的水泵包括泵壳及叶轮,所述泵壳底部开有进水口,所述泵壳侧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叶轮能转动地设于泵壳中且用于提供汲水动力。上述叶轮为离心叶轮,用于将回水经周向加压后汲出,保持出水具有较高的喷射扬程。

15、优选地,所述回水区域之下设置有用于驱动叶轮转动的驱动件,该驱动件的动力输出轴自下而上伸入回水区域中并进一步穿过进水口而与叶轮相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吸水口对应第三安装区部分的水流量为a、对应第二安装区部分的水流量为b,其中,a/(a+b)=0.55~0.65。进一步优选,a/(a+b)=0.6。采用这样的结构参数设计,能在避免吸空的情况下,保持较大的回水流量,获得较好的水效、加热效果、集渣效果。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分别将加热件、水泵、集渣篮的安装区深度自小到大设置,并使水泵吸水口朝向集渣篮的面积大于朝向加热件的面积,从而对水泵取自不同液位深度的区域进行流量分配,液位较深的集渣篮区域保持较大的回水流量,液位较低的加热件区域保持较小的回水流量,从而在整体上维持较大水流量的基础上,避免吸空,从而避免水流起泡,提高清洗效果;同时,适配不同功能件高度的回水区域,能大大降低洗涤用水量,节约用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