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门窗,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窗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1、门窗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多种功能。它们不仅提供了物理上的防护,还起到了调节建筑内部环境的作用。具体来说,门窗可以通过分隔建筑的室内侧和室外侧让室内的温度维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区间,隔绝室外侧的风和水汽,让室内能够维持较为舒适的环境。
2、在门窗安装过程中,门窗的框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通常需要使用密封材料来封堵以确保门窗的气密性和水密性。然而,由于室内外温差和湿度的变化,以及门窗框体和墙体热膨胀系数的不同,靠近框体的墙体内会产生水汽。如果这些水汽不能及时排出,可能会在墙体内部凝结,导致墙体受潮发霉、安装螺钉的锈蚀以及密封材料性能的下降。这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耐久性,还会增加维护和修理的成本。
3、现有技术主要通过发泡剂或密封胶来填充门窗的框体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然而这些材料虽然可以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却无法有效应对水汽的积聚问题。在长期使用中,水汽可能滞留在密封材料内部或周边,最终导致材料老化、开裂,甚至脱离基材。因此,如何有效排出水汽,防止其滞留在门窗结构内部,成为现有技术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门窗密封结构,能够排出门窗与墙体之间的水汽,使上述问题得到改善。
2、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门窗密封结构,门窗密封结构包括框体、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框体设置有隔热条,框体安装于墙体,框体与墙体之间形成有正对室外侧的第一开口和正对室内侧的第二开口;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均与框体和墙体粘接,第一分隔件封闭第一开口,第二分隔件封闭第二开口,第一分隔件具有防水透气的特性,第二分隔件具有防水隔气的特性;其中,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框体和墙体围成分隔腔,分隔腔内填充有填料,隔热条在填料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之间,隔热条距离第一分隔件的距离相较于隔热条距离第二分隔件的距离更近。
4、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均与框体和墙体粘接,第一分隔件的一端与框体粘接,第一分隔件的另一端与墙体粘接,第一分隔件的中间部分封闭第一开口,第二分隔件的一端与框体粘接,第二分隔件的另一端与墙体粘接,第二分隔件的中间部分封闭第二开口,第一分隔件具有防水透气的特性,能够阻拦液态的水而容气态的水汽通过,第二分隔件具有防水隔气的特性,能够阻拦水和水汽通过;其中,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框体和墙体围成分隔腔,分隔腔内填充有填料,填料能够填满分隔腔,减少分隔腔内的空气,降低分隔腔内空气流动导致室内温度容易受到室外温度影响或水汽在分隔腔内冷凝成水,漏入室内或侵蚀框体和/或填料的风险,提升框体与墙体之间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延长框体和墙体的使用寿命;分隔腔能够在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的作用下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封闭效果的腔体,当室内温度大于室外温度时,分隔腔的内部温度受室内侧的影响升高,分隔腔的内部气压大于室外侧的大气压,气压差让分隔腔内部的空气穿过第一分隔件移动至室外侧,空气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将分隔腔内含有的水汽带离分隔腔,从而减少分隔腔内的水分含量,让分隔腔内部能够保较干燥的状态,一方面避免分隔腔内的水汽因发生状态变化时吸热或放热影响分隔腔的内部温度,进而对室内侧的温度产生影响,另一方面避免分隔腔内的水汽在分隔腔内凝结成水导致框体和/或填料等老化开裂,延长框体的使用寿命;
5、隔热条在填料上的投影位于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之间,隔热条距离第一分隔件的距离相较于隔热条距离第二分隔件的距离更近,即框体的内外侧温度差异最大的等温线靠近第一分隔件,当室内侧的温度高于室外侧时,分隔腔较为靠近室内侧的部分的水汽在朝向第一分隔件移动时,水汽要移动至靠近室外侧的分隔件时才会受到温差的影响,并在凝结成水珠之前穿过第一分隔件,由于第一分隔件具有防水透气的特性,从分隔腔穿过第一分隔件的水汽凝结成水会被第一分隔件阻拦,降低分隔腔的潮湿程度,此外,隔热条靠近第一分隔件设置可以分隔腔的大部分都主要受到室内侧的温度的影响,分隔腔的内部的整体温度容易升高从而让分隔腔内部的气压升高引导分隔腔内部的气体向室外侧移动,让分隔腔内的水汽较为容易从分隔腔排出;当室内侧的温度低于室外侧时,室外侧的水汽在靠近第一分隔件的时候就会受到隔热条朝向室内侧的温度较低的冷空气的影响从而凝结成水被第一分隔件阻拦,从而降低室外侧的水汽进入分隔腔的风险。本技术提供的门窗密封结构能够将由墙体或其他地方浸入分隔腔的水汽排出,降低水汽进入室内或侵蚀分隔腔的风险,让分隔腔能够长期保持干燥,具有较好的水密性和气密性。
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框体粘接的部分位于填料与框体之间,且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框体粘接的部分被填料压紧在框体。
7、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框体粘接的部分位于填料与框体之间,让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框体粘接的部分能够被框体所遮挡,避免室内侧或室外侧的液体等外界因素影响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框体之间的粘接效果,且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框体粘接的部分被填料压紧在框体,让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能够与框体紧密贴合,降低第一分隔件和/或第二分隔件与框体之间出现空隙的风险。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从第一开口朝室外侧延伸,第二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从第二开口朝室内侧延伸;第二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被窗台石压紧在墙体上。
9、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从第一开口朝室外侧延伸,第二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从第二开口朝室内侧延伸,让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能够保持平整且位于分隔腔之外,让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与墙体之间的粘接面积较大,连接稳定性较好,且避免第一分隔件和/或第二分隔件与墙体的粘接部分出现缝隙影响墙体干燥程度;第二分隔件与墙体粘接的部分被窗台石压紧在墙体上,加强第二分隔件与墙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墙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框体的垫块,多个垫块沿框体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垫块位于分隔腔内侧,填料填充多个垫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垫块之间的空隙;第一分隔件封堵第一开口的部分与垫块的一端粘接,第二分隔件封堵第二开口的部分与垫块的另一端粘接,垫块与第一分隔件粘接的一端与第一开口平齐,垫块与第二分隔件粘接的一端与第二开口平齐。
11、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墙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支撑框体的垫块,垫块能够让框体与墙体之间存在空腔,避免框体和墙体因为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框体在升温时挤压墙体导致自身和/或墙体损坏的风险,垫块位于分隔腔内侧,填料填充多个垫块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垫块之间的空隙,降低垫块的周围出现容水汽凝结的缝隙的风险;第一分隔件封堵第一开口的部分与垫块的一端粘接,垫块与第一分隔件粘接的一端与第一开口平齐,第二分隔件封堵第二开口的部分与垫块的另一端粘接,垫块与第二分隔件粘接的一端与第二开口平齐,垫块能够对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限位并支撑第一分隔件和第二分隔件封堵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提升分隔腔的结构稳定性。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泡沫棒,泡沫棒位于室内侧,泡沫棒位于垫块和位于室内侧的窗台石之间,泡沫棒在窗台石的推动下与将位于第二开口处的部分第二分隔件压紧在垫块上。
1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泡沫棒设置于垫块和位于室内侧的窗台石之间,当垫块或窗台石受热膨胀时可以挤压泡沫棒使其变形,避免垫块与窗台石相互挤压导致二者损坏;泡沫棒与垫块和窗台石抵接,让泡沫棒与垫块和窗台石之间不易存留缝隙,泡沫棒在窗台石的推动下与将位于第二开口处的部分第二分隔件压紧在垫块上,让被填入框体与墙体之间的空腔的填料能够从室内侧朝向室外侧流动和膨胀,避免填料朝向室内侧膨胀后超出泡沫棒封堵多个垫块中的任意两个相邻的垫块与边围成的开口而需要切割和清理的麻烦,泡沫棒与填料贴合,降低二者之间出现空隙的风险。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披水板,框体具有正对室外侧的第一边,披水板连接于第一边,披水板从第一边朝向室外侧延伸,披水板超过墙体;披水板避让第一开口,披水板与第一边连接的部分不低于垫块。
15、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框体具有正对室外侧的第一边,披水板连接于第一边,披水板从第一边朝向室外侧延伸,披水板超过墙体,让披水板能够引导雨水等液体流动至超过墙体的位置后才下落,让墙体靠近分隔腔的部分都不易被室外侧的雨水浸湿,从而降低水汽浸入分隔腔的风险;披水板避让第一开口,披水板与第一边连接的部分不低于垫块,让分隔腔内水汽能够顺利的通过第一开口离开。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胶,披水板通过第一螺钉与第一边连接,第一螺钉避让第一分隔件,披水板与第一边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密封胶包覆第一螺钉的螺帽。
17、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披水板通过第一螺钉与第一边连接,第一螺钉避让第一分隔件,避免第一螺钉刺穿第一分隔件导致水沿第一螺钉浸入分隔腔的情况,披水板与第一边通过密封胶密封连接,密封胶包覆第一螺钉的螺帽,将第一螺钉位于框体和披水板外侧的部分遮挡住,避免水等液体沿第一螺钉进入框体的情况。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披水板与墙体之间还填充有支撑料,支撑料将位于第一开口处的部分第一分隔件压紧在垫块上。
19、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披水板与墙体之间还填充有支撑料,支撑料让披水板与墙体之间的空隙变为实心,从而减小雨水滴落到披水板上发出的声音,减小披水板的噪音,提升使用舒适度,支撑料将位于第一开口处的部分第一分隔件压紧在垫块上,加强对第一分隔件的限位效果,降低第一分隔件位移或变形导致自身与框体或填料之间出现缝隙的风险。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框体通过第二螺钉安装于墙体,第二螺钉穿过分隔腔,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和垫块避让第二螺钉,填料与第二螺钉贴合。
21、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和垫块避让第二螺钉,避免第二螺钉破坏第一分隔件、第二分隔件和垫块的整体性的情况,填料与第二螺钉贴合,避免第二螺钉周围出现可容气流或水汽通过的缝隙,此外,填料还能对第二螺钉限位,提升框体与墙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22、在一些实施例中,墙体朝向框体的表面还设置有防水涂层,防水涂层从室外侧朝向室内侧延伸,防水涂层经过第一开口且超过隔热条。
2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防水涂层从室外侧朝向室内侧延伸,防水涂层经过第一开口且超过隔热条,隔热条所在的位置为框体的温差最大的等温线所在的位置,因此隔热条正对的墙体内的水汽容易凝结成水,防水涂层能够阻挡隔热条正对的墙体内的水浸入分隔腔,保证分隔腔内的干燥程度。
24、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