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947053发布日期:2024-08-14 12:5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风冷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有些烹饪器具,如电饭煲、电压力煲等,在锅体设置有风扇,用于在烹饪的中后期向内胆表面吹送冷风,用于压力烹饪的快速降压,或者用于内胆的冷却,在内胆的内表面形成一层水润膜,以防止食物粘锅。

2、锅体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部的保温罩,风扇设置在外壳和保温罩之间,同时保温罩开口,以便于风扇的气流进入保温罩内部。而风扇内部具有芯片以及电子元件,其长期在保温罩内部热量的辐射下会发生损坏,进而使用寿命较低。因此有些烹饪器具在风扇和保温罩之间还设置有反射板,用于阻隔保温罩内的热量向风扇辐射传递。

3、但是,增设反射板的方式,不仅反射板会对风扇吹出的气流形成一定的阻碍,导致进入保温罩内部的气流量减少,影响风冷效率。而且还使得整个风冷组件的结构较为复杂,导致装配难度以及成本增加。

4、不仅如此,由于反射板设置在风扇和保温罩之间,因此需要在此空间内预留出反射板的安装空间,而风扇一般设置在锅体的侧部,保温罩和外壳之间的空间有限,如此一方面导致锅体侧部的空间较为局促,需要增大外壳的尺寸,进而使得烹饪器具的体积增大,不利于小型化发展。另一方面,也使得风扇与保温罩之间的距离增大,风扇吹出的气流并不能全部进入保温罩内部,存在气流浪费的情况。而若增设风道引导气流,则会进一步增加风冷组件的结构复杂性以及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冷烹饪器具,以解决在风扇和保温罩之间设置反射板导致风扇和保温罩进风口之间的距离增大,结构复杂的同时还使得锅体尺寸增大,以及风冷效率较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风冷烹饪器具,包括锅体以及置于所述锅体内部的内胆,所述锅体的侧部设置有用于向所述内胆表面吹送气流的冷却风扇,所述锅体包括外罩以及位于所述外罩内部的内罩,所述内胆置于所述内罩内部,所述冷却风扇设置于所述外罩和所述内罩之间,所述内罩对应所述冷却风扇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处固定有导流件,所述导流件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以使所述导流件阻隔所述内罩内部向所述冷却风扇辐射的热量。

4、本实用新型的风冷烹饪器具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5、所述外罩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外罩在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朝向所述内罩凸出的安装沉台,所述冷却风扇自所述外罩的内侧固定于所述安装沉台。

6、所述安装沉台位于所述安装口至少两侧的边缘区域,以使所述安装沉台在所述安装口的中心区域围成气流过口。

7、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固定筋位,所述固定筋位包括朝向所述外罩内部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以及朝向所述安装口的中心延伸的第二延伸段,所述第一延伸段和所述第二延伸段配合以在所述外罩的外表面形成所述安装沉台。

8、所述风冷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外罩之间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对应所述冷却风扇的进风口设置有避让口。

9、所述减震垫的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冷却风扇延伸的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环绕于所述冷却风扇的外周。

10、所述外罩开设有安装口,所述风冷烹饪器具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安装口的进风格栅,所述进风格栅具有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自所述外罩的外侧与所述安装口配合定位。

11、所述进风格栅设置有朝向所述外罩内部延伸的固定通道,所述冷却风扇对应所述固定通道设置有固定孔,所述风冷烹饪器具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固定通道紧固连接。

12、所述导流件与所述冷却风扇之间具有散热间隙。

13、所述导流件具有多个导流筋位,所述导流筋位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导流筋位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出风通道朝向所述内胆的顶部和/或底部。

14、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罩在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导流件,用于对所述冷却风扇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使气流进入所述内罩内部,与所述内胆接触对其进行降温。同时,所述导流件的表面设置有反射层,从而使所述导流件不仅起到导流作用,还能够对所述保温罩内部的热量起到反射作用,阻隔热量到达所述冷却风扇处,保证所述冷却风扇处于较低的温度,提高使用寿命。如此使所述导流件同时具备导流和反射热量两种功能,一件多用,简化了风冷组件的整体结构,减少了部件数量,节约了成本。此外,由于省去了反射板的设置,释放了所述内罩和所述外罩之间的空间,既使得所述冷却风扇能够更加靠近所述内罩的出风口,进而无需额外设置用于引流的风道,并且能够减小冷气流的损失,增加从所述出风口进入所述内罩内部的气流量,提高冷却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减小所述外罩和所述内罩之间的尺寸,进而减小所述锅体的外形尺寸,有助于实现整机小型化设计。

16、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外罩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外罩在所述安装口处设置有朝向所述内罩凸出的安装沉台,所述冷却风扇自所述外罩的内侧固定于所述安装沉台。现有技术中,冷却风扇大多通过单独的固定支架固定于外罩,使得冷却风扇与外罩的定位以及安装较为复杂,且固定支架的存在,同样增加了风冷组件的整体厚度,不利于小型化。本实施方式省去固定支架的使用,通过在所述安装口的口沿设置安装沉台,从而能够实现所述冷却风扇与所述安装沉台的直接固定,进而减少配件数量,降低成本。并且能够进一步节约所述外罩和所述内罩之间的空间,有助于整机小型化。

17、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风冷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外罩之间的减震垫,所述减震垫对应所述冷却风扇的进风口设置有避让口。所述减震垫位于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外罩之间,使得所述冷却风扇不会与所述外罩直接接触,从而降低所述冷却风扇工作过程中传递至所述外罩的震动,提高所述外罩的稳定性,使用户在触碰到所述外罩时获得更佳的触感,提高使用体验。所述避让口的设置,能够对所述散热风扇的进风口形成避让,从而使所述减震垫不会对所述冷却风扇的吸风造成阻碍,使所述冷却风扇从外界高效吸风并吹送至所述内罩内部,提高风冷效率。

18、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减震垫的边缘设置有朝向所述冷却风扇延伸的定位翻边,所述定位翻边环绕于所述冷却风扇的外周。所述定位翻边能够与所述冷却风扇的边缘配合,使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减震垫的相对位置更加稳定,降低所述减震垫因受到所述冷却风扇和所述外罩的挤压而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

19、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导流件具有多个导流筋位,所述导流筋位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导流筋位倾斜设置以使所述出风通道朝向所述内胆的顶部和/或底部。所述导流筋位倾斜设置使得所述出风通道的出口倾斜朝向所述内胆的顶部和/或所述内胆的底部,进而能够通过气流与所述内胆的接触位置,有针对性地对所述内胆的局部区域进行集中冷却降温。例如,在应用0涂层内胆的烹饪器具上,所述导流筋位可倾斜朝向所述内胆的底部,从而使冷气流进入所述内罩后先与所述内胆的底部接触降温,加速所述内胆底部内表面形成水润膜,防止食物发生粘锅。而当利用所述冷却风扇对所述内胆降温实现快速降压的情况下,则可使所述导流筋位倾斜朝向所述内胆的顶部,烹饪食物时,食物加热产生的水蒸气聚集在所述内胆的顶部,冷气流直接作用于所述内胆的顶部,使得所述内胆顶部的水蒸气能够通过所述内胆壁快速与冷气流发生换热,提高传热效率,加快锅内冷却降压,缩短开盖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