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清洁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水箱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进步,洗地机已成为家庭中常用的清洁装置。
2、相关技术中的洗地机包括清洁部件和污水回收系统等组成部分;污水回收系统包括污水箱。污水箱内被分隔为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汇集污水,第二腔体用于将气流从污水和固体杂质中分离出去。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之间一般设置有污水过流口,污水过流口通过单向扁口阀连通,以降低污水逆流的概率。
3、但由于单向扁口阀未对污水过流口进行封闭,在清洁装置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的情况下,污水容易从单向扁口阀逆流到第二腔体内,进而被风机吸入,影响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污水箱及清洁装置,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污水箱中的污水容易逆流的问题。
2、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箱,用于清洁装置,污水箱包括箱体和分隔支架,箱体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3、分隔结构包括分隔支架和止挡件;分隔支架设置在容纳腔内,分隔支架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进风口和出风口均和第二腔体连通,且分隔支架上设置有连通第二腔体和第一腔体的污水过流口;
4、止挡件挡设在分隔支架的朝向第一腔体的一侧并遮挡至少部分污水过流口,止挡件和分隔支架之间具有阻水腔,阻水腔具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排水口;其中,清洁装置为非直立工作状态时,排水口的高度高于至少部分污水过流口的高度。
5、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污水箱的污水过流口处设置止逆件,止逆件能够形成与污水过流口连通的阻水腔,阻水腔具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排水口,在清洁装置处于非直立工作状态时,排水口的高度高于至少部分污水过流口的高度,以对污水进行遮挡,从而使得清洁装置处于大角度的倾斜状态时也具有较低的污水逆流风险。
6、在一些实施例中,清洁装置为非直立工作状态时,排水口和止挡件所遮挡的污水过流口分别位于进风口在竖直方向上的相对两侧。
7、如此设置,能够增加排水口与污水过流口之间的高度差,从而使得第一腔体具有更大的污水储存量。
8、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止挡件与分隔支架间隔设置,以在止挡件和分隔支架之间形成排水口,这种设置方式使得止挡件的结构简单,依靠止挡件的结构自然形成排水口;或者,止挡件上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连通阻水腔和第一腔体,使得止挡件在能够在保证污水顺利排出的基础上止挡住部分污水过流口,以降低污水箱在非直立工作状态下发生污水逆流的概率。
9、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水过流口包括第一污水过流口,止挡件遮挡第一污水过流口,且清洁装置为非直立工作状态时,排水口的高度高于第一污水过流口的高度。
10、上述结构使得污水能够及时流入到第一腔体内,降低污水在第二腔体内累积的概率。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件包括与分隔支架间隔设置的隔板以及设置于所示隔板的连接部,连接部与分隔支架和箱体的内壁中的至少一者连接以形成阻水腔。
12、上述结构中,隔板与分隔支架间隔设置,形成了供污水流通入第一腔体内的通道,连接部能够起到对隔板的固定作用,使得隔板与分隔支架能够保持间隔设置的方式,以使污水能够顺利流入第一腔体内。
13、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围设于隔板的侧部并与分隔支架连接,分隔支架、连接部、隔板围成阻水腔。
14、上述结构中,连接部能够起到连接隔板和分隔支架的效果,并且能够与分隔支架和隔板一起围成阻水腔,使得污水既能从分隔支架和隔板之间流出,同时当清洁装置处于非直立工作状态时,止挡件也能够具有较好的止挡效果。
15、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具有靠近污水过流口的第一侧以及远离第一污水过流口的第二侧,连接部围设于隔板的第一侧,隔板的第二侧与箱体的内壁具有间隔,以在隔板第二侧的边缘和箱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排水口。
16、上述结构使得排水口的位置高于污水过流口的位置,保证了止挡件的止挡效果。
17、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包括围板,围板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间隔设置,第三侧壁连接第一侧壁的第一端和第二侧壁的第一端,第一侧壁的第二端、第二侧壁的第二端以及隔板第二侧的边缘围成排水口。
18、如此设置,使得止挡件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另外,使得排水口具有较大的过流面积,使得污水能够顺畅地流入至第一腔体内。
19、在一些实施例中,隔板在由第一污水过流口至排水口的方向上逐渐向远离分隔支架的方向倾斜。
20、如此设置,当清洁装置处于直立状态时,隔板靠近污水过流口的一侧具有较高的高度,而靠近排水口的一侧具有较低的高度,使得污水能够在隔板的导流作用下向排水口流动,使得污水能够及时排出到第一腔体内。当清洁装置处于非直立工作状态时,隔板的倾斜方向能够将污水液面朝向远离排水口一侧推离,降低污水从排水口涌入的概率。
2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的高度在由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上逐渐增加。
22、如此设置使得止挡件安装在分隔支架底部以后,隔板即可以预定的倾斜方向倾斜,无需费力调节隔板的倾斜角度。
23、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水箱还包括设置于排水口内的支撑板,支撑板设置于分隔支架和隔板中的一者上并与另一者接触配合。
24、如此设置,能够使止挡件更加稳定地安装在分隔支架底部,以降低止挡件的第二端与分隔支架底端贴合的概率,从而能够保证排水口的流通面积和隔板的倾斜姿态。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水过流口还包括第二污水过流口,清洁装置为非直立工作状态时,第二污水过流口的高度高于或等于排水口的高度。
26、上述结构中,污水过流口包括第一污水过流口和第二污水过流口,使得污水能够及时流入到第一腔体内,降低污水在第二腔体内累积的概率。
27、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包括外筒体和设置在外筒体内的内筒体,外筒体围成容纳腔,内筒体的第一端延伸至外筒体的底部并与外界连通;分隔支架包括导流筒以及位于导流筒周向外侧的底架,导流筒与内筒体的第二端对接,导流筒远离内筒体的一端形成污水箱的进风口,底架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污水过流孔设置于底架上。
28、上述结构中,气流能够携带固体垃圾和污水进入内筒体,从内筒体进入导流筒,再从进风口进入到第二腔体,在第二腔体经过气水分离后再从箱盖上的出风口排出。
29、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支架还包括设置于底架上方的遮挡结构,遮挡结构将第二腔体分隔为污水腔和气流腔,进风口和污水过流口均与污水腔连通,污水腔和气流腔之间通过气流通道连通。
30、上述结构中,遮挡结构能够提升第二腔体内的气水分离效果,降低进入到风机内的气流的含水量,从而保证风机的使用寿命。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污水过流口包括第一污水过流口和第二污水过流口,止挡件遮挡第一污水过流口,底架包括第一平板部、第二平板部以及设置于第一平板部和第二平板部之间的台阶部,第一污水过流口设置于第一平板部,第二污水过流口设置于台阶部。
32、上述结构中,第二污水过流口不仅可以用于流通污水,还承担着平衡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气压的功能以及在污水箱自清洁时流通清洁水的功能。将第二污水过流口设置在台阶部上使得污水箱在自清洁时清洁水更易流通。
33、另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清洁组件、连接杆和上述的污水箱,清洁组件和污水箱均连接于连接杆,且清洁组件和污水箱连通。本技术的清洁装置由于设置了污水箱,具有使用寿命长、用户使用体验好的优点。
34、本技术提供的污水箱包括箱体,箱体内具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有分隔支架,分隔支架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与进风口和出风口连通,第一腔体用于汇集污水和杂质,第二腔体用于实现气流与污水、杂质等的分离。分隔支架与箱体的内壁之间还设置有污水过流口,污水能够经过污水过流口从第二腔体流入到第一腔体内。止挡件挡设在分隔支架的朝向第一腔体的一侧并遮挡至少部分污水过流口,止挡件和分隔支架之间具有阻水腔,阻水腔能够连通污水过流口和第一腔体,使得污水能够顺利流入到第一腔体内汇集。
35、在清洁装置的使用过程中,清洁装置的清洁组件与地面接触,操作人员手持清洁装置的手柄控制清洁组件的移动。如果清洁装置处于直立的状态,则污水箱也跟随清洁装置的姿态处于直立状态,此时污水能够从污水过流口处流出,经阻水腔后从排水口进入第一腔体内汇集。
36、当清洁装置处于非直立的工作状态时,则污水箱也跟随清洁装置的姿态处于非直立的工作状态,此时由于排水口的高度高于至少部分污水过流口的高度,因此止挡件能够遮挡主污水,使得污水难以进入污水过流口内,从而以起到防止污水逆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