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撑脚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平台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856663发布日期:2025-02-06 17:33阅读:4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撑脚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平台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脚结构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平台梯。


背景技术:

1、部分梯具产品为了达到其稳定性,往往需增加支撑脚结构,市场上常见的支撑脚结构为固定式、可拆装式和伸缩式,这几种方式各有缺点。

2、固定式支撑脚:固定式支撑脚收合体积大,包装运输成本高。

3、可拆装式支撑脚:可拆装式支撑脚使用前要安装,比较繁琐,还有安装辅助工具或零配件容易导致丢失。

4、伸缩式支撑脚:伸缩式支撑脚虽然收合体积有一定的减小,但稳定性差,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收合体积小、使用简便、成本低的支撑脚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好、收合体积小、使用简便、成本低的平台梯。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4、一种支撑脚结构,包括连接件和支撑脚管,所述连接件设置连接腔体,所述支撑脚管一端伸入连接腔体内与连接件连接,支撑脚管以连接处为旋转中心旋转;

5、所述连接件开有打开限位孔和折叠限位孔,所述支撑脚管设置有长度通过弹性调节的锁销;

6、所述支撑脚管旋转并完全展开,锁销对准打开限位孔,弹力推动锁销伸出并插入打开限位孔内,锁销锁定支撑脚管的状态;

7、所述支撑脚管旋转并完全折叠,锁销对准折叠限位孔,弹力推动锁销伸出并插入折叠限位孔内,锁销定支撑脚管的状态。

8、体积优化与运输成本降低:通过支撑脚管的旋转和折叠,该设计可以在使用时完全展开,提供稳定性,而在不使用时能够紧凑地折叠。这有效地减小了支撑脚的体积,从而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使其更经济高效。

9、简便的操作与快速安装:与可拆装式支撑脚相比,这一设计无需安装辅助工具或零配件。用户只需旋转支撑脚管,通过锁销与限位孔的巧妙设计,可以快速且简便地完成支撑脚的展开和锁定。这降低了使用前的准备时间,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

10、防丢失设计与稳定性:通过使用长度可通过弹性调节的锁销,用户在展开或折叠支撑脚时无需担心锁销的丢失。锁销的设计还确保了在打开或折叠状态时能够牢固地锁定支撑脚管,提供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1、弹性调节增强耐用性:支撑脚管的锁销采用长度可通过弹性调节的设计,这种弹性调节机制提高了锁销的耐用性。在使用过程中,锁销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和工作条件,延长了支撑脚的使用寿命。

12、综合来看,这一创新设计不仅在体积、成本、操作便捷性和稳定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优势,而且通过弹性调节等设计元素,增强了产品的适应性和耐用性,为梯具产品的使用提供了全面的提升。

1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脚管的底面设置有脚套。

15、地面保护与防滑:脚套可以作为支撑脚管的底部覆盖物,有效地保护地面表面免受刮擦和损坏。同时,脚套通常采用防滑材料制成,能够提供额外的地面摩擦,防止支撑脚在使用过程中滑动或打滑,从而进一步增强了梯具产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6、降低噪音与震动:脚套在支撑脚与地面之间起到缓冲作用,能够有效减少因使用过程中引起的震动和噪音。这对于在安静环境中工作或使用的情境下尤为重要,有助于提供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17、适应不同地形:脚套的设置使支撑脚管更适应不同类型的地形,如硬质地板、地砖、草地等。脚套的设计能够确保支撑脚在各种表面上提供稳定的支撑,增加了产品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

18、防止地面刮伤:脚套作为底部覆盖物,还可以防止支撑脚管的尖锐边缘直接接触地面,减少地面的刮擦和磨损。这不仅保护了地面表面的美观,还延长了支撑脚和整个梯具产品的使用寿命。

19、易于更换与维护:脚套通常可以相对容易地更换,这样一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脚套磨损或损坏,可以方便地进行更换,延长了整个支撑脚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维护成本和麻烦。

20、综合来说,底部设置脚套的设计不仅提升了支撑脚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还考虑到了对地面的保护和适应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全面、可靠的使用体验。

2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设置有用于连接脚管的插接腔。

22、精准对接与稳固连接:插接腔为连接脚管提供了精确的对接位置,确保脚管能够正确且牢固地插入连接件中。这有助于提高支撑脚结构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晃动或不稳定的情况。

23、简化安装过程:插接腔的设计简化了脚管的安装过程。用户只需将脚管插入连接件的插接腔中,便能够完成支撑脚的组装。相比一些需要螺纹连接或其他复杂安装方式的设计,这种插接腔的设计使整个组装过程更加便捷和高效。

24、防止不良装配与误操作:插接腔的存在防止了脚管安装时的不良对接或误操作,提高了组装的准确性。这降低了用户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减少了因装配问题引起的安全隐患。

25、易于维护和更换:由于脚管与连接件通过插接腔连接,用户在需要维护或更换脚管时可以更加轻松地进行操作。这样的设计提高了整个支撑脚结构的可维护性,减少了因损坏或磨损而需要更换部件时的维修成本。

26、提高产品的模块化程度:插接腔的存在使得支撑脚结构更具模块化特性。这意味着不同部件(如脚管)可以更容易地被替换或升级,而无需更改整体结构。这提高了产品的灵活性和可定制性,使用户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27、综合来看,插接腔的设计为支撑脚结构带来了更加稳固、易用和易维护的特性,提高了整体产品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28、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29、一种支撑脚结构的平台梯,包括平台和脚管组件,所述脚管组件包括左脚管、右脚管和踏棍,所述左脚管和右脚管相对而来,所述踏棍间隔置于左脚管和右脚管之间,所述踏棍一端连接左脚管,所述踏棍另一端连接右脚管;

30、所述平台的左侧和平台的右侧分别铰接有所述脚管组件;

31、所述左脚管下端插入对应连接件的插接腔内并锁紧,以使左脚管下端连接所述支撑脚结构;

32、所述右脚管下端插入对应连接件的插接腔内并锁紧,以使右脚管下端连接另一个所述支撑脚结构。

33、稳定性与支撑力增强:通过左脚管、右脚管和踏棍的结合,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固的支撑脚组件。这种布局不仅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还增强了支撑脚对平台的支撑力,使得平台在使用过程中更加牢固和安全。

34、均匀分布负荷:踏棍作为连接左右脚管的中间部件,有助于均匀分布负荷,减轻了单一连接点的压力,提高了整个支撑脚结构的承载能力。这对于平台梯在承受较大负荷时尤为重要。

35、便于折叠与携带:左脚管和右脚管相对而来的设计,以及踏棍的连接方式,使得支撑脚结构能够相对轻松地折叠。这方便了平台梯的携带和存放,尤其是在需要移动或储存平台梯时,提高了其便携性。

36、灵活性和适应性:由于左脚管和右脚管可以相对独立地铰接在平台的两侧,这种设计增加了平台梯在不同工作场景中的灵活性和适应性。梯子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工作空间和地形条件。

37、简便的组装与拆卸:插接腔的设计使得左脚管和右脚管能够轻松地插入相应的连接件,并通过锁定机制牢固连接。这简化了支撑脚的组装和拆卸过程,提高了平台梯的易用性。

38、综合来看,这一支撑脚结构的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平台梯的稳定性、适应性和便携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安全、更灵活的使用体验。

3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40、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脚管的旋转和折叠,有效减小了体积,降低了包装和运输成本,使其更加经济高效,用户操作变得更为简便,无需额外工具或零配件,通过巧妙的锁销与限位孔设计,快速完成支撑脚的展开和锁定,显著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防丢失设计采用长度可通过弹性调节的锁销,确保了在展开或折叠状态下的稳定性,同时减少了锁销的丢失风险,弹性调节机制提高了锁销的耐用性,更好地适应不同环境和工作条件,延长了支撑脚的使用寿命,这一综合设计为梯具产品的体积、成本、便捷性、稳定性和耐用性等方面提供了显著的提升,全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