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玻璃内置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278802阅读:来源:国知局
封盖8236将第一卷轮封闭在第一翻转筒8234中;第二卷轮锁定机构824由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第三凸轮8242、第二翻转筒传动齿轮8243和限位套筒8244组成,第三凸轮8242上左侧轴穿过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的中心孔而安置在右侧框14的壁面上,左侧轴上的凸台与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的中心孔嵌合而成为一体,第三凸轮8242上右侧轴穿过第二翻转筒传动齿轮8243和限位套筒8244而安置在右侧框14的另一壁面上;第二卷轮机构825由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第四凸轮8252、第二翻转筒驱动齿轮8253,底部设有一凸台、外环上设有一环形槽的第二翻转筒8254、第二卷轮8255和翻转筒封盖8236组成,第二翻转筒8254的底部凸台与第二翻转筒驱动齿轮8253的中心孔嵌合而使得两者成为一体,第二卷轮8255左侧轴穿过第二翻转筒8254、第二翻转筒驱动齿轮8253、第四凸轮8252和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而安置在右侧框14的壁面上,其中第二卷轮8255的左侧轴上的凸台与第四凸轮8252的中心孔、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的中心孔嵌合而使得三者成为一体,第一卷轮8255的右侧轴穿过封盖而安置在右侧框14的另一壁面上。
[0023]图5显示了中空玻璃内置变节距百叶窗的升降绳15和各梯带161、162、163与转向装置17的连接关系三维图,转向装置17由动滑轮171、定滑轮172、导向块173、分隔销轴174、分隔块175和销轴176组成,下端与底轨18连接并穿过各百叶片的升降绳15的上端和与百叶片1、2、3连接的各梯带161、162、163的上端穿过顶框11并通过固定在顶框11中的销轴176转向并经过分隔块175,再通过销轴转向进入右侧框14,升降绳15绕在定滑轮和动滑轮上,再从动滑轮171处连接出一根扁绳向下延伸绕在时序控制卷轮系统8的升降装置81的锁止棘轮8112的卷绳环形槽81126中,各梯带则经分隔销轴174分别与不同的卷轮和翻转筒连接,图16显示了各梯带161、162、163与卷轮和翻转筒的连接关系的三维图,第一梯带161的上端1611向下绕在卷轮装置82中的第一翻转筒8234的环形槽中并在环形槽底部连接,第三梯带163向下绕在卷轮装置82中的第二翻转筒8254的环形槽中并穿过环形槽底部孔,之后绕在第二卷轮8255的环形槽里,第二梯带固定点1631固定在第二卷轮8255的环形槽里,与此同理,第二梯带162的上端向下绕在卷轮装置82中的第一翻转筒8234的环形槽中并穿过环形槽底部孔,之后绕在第一卷轮8235的环形槽里并固定其上。
[0024]变节距百叶窗的百叶片由收拢到打开的整体下降过程结束后,各百叶片所处的位置如图3a所示,此时对应于图3a所示百叶片状态的控制次一叶片2、次二叶片3相对升降与所有百叶片翻转关闭的卷轮装置82的左视轴测分解图如图18所示,在行星轮架8115逆时针转动时,动力输入齿轮8211也随之同向转动并通过扭簧8213带动齿轮8214同向转动转,动力输入齿轮8211通过两组齿轮分别驱动第一卷轮8235、第二卷轮8255和第一翻转筒8234、第二翻转筒8254转动,驱动卷轮的齿轮组为动力输入齿轮8211、第一卷轮驱动齿轮8231、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驱动翻转筒的齿轮组为配对齿轮8214、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翻转筒驱动齿轮8233、第二翻转筒传动齿轮8243、第二翻转筒驱动齿轮8253,卷轮和翻转筒的时序转动是通过凸轮组加以控制的,控制第一翻转筒8234转动的机构由翻转筒锁定凸轮驱动齿轮8221、第一凸轮8222、第二凸轮8232、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和翻转筒驱动齿轮8233组成,控制第二翻转筒8254转动的机构由控制第一翻转筒8234转动的机构加上第二翻转筒传动齿轮8243、第二翻转筒驱动齿轮8253组成,控制第二卷轮8255的机构由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第三凸轮8242和第四凸轮8252组成;逆时针转动动力输入齿轮8211,带动翻转筒锁定凸轮驱动齿轮8221顺时针转动、第一卷轮驱动齿轮8231逆时针转动和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顺时针转动,第一卷轮驱动齿轮8231带动第一卷轮8235逆时针转动,固定在第一卷轮上的控制次二叶片3的第三梯带163随之松开,次二叶片3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平移,第二卷轮8255由于此时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与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处于无啮合状态而无转动,第一翻转筒8234和第二翻转筒8254由于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与翻转筒驱动齿轮8233处于无啮合状态而无转动,图19显示了此时控制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关闭的卷轮装置82对应于图3b所示的次二叶片3到达两组百叶片中间位置时的左视轴测分解图;此时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开始与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啮合,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开始与翻转筒驱动齿轮8233啮合;当继续逆时针转动动力输入齿轮8211,第一卷轮驱动齿轮8231带动与之连为一体的第一卷轮8235 —起逆时针转动,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带动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以及与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连为一体的第四凸轮8252和第二卷轮8255 —起逆时针转动,连接在第二卷轮8255上的控制次一叶片2的第二梯带松开,次一叶片2依靠自身重力开始随次二叶片3—起向下平移,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仍然与翻转筒驱动齿轮8233处于无啮合状态而处于静止状态,从而使得第一翻转筒8234和第二翻转筒8254处于静止状态,当次一叶片2、次二叶片3到达预设位置(见图3c)时,对应于图3b的控制百叶片相对升降与翻转关闭的卷轮装置82的各个机构零件处于如图20所示状态,此时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开始与翻转筒驱动齿轮8233啮合,第三凸轮8242与第四凸轮8252脱离接触,翻转筒的锁定作用被解除;继续逆时针转动动力输入齿轮8211,通过扭簧8213带动配对齿轮8214逆时针转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齿轮组的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第二翻转筒传动齿轮8243、第二翻转筒驱动齿轮8253通过啮合传动带动第二翻转筒8254逆时针转动,同时第一齿轮组的翻转筒锁定凸轮驱动齿轮8221、第一卷轮驱动齿轮8231、第三凸轮驱动齿轮8241和第二卷轮驱动齿轮8251通过啮合传动分别带动第一卷轮8235和第二卷轮8255继续逆时针转动直至翻转筒控制齿轮8223的限位弧形壁82232抵达固定方块8224上的限位凸台82241,百叶片分合及翻转装置82停止继续同向转动,而与第一翻转筒连接的控制主叶片I的第一梯带161、与第一卷轮8235连接的第二梯带162和与第二卷轮8255连接的第三梯带163分别控制主叶片1、次二叶片3和次一叶片2 —起翻转直至变节距百叶窗关闭,此时百叶片所处位置见图3d,相应百叶片分合及翻转装置82各个零部件所处状态如图21所示。在变节距百叶窗关闭后逆时针转动手柄8111,则变节距百叶窗的百叶片按原路返回直至变节距百叶窗整体收拢。
[0025] 实施例2:
将第二梯带162和次一叶片2去除,即可将上述卷轮系统8应用于图2所示的由两片一组的多组百叶片构成的变节距百叶窗上。其余同实施例1。
【主权项】
1.中空玻璃内置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控制全部百叶片整体升降与切换的升降装置(81)和控制百叶片间相对升降和百叶片整体翻转的百叶片分合及翻转装置(82),升降装置(81)与百叶片分合及翻转装置(82)传动连接,升降装置(81)包括可控制全部百叶片整体升降的升降绳(15)收放并可向百叶片分合及翻转装置(82)提供动力的行星齿轮离合器,和用于行星齿轮离合器工作状态切换的切换滑块机构,百叶片分合及翻转装置(82)包括若干百叶片翻转筒和百叶片平移控制卷轮,控制百叶片独立升降及翻转的梯带卷绕在对应的百叶片翻转筒上并固定在对应的百叶片平移控制卷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玻璃内置变节距百叶窗的时序控制卷轮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81)还包括动力输出锁定齿轮(81110)和整体升降锁定齿轮(8117 ),动力输出锁定齿轮(81110)、整体升降锁定齿轮(8117)分别与所述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