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33932发布日期:2018-08-10 19:02阅读:21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船舶系泊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防风水鼓(又称系船水鼓或者系船浮筒)是供舰船在系泊、防风、待机、消磁、救捞等作业时的重要港口设施。防风水鼓由于使用方便、构造简单、设迁容易、投资少等优点,国内就有不少港湾、锚地用于系船。

现有技术中,布设防风水鼓利用平板驳及起重船的配合对水鼓进行安放至海床,但是由于施工区水域广,涌浪大,放置好的水鼓很容易被海浪转移至其他位置,因此每个防风水鼓均需要起重船重新起锚驻位,施工效率低下,而且位置不精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为防止水鼓被涌浪冲离原指定位置,定位精确,提高施工效率的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

本发明一种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实施准备,其包括:

a、预制锚体、锚链以及水鼓,

b、将所述的锚体、锚链以及水鼓在制定陆地港口处装入平板驳上;

(2)水鼓坑开挖,其包括:利用抓斗船设定布设区域,然后进行开挖第一块水鼓坑并进行水深检测,检测合格后,再移动所述抓斗船进行开挖下一块水鼓坑,以后依此类推进行开挖工作;

(3)防风水鼓组装,其包括:起重吊船进位到所述水鼓坑附近,平板驳侧靠在所述起重吊船处,利用所述起重吊船对所述水鼓、锚链以及锚体进行组装;

(4)防风水鼓布设,其包括:

a、所述抓斗船上的吊机对所述锚体及锚链进行吊装并旋转至所述水鼓坑的上方,

b、利用测量仪器定位将吊装的所述水鼓及锚链放置于所述水鼓坑内,

c、对所述水鼓及锚链进行解钩;

(5)防风水鼓回填,其包括:以人工方式在所述水鼓上进行回填。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1)中,装入平板驳时,将所述锚体安装在船艏处,所述锚链安装在船舯处,所述水鼓安装在船艉处。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3)中,组装时,利用所述起重吊船上的钢缆将所述锚体起吊并置于所述锚链的上方,再利用所述起重吊船上的吊钩将所述锚链缠绕在所述锚体上,完成后将所述水鼓穿过所述锚链。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锚体与锚链之间通过卸扣相互连接。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吊装时,所述吊机的主钩吊装所述锚体,所述吊机的副钩吊装所述锚链。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水深检测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检测。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所述测量仪器为GPS定位仪器,安装在所述吊机上,使所述吊机位于与所述水鼓坑坐标点相同的位置。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4)中,解钩时,所述主钩采用人工方式对所述锚体进行解钩,所述副钩采用人工方式与自然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所述锚链进行解钩。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步骤(5)中,所述的人工方式回填为利用所述抓斗船的抓斗从船舷两侧取土进行回填。

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所述锚体设为扭王字块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与有益效果为:

(1)水鼓坑进行开挖时,进行实时监测,并结合测量定位仪器,使水鼓精确放入水鼓坑中,提高实施效率;

(2)对水鼓及锚链进行解钩时,主钩采用人工方式,副钩采用人工方式与自然方式相结合的形式,防止锚链堆积打结;

(3)采用水鼓坑回填的方式,防止因海浪涌浪大将水鼓冲离指定位置,加强了防风水鼓的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步骤图;

图2为本发明防风水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鼓;2、锚链;3、锚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布设用于抓斗船的防风水鼓的实施方法,其中,防风水鼓选用B级,防风水鼓包括水鼓1、锚链2和锚体3,锚链2贯穿于水鼓1,锚链2的一端系有系船环,另一端安装有锚体3,

具体步骤如下:

(1)实施准备,其包括:

a、预制锚体3、锚链2以及水鼓1,锚体3选用MAⅣ型40t扭王字块和重坨ZA型5t、锚链2选用上端锚链AM3-90、下端锚链AM3-1、锚链附件按GB/T 549选取系船环,水鼓1选用GⅡ型;

具体的,扭王字块预制:锚体规范尺寸3.7*3.7*3.4m,重约40t,使用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扭王字块,按照施工穿破防风需要,共布设5个水鼓,因此为考虑安装过程中锚体可能出现的损坏,共运输6块扭王字块至施工现场;

重坨预制:重坨为5t重,四棱体形状,配筋预估0.5t/个,配20米AM3-30锚链,锁在水鼓上;

锚链配置:上端锚链上设有档锚链,上端锚链为设计低水位时的水深1倍,选用20米长,下端锚链选用一节锚链长度,上端锚链与下端锚链之间配转环,上端锚链配系船环;

b、将锚体3、锚链2以及水鼓1在制定陆地港口处装入4000t平板驳上,装入平板驳时,将锚体3安装在船艏处,锚链2安装在船舯处,水鼓1安装在船艉处,按照此装船的顺序便于对防风水鼓进行现场组装;

(2)水鼓坑开挖,其包括:利用抓斗船设定布设区域,开挖水域的布设主要是根据业主制定区域进行布设,然后进行开挖第一块水鼓坑,开挖时,使用20m3抓斗船进行水鼓开挖,为满足抓斗船开挖水鼓坑的精度,水鼓坑位置浚前水深不宜超过-15m,由于扭王字块尺寸为3.7*3.7*3.4m,水鼓坑开挖需结合抓斗船可以施工的最小范围,因此水鼓坑底定为8*8m,四周边坡按照1:2标准,水鼓坑开挖深度在浚前水深的基础上开挖6m,深度不得超过-40m,本实施例中,水鼓坑共计开挖8个,进行开挖时,由于开挖区域都为硬质礁盘区域,开挖时较为困难,效率较低,此外还要考虑到后续需要进行回填,故不采用装驳的方式进行施工,采用将疏浚土边抛至船舷两侧,在完成开挖后移船进行水深检测;

水深检测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深检测,提高测量精度,由于开挖范围主要是进行浚前水深复核,复核8*8米的区域内水深有无较大差异以及平整度,因此,开挖后按照在达到与原始泥面-8米的水深后进行水深检测,目的是检测实际水深以及坑体确保锚体3能够落实;

检测合格并满足布设要求后则移船开挖下一块水鼓坑,以后依此类推进行开挖工作;

(3)防风水鼓组装,其包括:起重吊船为500t全旋转起重吊船,由5000HP拖轮拖拽至施工现场,到达现场后,起重吊船抛八字锚驻位到水鼓坑附近,平板驳侧靠在起重吊船处,利用起重吊船对水鼓1、锚链2以及锚体3进行组装,组装时,利用起重吊船上的钢缆将锚体3起吊并置于锚链2的上方,再利用起重吊船上的吊钩将锚链2缠绕在锚体3上,锚体3与锚链2之间通过卸扣相互连接,完成后将水鼓1穿过锚链2;

(4)防风水鼓布设,其包括:

a、抓斗船上的吊机对锚体3及锚链2进行吊装并旋转至水鼓坑的上方,吊装时,吊机的主钩吊装锚体3,吊机的副钩吊装锚链2,

b、利用测量仪器定位将吊装的水鼓1及锚链2放置于水鼓坑内,测量仪器为GPS定位仪器,安装在吊机上,使吊机位于与水鼓坑坐标点相同的位置,使水鼓1精确放入水鼓坑中,提高施工效率,

c、对水鼓及锚链2进行解钩,解钩时,为了防止锚链2堆积打结,在主钩泄力后,需要由潜水员进行解钩,副钩则按照潮流的方向一边移船一边将副钩松出;

(5)防风水鼓回填,其包括:以人工方式在水鼓1上进行回填,人工方式回填为利用抓斗船的抓斗从船舷两侧取土进行回填,回填至原始泥面,防止因海浪涌浪大将水鼓冲离制定位置,加强了防风水鼓的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

在回填疏浚土后,同样采用多波束测深系统进行水深检测,主要目的是检测回填的平整度情况以及与周边水深的差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