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263阅读:785来源:国知局
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属于南方平原灌区生态渠道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常见的灌溉渠道护砌方法主要包括土坡夯实、混凝土衬砌、预制砌块护砌以及空心砖护砌等。这些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护坡、固坡、防渗的效果,空心砖护坡还具有创造生物栖息环境、增加生物多样性及改善渠道生态环境的作用。但总体而言,采用一种护砌方法的效果较为单一,或存在输水能力差、成本较高的问题,或存在生态面积有限、生态效果受限的问题,均无法实现综合节水、生态、景观三方面功能的效果。因此,如何在既满足渠道输水需要的同时又能做到良好的生态和景观效果,成为当前灌区渠道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在满足渠道灌溉功能的同时,又为生物生存创造了适宜的栖息环境、改善了渠道的景观效果,实现了节水、生态、景观三者之间的协调共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所述灌溉渠道在纵向等距离设置生态带;同时,灌溉渠道的渠道横断面上根据水位分为多个区位,每个区位根据相应的水位设置对应的边坡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边坡防护的坡比的范围为1:2.5-1:1.5,其按照特征水位分为常水位以下区、水位变动区和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常水位以下区与渠底交界处设有混凝土底槛,混凝土底槛的规格为30cm×40cm,常水位以下区与水位变动区、水位变动区与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之间设有混凝土格梗,混凝土格梗的规格为20cm×3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纵向等距离设置生态带,生态带与多个区位交叉设置,在纵向两侧坡顶至渠底分别由水泥砖砌阶梯式踏步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常水位以下区采用土工布结合全混凝土或预制块衬砌,其中采用的全混凝土浇筑及预制块的厚度均为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水位变动区自下而上摊铺有土工布、碎石垫层、空心砖,其中空心砖的厚度为6cm,空心砖内的中空部分覆有土植草,碎石垫层的厚度为10c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土坡夯实后采用乔、灌、草相结合进行空间立体植被护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生态带由坡顶延伸至渠底,自下而上分别摊铺土工布、黏土夯实、空心砖,空心砖孔洞中覆土、植草,每两个生态带之间的距离为350m-400m,宽度为10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阶梯式踏步通道自坡顶延伸至渠底,在纵向两侧每隔200m-300m交替设置,阶梯式踏步通道的宽度根据渠道等级选择5m或2m或1m的规格。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灌溉渠道包括横向和纵向设置,依据不同分区的防治重点对坡面进行针对性处理,在满足渠道基本功能和坡面稳定性的前提下,低成本实现生态景观型渠道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横向按照特征水位分为常水位以下区、水位变动区和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分别针对各区的建设要求提出对应的措施,同时满足了保证渠道输水能力、提高渠道生态效果、改善渠道及周边景观的功能;纵向等距离设置生态带,生态带由空心砖或砌块护坡形成,空心处覆土、植草而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同时形成一定的粗糙度便于落入渠道的青蛙、蛇、蟾蜍等体型较小的动物的逃生;阶梯式踏步通道便于附近居民、牲畜的取用水以及落水的人、牲畜、猫、狗等体型稍大的动物逃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渠道横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渠道纵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使用空心砖的类型,其中4a为菱形空心砖,4b为六角形空心砖,4c为“8”字形空心砖。

图中:1为常水位以下区,2为水位变动区,3为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4为生态带,5为阶梯式踏步通道,6为底槛,7为格梗,8为渠底。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所述灌溉渠道在纵向等距离设置生态带;同时,灌溉渠道的渠道横断面上根据水位分为多个区位,每个区位根据相应的水位设置对应的边坡防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边坡防护的坡比的范围为1:2.5-1:1.5,其按照特征水位分为常水位以下区、水位变动区和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常水位以下区与渠底交界处设有混凝土底槛,混凝土底槛的规格为30cm×40cm,常水位以下区与水位变动区、水位变动区与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之间设有混凝土格梗,混凝土格梗的规格为20cm×30cm;混凝土格埂的存在可有效提高渠道边坡的抗冲刷能力和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纵向等距离设置生态带,生态带与多个区位交叉设置,在纵向两侧坡顶至渠底分别由水泥砖砌阶梯式踏步通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常水位以下区采用土工布结合全混凝土或预制块衬砌,其中采用的全混凝土浇筑及预制块的厚度均为10cm;预制块之间的微小缝隙虽然会产生一定的渗漏,但同时也为植物的生长和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达到生态和节水相结合的效果。施工时在衬砌层下铺设一层土工布,用于减少渠道的渗漏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水位变动区自下而上摊铺有土工布、碎石垫层、空心砖,其中空心砖的厚度为6cm,空心砖内的中空部分覆有土植草,碎石垫层的厚度为10cm;空心砖孔洞部分覆土植草并可适量渗水,施工时,在衬砌层下铺设10cm厚的碎石垫层及一层土工布,以减少水土流失;空心砖由混凝土浇筑振捣而成,厚度5cm,具体规格尺寸以工厂生产为准,空心砖中心带有孔洞可覆土植草,图4所示,具体使用的空心砖种类有“8”字形空心砖、六角形空心砖、菱形空心砖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安全超高水位以上区土坡夯实后采用乔、灌、草相结合进行空间立体植被护坡;具体植物种类的选择可根据灌区气候状况,选择适合于当地生长的、具有观赏性的植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生态带由坡顶延伸至渠底,自下而上分别摊铺土工布、黏土夯实、空心砖,空心砖孔洞中覆土、植草,每两个生态带之间的距离为350m-400m,宽度为10m;形成生态型生物逃生廊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阶梯式踏步通道自坡顶延伸至渠底,在纵向两侧每隔200m-300m交替设置,阶梯式踏步通道的宽度根据渠道等级选择5m或2m或1m的规格;在阶梯式踏步通道和生态带两侧的一定范围内(干渠两侧各30m、支渠两侧各10m)采用土工格栅防护,以利于水生动植物的迁徙和生长。需要注意的是,为避免冲刷破坏,在建筑物等下游不宜设置生态带。

南方平原地区地势低、水资源相对丰富,渠道一般兼具河道功能,非灌溉季节渠底也会存留一部分水,黏土区渠底护砌夯实即可,砂土区则要做相应的护砌,以提高渠底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南方平原灌区节水-生态-景观型灌溉渠道适用于沙土、壤土灌区的坡面防护,但在具体应用时有所不同,其中壤土区的渠道边坡比在1:2.0-1:1.5之间,沙土区渠道边坡比在1:2.5-1:2.0之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