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桩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打桩机具。
背景技术:
打桩作业作为基础建设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应用日益广泛。 目前,基础建设行业使用的打桩设备主要是打桩机及静压桩机,其中大部分打桩机又安装行走方式分为步履式和履带式了两种。传统的打桩机包括主机、臂架、导轨、桩锤及其他附属设备,桩锤套装在导轨上,并由提升吊钩驱动以起升。 其中导轨通过臂架与主机固定连接,为了实现桩柱竖直打入地面,所以导轨需要竖直设置,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钢丝绳受到的张力较大,对钢丝绳的强度要求较高,当钢丝绳强度不够时常常发生崩裂,导致打桩无法进行。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打桩机[申请号:CN201410566660.6],包括箱体、固定在箱体上的提手、固定在箱体内的气缸、安装在气缸内并可沿气缸上下移动的活塞、安装在气缸内的打击锤、设置在箱体上且与气缸同轴设置的套管、设置在箱体内的曲轴、用于连接曲轴与活塞的连杆和用于控制曲轴转动的传动装置,曲轴、活塞和打击锤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铁砧和铁砧保持架,所述铁砧包括击打部和用于与套管配合的本体,铁砧保持架上开有与击打部配合的通孔,铁砧的击打部穿过所述通孔与打击锤配合,而本体被铁砧保持架限位;所述气缸上从下到上依次开有可对打击锤下方进行吸气或放气的一号孔、可对打击锤下方进行吸气或对打击锤上方进行放气的二号孔和活塞下压时可排出活塞与打击锤之间多余的气体的三号孔,箱体上开有气道,所述一号孔、二号孔和三号孔均与气道连通。
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钢丝绳受到的张力较大,对钢丝绳的强度要求较高,当钢丝绳强度不够时常常发生崩裂,导致打桩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分散钢丝绳张力的打桩机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打桩机具,包括支柱,所述的支柱通过伸缩机构与主机相连接,所述的主机和臂架与支柱相连接,所述的支柱的侧部滑动连接有桩锤,所述的桩锤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桩柱,所述的支柱的上端设有张力分散机构,所述的主机上设有第一驱动部、第二驱动部和第三驱动部,所述的第一驱动部通过第一钢丝绳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第二驱动部通过第二钢丝绳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所述的第三驱动部通过第三钢丝绳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所述的张力分散机构通过拉伸钢丝绳与桩锤相连接,所述的张力分散机构上设有与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一一对应的导向机构,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与支柱之间的夹角依次减小。设置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而非传统的一根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的拉动方向不同,减小了钢丝绳所受到的张力,再者,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张力分散机构通过杠杆的原理减小长杆端所需要作用的力,即钢丝绳所受到的张力整理减小,二者结合减小了钢丝绳发生崩裂的情况,整体设计合理。
在上述的打桩机具中,所述的张力分散机构包括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铰接有张力分散杆且铰接点将张力分散杆分为长杆和短杆,所述的长杆位于主机所处的一侧,短杆位于桩锤所处的一侧。
在上述的打桩机具中,所述的长杆端部分叉形成分别与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一一对应的三个分杆,每个分杆上设有导向机构。
在上述的打桩机具中,所述的短杆通过拉伸钢丝绳与桩锤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打桩机具中,所述的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和拉伸钢丝绳之间设有缓冲钢丝绳,所述的张力分散杆上设有能对缓冲钢丝绳导向的导向轮。缓冲钢丝绳使得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和拉伸钢丝绳处于间接连接状态。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打桩机具的优点在于:设置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而非传统的一根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的拉动方向不同,减小了钢丝绳所受到的张力,再者,第一钢丝绳、第二钢丝绳和第三钢丝绳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张力分散机构通过杠杆的原理减小长杆端所需要作用的力,即钢丝绳所受到的张力整理减小,二者结合减小了钢丝绳发生崩裂的情况,整体设计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支柱1、伸缩机构2、主机3、臂架4、桩锤5、第一驱动部6、第二驱动部7、第三驱动部8、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第三钢丝绳11、拉伸钢丝绳12、铰接座13、长杆14、短杆15、分杆16、臂架17、桩柱18、张力分散杆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打桩机具包括支柱1,支柱1通过伸缩机构2与主机3相连接,主机3和臂架17与支柱1相连接,支柱1的侧部滑动连接有桩锤5,桩锤5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桩柱18,支柱1的上端设有张力分散机构,主机3上设有第一驱动部6、第二驱动部7和第三驱动部8,第一驱动部6通过第一钢丝绳9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第二驱动部7通过第二钢丝绳10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第三驱动部8通过第三钢丝绳11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张力分散机构通过拉伸钢丝绳12与桩锤5相连接,张力分散机构上设有与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一一对应的导向机构,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与支柱1之间的夹角依次减小。设置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而非传统的一根钢丝绳,且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的拉动方向不同,减小了钢丝绳所受到的张力,再者,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与张力分散机构相连接,张力分散机构通过杠杆的原理减小长杆14端所需要作用的力,即钢丝绳所受到的张力整理减小,二者结合减小了钢丝绳发生崩裂的情况,整体设计合理。
其中,张力分散机构包括铰接座13,所述铰接座13上铰接有张力分散杆19且铰接点将张力分散杆19分为长杆14和短杆15,长杆14位于主机3所处的一侧,短杆15位于桩锤5所处的一侧。长杆14端部分叉形成分别与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一一对应的三个分杆16,每个分杆16上设有导向机构。短杆15通过拉伸钢丝绳12与桩锤5固定连接。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和拉伸钢丝绳12之间设有缓冲钢丝绳,张力分散杆19上设有能对缓冲钢丝绳导向的导向轮。缓冲钢丝绳使得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和第三钢丝绳11和拉伸钢丝绳12处于间接连接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