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840发布日期:2019-04-09 21:09阅读:36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雨水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排水设施多数采用“快排快泄”的方式,因此随着城镇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城市中不透水下垫面大量增加,导致雨水径流系数增大、集流时间缩短,造成雨水径流峰值流量不断增大。再加上大气污染沉降,地面上污染物晴天累积等问题,雨水资源浪费和雨水初期冲刷效应引起的径流污染也日益严重,与此同时,热岛效应等引起的极端天气也导致了暴雨频发、暴雨强度增加,致使城市内涝严重,给城市的社会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害。

下凹式绿地技术是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重要实践部分。下凹式绿地是指在绿地建设时,使绿地高程低于周围地面适当的高度,以利于周边雨水径流的汇入。下凹式绿地不仅可增加城市透水下垫面比例,透水性能好,且建设成本与常规绿地相近,具有雨水资源化利用并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

虽然现有的各类下凹式绿地在某种程度上能满足对降雨径流污染物的处理,增加了城市下垫面面积,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如绿地功能过于简单,不能有效去除初期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在特大洪峰时下凹式绿地蓄水能力不足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下凹式绿地中存在的主要径流污染物净化不充分、洪峰调节不完善,绿地中雨水径流汇集形成死水,绿地功能受损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它可以使雨水径流污染物经过绿地多重净化吸收,调蓄暴雨径流洪峰,使雨水资源化利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包括绿地外围环形滤网,路面绿地,高程依次递减的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所述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中设带有过滤网的溢流管,绿地底部为原生土壤,内设有pp模块雨水调蓄池及绿地灌溉系统,所述绿地灌溉系统包括提升泵、pvc输水管及喷头。

所述的路面环形滤网材质为金属丝或者尼龙丝,高度为30~50cm。

所述的路面绿地上种植带净化作用的草本植物,并设置绿地灌溉系统的喷头。

所述的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上种植有净化作用的草本植物及水生植物,连接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处最高点与其最低点的高差,为其所种植植被耐淹时间所能承受的最高高度。

所述的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与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连接处为20°~60°的弧形坡面,其上种植带净化作用的水生植被,中心处设有溢流管。

所述的溢流管管口设有尼龙丝制的过滤网,溢流管设置在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中心处,地上高度为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中最低处种植水生植被耐淹时间所能承受的最高高度,高于溢流管的雨水进入溢流管,经过原生土壤输送至pp模块雨水调蓄池贮存。

所述的原生土壤位于绿地外围环形滤网,路面绿地,第一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底部,内设有pp模块雨水调蓄池。

所述的pp模块雨水调蓄池位于原生土壤内,上部距离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底部10~15cm,四周包裹不透水土工布层,内置绿地灌溉系统的提升泵、pvc输水管。

所述的绿地喷灌系统的提升泵位于pp模块雨水调蓄池底部,pvc输水管连接提升泵,水泵将雨水压入输水主管再分配至支管,支管穿过pp模块雨水调蓄池池体和原生土壤,将贮存的雨水提升至路面绿地通过喷头回灌至绿地。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可设置在地势低的雨水汇集处,如设在地势低的交通路口汇集处,不仅可以处理雨水污染,调节洪峰,使雨水资源化利用,还可以起到指挥交通的作用,同时美化景观;

2、本发明中雨水通过绿地外围环形滤网、路面绿地,高程依次递减的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层层递进过滤净化,较为干净的雨水可入渗到地下补充地下水或贮存到pp模块雨水调蓄池,收集的雨水在需要时可代替市政水喷灌绿地,使雨水资源化利用;

3、本发明中下凹式绿地的蓄水能力充分考虑了种植植被的耐淹时间,使雨水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去除的同时,绿地自身的净化功能不会因雨水量过多造成缺氧,致使绿地中的水成为死水而被破坏,同时也打破了下凹式绿地下凹深度的限制;

4、本发明中连接pp模块雨水调蓄池的溢流管管口设有过滤网,可将已经被绿地多重净化后的雨水再次过滤,过滤网的清洗更换也较为简单经济,溢流管同时还可以使pp模块雨水调蓄池中的空气保持在流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的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的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溢流管剖面图;

其中:1、绿地外围环形滤网,ⅰ、路面绿地,ⅱ、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2、溢流管,3、过滤网4、原生土壤,5、pp模块雨水调蓄池,6、提升泵,7、pvc输水主管,8、pvc输水支管,9、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一个地势低的交通路口交汇处设置递进式环岛下凹绿地,绿地最外围围绕环形滤网1,材质为金属丝或者尼龙丝,高度为30~50cm,主要是用来过滤径流中的大体积污染物,当滤网被污染物堵塞时可将滤网进行清洗或更换。路面绿地ⅰ位于绿地外围环形滤网和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之间,宽度为30~50cm,其上种植芦竹、石菖蒲、藿香蓟等草本植物,可截取一部分初期雨水中的污染物、延长雨水截留时间,也可使绿地更具观赏性。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与路面绿地ⅰ相连,种植植物选用生长发育状态良的,在其边缘处种植草本植物美人蕉,中心处种植水芹,其中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与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连接处的最高点与其最低点的高度差,按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中种植植被耐淹时间所能承受的最高高度考虑,此处为7~10cm。在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中雨水被继续截留、净化,再进入到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与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连接处设为20°~60°的弧形坡面,减小第一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ⅱ排入雨水的冲击力。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上种植生长发育状态良好的水生植被水芹、水葫芦等,雨水被进一步截留、净化,并对洪峰雨水进行调蓄。雨水量调蓄通过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中设置的管口带过滤网3的溢流管2,将过量雨水输送到pp模块雨水调蓄池5贮存。溢流管2的地上高度,由第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ⅲ中种植水生植被耐淹时间所能承受的最高高度决定,此处可设置为15~20cm。原生土壤位于绿地外围环形滤网,路面绿地,第一二层下凹式圆弧形绿地底部,内设有pp模块雨水调蓄池。pp模块雨水调蓄池5为矩形池,四周包裹防渗土工布层,容积尺寸根据需求设为600*400*300mm,经过绿地多重净化处理的雨水可在此蓄积贮存,在晴天时通过绿地喷灌系统的提升泵6,将雨水通过dn25(mm)pvc输水主管7和dn32(mm)的pvc输水支管8输送至设置在路面绿地ⅰ上的喷头,再喷灌至绿地,喷头为小型园林绿化用喷头。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这些引伸出的变化或变动也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