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涉及一种高密封性防爆地漏,属于人防器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地漏座被埋设在地板中,用以将地面积水排出,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建筑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异味的控制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的地漏包括共轴线的地漏座和地漏盖板,地漏盖板位于地漏座的上端口中,地漏座的底板中心设有排水孔,地漏盖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水孔,地面积水通过地漏盖板上的透水孔进入地漏座中,然后从排水孔排出。
传统地漏的排水盖板与地漏座连为一体,为了便于清除排水盖板上的缠绕物,很多地漏将排水盖板与地漏座分离开来,可以独立将排水盖板取下,清理后放回地漏座的上端口中。但是无论排水盖板是取下还是封盖状态,地漏整体始终处于通畅状态,如果遇到爆炸或其它冲击波,传统地漏无法将室内与外界隔绝开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密封性防爆地漏,平时可以将室内地面的积水排出,战时可以将室内与外界隔绝。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密封性防爆地漏,包括共轴线的地漏座和地漏盖板,所述地漏盖板位于所述地漏座的上端口中,所述地漏座的底板中心设有排水孔,所述地漏盖板上均匀分布有透水孔,所述地漏座的底板中心设有沿地漏座轴线向上延伸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外周与所述地漏座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存水弯,所述排水管的下端口与所述排水孔相对接,所述排水管的上端口垂直于地漏座的轴线且设有向下凹陷的环状凹槽,所述环状凹槽中嵌装有O型密封圈;所述地漏盖板的下方连接有开口向下且上端封闭的圆柱筒,所述圆柱筒的内腔顶壁压在所述O型密封圈上,所述圆柱筒的圆周壁位于所述存水弯的径向中部,所述圆柱筒的下端与所述存水弯的底部留有间隙。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非战时情况下,地漏盖板位于第一工作位,即偏上的位置,圆柱筒脱离排水管上端口的O型密封圈,地面积水从透水孔进入地漏座内腔后,进入排水管的外周,排水管外周与地漏座的内壁之间的存水弯可以避免异味进入室内,然后从排水管的上端口向排水管内溢流,最终从排水孔排出。战时,地漏盖板位于第二工作位,即偏下的位置,圆柱筒下沉压在排水管上端口的O型密封圈上,此时该地漏已不能进行排水,室内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O型密封圈被圆柱筒的碗底压紧,具有足够的承压能力,与大的密封垫相比,既节约了成本,又避免了排水管上端口过窄对密封材料产生切割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地漏座的最下部为正六面形截面。便于扳手的夹持,在密封性能检测及现场施工过程中便于安装和拆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座上端内壁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沿周向延伸的卡耳,所述地漏盖板的外缘均匀分布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耳,所述凸耳与所述卡耳一一对应且相互适配,所述卡耳的底面上设有可以压紧凸耳的斜面。战时状态下,地漏盖板的凸耳被压在卡耳下方,随着地漏盖板的转动,卡耳下方的斜面逐渐将地漏盖板向下压紧,当地漏盖板的凸耳完全重合在卡耳下方时,O型密封圈被压紧在排水管的上端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耳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向上伸出的限位凸起,每个卡耳上两限位凸起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凸耳长度相适配。平时状态下,地漏盖板的凸耳被置于卡耳上方,且被限定在两限位凸起之间,此时,圆周筒脱离排水管上端口的O型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耳与所述卡耳分别设有三个。三个凸耳与三个卡耳均呈正三角形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盖板与所述圆柱筒连为一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盖板的中心区域设有向下凸出的盖板凸台,所述圆柱筒的顶部中心通过半圆头螺钉连接在所述盖板凸台的下方。地漏盖板与圆柱筒分体制造,更加便捷且制造成本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圆柱筒下端口的内径大于上部的内径。使得圆柱筒向下扣的时候比较轻松,也便于从地漏座中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漏盖板上穿有可以将地漏盖板提起的铁丝,所述铁丝的两端铰接在所述地漏盖板上。铁丝起到把手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将地漏盖板向上提起,便于透水孔处缠发等异物的清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性防爆地漏处于隔绝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地漏座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图2的仰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地漏座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地漏盖板去掉铁丝后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地漏盖板的俯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高密封性防爆地漏处于排水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地漏座;1a.排水管;1b.排水孔;1c.卡耳;1c1.限位凸起;2.地漏盖板;2a.透水孔;2b.凸耳;2c.盖板凸台;3.圆柱筒;4.O型密封圈;5.半圆头螺钉;6.铁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高密封性防爆地漏包括共轴线的地漏座1和地漏盖板2,地漏盖板2位于地漏座1的上端口中,地漏座1的底板中心设有排水孔1b,地漏盖板2上均匀分布有透水孔2a,地漏座1的底板中心设有沿地漏座轴线向上延伸的排水管1a,排水管1a的外周与地漏座1的内周壁之间形成存水弯,排水管1a的下端口与排水孔1b相对接,排水管1a的上端口垂直于地漏座1的轴线且设有向下凹陷的环状凹槽,环状凹槽中嵌装有O型密封圈4;地漏盖板2的下方连接有开口向下且上端封闭的圆柱筒3,圆柱筒3的内腔顶壁压在O型密封圈4上,圆柱筒3的圆周壁位于存水弯的径向中部,圆柱筒3的下端与存水弯的底部留有间隙。
非战时情况下,地漏盖板2位于第一工作位,即偏上的位置,圆柱筒3脱离排水管1a上端口的O型密封圈4,地面积水从透水孔2a进入地漏座1内腔后,进入排水管1a的外周,排水管1a外周与地漏座1的内壁之间起到了存水弯的作用,避免异味进入室内,然后从排水管1a的上端口向排水管1a内溢流,最终从排水孔1b排出。
战时,地漏盖板2位于第二工作位,即偏下的位置,圆柱筒3下沉使O型密封圈4被压紧在排水管1a的上端口上,此时该地漏已不能进行排水,室内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O型密封圈4被圆柱筒3的碗底压紧,具有足够的承压能力。
地漏座1上端内壁的同一个圆周上均匀分布有沿周向延伸的卡耳1c,地漏盖板2的外缘均匀分布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凸耳2b,凸耳2b与卡耳1c一一对应且相互适配,卡耳1c的底面上设有可以压紧凸耳2b的斜面。战时状态下,地漏盖板2的凸耳2b被压在卡耳1c下方,随着地漏盖板2的转动,卡耳1c下方的斜面逐渐将地漏盖板2向下压紧,当地漏盖板2的凸耳2b完全重合在卡耳1c下方时,O型密封圈4被压紧在排水管1a的上端口上。
地漏座1的最下部为正六面形截面。便于扳手的夹持,在密封性能检测及现场施工过程中便于安装和拆卸。
卡耳1c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向上伸出的限位凸起1c1,每个卡耳1c上两限位凸起1c1之间的距离与凸耳2b长度相适配。平时状态下,地漏盖板2的凸耳2b被置于卡耳1c上方,且被限定在两限位凸起1c1之间,此时,圆柱筒3的顶壁脱离排水管1a上端口的O型密封圈4。
凸耳2b与卡耳1c分别可以设有三个,三个凸耳与三个卡耳均呈正三角形分布。
地漏盖板2与圆柱筒3可以连为一体。
地漏盖板2与圆柱筒3还可以分体制造,地漏盖板2的中心区域设有向下凸出的盖板凸台2c,圆柱筒3的顶部中心通过半圆头螺钉5连接在盖板凸台2c的下方。
圆柱筒3下端口的内径大于上部的内径,使得圆柱筒3向下扣的时候比较轻松,也便于从地漏座1中取出。
地漏盖板2上穿有可以将地漏盖板2提起的铁丝6,铁丝6的两端铰接在地漏盖板2上。铁丝6起到把手的作用,可以很方便地将地漏盖板2向上提起,便于透水孔处缠发等异物的清洁。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