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5861阅读:6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排水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市政排水井。



背景技术:

市政排水井作为市政排水的咽喉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市政排水井通过与市政排水管道连通将城市内的水排出,尤其是出现强降雨时,有效避免城市发生内涝,时刻保证着城市的安全,保证市民不会发生人员损伤和财产损失。传统市政排水井通过在竖井上加装具有通水孔的盖板来实现,该种排水井在排水时,水直接经过通水孔进入竖井,再进入到市政排水管道。

但是该种排水井由于井盖和井底具有一定的落差,水经井盖进入竖井后发生自由落体运动,会产生很大的落水声,该落水声持续时间较长,特别是设置在小区内的排水井,产生的噪音会使得居民产生不适,尤其在夜间会严重影响居民的睡眠质量。

因此,提供过一种市政排水井,以期降低排水噪音,避免排水噪音对居民影响,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过一种市政排水井,以期降低排水噪音,避免排水噪音对居民影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排水井,包括与市政管道连通的井体和设置在所述井体入口的井盖,所述井盖朝向井体外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进水通孔,所述井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内壁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水的进入方向呈锐角,所述承接板朝向水进入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平行,所述承接板的两侧分别滑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经过所述连接件抵靠在所述承接板上,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固定。

优选地,所述缓冲件为海绵,所述海绵贴装在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井盖的端面上。

优选地,所述承接板与所述竖直部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优选地,各所述承接板朝向所述井盖的投影部分重叠。

优选地,所述承接板朝向井盖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井体的半径。

优选地,两相邻所述承接板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cm。

优选地,所述竖直部与所述水平部的连接处设置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的承接面朝向所述井盖。

优选地,所述海绵层贴装在所述水平部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排水井,包括与市政管道连通的井体和设置在所述井体入口的井盖,所述井盖朝向井体外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进水通孔,所述井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的内壁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承接板,所述承接板与水的进入方向呈锐角,所述承接板朝向水进入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连接固定。该结构中,该排水井包括井体和盖板,盖板为圆形结构,在盖板朝外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水通孔,多个进水通孔均匀分布在盖板上,其孔径为3cm,井体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竖直部用于外部落水,水平部用于将落水疏导至市政管道,多个承接板被间隔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竖直部的侧壁上,其设置方式为自上而下,各承接板朝向井盖的端面与水流入的方向(落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一般为20°,在承接板朝向井盖 (水进入方向)的端面设置有缓冲件,该缓冲件通过连接件实现与承接板的连接。基于该结构,在排水时,水通过井盖上的进水通孔进入到井体内,进入井体内的水分别落在各缓冲件上,经过各缓冲件再进入到水平部内,最终进入市政管道,由于缓冲件对落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落水声音降低甚至消除,避免了落水直接撞击排水井底部从而产生的噪音。

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了排水噪音,从而避免了排水噪音对居民影响。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政排水井,所述缓冲件为海绵,所述海绵贴装在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井盖的端面上。该结构中缓冲件为海绵,同时海绵通过使用胶直接贴装在连接件朝向井盖的端面上,海绵一方面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将落水的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另一方面海绵本身具有强力吸水的特性,能够吸收一部分落水使得落水的水量变小,从而更加有效的起到降低落水声音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市政排水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市政排水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为井盖;2为竖直部;3为缓冲件;4为承接板;5为锁紧螺栓;6 为支撑杆;7为海绵层;8为水平部;9为市政管道。

具体实施例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市政排水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市政排水井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俯视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市政排水井,包括与市政管道9连通的井体和设置在所述井体入口的井盖1,所述井盖1 朝向井体外侧的端面上开设有进水通孔,所述井体包括相互连通的竖直部2和水平部8,所述竖直部2的内壁自上而下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承接板4,所述承接板4与水的进入方向呈锐角,所述承接板4朝向水进入方向的端面上设置有缓冲件3,所述缓冲件3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4连接固定。该结构中,该排水井包括井体和盖板,盖板为圆形结构,在盖板朝外的端面上开设有多个进水通孔,多个进水通孔均匀分布在盖板上,其孔径为3cm,井体包括竖直部2和水平部8,竖直部2用于外部落水,水平部8用于将落水疏导至市政管道9,多个承接板4被间隔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竖直部2的侧壁上,其设置方式为自上而下,各承接板4朝向井盖1的端面与水流入的方向(落水方向)形成的夹角为锐角,该锐角一般为20°,在承接板4朝向井盖1(水进入方向)的端面设置有缓冲件3,该缓冲件3通过连接件实现与承接板4的连接。基于该结构,在排水时,水通过井盖1上的进水通孔进入到井体内,进入井体内的水分别落在各缓冲件3上,经过各缓冲件3再进入到水平部8内,最终进入市政管道9,由于缓冲件3对落水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落水声音降低甚至消除,避免了落水直接撞击排水井底部从而产生的噪音。

上述结构,能够有效降低了排水噪音,从而避免了排水噪音对居民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承接板4和支撑件一般为不锈钢材质,该种材质的使用寿命较长,当然还可以选用例如高强度工程塑料等材质作为上述两处的替代方案。

进一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件上的两侧边分别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平行,所述承接板4的两侧分别滑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4连接。该结构中,连接件一般为板式,在其两个侧边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两个滑槽的开口方向相对,两个滑槽的槽底距离大于或等于承接板4的宽度,连接件朝向井盖1的端面通过贴装等方式与缓冲件3连接,当连接件与承接板4安装时,需要将承接板4的悬置端(即与承接板4与竖直部2侧壁连接端相对应的一端)两侧分别沿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滑入,从而实现承接板4、连接件和缓冲件3 三者的连接。基于上述结构,缓冲件3通过连接与承接板4连接,当缓冲件3出现问题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能够实现快速拆装,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进而降低维护成本。当然上述的连接方式还可以为卡接等其它连接方式。

具体地,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锁紧螺栓5,所述锁紧螺栓5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栓5经过所述连接件抵靠在所述承接板4上,使得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承接板4固定。上述结构中,在连接件上设置开设有螺纹通孔,锁紧螺栓5通过螺纹连接经过螺纹通孔,当连接件需要与承接板4固定时,旋紧锁紧螺栓5,锁紧螺栓5经过螺纹通孔后,其自由端面抵靠在承接板4的表面,使得连接件与承接板4进行固定。该种方式结构简单,固定效果明显,同时拆装承接板 4与连接件时仅需松开或锁紧锁紧螺母即可实现,方便快捷易于实现。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件3为海绵,所述海绵贴装在所述连接件朝向所述井盖1的端面上。该结构中缓冲件3为海绵,同时海绵通过使用胶直接贴装在连接件朝向井盖1的端面上,海绵一方面缓冲效果好,能够有效的将落水的力进行缓冲,从而实现降噪的目的,另一方面海绵本身具有强力吸水的特性,能够吸收一部分落水使得落水的水量变小,从而更加有效的起到降低落水声音的目的。当然在保证使用效果的同时还可以选用其它材质作为替代方案,例如珍珠棉、岩棉等。

具体理解的是,所述承接板4与所述竖直部2的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6。上述支撑杆6一端与承接板4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等方式固定在竖直部2的侧壁上,由于承接板4处于悬置状态,其承接面为坡面,落水在落水过程中不断对承接面施加力的作用,长时间使用承接板4会发生变形甚至发生脱落的现象,加装支撑杆6能够有效提高承接板4的强度,从而延长承接板4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成本。

具体地,各所述承接板4朝向所述井盖1的投影部分重叠。上述结构中,各承接板4朝向井盖1的投影部分重叠,由于各承接板4为间隔设置,各承接板4沿竖直部2的轴线交错设置(即每个承接板4 单独处于一个圆周面上,每个承接板4在对应的圆周面上的位置相互交错),从竖直部2俯视其内部,各个承接板4在进口的投影将井口遮住。该结构能够有效保证从各个方向进入井体内的落水均能落在设置在承接板4上的缓冲件3上,从而有效消除落水的噪音,从而避免落水声音对于居民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承接板4朝向井盖1的投影长度大于所述井体的半径。上述结构中,承接板4朝向井盖1的投影长度大于井体的半径,该中设置方式,通过多个承接板4交错重叠设置,有效保证了落水能够准确落入在缓冲件3上,从而保证消除落水噪音的目的。

进一步地,两相邻所述承接板4之间的间隔距离为30cm。上述两个相邻承接板4之间的距离为30cm,该距离指的是相邻两个承接板4与竖直部2侧壁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即上方承接板4与竖直部 2的连接处至下方承接板4与竖直部2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该距离能够有效保证落水时的噪音最小,当距离增大时,落水声音虽然能够被降低,但是效果一般,当距离小时影响排水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竖直部2与所述水平部8的连接处设置有海绵层7,所述海绵层7的承接面朝向所述井盖1。在竖直部2与水平部8的连接处设置海绵层7,落水经过各个承接板4后最终落在含棉层上,含棉层对落水声音进一步降低,从而有效保证了降噪的效果。

具体地,所述海绵层7贴装在所述水平部8的侧壁上。海绵层7 通过胶等其它方式贴装在水平部8的侧壁上,海绵层7的海绵面朝向落水方向,其长度和宽度均大于竖直部2的直径,由于落水经过竖直部2最终与水平部8接触,通过在水平部8的侧壁上设置海绵层7来达到降噪的目的,进一步保证了降噪的效果。

上述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本技术领域内,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上的变化和改进,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