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3800阅读:8830来源:国知局
线性排水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性排水沟。



背景技术:

原有的砖砌的阴沟在施工时很不方便,已被逐渐淘汰。现在常用的线性排水沟是树脂混凝土用模具浇筑而成的一体结构,采用浇筑工艺一天只能生产20~30米线性排水沟,生产效率低下。同时,每种型号需要更换不同的模具,生产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线性排水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性排水沟,包括连接为整体结构的底座、增高板和支撑条,底座上表面中央向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排水凹槽,两个增高板对称固定于底座上表面上方两侧,支撑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增高板内壁开设的两个相对的定位孔内,底座上表面与增高板下表面之间涂抹粘合剂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为整体。

进一步地,排水凹槽呈U型、V型或L型。

进一步地,底座上表面和/或增高板下表面开设有密封槽。

进一步地,底座和增高板的材质为塑料、玻璃钢或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增高板内壁与排水凹槽内壁之间平滑过渡。

进一步地,底座和增高板的开口的一端截面处设有连接用突出,开口的另一端截面处设有连接用缺口,突出与缺口配合,便于相邻线性排水沟之间拼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效率高,结构坚固,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其中:1.底座,2.增高板,3.支撑条,4.突出,5.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5所示的一种线性排水沟,包括连接为整体结构的底座1、增高板2和支撑条3,底座1上表面中央向内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排水凹槽,两个增高板2对称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上方两侧,支撑条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增高板2内壁开设的两个相对的定位孔内,底座1上表面与增高板2下表面之间涂抹粘合剂并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为整体。支撑条3为并排设置的两根。

排水凹槽呈U型、V型或L型。各种结构的排水凹槽以适应不同场所的排水要求。

底座1上表面和/或增高板2下表面开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容纳粘合剂,便于底座1上表面与增高板2下表面之间的胶连粘合。

底座1和增高板2的材质为塑料、玻璃钢或复合材料。

增高板2内壁与排水凹槽内壁之间平滑过渡,形成平整光滑的排水通道。

底座1和增高板2的开口的一端截面处设有连接用突出4,开口的另一端截面处设有连接用缺口5,突出4与缺口5配合,便于相邻线性排水沟之间拼接。相邻线性排水沟之间安装时,将突出插入与缺口,再涂抹粘合剂连接为整体,便于定位,拼接组装方便。突出4常位于底座1和增高板2的开口的同侧,也可以位于底座1和增高板2的开口的相对侧。突出4与缺口5位于开口的相对侧截面处。

实际使用时,在增高板上面铺设排水板,形成完整的排水沟。由于增高板的高度可以按照需要压制,因此,排水沟的高度可以方便调节。分别压制底座、增高板后,在底座上表面与增高板下表面之间涂抹连接胶水,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等连接方式将底座、增高板连接为整体结构,每天可以生产200~300米的线性排水沟,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由于增高板之间支撑条的设置,可以缓解线性排水沟在运输或施工过程中的内向受力,使得排水沟整体结构受力均匀、结实牢固。

本申请的线性排水沟采用压制工艺,其生产设备和模具与原有的浇铸工艺都不同,在生产底座相同高度不同的排水沟时,只需要压制不同高度的增高板,可以使用相同的底座,组装起来即可,操作方便。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